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高新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涪陵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涪陵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
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区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关键时期。为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扣国家战略部署、区域发展布局和涪陵创新发展需求,聚焦高质量、发力供给侧、推动数字化,打造高效协同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和引领的现代经济体系和高质量发展模式,努力把涪陵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高地,成为引领全市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和支撑“一区”带动“两群”的创新极,根据《“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庆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区委《关于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重庆市涪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十四五”期间,即2021—2025年涪陵区科技创新的指导性文件和行动指南。
一、发展基础与机遇挑战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涪陵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有力支撑和引领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0.1%,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十三五”科技创新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为“十四五”的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创平台提质进档。涪陵高新区获批重庆市级高新区,科技部将其列入国家高新区考察名单;涪陵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科技部验收;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国家火炬重庆涪陵现代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涪陵高新区获批国家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创业特色载体,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科创机构茁壮成长。市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109个,其中国家级科研机构10个、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市级新型研发机构6家,重庆页岩气产业技术研究院成为全市首批新型高端研发机构。建成各类创新创业载体28个,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市级众创空间15个,累计孵化服务科技企业500家。培育新三板等挂牌企业10家。建成科技服务机构61家,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重庆)中心涪陵分中心和重庆市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涪陵)分支基地。
科创主体培育壮大。高新企业净增93家、达到112家,培育出以太极集团、涪陵页岩气、华峰氨纶等为代表的现代中药、页岩气和新材料3个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新培育重庆市科技型企业914家,高新企业后备军不断壮大;国家(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达16家,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的“领头羊”;引进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21530人,其中新引进培育博士近400人,初步形成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成群、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十三五”期间,累计实施国、市、区科技项目36项、251项、324项。获市级科技奖励21项,其中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涌现出涪陵页岩气田水平井组优快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优质抗病丰产杂交水稻陵优2号选育与应用、环已烷合成已二酸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涪芯一号”等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自主创新成果。有效期内授权发明专利565项,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4.83件。累计登记技术交易合同46项,技术交易额8.79亿元。高新产品269个,高新技术企业产值528亿元。与42家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实施重点科技合作项目73项。
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区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的意见》等一批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性文件,科技成果初始权益分配改革试点成果初显。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项目立项评审,项目管理向重质量、重结果转变。建立2000万元创业种子投资基金和规模1亿元的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基金,争取到3亿元央行支小再贷款资金落户涪陵,缓解民营科技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持续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科技活动周、知识产权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0.02%。
(二)机遇挑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给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自身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从全球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为主导的高新产业呈现群体突破态势,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为内核的数字经济日新月异,并加速向各领域渗透,全球科技竞争愈演愈烈,我们正面临着“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的严峻形势。谁能拥有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攻克更多“卡脖子”技术,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把更多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谁就能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抢占战略制高点,赢得长远新优势。
