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财政工作情况
2024年既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镇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镇人大代表监督下, 镇财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中央、市、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产业强镇、文明珍溪”发展定位,稳进增效、除险固安、保重点、持续优化预算管理,筑牢做实资金保障,财政运行平稳,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有力,确保了全镇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全年“三保”平稳着陆。
二、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财政收入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871万元。
一是税收收入4251万元(其中税收收入4039万元,非税收入212万元),位列全区27个乡镇街道第三,同组第一位,顺利完成全年税收目标任务,比上年净增收670万元,增长18.71%;二是区财政转移支付收入6437万元;三是上年结转183万元。
2.政府性基金收入5578万元。
2024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全部为上年结余5578万元。
(二)财政支出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871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具体预算安排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84万元;主要用于保障就业、抚恤、社会福利、残疾人事业、最低生活保障等支出,同比增加2%;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68万元,主要用于保障群众文化体育等支出,同比增加7.9%;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38万元;主要用于保障就业、抚恤、社会福利、残疾人事业、最低生活保障等支出,同比增加19.4%;
——卫生健康支出253万元,主要用于行政事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支出,同比增加18.2%;
——节能环保支出253万元,主要是保障村镇服务中心的基本运转需要,用于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等,同比减少7%;
——城乡社区支出349万元,主要是保障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的基本运转需要,用于村社区管理、应急管理、服务群众专项工作等,同比增加4.8%;
——农林水支出2040万元,主要用于保障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扶贫等事业支出,同比减少10.8%;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83万元,同比减少55.1%;
——住房保障支出253万元,主要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公积金支出,同比减少5.6%;
预备费68万元,主要用于解决民生事项以及环境卫生支出,同比减少2.9%;
上解支出80万元,主要用于精神病人救治以及特困人员供养支出。
2.政府性基金支出5578万元。
一是本级支出2697万元;二是年终结余2881万元。
(三)2024年预算执行主要特点
2024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镇财政始终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严格“过紧日子”要求,压减行政运行成本,优化调整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着力保障民生实事、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资金投入。
1.强化预算执行,压减行政运行支出。全面贯彻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加快构建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强化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在充分保障运转的前提下,压缩“三公”经费支出,积极腾出可用财力并多方争取资金,有力保障全镇安全稳定、社会救助、城乡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资金需求。
2.创新招商模式,稳进增效。一方面统一思想,人人树立“珍服务真满意”意识,建立领导服务重点企业日常机制,定点定时上门解决企业困难;另一方面凝聚共识,多次召开研究创新模式会议,培育税收新增点,拜访招商引资线索累计达600家次,完成新办企业近73家,个体工商户213余家,同时持续为自然人提供纳税服务。
三、2025年预算草案
(一)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全面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牢牢把握稳进增效、改革创新、除险固安、强企富民工作导向,抢抓国家超常规宏观政策机遇,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不断提高拼经济抓发展的能力,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努力在全区发展大局发挥大镇担当。
(二)财政收入情况
2025年本级税收收入力争实现3222万元,非税收入实现7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757万元。
其中:税收入3222万元。
——增值税1180万元,同比增长12.63%;
——企业所得税180万元,同比下降117.78%;
——个人所得税50万元,同比下降18%;
——资源税1391万元,同比增长6.54%;
——城市维护建设税160万元,同比下降0.63%;
——房产税78万元,同比增长37.18%;
——印花税136万元,同比增长27.21%;
——土地增值税22万元,同比增长54.55%;
——环境保护税13万元,同比下降15.38%;
——契税12万元,同比下降25%;
非税收入78万元;同比增长30.77%;
上级补助收入3757万元。
(三)财政支出情况
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705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具体预算安排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54万元;主要用于保障就业、抚恤、社会福利、残疾人事业、最低生活保障等支出,同比下降1.43%;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84万元,主要用于保障群众文化体育等支出,同比增加23.53%;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86万元;主要用于保障就业、抚恤、社会福利、残疾人事业、最低生活保障等支出,同比下降11.36%;
——卫生健康支出250万元,主要用于行政事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支出,同比下降1.19%;
——节能环保支出247万元,主要是保障村镇服务中心的基本运转需要,用于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等,同比减少2.37%;
——城乡社区支出381万元,主要是保障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的基本运转需要,用于村社区管理、应急管理、服务群众专项工作等,同比增加9.17%;
——农林水支出2356万元,主要用于保障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扶贫等事业支出,同比增长15.49%;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100万元,同比增长20.48%;
——住房保障支出248万元,主要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公积金支出,同比减少1.98%;
预备费70万元,主要用于解决民生事项以及环境卫生支出,同比减少2.94%;
上解支出81万元,主要用于精神病人救治以及特困人员供养支出。
(四)工作重点
2025年珍溪财政工作将紧紧围绕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措并举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看到新变化、得到真实惠。要加强谋划部署,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努力办好出行等领域一批重点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和认同感。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1.提高站位,贯彻落实组织要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严格落实中央、市、区“过紧日子”工作要求。
2.坚持有保有压,确保收支平衡。真正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将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预算安排的首要任务,对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要应压尽压,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财政支出,要进一步强化预算约束,从严控制公务接待、公车运行费用,进一步压减办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等一般公用经费支出。
3.挖潜增收,积蓄财源发展后劲。依托丰富的矿山资源、便捷的水陆运输资源,做好“桑菜果畜”四篇文章:一是培育新增财源,结合发展规划、围绕薄弱环节补足辖区产业链,促进内部大循环;二是涵养重点税源,保姆式服务山东高速、大业矿山、中江船业等实体产业,发挥龙头带动功能;三是紧盯项目建设,一方面做好涪陵区外外籍企业预缴税款工作。
4. 严格财政管理,提高资金绩效。坚持制度建设,不断促进财政规范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在保证专项资金的同时,全面清理各项工作经费、以奖代补等沉淀资金,杜绝资金在部门沉淀滞留无法发挥使用效益;二是推进内控体系构成,依法依规办理财务事项,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三是坚持绩效融合,更加注重资金绩效。实施重大政策和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加强绩效目标管理、事中监控评价和结果运用。
四、名词解释
1. 三保:指保工资、保运转和保基本民生。
2. 一般公共预算: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3.非税收入: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的财政性资金。
4.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政府通过向社会征收基金、收费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的收入。
5.政府性基金支出:指政府用筹集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的支出。
6.调入资金:指财政通过结算土地出让金,在安排年度预算时调入并安排使用,用于弥补预算执行的收支缺口。
7.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