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年度报告
日期:2025-01-14
字 号:


一、工作情况

(一)强化改革服务保障

         1积极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按照川渝公共服务一体化深化便捷生活行动事项(2024年版)要求,强化文化旅游部门政务服务窗口人员的学习培训,落实川渝地区实行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目录运用工作。

 2完成了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工作任务,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完成了原江北旅游区管委会相关责任清单划转及人员转隶工作。推进政企分离改革,依法完善文化事业单位管理服务体系,完成区歌舞剧团的国有企业改革,完成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法人治理改革工作。

(二)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1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准入制度。按政策要求,对我委行政许可事项逐一自查,均依据上位法律、法规等设立前置要件,未设置市场准入隐性壁垒。按工作安排,完成每季度审批项目排查工作,未发生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禁止准入类或许可准入类事项要求进行审批的情况。

2积极推动便民利企服务应用。对照市文化旅游委,区政务服务中心每季度工作要求,配合完善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及时调整权力、责任清单,梳理服务事项清单,完善办事指南、推进线上办理运行方式,接受社会监督,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承诺制,积极推动剧本娱乐行业等新业态领域备案工作,及时查漏补缺,调整优化工作方式、方法。

3构建柔性执法环境。积极探索柔性执法,在行政执法中,采取指导、建议、提醒、劝告等非强制性方法,对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各类市场主体采用柔性执法方式。全年来对行政相对人实行说服教育10余次、指导约谈8次、限期整改9次,以包容审慎监管方式,减少处罚影响,构建亲、清的政商服务管理环境。

4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深化工作机制明确责任、细化流程,强化文件制发前端关口把控,将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嵌入发文必经流程;固化审查责任入驻启用信息化系统,借用系统功能,使得审查工作更加标准化、流程化,提高了审查效率和质量。全年开展存量清理工作45件,增量文件梳理6件。做好公平竞争审查川渝交叉互评工作,向专家请教、向同行学习,落实整改互评工作中指出的问题,修订文件1个,互评结果为A+

(三)完善依法行政机制

1完善并落实行政决策流程不断强化依法决策意识,严格落实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末位发言并在集体讨论基础上作出决定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完善、改进审批工作制度和流程,推行行政审批工作双签字。全面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形成规范、严谨的良好工作格局

2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发工作。在区人大、区司法局工作指导下,强文件制发管理,严禁越权发文、严控发文数量、严格制发程序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草拟与备案工作。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清理规范性文件4件,废止3件,继续有效1件。落实专人负责运用规范性文件融e系统,切实提高备案审查工作水平。较好完成每月发文目录报送工作,及其他资料上报工作。

3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聘请专业律师担任法律顾问,为重大行政决策、合同签订、行政执法等提供法律咨询和审查服务,有效防范法律风险。全年法律顾问审查合同36次(主要涉及委托经营、建设、运营、宣传等)、法律咨询26件并提出法律意见,参与执法支队处罚案件讨论并给予法律意见8起,充分发挥了法律专家的咨询论证、审核把关作用。2024年我委未涉及诉讼案件。

(四)严格规范行政执法

1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完成原商务综合执法支队12个编制划转、8名在编人员转隶工作。全面入驻执法+监督系统平台,认领事项清单1039条。

2严格行政执法工作。一是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确保了行政执法的公正性、透明度和公信力。全年共办理行政执法案件31起,其中行政处罚31起,行政检查1071次,共计罚款100546.65元、没收违法所得16760.33元、没收非法出版物42册、警告9次。二是开展执法人员素质提升培训。组织执法人员开展了《行政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等培训5次,分组交流了各类型法律法规运用的客观条件及重要意义,切实提升了执法人员的法律水平。三是联动多部门形成执法合力。根据《涪陵区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与区委宣传部、区公安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消防救援支队及乡镇街道等开展了新闻出版、文化、旅游等各领域联合执法行动7次,基层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成效明显,执法合力明显增强。

3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一是强化内部审核。在行政执法案件办理程序、证据资料、裁量适用等环节,实行副支队长政策法规科委领导三级法制审核机制,防止出现执法不公、简单粗暴以及选择性、随意性执法等问题。二是强化协同执法监管。认真接受上级机关、同级行政机关之间监督工作,在双随机、一公开案卷评查工作中,抓实整改工作,提升执法人员办案水平,切实保障执法质量和效果。完成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迎检资料整理收集,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做好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专项监督和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中期评估工作迎检资料准备工作,接受区依法治区办2024年全面依法治区和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取得良好成绩