从国内看,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步入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新阶段,创新已成为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核心引擎。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是新时代的重大历史使命。新时代新形势也加速了国内各区域之间的竞争,创新创业风起云涌,新技术、新产品、新赛道、新场景层出不穷,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重塑区域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对科技创新提出新要求,依靠科技创新推进节能降碳,推进绿色转型,是各地必须交出的答卷。
从区域看,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为重庆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2020年党中央战略性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部署,赋予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21年5月,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发出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动员令,各区县迅速行动,纷纷出台实施意见,提出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形成你追我赶、百舸争流之势,涪陵正面临着标兵渐远、追兵已近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严峻发展态势。同时高层次科创平台、高水平科研机构不足,旗舰型科技企业、领军型科创人才、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欠缺,科创体制机制不够灵活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涪陵科技创新整体水平,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涪陵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二、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发展思路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紧扣“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国家发展战略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重庆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大格局,彰显“三个重要”的百万人口战略支点城市定位,坚持“四个面向”,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坚定不移走“科创+”“绿色+”发展路子,加快构建“1+2+8+N”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体系,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新提升,初步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高地,为涪陵加快建设“三高地三示范区”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服务全局,着眼未来。树立全国全市“一盘棋”观念,从全局谋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对接国家、重庆市发展战略,系统谋划和整体推进科技创新,集聚统筹创新资源,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打造科技平台载体,激活创新创业活力,强化开放协调创新,提升产业创新能级,引领新时代涪陵区高质量发展未来,努力形成科技创新“涪陵经验”。
——创新引领,彰显特色。深入挖掘全区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创新发展的深层次、前瞻性需求,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攻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场景,努力使大数据智能化应用走在全市区县前列。
——科技赋能,重点突破。重点围绕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领域,部署实施一批重大技术产业化项目、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的科技攻关,创造更多更高质量的科技供给,提升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战略支撑能力。
——“五链”融合,开放协同。围绕产业链、完善政策链、部署创新链、配置资金链、激活人才链,集中资源,形成合力。主动融入全市全国全球创新网络,强化各类创新主体和区域之间开放协同创新,重点依托优势领军企业,联合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建设一批高端产业研究院,促进各类创新要素有序流动、综合集成和高效利用。
——深化改革,人才驱动。深化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完善科技政策与整合财政投入结合,破解制约科技创新制度性约束问题,形成制度体系支撑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评价、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激发各类创新人才的澎湃动能。
(三)发展目标
1. “十四五”科技创新目标
到2025年,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主旋律,创新要素资源高度集聚,技术创新体系日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创新综合排名进入全市前十,科技创新成为涪陵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核心支撑力量,奋力实现“六个突破”。即科创投入实现突破,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2%以上,强度达到2.7%;科创产业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5%;科创平台实现突破,成功升级国家高新区,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5个;科创企业实现突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科技型企业达到2000家;科创人才实现突破,新引育博士100名以上、科创团队100个以上,引育硕士1000名以上、创新人才1000名以上;创新生态实现突破,科技服务机构达到80家,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5个,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20亿元,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5%。
2.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源头创新、产业生成、科技孵化、创新生态等引领功能显著增强。到2035年,力争科技创新整体水平进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一方阵,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走在全市前列,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优势全面形成,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高地,成为支撑“一区”、带动“两群”、辐射川湘黔鄂等更大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
三、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一)高能级建设涪陵国家高新区
