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新城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涪陵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已经区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涪陵区云长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重庆市涪陵区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代章)
2021年11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涪陵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
(2021—2025)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和国际竞争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石。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涪陵区主动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的迫切需要,也是深入贯彻国家和重庆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的要求,更是涪陵区立足“三个重要、一个支点”定位,谋划构建“1+2+8+N”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高地,强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的必由之路。
本规划立足于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依据《重庆市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重庆市新型基础设施“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重庆市涪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编制本方案,明确涪陵区“十四五”期间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蓝图、规划布局和发展路径。
一、规划背景
(一)“十三五”发展基础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建成华为涪陵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截至2020年12月底,帮助全区52家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的81个业务系统成功“上云”,将数字化技术能力惠及73家中小企业。5G网络建设加快推进。截至2020年12月,全区建成5G基站1755个,实现对区内重点区域的5G网络覆盖。视频专网建设完成。27个乡镇街道、423个村(社区)的重点区域全覆盖,视频数据全部接入“雪亮工程”共享应用总平台。新技术基础设施颇具特色。全市第一家国有资本控股的区块链研究院-重庆数资区块链技术研究院落户涪陵,“涪陵榨菜”溯源等区块链应用项目有序推进。
融合基础设施初具雏形。公共服务领域数字化应用持续深化,涪陵教育云平台建成,智慧医疗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项目即将进入实施阶段。城市治理领域数字化改造基本实现,建成视频监控智能化应用系统、全国首批试点公安交通集成指挥中心平台、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政府管理领域基本完成政务云部署,32个区级部门共738个目录进入区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产业融合领域数字化支撑渐成体系,大裂谷景区智慧旅游系统落地应用,种植业无人机在水稻等病虫防治领域实现规模化使用。生态宜居领域数字化应用多点开花,已完成环境应急指挥体系区级平台建设,榨菜智能物联网系统落地应用,“智慧河长”信息系统启动建设。
创新基础设施稳步推进。基础科研领域能力持续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达到2.4%;科创机构逐步壮大,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个;科创企业不断成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8家;科创成果竞相涌现,先后荣获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22项。涪陵高新区先后与中科院成都分院等53家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扩大数字经济人才本地化供给。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提速,重庆页岩气产业技术研究院成为市级首批新型高端研发机构,太极医药研究院组建重庆中医药产业创新研发平台,龙头企业带动和产业集群化、集约化发展效应初显。
新基建生态日趋完善。新基建产业生态建设扶持力度加大,科创平台加速搭建,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等创新基地;涪陵高新区等重点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持续推进,以新城区CBD为依托的涪陵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已启动;新基建应用示范不断涌现,建成市级智能工厂7个、数字化车间32个,华为涪陵工业互联网平台、龙头港轨道式集装箱龙门式起重机远程控制系统等示范应用均已投入运行。
(二)“十四五”面临形势
1. 发展机遇
数字化转型升级加速,为涪陵新基建弯道超车提供了机会窗口。一方面,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发展,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不断深化,促进了新型基础设施演进升级和重构。另一方面,党中央将科技创新提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中明确,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对这一系列转型要求,作为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关键的“新基建”,为涪陵“科创+产业”发展道路带来重大机遇,为重构城市竞争力提供重要动力。
区域一体化加速发展,为涪陵新基建突破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同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需要以互联互通、协同发展的区域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为载体,加速区域产业发展一体化、社会治理一体化、民生服务一体化,为涪陵进一步凸显战略地位、拓展战略空间、释放战略潜能创造了广阔空间。区委五届十一次全会也制定了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高地的发展目标,同时伴随“东数西算”工程启动实施,多项国家和区域战略的叠加效应和新基建领域布局逐步确立,为涪陵抢抓数字产业转移,在更大范围内聚集资源要素,持续构筑新基建先发优势,提供了关键突破口,为涪陵强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奋力建设“十个新提升”,为涪陵新基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新提升需要以工业互联网、园区智能化建设为核心支撑,构建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新模式;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新提升需要以大数据智能化创新为引领,融合“云大物智移”多项新技术,构建数字底座支撑能力;社会治理效能实现新提升需要推动现代科技和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打造数字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的智能化治理新模式。“十个新提升”引发的一系列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和升级需求为涪陵新基建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和持久的动力保障。
