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春蚕生产开门红  蚕农大幅度增收
日期:2023-06-02
字 号:

今年,涪陵区春蚕发种1.7万张,同比增长7.7%;产茧817吨,同比增长14.9%;蚕农售茧收入3145.5万元,同比增长26.4%。春蚕生产实现开门红,蚕农大幅度增收,蚕农养蚕积极性大涨。

一是人努力。行业主管部门区农业农村委和区经作中心责无旁贷地加强蚕桑生产指导,严格督促生产经营主体履行职责,认真做好蚕桑产业技术服务工作。第一,加大蚕桑宣传,组织宣传车到蚕桑主产乡镇进行巡回宣传,同时印制宣传单发给广大蚕农,各乡镇蚕业站采取开共育室会、走村入户和职工包村包片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第二,蚕种量足质优,确保每张蚕卵粒数量质量,降低蚕农养蚕成本。第三,切实做好蚕桑生产技术服务工作。春蚕期间,各乡镇蚕桑服务人员走村串户,做好蚕种征订、领运、发放,召开养蚕技术培训和共育室培训工作会,做好小蚕共育户和养蚕大户的入户技术辅导以及蚕需物资供应等服务工作。

二是天帮忙。今年春季以来,特别是养蚕期间,气候非常好,气温适宜,没有出现极端气候或高温天气,且雨量充沛,桑树生长旺盛,桑叶质量好,养蚕温度适宜春蚕长势旺,无蚕病发生,养蚕单产达48公斤以上,同比提高3公斤以上;茧丝行情较好,蚕茧收购价格高,全区春茧综合均价每公斤达38.5元以上,同比每公斤提高约3.5元;单张蚕售茧收入达2000元以上,蚕农春蚕生产增收效果明显。

三是政策好。历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蚕桑产业,始终把蚕桑生产作为我区重要的特色农业产业之一来抓好抓落实,特别是2017年以来,区政府每年购买蚕桑产业社会化服务,建立以区经作中心为依托、乡镇街道(购买服务人员)为平台、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小蚕共育室和专业大户为网络的技术指导的技术服务体系,有效稳定了产业服务技术队伍,稳定了蚕桑产业基础,促进了蚕桑生产健康发展。

四是强投入。区财政每年安排约140万元专项财政资金购买服务社会化服务履行蚕种征订发放、蚕茧收购、法律法规宣传、桑园管护、技能培训等产业发展职能,为蚕农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供了技术保障;落实资金购买养蚕保险,降低养蚕风险,为养蚕风险提供“兜底”保障,极大地激发了蚕农养蚕信心和养蚕底气,有效保护了蚕农的养蚕收益。

涪陵区传统的蚕桑产业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极大地鼓舞和激发了广大蚕农的养蚕积极性,我区早夏蚕订种非常理想,超过预期,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蚕桑产业也将逐渐回归到我区蚕农增收的支柱产业赛道。

大蚕饲养

技术指导

蚕茧收购

蚕茧转运

蚕茧探晾

蚕茧探晾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