聚焦“高”和“新”,坚持“生命健康产业高地、绿色智慧科创新区”总体定位,按照“空间、产业、创新、生态”四位一体进行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形成沿长江两岸、李渡组团、龙桥组团“两岸两组团”的高新区空间布局。将涪陵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园、环长江师院创新生态圈和涪陵区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创新布局“三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涪陵科创CBD、长江软件园和长江生命科技城等科创平台建设。依托优势产业、领军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设高端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力引进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着力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提升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产城融合发展试验区、区域协同创新样板区和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策源地,成为推动“科创+产业”的主引擎和高端高质高新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到2025年,形成生命健康、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集群,创新资源充分集聚,产学研融合创新成果持续涌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三峡库区协同发展形成示范,智慧城市和生态园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集聚高新技术企业200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85家,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5.5%,高新技术企业产值比重提升至60%。
(二)高起点建设慧谷湖科创小镇
突出“小而强”“精而美”,加快集聚高端研发机构、高端科创企业、高端创新人才,打造经济绿色转型发展样板,努力形成科创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集聚地、产业创新策源地,成为成渝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高地的核心引擎。
科创中心组团。面向科学家、企业家和高端科研人才,复合研究开发、科创服务、技术交易、公共空间等功能,打造科创中心,重点推动涪陵国家页岩油气与新能源科创产业园、华峰新材料及碳中和创新研究院、北理工先进MOF材料高端研究院和碳中和研究院、重庆欧美同学会海归科创某地、智能建造研究院等建设,承载一批全国领先、开放共享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前沿科学交叉研究平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产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成果,成为重庆中部地区高端研发集中地、创新人才集聚地、原始创新策源地、知识产权示范地。
中试基地组团。布局打造一批科技成果中试验证及应用推广平台,包括工程化和检验检测平台、新材料和高端装备性能测试评价中心、新材料产品联合创新中心等。搭建完备的小试、中试技术研发平台和试验基地,完善产业创新生态,推动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加快转化,推动形成重庆中部地区高质高端高新产业增长极。
科创社区组团。融入科教、科研、生活、生态,构建“科技+金融+人才”的创新生态,建设系统性、综合性用户开放场景,打造成为未来范式、宜居智能的科学家园。引进技术研发、概念验证、工业设计、测试检验、中试熟化、技术咨询、技术贸易等科技服务机构和金融、保险、法律、会计等现代服务业,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一站式”服务。
(三)高水平建设白涛新材料科技城
突出“智”和“绿”,加快建设智能工厂、绿色工厂,推动新材料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将白涛新材料科技城打造为成渝地区“科创+”“绿色+”发展的新示范。推动发展高端合成材料产业,着力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做大做强聚氨酯、聚酰胺、氨纶、高温尼龙等新材料产业链,打造国际“尼龙城”。培育锂电池正负极等新能源材料产业,加快高纯陶瓷电容、电池级磷酸铁锂、锂电池等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谋划锂电池等高端新能源项目,打造锂电池材料基地。推动页岩气低碳勘探开发和本地转化深度利用,推进液化天然气LNG项目扩能和天然气合成油GTL项目,建设重庆页岩气发电基地。依托页岩气、聚氨酯等优势产业,创建国市级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依托华峰、建峰、中化涪陵化工、鼎龙等优势领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设一批高端产业创新研究院,打造千亿级材料产业集群。
(四)高品质打造产业科创基地
做大做强八个产业科创基地,支持企业聚焦国际领先、行业引领、科技前沿,向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1. 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创基地
未来榨菜产业科创基地。依托榨菜产业龙头企业,汇聚中科院、四川大学、中国农大、重庆大学、江南大学、渝东南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在芥菜研究、酱腌菜开发和智能制造方面的科技资源,积极创建国家酱腌菜技术创新中心,推动食品合成生物学、食品大数据、食品感知科学、智能装备制造等研究成果嫁接榨菜产业,抢占酱腌菜产业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融合FT食品技术、BT生物技术和IT信息技术,以榨菜全产业链相关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为主攻方向,着力在榨菜产业优良种质发掘创新与新品种培育、榨菜优质原料轻简高效标准化栽培、榨菜全产业链机械化与智能化研发、未来榨菜食品与药食保健产品开发、生产加工过程中环境保护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标准制定与成果转化应用,快速催生榨菜未来新型食品,探索重塑食品的制造和供给新模式。
页岩气产业科创基地。依托页岩气龙头企业,联合国内涉及页岩气研究的高校、科研院所,筹建国家页岩油气和新能源科创产业园、国家页岩气技术创新中心,开展页岩油气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加速页岩气装备制造产业技术革新,延伸壮大页岩气深度利用产业链,打造页岩气产业科创基地,推动页岩油气增储上产,逐步形成以涪陵为核心区域的中国“气大庆”。
现代中医药产业科创基地。依托中医药龙头企业,按产业基地在涪陵,产业链协同渝东南、渝东北地区的发展思路,聚焦中药材育苗育种研发、中药材种植、中药制造、医药包材等领域技术创新,贯通本地药学研究、临床研究、生产研究、产品量产等产业体系。联合北京、浙江、成都等地中医药大学和重庆中药研究院,开发现代中药新药,推动医药工业实现“工业4.0”,打造现代中医药产业科创基地。
2. 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科创基地
绿色新材料产业科创基地。发挥新材料产业集聚优势,依托新材料龙头企业,拓展与北京理工大学MOF材料应用场景合作,做强重庆市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强化新材料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健全新材料产业体系。做优做强白涛新材料科技城聚氨酯和聚酰胺等合成材料产业链、临港经济区新型PET产业链、涪陵高新区先进钢铁产业链、清溪园区和白涛新材料科技城有色合金产业链。积极培育石墨烯材料、绿色新型建筑材料、功能玻璃材料、新型功能陶瓷材料、电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材料产业。利用未来5—15年前沿新材料发展关键期,差异化布局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气凝胶复合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加快建设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绿色新材料产业科创基地,加快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材料产业第一大区”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合成材料基地。