2. 面临挑战
涪陵区作为传统工业大区和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新基建具备一定基础,但与重庆高新区、两江新区等标杆相比,仍面临标准集约程度不高、产业转型赋能不足等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外部形势和发展环境约束影响凸显,新基建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新基建面临较高安全风险。新基建撬动生活、生产和社会协作方式发生巨变,相关业务安全风险、应用场景安全风险和关键技术安全风险将逐渐浮出水面。新基建面临较高商业模式风险。新基建作为一种新事物,易存在过度刺激、粗放投资、标准混乱、产能过剩等问题,认识不足或将导致建设成效得不到充分发挥。
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规模化程度有待提升,新基建对全区数字化转型支撑不足。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受限于涪陵山形地貌,覆盖仍存在盲点;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分散,集约化建设和运维管理能力有待提升;物联感知终端布设数量有限且智能化与自动化识别能力较弱,难以有效满足城市实时感知、智能监测需求。
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广度与深度不够,新基建赋能效用需要继续提升。融合基础设施产业应用、场景、规模较先进地区差距大。工业互联网、数字建设发展速度不能完全满足数字经济发展要求,例如,高新区78户规上企业中,实施智能化改造的仅33户。融合基础设施对民生服务等领域的赋能效果不足。涪陵虽然已经在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进行了较多实践,但整体呈现点状分布,无法实现以点带面的规模化效应。融合应用示范效应尚未充分发挥,针对社会和企业“急难愁盼”的数字化场景应用需求响应和解决机制尚未健全,受众感知深度和影响面不足。
创新基础设施引领不足,新基建竞争优势不够明显。科技创新政策与经济、产业政策的统筹衔接、研发投入和产业需求聚焦程度不够,企业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创新型产业集群少。受限于重庆主城虹吸效应和本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数量及研发实力,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公共创新基础设施与赋能应用未形成标准规范高效的支撑体系,创新能力难以充分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撬动作用。生态体系完备性有待提升,多元共建的产业生态体系尚未形成,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机制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把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嵌套叠加机遇,落实市委、市政府赋予涪陵区“三个重要、一个支点”定位,把握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趋势,深化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积极构建“一城三区两带”功能布局,抢抓“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机遇,努力构建“一区一城一镇八个产业科创基地N个新型研发机构”的“1+2+8+N”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体系。加快实现信息基础设施提升、融合基础设施提速、创新基础设施提质、产业赋能提效,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为涪陵“十个新提升”的奋斗目标厚植新根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二)基本原则
创新引领,适度超前。以创新驱动为牵引,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强供需对接,强化要素支撑,广泛开展典型示范和场景应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度超前建设社会急需、受益面广、带动性强的新型基础设施。
区域协调,因地制宜。深入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健全“一城三区两带”协调发展机制,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特色发展结构,充分释放新基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能。
绿色高效,安全可控。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树立安全底线思维,加强安全技术应用和制度保障,构建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坚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强化基础资源共享复用,持续深化建用结合,推动各类设施融通发展。强化政府引导,创新投融资模式,畅通社会资本参与渠道,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培育建设、管理和运营新模式、新业态,实现互利共赢。
共享发展,统筹集约。立足市民生活出行、企业生产经营、政府服务管理的实际需求,远近统筹、协同联动,坚持以高速泛在和智慧互联为基础,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系统的统筹衔接和集约建设,共建大设施、推动大协作、实现大共享。
(三)发展目标
以双千兆、城市物联网引领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构建面向川渝、融入全国的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推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传统基础设施融合建设,提升创新基础设施能级。到2025年,基本建成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全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创新能级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有力支撑我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同发展中发挥更大作为,推动实现“十个新提升”,将我区打造成为成渝地区新型基础设施创新示范区。
打造高速泛在、绿色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新枢纽。打造高水平信息网络,推动5G网络建设提质增效,提升对外信息网络通信质量,为全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提供优质网络支撑。依托华为涪陵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构建全区云管边端高效协同计算存储体系,打造成渝重要的数据灾备中心。统筹布局全域物联感知节点建设,构建重点部位高效感知的“城市神经元”系统,实现城市运行全方位感知。打造工业互联网服务支撑体系,通过网络升级、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工业软件推广等带动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变。
打造普惠共享、数智赋能的融合基础设施新体系。构筑城市智能中枢,强化共性支撑和统筹集约,赋能社会治理效能提升和民生福祉改善。强化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依托区域性综合物流枢纽、车路协同基础设施、新能源终端设施、智慧旅游景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现代物流、交通、能源、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能级。
