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 索引号
  • 11500102699257829P/2024-00265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
  • 体裁分类
  • 行政处罚
  • 发布机构
  • 涪陵区农业农村委
  • 成文日期
  • 2024-08-06
  • 标题
  • 雷某全行政处罚决定书
  • 发文字号
  • 涪农(渔业)罚〔2024〕17号
  • 有 效 性

雷某全行政处罚决定书
字 号: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行政处罚决定书

涪农(渔业)罚〔2024〕17号


当事人:雷*全,男,出生于****年**月**日,汉族,身份证号码512301********1738,居住地重庆市涪陵区马鞍街道玉屏**组***号。

当事人在禁渔区、禁渔期使用禁用的渔具进行捕捞一案,经本机关依法调查,过程如下:

2024年4月10日,长江航运公安局重庆分局涪陵派出所向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出具《长江航运公安局重庆分局涪陵派出所案件移送函》(长公渝涪移〔2024〕1号),据《案件移送函》反映:“当事人张*杰、雷*全二人于2024年2月22日,在涪陵区青草背长江大桥北岸长江水域使用视频锚鱼竿进行非法捕捞,经现场检查,未发现捕捞的渔获物。后续民警对其进行询问,张*杰、雷*全两人均承认其非法捕捞事实。”经该所初步审查,该案件尚未构成刑事犯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长江航运公安局重庆分局涪陵派出所将张*杰、雷*全二人使用视频锚鱼竿进行捕捞的行为移送我委调查处理。同时移交了张*杰、雷*全的询问笔录和现场照片等证据材料。4月10日,本机关依法立案,制作了证据照片资料,对当事人捕捞时使用的渔具鱼竿作出登记保存,并向当事人送达了《证据先行登记保存通知书》。4月15日,对当事人捕捞时使用的渔具拟作出没收处置,并向当事人送达了《先行登记保存物品处理通知书》。5月7日,对当事人捕捞的水域进行现场勘验,制作了《现场勘验笔录》。5月24日,对当事人进行调查询问,制作了《询问笔录》,同时收集了当事人的身份证复印件。7月2日,执法人员向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经查:当事人于2024年2月22日14时许,从家里步行前往涪陵区青草背长江大桥北岸长江水域,使用可视化锚鱼器1副捕捞水产品。16时20分许被长江航运公安局重庆分局涪陵派出所民警和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执法人员现场查获,现场未发现渔获物。当事人在笔录中自述,自愿将可视化锚鱼器1副交由执法机关销毁处理。

上述事实,主要有以下证据证明:

证据一:当事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1页,证明当事人是违法行为的适格主体。

证据二:《现场勘验笔录》1份1页、《询问笔录》1份6页、当事人签字确认的相关证据照片1份5页,证明当事人在禁渔区、禁渔期使用禁用的渔具进行捕捞的事实。

证据三:《证据先行登记保存通知书》1份2页,《先行登记保存物品处理通知书》1份2页,执法人员执法证复印件2份2页,证明本机关程序合法。《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1份3页,《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送达回证》1份1页,证明本机关程序合法。

2024年7月2日,本机关向当事人送达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涪农(渔业)罚告〔2024〕17号),告知当事人拟作出行政处罚的内容、事实、理由、依据及当事人在收到本告知书起3个工作日内可以向本机关进行陈述、申辩。当事人在法定规定期限内,未向本机关提出陈述、申辩,本机关视为其放弃陈述、申辩的权利。

依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阜平中华鳖等63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面积范围和功能分区的通知》(农办渔〔2009〕34号)附件《第二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面积范围和功能分区》序号47《长江重庆段四大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之规定,认定当事人捕捞的地点是“四大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依据《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等8部门关于重庆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全面禁捕的通告》(渝农发〔2020〕148号)第一条第一项之规定,认定当事人捕捞范围和时间为禁渔区、禁渔期。依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发布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用渔具名录的通告》(农业农村部通告〔2021〕4号)序号9-32认定当事人捕捞时使用的渔具类别为钩刺耙刺,俗称“可视化锚鱼器”,是农业农村部设定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止使用的渔具,其行为是捕捞行为。

依据《重庆市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渝府令355号)第十四条第二款“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三)涉案财物或者违法所得较少的”之规定,对当事人从轻处罚。

本机关认为: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禁止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的方法进行捕捞。禁止制造、销售、使用禁用的渔具。禁止在禁渔区、禁渔期进行捕捞。禁止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捕捞的渔获物中幼鱼不得超过规定的比例。在禁渔区或者禁渔期内禁止销售非法捕捞的渔获物。”之规定。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方法进行捕捞的,违反关于禁渔区、禁渔期的规定进行捕捞的,或者使用禁用的渔具、捕捞方法和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或者渔获物中幼鱼超过规定比例的,没收渔获物和违法所得,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渔具,吊销捕捞许可证;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没收渔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和农业农村部《渔业行政处罚规定》(2022年版)第六条第一款第一项“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方法进行捕捞的,违反关于禁渔区、禁渔期的规定进行捕捞的,或者使用禁用的渔具、捕捞方法和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或者渔获物中幼鱼超过规定比例的,在内陆水域,处以三万元以下罚款;在海洋水域,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之规定,本机关责令当事人改正禁渔区、禁渔期使用禁用的渔具进行捕捞的行为,并作出如下处罚决定:

罚款4000元(肆仟元整)。

当事人应当自收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持本决定书到重庆市涪陵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涪陵区中山东路102朝华大厦1112室)缴纳罚款(收款人:重庆市涪陵区财政局;账号:50001313600050004841)。逾期不缴纳罚款的,可以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当事人对本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或者6个月内向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本处罚决定不停止执行。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也不履行本行政处罚决定的,本机关将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4年7月26日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