智能建造产业科创基地。依托智能建造龙头企业,以“智能建筑研究院、智能科技研究院”为智能建造创新研发核心,做强重庆市装配式建筑绿色建造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培育壮大装配式建材、绿色功能墙体等新兴领域,加快形成“大建材+小建材+部品部件+供应链平台”的绿色新型建材产业生态,推动绿色建筑产业“连接共生”集群发展。加快打造智能建造集群式产业新生态,促进研发设计、产品制造、营造运维为一体的EPC总承包、智能建造、绿色建造全产业链条发展,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智能建造产业科创基地。
3. 加快建设在成渝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创基地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科创基地。依托装备制造龙头企业,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科创基地,成为发展汽车、船舶两大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和新一代机器人的产业高地。
生命科技产业科创基地。依托生物医药链主企业,发挥链上重点企业主力军作用,以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相关领域研发创新为主攻方向,大力培育生命健康产业。面向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精准医疗、医疗服务、保健食品、康复护理等重点领域,推动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融合创新,研制一批国产化进口替代装备及新技术新产品。面向重点人群健康保障,研究生殖健康与妇儿健康新技术、主动健康与老龄化应对新技术,提升群体生活品质。推进生命科技重大科创平台建设,推动高端平台医学创新资源向医药制造、医养服务延伸。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科创基地。依托产业链上重点企业,以涪陵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园为核心,打造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科创基地,抢占行业发展新赛道,成为集成电路、智能终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数字文创、区块链的产业高地。围绕涪陵高新区中央商务区,打造CBD数字经济总部基地,建设长江软件园;依托华为(涪陵)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建设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依托高端研发机构,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以涪陵区科技创新中心、互爱科技园为集聚点,建设电竞文创园;聚焦“芯屏器核网”产业链延伸,建设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园、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
(五)高质量发展N个特色新型研发机构
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的要求,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生物技术、生命科技、现代中医药、新能源、绿色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智能建造等和“2+X”特色高效现代农业,培育符合市场规律、贯通创新链、衔接产业链的N个业内有特色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培育华峰新材料研究院、斯威汽车研发中心、重庆现代交通技术研究中心、中易智芯研发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鼓励有研发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围绕市场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成立法人化新型研发机构。支持领军企业联合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研发机构,重点推进汽车、金属材料、新材料、建筑科技、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产业研究院建设,促进“政产学研资用”深度融合。鼓励民营组织或个人投资成立研发公司。探索母公司相对控股、主要研发人员持股、给外聘“高端人才”柔性股份的股权制度,充分释放各方尤其是高端科技领军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816工程谋划建设大科学基础研究平台,力争实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零的突破”。到2025年,累计培育新型研发机构20家,其中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10家。
四、成果转化与科技赋能
(一)促进成果转移转化
1. 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路径
探索建立“创新中心+产业联盟”模式,构建“技术研发+工程化开发+中试熟化+企业孵化”一体化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加大力度推进产业创新联盟建设,打造涵盖政、产、学、研、资、介、用的创新共同体,开展关联领域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引进培养、企业孵化一体化服务。发挥高校的源头创新作用,加快建设若干概念验证示范中心,通过提供种子资金、商业顾问、创业教育等个性化服务,加速高校实验室成果熟化应用,打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鼓励高校设置专职从事成果转化工作的创新型岗位,组建技术转移专员、知识产权专员、合规风控专员及综合保障人员“四类专员”技术转移队伍。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运营机构与高校、龙头企业合作设立协同创新中心,共同承担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和设备预研项目,加速衍生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运营机构设立专门的技术转移与产业化促进部门,围绕企业需求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衍生成果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加速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开发应用。
2. 健全科技成果孵化育成体系
建立健全符合科技创新和市场规律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资本化、产业化,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围绕市场需求、企业需要开展研发活动,从源头提升科技成果供给质量。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组建科技创新联合体,靶向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建立“双创”载体质量管理机制,引导“双创”载体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鼓励建立专业化众创空间和孵化器。鼓励高校、企业利用闲置厂房资源,建设创新创业活动与应用场景紧密结合的新型专业化孵化器。聚焦元宇宙、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新材料等产业领域,布局建设专业孵化器,探索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管理运营模式,提升管理运营水平。鼓励科研人员兼职创新和在职创业,支持科研人员离岗创办企业。到2025年,入驻孵化载体的企业达到200家、创业团队200个,聚集创业导师100人,培育科技型企业200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
