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ZHANPINGTAI
涪陵区是重庆市工业大区,具有完备的工业体系,构建了材料、清洁能源、消费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六大支柱产业,拥有涪陵高新区、白涛新材料科技城、白涛新材料科技城(临港组团)三大园区。现有6户百亿级企业、48户10亿级企业、137户亿元以上企业,在沪深上市企业5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2户,各类国市级研发机构111个,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数量居全市区县第一。
■ 园区介绍涪陵高新区是涪陵科技创新主引擎、产业发展主支撑、城市品质提升主战场、更高水平开放主平台,规划建设用地面积85平方公里,先后创建国家综保区、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火炬现代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等14个国家级“金字招牌,是重庆主城都市区核心区外第一个千亿级园区,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绿色工厂居重庆市区县第一。园区现有装备制造、医药食品、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四大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工业企业156家,其中世界五百强14家、中国五百强12家、中国民营五百强9家,百亿级企业4家,上市企业14家,15家行业“单打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2.9亿元、增长7.6%,工业总产值1373.4亿元、增长18.3%。未来五年,园区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突出“生命健康产业高地、绿色智慧科创新区”特色,以一流标准建设一流高新区,以一流状态争创一流业绩,全力实现“一年强支撑、三年上台阶、五年大转变”,力争到2026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2600亿元。■ 园区热线电话:023-72183500
■ 园区介绍重庆市涪陵白涛工业园区(临港组团),是重庆市首个主要以依托临水港、铁路港、公路港、空港等各型港口,发展临港产业为主的经济开发区和现代化综合功能区。经济区沿长江布局,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拥有长江上游资源禀赋最好的港口——重庆龙头港,该港是长江万吨级船队、五千吨级单船能到达的最西端港口。辖区内多条铁路、高速、国道贯穿全境;正在规划建设的两江新区至龙头港市政快速道路、重庆东至涪陵城区市郊轨道、五马军民两用机场等为经济区发展注入新动能。白涛工业园区(临港组团)产业坚持高端多元发展原则,以港口物流和多式联运为核心,做精做深临港商贸物流业;以新材料、食品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及信息技术为重点,做大做强临港制造业;以蔺市组团自然环境、文化内涵和养生养老资源为优势,做优做特文化旅游休闲业;并大力发展其他临港服务业,努力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临港产业集聚区。■ 园区热线电话:023-72132522
■ 园区介绍重庆白涛新材料科技城,由白涛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组团和清溪金属新材料产业园组团构成,规划面积12.43平方公里,建成面积约10平方公里,拟调整规划建设面积增加至20.83平方公里(其中,白涛组团17.54平方公里,清溪组团3.29平方公里)。园区现有规上企业4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重庆市“双百企业”10家,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机构2家,市级智能工厂8家、数字化车间16个,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4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家;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获得国家级绿色产品认证2个;拥有全球最大的己二酸和差别化氨纶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棕刚玉单体工厂;成功创建重庆市合成材料(聚酰胺与聚氨酯)产业示范基地。■ 园区热线电话:023-72707888、72707666
ZHIZHUCHANYE
■ 产业介绍涪陵区消费品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榨菜集团、中粮油脂、金健米业为代表的健康食品业,以华峰氨纶、万凯新材料、凯高玩具为代表的特色轻工业,以太极印务、宏声印务、汇科包装为代表的印刷包装业以及庚业新材料、斯托赛克为代表的智能注塑业等产业集群。全区现有规上消费品工业企业113家、十亿级企业6家。2021年,消费品产业规上工业产值302.6亿元、同比增长9.9%,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3.4%。近年来,涪陵区以创新驱动引领消费品工业蝶变升级,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大力实施“互联网+”“机器人+”“标准化+”,推进榨菜集团、涪陵卷烟厂等消费品工业龙头企业智能升级,投资70亿元打造集研发、创新、生产于一体的中国榨菜城和太极医药城,目前已创建消费品工业智能工厂4个、数字化车间4个;3家企业产品进入重庆市消费品工业重点培育品牌。■ 招商方向围绕百姓衣、食、住、行等方面,重点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行动,重点发展健康食品、特色轻工、印刷包装、智能注塑等领域,建设重庆市重要的消费品工业基地,力争十四五末构建500亿级消费品产业集群。

涪陵区坚持“科创+”“绿色+”发展新路子,着力构建“1+2+8+N”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体系。目前,涪陵区已形成材料、清洁能源、消费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六大支柱产业为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

发布时间:2024-09-11

 产业介绍

涪陵区材料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化工合成材料,金属材料和绿色建筑材料3个产业集群,现有规上企业51个,300亿级企业1家、百亿级企业2家;拥有华峰化工1家市级领军企业,万达薄板、华峰新材料、建峰新材料、华峰聚酰胺、万凯新材料等5家链主企业;市级以上研发机构20个,市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8家,专精特新企业22家;已建成市级智能工厂10个、数字化车间21个;华峰己二酸、赛特棕刚玉两个产品为国家工信部单项冠军产品,其中华峰己二酸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39%,赛特刚玉年产20万吨棕刚玉项目为亚洲最大棕刚玉生产基地。2021年材料产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947亿元,同比增长37.24%,占全区42.0%。