打造合作开放、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高地。以高水平实施“科创+产业”为导向,加快推进与产业发展密切关联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前瞻性、引领性的科技研发和创新。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谋划布局一批重大创新平台、特色产业基地,推进“双创”孵化载体提质增效。推动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优势学科产学研协同创新,协同全市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构建“源头创新突破、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创新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涵盖基础科学研究、产业技术研发、孵化育成体系、科技公共服务的高水平发展格局。
展望2035年,全面建成泛在互联、全域感知、融合高效、科产协同、安全可靠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支撑我区产业能级、创新能级、开放能级、城市能级、服务能级等全方位跃升,涪陵战略支点地位更加凸显,成为在成渝地区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新基建”能力高地。
三、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打造高速泛在、绿色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新枢纽
积极推进5G、光纤宽带升级与IPv6改造,部署物联基础设施,扎实奠定网络基础。提升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承载能力,打造优质算力基础支撑体系。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构建跨域融通新生态。深化各行业、各领域信息安全防护能力,为现代化信息基础发展保驾护航。
(一)新型网络基础设施
深化5G规模组网和商用推广。优化5G基站布局,鼓励共建共享,优先开展中心城区、交通枢纽、生产基地等重点区域网络建设,并逐步扩展形成连片规模组网。推进5G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重点领域的深度融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5G应用示范。
加快现有网络升级改造进程。促进光纤宽带提质扩面,推进千兆光纤宽带入园区、入社区、入家庭,并逐步探索固网宽带向全光网络的迁移改造。支持电信企业开展数据中心、城域网、接入网、广电骨干网的IPv6改造,并逐步实现IPv6在城市监控、高清视频、社交媒体、电商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鼓励基础电信企业利用云网融合等新一代技术,助力政府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提升对外信息通道网络质量。着力推动中新国际数据通道对涪陵重点园区的接入授牌,有效提升产业园区对国际互联网的访问性能,积极争取将涪陵高新区建设成中新国际数据通道示范园区。
打造智能物联感知设施体系。加快各类传感器在城管、水利、环保、交通、公安、应急等重点领域的规模化部署。完善物联网感知单元标识体系,形成全区物联网设备集中管理入口和数据汇集枢纽。建立窄带物联网(NB-IoT)、4G/5G、蜂窝物联网(eMTC)、远距离无线电(LoRa)等协同发展的城市物联网络,推动感知设备信息统一接入,实现物联设备集中管理和感知数据共享利用。
拓展未来网络基础设施布局。争取融入重庆低轨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规划,鼓励有条件企业参与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跟踪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发展和标准建设,积极谋划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网部署及重点领域的试点应用。
(二)智能计算基础设施
打造区域性大数据中心。紧抓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机遇,引导数据中心向高性能、绿色化方向发展。规划建设全市大数据同城灾备、同城双活数据中心,拓展数据级、应用级容灾备份服务,打造区域性大数据存储中心。加大与周边区县、省市大数据中心在技术、战略等方面的合作力度,争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相关城市异地灾备中心落户涪陵。
提高云边一体算力支撑水平。构建地区大数据云平台,推动通信网络、计算资源、数据中心、存储灾备等信息服务向云计算模式转型,助力重点行业企业上云用云。打造多层次边缘计算池,支持龙头企业建设面向行业应用的边缘计算节点,形成规模适度、服务精准、主体多元的边缘计算节点布局。
提升高性能计算基础设施能级。稳步提高数据中心单体规模、单机架功率,加快高性能、智能计算中心部署,推动CPU、GPU等异构算力提升,逐步提高自主研发算力的部署比例,推进新型数据中心算力供应多元化,支撑各类智能应用。充分发挥算力支撑作用,吸引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智能联网汽车等大数据关联产业,带动数据服务及硬件研发制造等产业形成集聚。
(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升级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综合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安全虚拟化等技术,推进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威胁治理、信息共享、应急处置等技术平台建设和应用。深入贯彻涉密网络分级保护制度,坚持党政机关等重要网络系统国产化改造,实现信息安全领域的自主可控。推进信息安全态势感知和风险评估体系建设,提供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信息系统的主动防御和应急处置服务。
提升安全技术支撑水平。建设涪陵区大数据与网络安全技术研究中心、网络攻防与测评实验室、数据安全试验基地,深化与先进省市高等院校的网络安全研究合作。培育一批具备信息安全核心技术及服务能力的重点企业,推进边界防护、入侵防御、追踪溯源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产品化。
推进行业应用安全与个人隐私安全防护。支持开展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重点场景应用的安全设施改造,鼓励行业龙头企业深耕场景安全,建设安全技术保障平台。健全个人隐私和数据信息保护体系,引入区块链、多方安全计算、数据加密、数字证书等隐私防护技术,并加强重要领域敏感数据监管。
(四)工业互联网
持续推进企业内外网改造升级。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建设覆盖全区工业园区的高质量外网,推动骨干企业完成工业互联网内网改造,内外联动建成低时延、高可靠、大带宽、广覆盖、可定制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
加快构建标识解析体系。在重点行业建设和运营一批标识解析接入二级节点,对接重庆顶级节点,引导本区企业接入标识解析体系。打造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产业生态体系,推动基于标识解析的创新应用。
积极引导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快构建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体系,形成有影响力的综合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级或区域级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企业级专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三级联动机制,着力提升高端资源集聚能力、产业集群基础能力和产业链协同能力。引导工业互联网平台增强设计、生产、运维、管理等全流程数字化功能集成能力,以企业设备上云、生产上云、管理上云为抓手,推动产业链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变革向产业链中小企业延伸、向供应链各环节延伸。
