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页岩气 | 循环气举新工艺 助力气田高质量开发
日期:2023-12-11

近日,焦页12-4HF井井筒积液严重,已连续“躺井”4个多月。涪陵页岩气公司技术人员为该井实施了循环气举技术措施后,使该井排出大量井筒积液,目前日产气达3万立方米。

这是公司利用循环气举新工艺助力气田稳产上产、绿色开发的一个缩影。

气井井筒积液是影响气井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多发生于生产时间较长、“井龄”较高的气井,气举是帮助老井恢复活力、提高产量的有效办法。

以往实施气举技术措施时,技术人员通常利用移动式压缩机气举车,开到需要气举的井旁,连好气举流程后,启动压缩机,将增压后的高压天然气注入井筒内,用天然气顶出井筒积液,避免水“压”住气,恢复气井产量。随着气田开采时间的延长,井筒积液井逐年增多,需要气举的气井越来越多,频次越来越密,实施气举措施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移动式压缩机气举车频繁奔波于各采气平台,运输成本高,有时还会影响气举效率。

有没有一种更加方便、快捷的气举方式呢?技术人员创新气举排水采气思路,研发了循环气举技术,即将压缩机固定在采气平台上,为平台上所有气井连接好气举流程。技术人员根据气井的出水量、产量和积液趋势,判断哪口气井需要气举,随时通过开关阀门、切换流程,对气井精准实施气举技术措施,不但提高了气举效率,而且用于气举的高压天然气能在全密闭的生产流程中反复循环使用,避免了放空燃烧,减少了二氧化碳、烟尘的排放,有效保护了周边环境。焦页10-Z4HF实施循环气举措施后,效果良好,日产量达3万立方米。

“循环气举可以让气井‘随躺随举’,大幅提高了气井采气时率,促进气田绿色开发。”涪陵页岩气公司技术中心工程师李牧介绍。

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在5个平台18口气井中实施了循环气举技术措施,累计产气达1560多万立方米。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