 招商方向

围绕企业生产工艺数字化、绿色化改造,重点发展聚酯、聚酰胺、聚氨酯产业链。发挥基础化工原材料优势,引进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新能源电池材料企业,将涪陵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材料产业第一大区”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合成材料基地。



发布时间:2024-03-25

产业介绍


涪陵区电子信息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华通电脑为代表的PCB板,以科宝电缆、特发信息光缆为代表的电线光缆等产业集群。全区现有高密度电路板、特种光电缆、LED光电、微型电子等规上企业13家,十亿级企业2家。2021年,电子信息产业规上工业产值67.92亿元,占全区规上产值总量的3%。


招商方向

推动PCB封装测试技术创新,培育发展特种光电缆、新型显示、新型电子元器件、新型智能终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成渝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科创基地,打造200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发布时间:2024-03-25

 产业介绍


涪陵区清洁能源产业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扶持下,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态势。清洁能源产业作为涪陵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现有规上工业企业31家,十亿级以上企业7家,百亿级以上企业1家。2021年,实现工业产值325.2亿元,同比增长12.2%,占全区14.4%。目前有电力企业4家,燃气企业8家,天然气加气站11座,液化气站6座,醇基燃料2家,形成了两张电网并行供电,多气源供气格局。2021年,全区用电量91.65亿度,同比增长16.4%,其中,工业用电量为78.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80%;全区天然气用气量为18.66亿方,同比增长25.66%,其中,工业企业用气量为17.34亿方,同比增长27.31%。页岩气、风能、太阳能及生物质能等绿色能源开发利用成效显著。涪陵页岩气田作为中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2021年,累计产气416.52亿方,销售399.83亿方,每天可满足3340万户居民的生活用气需求。



 招商方向

围绕页岩气、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招商引资,推动页岩气资源评价、物理勘探、钻完井、储层改造等核心技术研发,加速页岩气装备制造产业技术革新。同时依托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页岩气产业科创基地,打造500亿级清洁能源产业集群。



发布时间:2024-03-25

 产业介绍

涪陵区生物医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以太极集团、葵花药业为代表的中成药、以华兰生物为代表的生物制药、以常捷医药为代表的化学药、以三海兰陵为代表的医药包材的产业集群。现有规上企业9家、十亿级企业3家;2021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38.26亿元,占全区规上产值总量的6.13%。

龙头企业打响做亮品牌。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厂是亚洲最大口服液及糖浆剂生产基地,太极医药城B区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提取中心和全国最大的中成药委托生产基地,年处理中药材50万吨;葵花药业致力打造国内领先的专业儿童制药厂;华兰生物一期血浆处理能力亚洲最大。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太极制药厂等7家企业获评高新技术企业;太极制药厂、华兰生物、葵花药业3家企业获评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药饮片厂、三海兰陵等6家企业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拥有市级以上研发机构7个,重庆市新型企业研发机构2个,重庆市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1个;企业智能化水平稳步提升。现有市级智能工厂1个,市级数字化车间9个。


 招商方向

围绕互联网+中医药产业,推动中药材种植、二次开发、质控、有害物质检测等技术创新。加强技术应用,发展血浆制品、新型疫苗、抗体药物等生物制药,积极发展医疗器械和医疗耗材产业。



发布时间:2024-03-25

 产业介绍

涪陵区装备制造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华晨鑫源、万丰铝轮、三爱海陵为代表的汽车制造,以川东船舶重工、中江船业为代表的船舶修造和以南瑞博瑞变压器、同讯电力实业为代表的电力设备等产业集群。现有规上工业企业50家、十亿级企业6家、百亿级企业1家;华晨鑫源入选重庆市领军(链主)企业名单。2021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399.8亿元、增长7.6%,占全区17.7%。其中汽车制造29家企业实现335.49亿元、增长7.8%,船舶修造7家企业实现47.74亿元、增长7.2%,电力设备4家企业实现6.64亿元、增长39.2%。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三爱海陵等13家企业获评高新技术企业;华晨鑫源、美心翼申等2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拥有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3个,包括华晨鑫源等12家企业的市级技术中心和华晨鑫源的市级工业设计中心;专精特新企业15家;智能化改造步伐加快,建成华晨鑫源汽车生产等智能工厂1家,三爱海陵卡车气门生产等数字化车间7个。


招商方向

汇聚技术研发力量,围绕汽车制造关键零部件,重点开展“大小三电”、机器人、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招商引资,集聚船舶上下游配套产业,发展特种船舶,打造500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发布时间:2024-03-25
YINGSHANGHUANJING
QIYEZHAN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