3. 强化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服务
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为统领,搭建科研成果市场化交易体系,搭建科技成果转移线上、线下服务平台,与重庆科技大市场、重庆易智网等开展合作,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通科技成果供需两端,促进精准对接。鼓励区内高校院所、企业依托科技成果转移线上平台,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知识产权、科技成果产权和股权交易。进一步宣传技术合同登记政策,优化技术合同登记流程和手续,推进开展技术交易活动。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科技服务企业,鼓励市内外知名科技服务机构在涪陵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科技服务合作。推进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重庆)中心涪陵分中心建设,开展专利布局和专利导航。做大做强涪陵区检验检测技术创新联盟,培养一批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样机磨具制造、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等生产服务型技能人才,持续提升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支持高校院所设立技术转移机构,培育发展一批专业化、市场化、复合型的执业技术经纪人,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人才链条。到2025年,培育科技服务机构80家,培育科技服务人才500人以上,累计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0亿元。
(二)强化民生科技创新
1. 科技支撑乡村振兴
以涪陵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示范引领,科技赋能现代特色高效农业,打造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集群。围绕选种育种、疫病防控、质量控制等技术领域,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支持建立全国榨菜种质资源库“国家蔬菜种质重庆芥菜库”,建设青菜头、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支持建立涪陵黑猪、渝东黑山羊、增福土鸡繁育体系,推进龙眼、荔枝、柑橘、茶叶、蚕桑等地方优势特色品种创新,持续提升本地水稻制种能力,提质发展蔬菜、果品产业,加快传统渔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种业。支持建设国家蔬菜改良中心涪陵榨菜研究中心、长江上游龙眼荔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创平台,推进川渝共建中国酱腌菜科技创新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南方芥菜品种改良与栽培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蔬菜改良中心涪陵榨菜研究中心。新建一批星创天地、专家大院。增强农业科技智力服务,提升农机化水平,提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引导种养殖、农产品加工循环链接,构建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科技特派员带项目在基层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科技帮扶,构建更加完善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
2. 科技惠及社会民生
依托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太极集团等生命健康创新资源,建设智慧医疗平台、高端医疗工程实验室和临床应用转化平台,开展增强人体体质类、恢复健康类和延缓衰老的主动健康与老龄化应对新技术研究。深化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和重庆大学的校地合作,加快推进医学学科布局建设,培养造就医学骨干和领军人才。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完善远程医疗功能,发展“互联网+”医疗卫生服务。推动智慧教育创新发展,开展智慧教育示范。启动城市大脑建设,推进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促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应急管理“一网调度”、基层事务“一网治理”。在公共服务重点领域布局一批应用场景,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便利化、规范化、智能化。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和绿色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一批零碳、低碳示范园区,整体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技术专题研究,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技术发展。
3. 科技助力“双碳”战略
发挥科技创新在碳达峰碳中和中的战略支撑作用,围绕化工、建材、钢铁、石化、化纤等高碳行业减污降碳需求,推进建设碳中和创新研究院,强化低碳燃料与原料替代、过程智能调控、余热余能高效利用等研究,加快布局氢能、碳捕集及利用、生态碳汇等前沿颠覆性技术,开展森林绿碳、生态保护与修复等稳碳增汇技术研究。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氢能发展,支持和推进氢能在工业领域应用。加强绿色技术攻关,组织开展低碳、脱碳、负碳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重点推进节能和提高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技术、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等,破解绿色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加快医药、化工等传统制造业的绿色化和数字化改造,推动建设数字车间、智慧工厂和智慧园区。发展现代绿色服务业,大力发展软件与信息、科技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数字贸易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绿色创意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生态情景体验、绿色公共服务等新业态。
(三)应用场景数字赋能
1. 数字赋能产业
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关键环节,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量,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我区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组织面向数字化转型基础软件、技术、算法等联合攻关,支持具备条件的行业和企业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数字孪生、5G、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应用和集成创新。整合高校院所、平台企业、行业专家、应用企业等多方力量,对数字化转型关键技术和产品组织联合攻关,突破一批创新能力突出、应用效果好、市场前景广阔的数字化转型共性解决方案,夯实数字化转型技术基础。鼓励园区、行业构建产业互联网平台,提供数字化技术及解决方案,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鼓励互联网平台企业依托自身优势,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最终用户智能数据分析服务,促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
2. 数字赋能治理