大力推广工业软件开发应用。鼓励制造企业、软件企业联合成立工业软件联盟,加强联合开发与应用推广,在嵌入式操作系统、数据管理、虚拟仿真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协同攻关,提升工业软件在涪陵的融合应用水平。
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机制。建立围绕设备、网络、控制、数据、应用的安全技术体系,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建立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平台,满足国家可信服务要求,保障工业信息安全。
打造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持续推进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机器换人”工程,建成一批具备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功能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和智慧园区,着力打造一批市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五)新技术基础设施
提升人工智能应用服务支撑。以创新应用为牵引,依托重庆市人工智能开源技术支撑平台和基础应用能力平台,围绕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跨媒体感知、自主无人智能等共性技术服务支撑需求,开发满足车辆综合轨迹、人脸识别、视频结构化分析等重点场景智能化应用的技术服务组件,培育人工智能增值应用新业态。
推进区块链基础设施能力体系建设。立足涪陵在区块链领域的先发优势,借助重庆市级区块链应用服务平台能力支撑,构建数据库、对等网络、密码学算法等基础技术组件,完善区块链发展综合服务体系。聚焦信用、食品溯源、物流电商等涪陵特色领域,推进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具有行业特征的区块链解决方案及服务并进行应用试点示范,培育区块链增值应用新业态。
四、推进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普惠共享、数智赋能的融合基础设施新体系
(一)智能中枢
按照市区一体化思路,加快建设涪陵“智能中枢”,实现向下统筹对接智能基础设施、向上支撑驱动行业应用。基于华为涪陵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构建面向政务管理的智慧涪陵云平台,增强政务信息系统快速部署和弹性扩展能力。完善数据标准、安全和运维体系,实现全区政务、社会、互联网等数据资源汇聚,提升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水平。基于市级智能中枢核心能力平台、复用能力组件,打造涪陵区城市智能中枢核心能力平台底座,对共性技术、业务协同、数据价值等进行有效整合,支撑各类智慧应用高效开发。推进区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建设,通过技术、业务、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打造统一门户入口,通过统一服务门户“数字涪陵”的建设,聚合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政务服务信息和便民公共服务信息。
(二) 智慧交通基础设施
建设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推进“数字道路”建设,推进公路、铁路、桥梁、隧道、枢纽等交通动脉多功能智能杆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信号灯、公安视频、5G基站、环境监测等多功能集成;提升普通公路管养数字化水平,统一智慧道路管理运维。推进“数字枢纽”建设,加大高铁站、长途汽车站、公交场站智能升级,推动售取票、检票、安检、换乘、停车等客运服务“一码通行”。
打造综合交通智慧平台。推进智慧交通综合管理平台与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实现公路、水路、铁路、民航、重点枢纽、“两客一危”等业务融合互通,实时汇集交通路网、车流、客流、停车场、场站数据,构建集信号配时优化、交通运行监测、应急指挥调度、智能交通执法、仿真辅助决策于一体的“交通大脑”,提升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营造“智慧交通、低碳出行”的绿色交通环境。
完善公共交通服务智慧化体系。推进智慧公交建设,升级公交电子站牌管理系统,打造“5G+公交”。推进停车场智慧化升级,打造“ETC+智慧停车” 无感缴费示范工程。建设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接入全域停车场动静态数据,提供集车位管理、查询和诱导于一体的智慧服务。推进智慧出行服务,加快公众出行服务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为公众、物流企业提供跨运输方式的道路通行状况、公共交通信息、共享出行、客票预订等一体化动态交通信息查询和客运定制、交旅融合的定制化服务。
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示范样板。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吸引国内车企和智能网联汽车装备企业在高新区开展自动驾驶、智能网联车辆、设备研发测试。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建设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人-车-路-云”一体化平台,提升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等智能终端和系统加载比例,开展短距离无人物流、疏港运输智能化等示范应用。健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加速集聚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引进培育系统级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建立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检测验证、示范应用与生产配套等体系。
(三)智慧物流基础设施
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涪陵区域性综合物流枢纽建设,合理布局大型快递物流分拨中心、公共配送中心和快递物流末端配送站点三级网络,加快推进城乡物流配送全链条信息共享。建立综保区、龙头港等开放平台与工业企业、商贸流通企业以及全国其他物流枢纽的长效合作机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物流产业资源共享与联动发展。
搭建多式联运信息协同体系和智慧化枢纽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做好区域物流产业规划布局,形成铁、公、水、空多式联运的智能物流网。协同万州、长寿加快搭建重庆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引导要素资源有序聚集,推动供应链全流程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加强平台与交通、公安、海关、市场监管等部门公共数据的交互,为完善物流信用环境和企业经营模式创新提供基础支撑。
加强新技术对物流产业的智慧化赋能。推动全区仓储、分拣、配送、装卸等一体化集配设施智能升级,积极推广北斗监控、GPS监控、射频扫描、5G、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融合应用。推动自动驾驶船舶、自动化码头和堆场发展。加快推进城市智能快件箱应用,推动智能快递箱在居民区、政府机关、学校、商务区等重点区域全面布局。
培育物流新兴业态。围绕快递物流园区,加快农产品流通、网络营销、工厂店等业态培育,促进关联业态集聚,形成快递物流生态圈。依托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加快大数据沉淀和应用转化,发展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准营销、精准物流和市场决策等商业化服务。探索建设物流供应链可信平台,促进物流供应链数据在政府监管、金融保险、合同管理、海关通关等领域的开放共享。
