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酯
招商方向:一是加强产业链建设。涪陵区已有蓬威石化PTA、万凯瓶片级切片等聚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继续扩大瓶片级PET产能,择机建设页岩气制乙二醇项目,进一步降低聚酯聚合成本,扩大聚酯纤维材料产能。二是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涪陵区应着力扩展聚酯薄膜等高成长性应用领域,招引中游薄膜级聚酯切片、PBT 、PTT 、PBAT等相关产业,下游柔性显示用、触摸屏用、高端光学级聚酯基膜等先进企业,丰富聚酯产品结构。 三是择机招引中游纤维级切片等生产企业,发展纺织行业。四是加强与重庆市智能网联汽车、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优势产业相契合的聚酯应用为重点,积极掌握关键技术,补链强链,联动协同发展。
■ 聚氨酯
招商方向:
一是依托华峰年产138万吨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链项目,为华峰46万吨氨纶项目提供原材料支撑;引进隆华新材等关联企业,完善上游聚氨酯原材料供给,针对性补强聚氨酯产业链助剂、HDI异氰酸酯环节。二是引导华峰发展胶粘剂、复合材料等聚氨酯下游产品;依托己二腈、己二胺等上游原材料优势,瞄准下游聚氨酯泡沫、弹性体等应用领域招引优势企业。三是依托华峰氨纶发展高品质氨纶纤维,招引优势企业进一步延伸发展高级面料、高端家纺、高级运动纺织等产品。四是探索天然气制烯烃、芳烃技术路线,招引相关企业来涪投资,解决聚氨酯产业上游原料短缺问题;五是谋划长寿炼化项目产品在涪应用消纳。把握长寿炼化项目机遇,利用炼化项目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等产品丰富涪陵区聚氨酯产品品类,谋划炼化项目橡胶等终端产品在涪应用消纳,发展轮胎、胶管、电线、医疗器具等下游产品。
■ 聚酰胺
招商方向:一是积极招引PA66 下游民用丝、工业丝、工程塑料等应用领域相关下游企业。二是以现有己二胺和PTA产业基础,延伸发展PA6T高温尼龙; 三是发展戊二胺、丁二酸等生物基产品,延伸发展PA56 生物基材料; 四是以现有己二胺产业基础,招引发展聚酰亚胺树脂以及合成纤维等高性能材料;五是择机培育引进己内酰胺生产企业,发展PA6产业链,进一步壮大聚酰胺产业集群。
■ 有色金属材料
招商方向:铝合金材料:重点发展高强高模耐蚀铝合金、铸锻一体合金、高精度宽幅板材、高性能热传输铝基复合箔材、新型锂电箔材、大型复杂断面型材等产品。同时,推动电解铝绿色生产,稳步扩大再生铝产能,壮大铝热传输材料、铝合金压铸件、新能源电池托盘、铝合金车厢、建筑铝型材等下游精深加工产业规模。镁合金材料:补齐镁基材料关键环节,大力发展低能耗镁合金、高强耐蚀合金、耐高温合金、变形镁合金、镁合金型材、宽幅板材、大型复杂件等产品。铜基材料:积极引进高档特种铜箔、高性能覆铜板、高端裸铜丝等铜基新材料项目。重点发展高精铝箔、铜箔、锂电池正极材料、电池托盘等新能源汽车产业应用材料,加快建设锂电池材料生产基地。结合涪陵及重庆本地树脂及有色金属基础,引进碳纤维复合材料规模化设计和工艺制造技术,重点发展轻量化、高强度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金属基复合材料,拓展在飞机螺旋桨、外壳和轴承,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应用,与青山控股布局发展300万吨不锈钢项目。
■ 复合材料
招商方向:一是玻璃/碳纤维方面:在充分利用涪陵和重庆本地树脂、有色金属原料基础上,依托卡涞等高性能复合材料研发生产企业,发展高强度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金属基复合材料,重点引进具备高压快速成型、非连续碳纤增强树脂、碳纤增强树脂回收等关键技术的企业,并拓展在飞机螺旋桨及外壳、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应用。二是材料成品(预成型织物)方面:纤维预成型的制备是复合材料成型中最关键的一步,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最终复合材料的性能,反应环节为物理反应,能耗较低,产值较高。而且重庆本地可提供玻纤、电子布等原料,因此,我区可依托联洋等项目,重点发展材料成品环节。三是部件等产品开发方面:纤维及复合材料产品在汽车轻量化、电池箱体、储氢瓶等方面应用前景广,川渝地区市场容量大,汽车、锂电池产业发展成型,配套完善。依托产业基础和应用市场,重点招引和发展具有高成长型的部件生产企业。四是产业基金方面:此类项目多为资金及技术密集型,资金需求较高,常需一定股权投资,建议我区尽快组建战略新兴产业基金,引导一批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关联企业来涪集聚发展,形成产业“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