紧扣涪陵区智慧城市建设规划,聚焦政务数据互联互通难、数据共享难、业务协同难等痛点、难点、堵点,形成一批涉及数字政府建设的技术解决方案,应用到教育、交通、公安、民政等各个专业领域,全面提升政府在经济运行、市场监管、社会治理、生态环保、能源调控、就业养老、社会保障等领域履职能力,形成“用数据对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服务、用数据创新”的现代化治理模式。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加强对政务数据、企业数据、社会数据相互融合的技术开发和应用,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实现由电子政府、一站式政府向数字政府转型升级。
3. 数字赋能生活
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宗旨,从群众需求导向出发,鼓励支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民生公共服务领域的研发、试验、应用、推广,渗透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不断丰富应用场景,推进公共场所、旅游景区、文化场馆、商超商圈等公共领域数字化提升,为消费者提供更个性、更精细的服务与体验。支持探索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共享经济、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服务业融合新业态,重塑生产生活新方式,赋能美好生活。
五、创新活力与创新生态
(一)深化科技创新改革
1. 深化科研计划管理改革
规范科技项目生成、申报、评审和结题管理,优化项目经费配置。探索“揭榜制”“赛马”等科研项目组织方式改革,促进资金、技术、成果、市场等创新要素有效对接,引导创新主体攻克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抢占发展制高点。探索开展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给予研发机构更大的科研自主权。强化前期应用技术开发和成果储备能力,建立以研发质量为导向的科研投入评价机制。规范科技创新相关责任主体科研诚信管理,推进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2.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科技型企业成长通道,推进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推动技术市场一体化,探索建立企业需求联合发布机制和财政支持科技成果共享机制。完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介服务体系,培育专业化技术经纪人队伍。构建科技项目接续支持机制,支持开展延展性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和风险防控机制。激发内生动力,推进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探索对创新人才实行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
3.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机制
实施创新人才“英才涪卡”行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探索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更好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建立科研人才诚信评价体系,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综合评价制度。强化高校、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主体责任,赋予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完善有利于创新的评价激励制度,探索关键领域科研人员薪酬激励制度。强化用人单位人才评价主体地位,完善面向企业、基层一线科技人才的职称评价标准。推动建立自由探索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活动免责机制,对高层次人才参与重大项目研发、重大成果转化工作中的偏差失误,列入容错免责范围。
4. 强化科技投入保障机制
加大科技创新财政投入力度,确保财政科技投入逐年稳步增长。有效整合财政科研投入,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快构建银行信贷、债券市场、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探索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等,针对项目初期设立科技创投基金,强化对科技企业的资金支持。发挥松禾智讯、国盛、福临等股权投资基金带动作用,围绕“科创+产业+资本”创新投融资模式,建立多层次创投服务体系,力争科技金融规模达到20亿元。扩大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规模,创新投贷联动服务新模式。探索开展“人才投”“人才贷”“人才险”业务,培育科技型专业保险,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金融服务。
(二)构建创新主体矩阵
1. 打造企业创新雁阵梯队
集聚发展重庆市科技型企业。引导优质创新资源向我区聚集,通过创办、并购、引进、参股等多种方式参与科技型企业培育发展。发挥头部企业“链长”作用,通过建链、强链、延链、补链,在产业链上集群培育共生科技型企业。支持科技型企业自主选择技术研发方向,自主组织实施技术创新项目,自主管理使用和处置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鼓励科技型企业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做强核心业务,实现快速成长。引导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科技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到2025年,力争重庆市科技型企业达到2000家。
集群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完善创新体系,加速创建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创业团队相互嵌入式合作,形成“以大带小、以小促大、优势互补、重微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发展格局。依托工业园区,围绕产业链,引进一批在行业内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企业,打造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到2025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重点发展高成长科技企业。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在科技型企业中遴选高成长科技种子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和优先培育。引导和鼓励种子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推动一批硬核技术进入行业应用,重点扶持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文化创意等创新技术的突破。支持高成长科技企业在OTC科技创新板、新三板、创业板、中小板、主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到2025年,高成长科技企业达到50家。
培育发展行业领军型企业。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行业领军型企业,力争独角兽企业实现零的突破。鼓励创新领军企业牵头实施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开展颠覆性技术布局和攻关。提升领导企业的全球性布局与行动能力和海外分支机构基础运营能力,力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群。畅通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中间试验、企业孵化、规模生产各个环节,推动新兴技术、新兴产品规模化发展,加快形成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新材料等创新能力领先的千亿级产业集群。以信息技术的应用和融合创新,推动制造方式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建设一批未来工厂、数字工厂。