(四)智慧能源基础设施
加快构建清洁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积极推进能源数字化建设,加快构建贯穿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用电等各环节的智慧电网,推动页岩气行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化气田。提升能源供给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城市燃气管网数字化改造,推广“多表合一”,持续深化智能抄表等智慧应用的普及推广。建设涪陵区能源大数据中心,统筹整合政府、能源企业、能源用户和社会公众能源数据资源,建立覆盖水、电、气、油等能源领域,覆盖能源生产、传输、储存、转换、消费等各环节的能源信息数据系统,实现能源数据“一网通享”“一网通查”。
加快布局绿色先进的新能源终端设施。优化充电桩网络布局,重点推动公共停车场、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加气站、变电站、供电所周边等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住宅小区、商业、办公等场所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港口、公交、环卫、物流、通勤等企业专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加氢站终端设施建设,探索综合供能服务站(含加氢站)建设,力争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率先应用落地。加快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在产业园区、大型商务区、大学城等重点区域,推动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储存装置和新型电力网络、天然气网络等能源节点互联,构建能源生产、传输、使用和存储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能源互联网。
加快建设智慧融合的智慧源服务生态。培育壮大节能服务生态,鼓励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和重点用能企业利用自身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面向社会提供节能服务;建设统一新能源信息服务平台,纳管现有和新建公共充电设施、综合供能服务站,提供找桩、导航、充电、支付、故障报修等一站式服务,实现充电设施之间、车和基础设施之间互联,不同运营企业之间的结算互通。加强零碳、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围绕电气化、新材料、氢、碳捕获与使用等领域,着力培育节能科技企业和服务基地,形成一批支撑节能技术与装备研发的高水平研究机构,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节能装备和产品。
(五)城市社会生活基础设施
推动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更新。建设城市照明、桥梁、公厕、垃圾站、化粪池等重要市政基础设施的前端感知系统,实现市政基础设施的安全监测与预警。推进智能灯杆、智慧管网、智慧井盖、智慧桥梁等新型智能化公共设施建设,推动感知设施与公共设施的共址部署。
推进智慧商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央商务区、高铁片区、高笋塘、南门山等商圈智慧化试点建设,建设智慧商圈可视化管理平台,加快免费上网系统、商圈互动系统、基于位置的服务系统、智能停车系统等系统建设及应用。创新推广直播带货、社群电商、智慧零售、社区生活管家、虚拟现实服务和体验消费等新模式,推动涪陵商贸服务新业态的形成。推进跨境电商创新发展,依托综合保税区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和跨境货物线下体验店,扩大居民消费渠道,助力创建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
构建城市综合管理治理体系。综合利用现有城市管理信息化平台基础设施,按照“1+4+N”建设架构,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进智慧执法、智慧市政、智慧环卫、智慧园林、公共安全等行业应用系统共建共享。建设智慧城管大数据中心、视频智能分析系统等多个智能化扩展应用系统,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原则,为城市管理提供公共能力支持,按照统一技术标准和发布规范,整合全区现有政务和公共服务,开发跨行业、跨部门的共性平台,应用于地方特色公共服务。
推进新型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感知设备布设及监管平台的建设工作,全面提升生态环境和污染源监测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推动全区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工作,融合环境质量、污染排放、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等生态环境数据资源,建立动态分析、污染溯源、科学研判和精准施策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涪陵水利信息化的建设工作,统筹提升河长制、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资源调度管理等业务信息化水平。不断完善江河湖库以及涉水工程全面感知体系的建设,提升全区江河湖库的智能化监管水平。
推动共享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加强数据信息资源整合,打通信息资源壁垒,推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据全面共享,进一步提升涪陵全时段、全方位可视化监控管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管理中基础设施缺损、卫生死角、无证摊点等高发问题,实现全网共建、共享、共治。
构建新型医疗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市、区、乡、村互联互通“涪陵智慧医疗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接入全区智慧城市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数据共享。在智慧医院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基于5G网络通信远程医疗协作体系,开展远程问诊、远程会诊、移动查房、远程医疗教学、远程监护及远程探视等远程医疗服务。拓建区域分级诊疗平台,打造区、乡、村三级联体的区医共体业务协同服务系统。
建设新型教育基础设施。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以“三个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为重点,深化“涪陵教育云”公共服务平台在全区中小学校园的应用,实现教育管理、教学应用、教育服务一体化、智慧化。探索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要求的课堂教学新方法、新模式,支持多终端在线教育,扩大智能化教学终端数量和无线校园网络覆盖范围。加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加快推进微课堂、共享图书馆、虚拟教室等智能学习应用在全区中小学的应用。
完善旅游信息基础设施。构建区级智慧文旅大数据中心,横向建立与涉旅部门的数据开放共享机制,纵向建立与市文旅委文旅大数据中心的数据汇聚与回流机制。支持涉旅企业接入重庆市智慧旅游大数据服务平台和各类第三方旅游服务平台,构筑立体化、全方位、广覆盖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区级智慧旅游监管服务体系和应急指挥体系,提高旅游业监管与应急指挥调度能力。围绕武陵山大裂谷、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等景区、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开展数字化建设,融合5G、VR、AR、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应用示范。
