再造一个“涪陵工业”一线调研行 | 同辉科发: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实现电子特气国产化
日期:2023-08-21


电子特气被称为“芯片制造的血液”的重要材料,该气体一直受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位于重庆白涛新材料科技城的重庆同辉科发气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辉科发”)生产的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不仅实现电子特气国产化,还占到国内半壁江山,成功解决技术卡脖子问题。



落户涪陵  锐意创新迎难而上

在电子半导体领域里,电子气体广泛应用于离子注入、刻蚀、气相沉积、掺杂等制程工艺中,被称为集成电路、液晶面板、LED及光伏等材料的“粮食”和“血液”,并直接决定着电子半导体器件的性能优劣。但作为电子工业体系的核心关键原材料之一,高纯电子气体一直受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

如何打破电子特气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并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成为决定我国芯片自主可控的一项重要因素。得益于涪陵区的良好投资发展环境,2016年8月,重庆同辉科发气体有限公司成立,公司位于白涛新材料科技城,利用重庆华峰化工己二酸尾气为原料,回收提纯生产液体氧化亚氮。

据介绍,电子级氧化亚氮主要用在半导体集成电路、液晶面板、太阳能、光电等行业的生产制造,在制程中的化学气相沉积过程参与反应形成氧化膜,是不可或缺的电子特气,在上述行业的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7年9月,该公司一期1万吨氧化亚氮项目顺利投产。氧化亚氮工业尾气提纯法要达到工业电子级,其难度大,一期投产后前期只能生产普通工业级,产品销售至国际气体巨头进行进一步的提纯后,返销国内的终端用户,高纯氧化亚氮气体被国外公司垄断。

价格高供应无保障,不能满足电子级客户需求,公司高层对行业的现状非常清楚,看到潜在的供应风险和隐患,也看到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下定决心要努力实现国产化电子级氧化亚氮。同辉科发团队经过奋力拼搏,找出生产短板,通过调整生产工艺、对设备装置进行升级,高度重视发展质量强厂。在涪陵区经信委、财政局等部门给予的资金扶持下,公司购置昂贵的进口分析设备,质量不断调试,屡败屡战,于2017年12月成功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电子级氧化亚氮。

与此同时,企业获得2021年11月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链绿色低碳奖、2021年“十三五”中国气体行业TOP10电子气体等荣誉。


攻坚克难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由于国内的终端客户之前都是国际气体公司巨头在供应,这些公司资金雄厚,给客户提供非常优越的产品质量条件及要求,大大提高了供应商的质量门槛。面对客户无比挑剔的质量要求,同辉科发在质量上狠下功夫。



该公司再次投入巨额资金,先后改造生产充装的设施及环境,改造质量分析的硬件条件,购置大量电子级行业标准使用的包装物。同时,聘请行业专家对公司管理及从业人员进行辅导、考核,引入先进的行业管理模式,重视质量发展及质量管理。在涪陵区委、区政府及白涛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历时1年多,终于得到行业认可,替代电子级氧化亚氮国外进口,填补国内空白,产品已在国内外各大知名的集成电路、液晶面板、太阳能产业龙头公司大量稳定供应,电子特气在国产化的道路上迈出扎实一步。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6月,随着二期1万吨/年氧化亚氮项目投产,同辉科发电子级氧化亚氮达到年产2万吨,产能占到国内约二分之一,占到国内半壁江山,终于实现电子特气国产化,也成功解决国外卡脖子问题,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公司对产品做专、做大、做强,深耕产品质量,开发产品的用途,制订了食品级氧化亚氮标准。”同辉科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历时两年通过国家卫健委专家评审,是国内尾气提纯氧化亚氮唯一合法生产食品级氧化亚氮企业,减少了国内饮料行业依托进口的依赖。

目前,公司产品主要销往台湾地区、东南亚、欧洲、及国内的中芯国际、京东方、华星光电、通威太阳能、润阳光伏、三安光电等半导体、液晶面板、太阳能、光电行业等科技龙头企业,得到客户的充分认可。下一步,该公司将加大研发力度,持续提升产品质量,精细化生产,节能降耗,使产品在国际上有强大竞争力。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