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交通强区建设五年行动方案 (2023—2027年)(征求意见稿)解读
日期:2024-09-10
字 号:

关于《涪陵区交通强区建设五年行动方案

(2023—2027年)(征求意见稿)》的解读


一、制定背景

根据《重庆交通强市建设五年行动方案(2023—2027年)》文件精神,为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加快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区,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助力涪陵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中展现大担当、作出大贡献,有力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二、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贯彻落实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交通强国建设等战略部署,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打造国际联通、区域贯通、内部互通、要素畅通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有力助推全市交通强市建设,形成“123456”的交通强区战略架构。即:围绕建成高水平交通强区这“一总体目标”,实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两大愿景”,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市域辅枢纽、长江上游铁公水多式联运枢纽“三大枢纽”,奋力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四个一流”,织密建设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邮政“五大基础网络”,推动交通强区实现交通网络、枢纽能级、开放通道、运营组织、多元融合、创新治理“六个强”。

三、发展目标

加快建设“米字型”铁路网,加快实施高速公路“三步走”战略,建设“三环十四射”高速公路网,加快形成“1+3+N”现代化港口集群、“1主1辅”多式联运体系和“1核3区”现代化物流体系。到2027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能级大幅提升,铁公水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骨架基本搭建,“一刻钟中心城区、两刻钟涪陵全城、三刻钟毗邻区县”基本实现,高效融入全市交通发展大格局,对渝东新城及两群地区的辐射带动集聚效应显著增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市域辅枢纽支撑作用凸显,建成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集结中心。到2035年,交通强区全面建成,协同进入“全国123小时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天快货物流圈”,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全面形成,实现东西南北四向联通、铁公水空四式联运、建管养运四好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涪陵当好开路先锋。

四、重点任务

一是强立体网络,打造城乡统筹的互联互通交通格局。强化多极高效联动,建成投用渝万高铁,开工建设渝宜高铁,力争开工广涪柳铁路,规划预留涪陵至武隆高铁,融入成渝、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世界级城市群交通网络,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涪陵高效聚集辐射。织密区域交通网络,强化与主城区、两群地区融合发展,推动内部高速公路成环成网,增强战略支点能力。优化城市交通体系,全力打通“主动脉”,持续畅通“微循环”。提质城乡交通网络,持续提升普通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强化与毗邻区域的互联互通。

二是强枢纽能级,建设链接全球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建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提质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市域辅枢纽。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全力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推动高速铁路、都市快轨融合发展,完善城市公交枢纽体系。推进龙头港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完成验收,做优长江上游铁公水多式联运枢纽。

三是强开放通道,畅通陆海并济的多向国际通道网络。提质增效西部陆海新通道,推动涪陵至钦州铁海联运班列常态化运行,探索开行到沿线地区重要节点的直达班列、班车、班轮,探索跨境铁路、跨境公路联运模式。优化畅通长江黄金水道,强化区域合作,推动水运干支联动发展,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积极推动乌江航道能级提升,把乌江打造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水运通道。

四是强运营组织,构建便捷高效的客货运输服务体系。力争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全面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巩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成果,推动农村客运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广多式联运“一单制”应用,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持续优化运输结构,促进长距离大宗物资“公转铁”“公转水”,提高水运和铁路运输占比。加快打造农村物流三级节点体系,积极推进“邮运通”试点示范工作。

五是强多元融合,打造多跨协同的交通产业融合示范。培育交通旅游、交通建筑、交通装备制造、交通服务等多元化产业集群,探索发展低空经济。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高质量建设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

六是强创新治理,构建数字赋能的现代交通治理体系。强化数字赋能,依托“1+3+N+X”市级数字交通体系,推进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邮政建设。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广应用新能源运输装备,促进交通节能减排降碳。增强交通发展韧性,统筹发展与安全,切实把安全意识贯穿交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提升行业治理效能,常态化开展“三服务”工作,叫响做亮“服到位、零距离”营商环境品牌,推进“信用交通区县”建设。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