推进智慧公园建设。在白鹤森林公园、望州公园、铜鼓湖公园、堡子城公园、玉屏公园、滨江公园等试点智慧公园建设,以环境监测、人流监测、视频安防、智慧停车、智慧公厕、智慧运营等设备和系统为支撑,提升公园的“服务、管理、养护”全生命周期运营水平。以互动大屏、智能灯光、5G创新应用为支撑,提升人性化的交互体验,充分激发“千园千面”的创新活力。
推进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全区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医疗、养老、教育等行业数字化资源开放共享,构建乡村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发挥雪亮工程等智能化应用能效,加快“互联网+村级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农村供水、人居环境等监测、管控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信息化体系。
推进智慧林长平台建设。依托现有林业信息化资源,运用 3S、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综合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林长制建设与管理的业务需求,形成“框架统一、数据共享、分级管理”的智慧林长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进一步提高林长制信息化管理水平,推进全区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农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围绕全区农业产业链生产、管理、营销等关键环节数字化、智能化升级需求,加快面向行业、区域范围的特色农产品交易、智慧化监测、农业公共服务等平台建设,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应用和全区农业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全区农业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水平。
五、推动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面向未来的科创新高地
坚持“科创+产业”导向,推动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资本链“四链”深度融合。高能级建设基础前沿创新平台、高起点推动产教融合、高标准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高水平培育企业孵化育成体系,努力构建涪陵“1+2+8+N”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体系,奋力书写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涪陵答卷”。
(一)基础前沿研究设施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升级建设涪陵国家高新区,围绕生命健康、生命技术、人工智能等核心特色,落实新一代前沿科学发展规划。提质建设白涛新材料科技城。规划建设慧谷湖科创小镇,大力引进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强化基础研究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推进建设重点实验室。围绕物质材料、食品制造、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布局培育市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吸纳国内外一流团队和专家,打造一批基础支撑型科研机构,聚焦国家战略和涪陵优势产业,实施一批前沿科研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积极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力争大科学装置布局实现“零”突破。
(二)产业技术研发创新设施
打造产业创新共性研发平台。以行业领军企业、涪陵重点产业园区为载体,围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及需求,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通过关键共性技术和产业化应用研究,打造梯次布局、高效协作的产业创新平台体系。
提升制造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坚持“工业一业定乾坤”理念,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加快建设制造产业集群、成渝地区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华晨鑫源、华通电脑等企业牵头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推动HDI电路板二期生产基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提升制造产业协同创新能力。
推进页岩气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中石化重庆页岩气产业技术研究院、重庆市页岩气资源与勘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建设研发平台,积极对接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中心,强化页岩气关键技术攻关,开展页岩气开采、勘探环境开发保护等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推动配套装置研发和软件应用,实现涪陵页岩气田智能化建设。
推进以榨菜、中药材为主导的“2+X”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发展。聚焦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强化农业科技园区、智慧农业试点示范。发挥涪陵榨菜产业优势,依托国家蔬菜改良中心、涪陵榨菜研究中心等科创平台,推进涪陵榨菜智能化生产基地建设。支持太极集团、葵花药业、华兰生物研究中心等强化中医药产业和健康领域创新体系布局,大力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和药品研发,谋划布局一批重大医学实验室、生物医药创新平台,发展壮大国家火炬涪陵现代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
(三)重大科教基础设施
健全科教创新基础设施。打造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基地,优化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工程等数字经济类学科和专业布局,加快推进重庆数字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争取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西南大学等在高新区设立大数据智能化院校(分校)。引进ICT学院,搭建ICT人才培养云平台,开展技术合作、人才培养、实习实训等。
提升科教资源优化配置。建设适应基础科技创新活动的科研装备体系,推进智慧教育终端生产基地建设,提升科研、教学仪器装备自主研发能力。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推动环长江师范学院创新生态圈建设,积极对接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以及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创新资源,构建与社会资源开放互通的科研环境。
打造产教融合实训基础设施。聚焦“高层次-专业型-应用型”人才体系建设,积极对接阿里云创新中心(重庆)数字经济产教融合人才发展联盟、重庆市校企融合协会,推动相关院校与太极集团、榨菜集团等本地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建设一批产学研用结合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动园区校区厂区“三区融合”。
