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全面落实法治建设职责。委党委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示范作用,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普法工作各项任务,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法治工作进展情况,分析研究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安排部署法治相关工作。委党委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7次,中心组专题学习党内法规12次,卫生健康领域法律法规4次。制定了卫生健康系统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
(二)不断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一是强化合法性审查。按规定向区政府申报重大行政决策事项3项,审查规范性文件5件。二是组织清理重庆直辖以来规范性文件。清理发文602件,其中规范性文件27件,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3件,已废止11件,拟废止5件,待清理8件。三是加强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管理,全年无行政复议纠错和行政诉讼败诉案件。推进法治医院建设,拟对全区二级以上医院开展全市法治医院建设。
(三)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效能。完善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体系,现有行政审批事项245个,全年受理并办结行政审批事项 5150件,提前办结率100%,法宝时限压缩率87.3%,群众满意率100%。76个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全渝通办”,11个事项实现“川渝通办”,72个事项落实“帮办代办”。全面落实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一次办,共办结3992件,办件总数居全市第三。
(四)规范推进监督执法工作。一是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组织开展卫生健康随机抽查、“卫生监督蓝盾”专项行动等16项专项工作,全年对3736个监管服务对象进行监督检查4276户次,覆盖率100%。二是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各类行政违法案件103件,罚没款66.8万元,所有行政处罚均按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要求执行。三是落实重大行政处罚合议制度、委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制度。对罚款数额较大、暂缓执业、吊销许可证等重大行政处罚事项,均有法律顾问参与案件合议,并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四是加强执法案卷评审。全年开展评审工作两次,共评案卷30件,无不予评查案卷。所有普通程序行政处罚均使用说理式执法文书。五是加强部门协作。联合公安、市场监管、医保等部门开展打击无证行医、违规使用医用耗材等专项执法检查4次。六是坚持柔性执法。对7个首次违法、违法后果轻微的当事人,运用约谈、提醒整改等方式,作出不予行政处罚。七是加强执法培训。持续开展业务骨干“周末大讲堂”、邀请行业专家授课等方式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提升执法能力。八是妥善处理化解矛盾。及时受理处置各类投诉举报52件,调查处置率和群众满意率均为100%。
(五)强化法治宣传。推进法治医疗卫生单位创建工作,依托法治展板、LED屏等方式开展法治宣传。开展以案释法案例2件。组织开展“宪法宣传周”、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坚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进廉洁执法保“安心”、文明执法送“暖心”、依法执法立“公心”、服务指导显“贴心”、一少一多助“省心”的涉企执法“五心服务”,服务企业620户次;持续开展“送法进医院,普法促发展”培训工作。
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人职责
按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委党委书记、主任袁鸿剑始终坚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形成浓厚法治氛围。坚持每两个月一次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领学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市委相关会议部署。坚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注重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和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督促委机关及委属各单位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加强对卫生健康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统筹规划和指导。
三、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是少数单位还存在重业务工作轻法治建设的思维,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二是卫生监督执法在专业结构、人才梯队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的执法要求。三是普法宣传教育形式还过于简单,内容较为陈旧。
四、2025年的工作思路
一是进一步增强学习意识。持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坚持党委班子带头学,中心组专题学,引导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学法用法守法意识不断提升。二是进一步深化疾控体系改革,不断加强公共卫生、医疗卫生监督等领域执法队伍的建设。三是进一步创新法治宣传。突出卫生健康领域特色,充分利用抖音、微视频等新型社交媒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四是进一步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参与卫生健康重大行政决策和推进依法行政中的作用,坚持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坚持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的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制度。五是进一步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持续开展涉企执法“五心服务”举措,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规范行政执法文书的制作。六是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告知承诺事项)线上通办工作,建立许可事项线上线下帮办代办机制,组建专业服务队伍,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陪同办、代理办、优先办等服务;持续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提升“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办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