2. 激发高校院所创新活力
加强应用型高校建设,支持长江师范学院、重庆工贸职院面向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设立“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新兴交叉学科和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专业,紧扣市场需求培养科技研发人才和职业技能人才。支持高校优势学科紧贴区域特色资源和主导产业,设立现代产业学院、科创学院和特色化专业学科,更好发挥高校服务发展、引领未来的作用。充分发挥高校院所在知识、人才和智力方面的独特优势,调动科研人员开展前沿科学探索、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和高端人才培养,增加科技成果和“双创”人才供给,为涪陵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供给和智力支撑。营造积极向上的高校创新生态,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发挥专业优势,投身产业创新主战场,联合承担技术攻关、中试熟化等重大科研任务,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鼓励高校师生技术入股、留职创业转化科技成果,支持建设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园等双创载体,打造环高校创新生态圈。
3. 打造科创人才“蓄水池”
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深入落实重庆“英才计划”、涪陵“百千万”人才计划,健全“塔尖”“塔基”人才政策体系,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聚焦生命科技、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页岩气等主导产业,以全职或柔性引进方式,汇聚一批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持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领军人才,构建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梯队。力争到2025年,新引育博士100名以上、科创团队100个以上,引育硕士1000名以上、创新人才1000名以上。支持区内优秀人才和团队申报重庆“英才计划”,力争新获批“重庆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0名、示范团队5个。
壮大高素质技能人才。实施高技能人才引进培育计划,加快打造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素质人才队伍,构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研发创造人才基础。拓展与企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探索“产学融合”“工学结合”“定向培养”“订单培养”等新型合作模式,提升人才培养的精准度。探索建立多层次教育交流机制,参与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制定和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制定,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到2025年,培育产业技能人才10000名以上、乡村振兴骨干人才10000名以上,基层技术骨干1000名以上。
培育高能级科创队伍。培育创新型企业家,实施企业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素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造就一批懂科技、懂产业、懂投资的复合型企业家。组建创业导师团,整合创投领域、金融机构、职能部门、高校院所、行业协会、科创企业家资源,打造具有专业素养的综合型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创业者之家”。集聚创客群体,实施青年人才筑梦工程,打造一批市场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和科技孵化器,广泛开展双创活动周、创新创业沙龙、创业梦工厂、创新创业训练营等活动,打造创新创业生力军。力争到2025年,培育100名以上创新型企业家,组建200名以上创业导师,集聚2000名以上青年创客群体。
(三)提升开放创新水平
1. 主动对接沿海创新合作体系
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技术人才资本外溢机遇,加快融入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等地创新协同体系,主动吸收、承接、利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香港等城市创新资源。建立或加入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融入沿海发达地区创新发展链,促进区域合作与开放创新。打造科技创新“飞地”,探索建设“飞地研究院”“飞地孵化器”“飞地科创园”,对接世界前沿技术,补齐区位条件的短板,成为推动涪陵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大脑”。强化创新政策协同,推动涪陵与沿海发达地区科创人才资格职称互认、薪酬待遇一致,吸引一批跨区域自由流动的“轨道人才”。开展创新技术、创新产品首购首用,为自主创新产品和原创成果提供初始机会和应用场景。
2. 全面融入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推进涪陵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科学城、成都高新区、两江协同创新区和国家级研发平台,推动设立分中心、分院或应用示范中心。加强与周边国家高新区和渝东北城镇群、渝东南城镇群的协同创新,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和资源开展技术合作,提升涪陵科创集中度。打造“智汇涪州”靓丽名片,发挥涪陵区位、产业、环境等比较优势,承接各类创新活动,推动创新资源在涪陵汇聚,提升涪陵科创亮度。打造“涪陵创客会”品牌,支持孵化载体开展多样化的“双创”活动,提升涪陵科创活跃度。
3. 积极拓展国际创新合作新路
依托重庆欧美同学会海归科创基地,为留学人员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对接中新互联互通科创项目,打造高能级的开放创新平台。在全球范围内找坐标、画地图,广聚国际创新资源,加快国际创新载体布局,吸引全球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服务机构设立区域机构或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国际伙伴研究院。引导龙头企业探索设立国别合作计划,在欧美等创新资源活跃的国家和地区布局建立一批海外研发机构和离岸创新中心,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共同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研究。吸引外籍专家领衔承担政府财政科技计划项目。
4. 升级打造校地深度合作共同体
主动加强与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公司的交流合作,升级打造校地深度合作共同体,推动产业互动与技术创新。支持高校院所与企业共建技术研发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与企业联合实施科技攻关项目,靶向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和开发新产品。鼓励支持高校院所建设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各类“双创”载体。支持校企共同举办经常性的创新创业活动。鼓励高校院所引荐优秀校友到涪陵创业或设立技术转移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校院所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探索建立校地、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实验实训实习中心。
(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1. 厚植创新文化土壤