(四)成果转化试验验证设施
推进建设产业试验验证平台。建设新技术应用创新适配检测中心、集成电路测试公共服务平台、区块链产品测试验证平台等新产品、新材料试验验证平台。建设线上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以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场景赋能、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线上经济企业。
提升创新孵化基础承载能力。推进创新创业孵化载体提质增效,重点建设金渠国家级孵化器、“多邦”和“新车间”国家级众创空间、科创CBD等双创孵化基地,为企业和高校提供科技成果转化、资源共享、人才保障等专业化科技服务。利用互联网平台搭建线上虚拟众创空间,为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提供线上产品营销、创业就业培训、投融资对接等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
推进技术交易与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健全“产学研用”创新联动机制,高水平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推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与产业、企业需求有效对接,通过研发合作、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作价投资等多种形式,实现科技成果市场价值。加大与重庆市科协科技服务中心、成都科技服务业协会等科技服务平台对接,共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技术交易服务平台,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快速走向“生产线”,实现“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全链条发展。
推进新基建产业精准招商。聚焦新基建细分领域绘制产业全景图,招引行业头部企业,加大对于招商引资目标企业和项目质量的甄选力度,引入规模大、效益好、竞争力强的企业和资金流入。围绕重点产业,有针对性地加强项目策划,推动组建重点产业项目规划参考资料库,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周期性持久支撑。
六、推动新型基建集聚发展,打造合作开放的现代化合作新生态
着力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增强新型基础设施产业供给能力,促进产业链高效协同,夯实新基建创新发展底层能力。推进应用场景深度开发拓展,培育新基建创新发展的实践载体。促进新基建与传统行业、新兴业态的深度融合,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拓展形成规模效应。
(一)新基建供给能力提升
聚焦前沿科技和产业趋势,培育发展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软硬件高度关联的产业供给体系,前瞻谋划未来产业,聚焦突破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壮大一批主导产业新型基础设施产业集群。
围绕未来产业建链。前瞻谋划布局量子信息,依托量子研究院项目,推进建设量子精密测量仪器应用支持中心、研究测试中心等,培育量子技术产业链和生态圈;加强基因技术研发,联合产业链优势资源,争取国家支持建设基因技术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进氢能与储能产业发展,以重大示范场景应用为牵引,构建产业生态体系,推进先进储氢材料产业化,打造能源经济增长新引擎。
围绕新兴产业补链。以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园、科创CBD、长江软件园等为载体,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补链工作。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硬件和平台基础,建立相配套的软件生态,打造人工智能应用示范。持续释放大数据产业发展势能,支持大数据骨干企业、科研院校加强大数据系统与分析、大数据应用模型等基础研究。推动区块链产业应用落地,依托重庆数资区块链技术研究院,强化区块链产业聚集和技术创新应用,促进区块链技术与新基建融合发展。
围绕主导产业强链。做好新材料、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与成渝地区产业对接,统筹区域分工与产业协作布局。支持电子信息制造产业产业技术创新,积极承接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成都高新区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转移,推进CPS超导产业创新基地建设。支持华晨鑫源等汽车制造企业,突破整车智能、自动驾驶、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与汽车电子产品。促进清洁能源、新材料、食品医药等本地产业转型发展,建强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拓展生态链,推动传统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二)新基建应用示范创新
持续营造良好的新基建创新场景与应用场景供给方式,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开放一批创新应用场景。推广应用场景最佳实践,打造以数据为传输要素的新型应用场景,在全区构建强大的应用基础,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积极拓展新型基础设施应用场景。以应用为导向,充分挖掘市场潜能,构建开放融合、创新协同的生态圈,聚焦应用场景的挖掘创新,定期公布面向商家、面向客户、面向政府领域高频应用场景供需清单,以应用带动集成,推动成果转化落地、产品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
创新应用场景供给方式。聚焦关键领域,打造新型基础设施应用场景创新体系,组建场景应用产业联盟,支持企业对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融合创新的应用场景进行实测和市场验证,加大示范推广,坚持包容审慎原则,支持民营企业开发应用场景。
推动数据资产行业应用。打通应用场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强化优势行业数据资源采集、整合、共享,支持企业依托政府和公共服务领域开放的数据开发新应用、新服务,推进数据资源深度开发利用。支持大数据企业与传统行业加强技术和资源对接,推动车联网、智慧医疗、智慧物流、第三方数据服务等交叉融合的大数据应用。
(三)新基建产业融合发展
深化新基建在制造业、农业等优势产业应用,将场景化数字生态与相关特色产业融合,推动特色产业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鼓励优势行业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和标准制订,打造新模式新业态,开展全国范围推广示范。
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创新传统行业应用。引导榨菜集团、太极医药、华晨鑫源等龙头企业建立基于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探索新基建在食品生产、工业制造等优势产业的应用标准。强化场景应用推广与示范,打造智能制造标准示范项目,引领带动全区传统行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模式新业态培育。聚焦线上经济、无人经济、金融科技等领域,推动新兴技术在典型场景的融合应用。促进新基建赋能社会治理,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机制,提高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社会治理水平。在制定和实施商业布局、物流、交通等重大规划时,将智能化、信息化改造融入其中,在全区构建强大的应用基础,营造良好的新业态培育环境。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重点事项
