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腰椎间盘逐渐退变,再加外力、劳损等因素,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压迫腰神经根或马尾神经等组织,而出现腰骶部酸痛、下肢疼痛麻木甚至肌肉瘫痪等系列临床症状的病症。
《素问·刺腰痛》有“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的记载,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在于肝肾不足,筋骨失养,复受劳损扭挫,或感风寒湿热之邪,经络闭阻,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临床表现
1.疼痛:患者常感腰部钝痛或酸痛,一侧或双下肢出现放射痛,疼痛从臀部放射至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背或足底,疼痛平卧时减轻,站立或行走时加重。
2.运动障碍:腰部各方向运动均受限,以前屈和后伸为甚。
3.神经系统症状:如感觉减退、肌力下降、反射异常等。
如1.急性期卧床休息,不持肿,减少腰部运动。缓解期进行适当功能锻炼,如飞燕式、拱桥式、患肢压腿等,循序渐进加强腰背肌力量。
2.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明显疗效优势,可选取三焦俞、肾俞、大肠俞、腰夹脊、腰阳关、环跳、委中、承山、飞扬、昆仑等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并在局部进行刺络放血、针刀针刺等操作手法(专业中医师操作进行)。
3.物理因子治疗:采用超声、微波治疗仪,在局部痛点部位进行超声波治疗,恢复局部肌肉供血,加速炎症恢复吸收。
4.牵引治疗:腰椎牵引,仰卧位骨盆带牵引,牵引重量以患者能忍受为限,时间约30分钟。
5.中药治疗:依据中医理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遵循“补肾壮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原则,根据患者症状、体质和病因进行辩证施治。
!!!日常注意事项
1.避免久坐、久站,在工作或学习中,应经常变换姿势,以减轻腰椎间盘压力。
2.患者硬度适中的床铺,睡觉时可在膝盖下方垫一枕头,有助于减轻腰部压力。
3.注意腰部保暖,避免空调、风扇直吹,在腰部感到不适时,可以采用热敷缓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