(五)着力提升治理能力

1落实行政执法救济告知工作。公开、畅通投诉渠道,全面落实行政执法救济告知制度工作。全年来未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

2探索旅游纠纷矛盾化解机制。一是根据《旅游投诉处理办法》按照双方自愿、平等、真实、合法原则,积极发挥化解调节的重要作用,落实专人负责矛盾纠纷化解调解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在美星红酒小镇设立调解室。二是探索构建对应重大复杂矛盾纠纷综合联席协调机制,通过组织相关部门、镇街联席会,沟通信息、融合力量联合调处、联动化解。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一)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党政主要负责人做好领导班子的头雁带领并督促班子成员严格依法行政,围绕依法治区、服务大局工作要求,建立政策法规科牵头、其他业务科室协助的日常化法治工作体系,确立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的重大事项工作制度,坚持在重大问题、重点环节、重要任务中的工作部署、跟进、督办的工作方式,坚持推进法治理论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学习,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全年召开党委会35次,涉及议题320余个,召开行政办公会3次、涉及议题事项50个,用法治思维、法律手段推进全委工作。

(二述法问题整改工作。针对专题述法工作查找出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普法学习宣贯工作机制,营造浓厚普法、学法氛围。一是巩固完善学习机制,落实每季度办公会、每月全体职工会、半月党委工作会,有引导、有目的、有重点的学法、普法。二是构筑文旅宣传阵地,梳理整合文旅行业的宣传平台,发挥公共文化及服务场所、景区等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广播系统的宣传阵地作用,以志愿者、宣传队、微信公众平台等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入场进区,拓宽宣传渠道扩大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全年以5.19旅游日12.4宪法日、公平竞争审查宣传周、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周等时间节点,重点宣传6次,推动法治宣传工作。三是强化知识学贯运用,将学习宣传工作转化为工作实效,在行政审批、检查、执法中建立健全涉法问题全过程审核制度,要求各岗位干部职工必须完成规定法律法规学习任务,通过线上线下的考核、考试,在工作中熟练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2024年执法支队法治考试全部合格;普法考试全委参考率98%、合格率100%

(三)推动具体事务工作。一是推进文体旅行政许可办件。完善了行政审批工作制度和流程,采取了双签字和党委会民主集中审议方式推进行政审批工作。根据市场主体的申请,持续做好营业性演出、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的设立、延续、注销等行政审批、许可工作,全年办件147件。二是强化文体旅市场安全监管。用法治思维全面复盘剖析梦幻三漂项目引发的舆情事件,总结经验、教训,用法律手段查处经营企业,举一反三开展了文体旅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全年来对全区文化体育旅游场所展开了1071/次检查,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186个,办结行政执法案件31保障了文旅体市场安全健康发展。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们在法治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法治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加强;二是行政执法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还有待提升;三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创新性和实效性还有待提高。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提升法治建设高度

一是继续深化理论学习把学习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并贯穿始终,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继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等内容作为重要学习内容,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依法行政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二是加强法治建设考核评估。建立健全法治建设考核和评估机制,定期对法治建设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估。通过考核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法治建设中的问题和不足,推动法治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二)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与市文化旅游委、区政务服务中心沟通,协调政务平台衔接存在的问题,并建议市文化旅游委统筹推进贯通全国文化市场监管与服务平台和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两端应用数据。二是加强部门对接。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推进事项办事指南精准、审核要点规范。积极与市场监管、消防等各关联部门对接,实行数据共享和数据共享场景应用,落实数字化政策要求。

(三)持续提升行政执法能力

一是加强队伍管理建设。组织执法人员加强执法培训和教育,完善执法装备和设施,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执法水平,确保执法活动公开透明、合法合规。二是加大综合执法力度。主动与区委宣传部、区公安、区市场监管局、区消防救援支队及各乡镇街道等对接,并建议按执法领域形成定期开展执法检查的模式,如涉及其他部门,及时加强沟通、交流,提升基层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成效,增强执法合力。

(四)持续提升普法宣传实效

一是提高普法宣传意识。将普法宣传工作与其他工作同重视,持续提高普法宣传工作者的普法意识,营造学法、守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并通过培训、学习、交流等方式,建立一支精通业务的普法工作队伍,以促进普法工作的快速推进。二是做好普法宣传推广。从创新普法形式、加强重点人群普法等方面下功夫,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普法活动,吸引更多群众参与,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同时,加强对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的法治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和能力。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