建立新基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调度会议,分析研判新基建发展形势,协调解决政策落实、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各领域牵头部门建立相应工作推进机制,做好相关领域新型基础设施规划、项目谋划、项目跟进协调工作,拟定具体工作计划,明确阶段目标和进度安排,推动重要事项、重点项目等尽快落实见效。
(二)深化协同机制,推进跨域合作
立足涪陵“一区两群”支点地位,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依托重庆市统一规划和宏观指导,寻求跨区域联动合作,打造特色鲜明、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的新型基础设施架构。联合跨区域人才资源,组建高层次新基建专家智库,围绕产业发展战略、发展路径、发展布局等,提供专业化信息咨询服务和高端智力支持。支持周边高校、科研院所、新基建骨干企业合作共建技术创新联盟,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研究,参与标准制定、技术攻关、产业推广等工作。
(三)改善建设环境,创新建设机制
研究国家、重庆市新基建政策,结合涪陵区实际,制定出台推动涪陵“新基建”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强部门联动审批,减少审批时限,提升企业服务效率。对新基建行业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遵循“非禁即入、公平竞争”原则,营造繁荣发展的市场生态。制定涪陵区新基建关键技术攻坚清单,加快前沿领域技术的创新突破,推进重点应用先试先行。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和新媒体等媒介,宣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意义、普及通信设施建设保护法律法规,提供舆论支撑,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四)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资金保障
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原则,建立健全全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加大资源要素统筹力度,确保土地、环境容量、能耗指标等各类资源向新型基础设施项目重点倾斜。加大区级财政资金投入,推进地方政府债券进一步向新型基础设施领域倾斜,积极争取中央和重庆市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债券、政策性银行和国际金融机构等支持。运用PPP、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撬动各界资本参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五)健全标准规范,保障信息安全
以国家及重庆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标准规范为基础,以满足自身建设需求的管理、服务、技术和安全标准及规范性文件为补充,建设与实际相匹配、与发展相适应规范标准,包括信息技术标准、数据资源管理规范、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等。
(六)统筹建设需求,支持共建共享
强化政府在规划引领、统筹协调、应用示范等方面的主导功能,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新基建全局性总体规划,合理调度资源,深化改革和创新,促使资源效率最大化。面向新型基础设施,有序开放各级财政建设的建筑物、道路、市政绿化等公共区域和路灯、杆塔等公共资源,推动电网与通信行业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利用。统筹已建、在建以及待建的各项工程,大力推进跨部门、跨系统、跨行业的协同共享,实现管理集约化、应用系统平台化、资源利用社会化。
名词解释
T3+:T3是IDC数据中心机房的第三个等级,IDC数据中心机房的等级是Uptime Institute创建的行业评判标准,用于评估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方法,等级越高的数据中心各项性能越高,数据中心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Tier1,Tier2,Tier3和Tier4。数据中心级别依次为T4>T3>T2>T1。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具有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的特点。
PUE:即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 = 数据中心总能耗/IT设备能耗,是评价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标。
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设计的用于替代IPv4的下一代IP协议,其地址数量号称可以为全世界的每一粒沙子编上一个地址。
NB-IOT: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是万物互联网络的一个重要分支。NB-IoT构建于蜂窝网络,只消耗大约180kHz的带宽,可直接部署于GSM网络、UMTS网络或LTE网络,以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
eMTC:全称是 LTE enhanced MTO,基于蜂窝网络进行部署,其用户设备通过支持1.4MHz的射频和基带带宽,可以直接接入现有的LTE网络。eMTC支持上下行最大1Mbps的峰值速率,可以支持丰富、创新的物联应用。
LoRa:是远距离无线电(Long Range Radio),它最大特点就是在同样的功耗条件下比其他无线方式传播的距离更远,实现了低功耗和远距离的统一,它在同样的功耗下比传统的无线射频通信距离扩大3-5倍。
A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技术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的技术,广泛运用了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跟踪及注册、智能交互、传感等多种技术手段,将计算机生成的文字、图像、三维模型、音乐、视频等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应用到真实世界中,两种信息互为补充,从而实现对真实世界的“增强”。
VR:虚拟现实技术(英文名称:Virtual Reality,缩写为VR),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
L6级自动驾驶:不需要人工干预(人工权限强烈受限),综合事故率<3ppm(预计2035年前后有可能实现)。
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一种以人造地球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的定位系统,它在全球任何地方以及近地空间都能够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车行速度及精确的时间信息。
ITS: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简称ITS)又称智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的综合运输系统。
3S:3S技术是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GPS)的统称。
HDI:HDI 是高密度互连(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or)的缩写,是生产印刷电路板的一种(技术),使用微盲埋孔技术的一种线路分布密度比较高的电路板。
CPS:信息物理系统(CPS,Cyber-Physical Systems)是一个综合计算、网络和物理环境的多维复杂系统,通过3C(Computation、Communication、Control)技术的有机融合与深度协作,实现大型工程系统的实时感知、动态控制和信息服务。
PP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