弘扬创新精神、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崇尚创新、追求卓越、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加强舆论引导,讲好科学家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播科学理念、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使创新思想得到鼓励、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褒奖,使创新创业创造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发挥好优秀科创团队、杰出创新人员、创新型企业家的带动示范作用,做亮“服到位、零距离”营商环境品牌,积极营造奋勇争先的良好创新氛围。扎实推进为研发人员、科技工作者办实事行动,为想创业、愿创业、敢创业的人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切实增强科技创新人才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保护在涪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和科技工作者在创新创业中的合法权益,推动形成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司法环境和社会氛围。健全完善科技创新决策机制,扩容科技咨询专家库,注重发挥智库和专业研究机构作用,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2. 提升公民科学素养
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鼓励中小学校开展学生进实验室、动手做科研、科学调查体验等科技学习和实践活动。在继续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生科技节等品牌活动基础上,组织开展中学生科学辩论赛、创新思维大赛、创意设计制作大赛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和创新运用能力。推进高校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实施农村居民科学素质行动,组织农技员、大学生村官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增强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素质和致富能力。实施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开展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争做学习型组织和知识型职工。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把科学素质教育培训内容,办好专家科技讲座,有计划地组织到科研场所和科普场所实地参观学习。创建更多的科普学校和科普基地,开展科普知识竞赛、科普微视频及科普创作比赛等,将科普融入市民生活。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区委、区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顶层谋划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深化科技创新改革,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协调融合各方力量,推进科技创新高水平发展。发挥区科技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研究部署科技创新领域重大安排、重大事项和重大项目。区级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园区)担负领导和组织本系统、本辖区科技创新主体责任,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突出重点,形成合力,狠抓落实。发挥各方主动性创造性,使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二)优化要素配置
推进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与统筹,盘活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科技人才等主体要素资源,强化科技资金、科研设备、科技服务等投入要素资源和科技政策、创新制度、市场环境、文化氛围等环境要素资源,探索形成更加完善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市场机制。优先保障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战略项目、重大基础工程等创新策源地建设的用地需求,保障新产业新平台新机构发展空间。
(三)加大政策供给
研究制定支持科技创新的财政金融政策,推动科技创新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构建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市场为支撑的多元科技投入体系。研究制定“升级版”校地合作意见,进一步优化校地合作内容和运行机制,出台推动和支持校企合作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重点在科技成果交易市场打造、科技成果有效供给、科技成果赋权、科技成果转化要素集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畅通等方面提出激励政策。
(四)强化监督考核
构建以突出科技创新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将创新发展作为区级部门、乡镇(街道、园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健全科技统计制度,突出科研经费支出、研发费用投入、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等指标。强化本规划与各类规划的有机衔接与融合,做到总体要求上指向一致、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
名词解释
“1+2+8+N”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体系:区委在《关于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涪陵委发〔2021〕15号)中提出的科技创新发展思路,即“一区”:涪陵国家高新区;“一城”:白涛新材料科技城;“一镇”:慧谷湖科创小镇;“八个产业科创基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未来榨菜产业科创基地、页岩气产业科创基地、现代中医药产业科创基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绿色新材料产业科创基地、智能建造产业科创基地,具有成渝地区重要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科创基地、生命科技产业科创基地、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科创基地;“N个新型研发机构”:N个业内有特色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型研发机构。
“三高地三示范区”:区委对涪陵实现高质量发展所提出的总体部署和奋斗目标。其中,“三高地”是指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区域性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高地、区域性开放合作高地;“三示范区”是指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和高品质生活示范区。
数字经济:是指人类通过大数据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是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智慧经济的核心要素。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研究领域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指的是通过网络“云”将巨大的数据计算处理程序分解成无数个小程序,再通过多部服务器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这些小程序得到结果并返回给用户。
区块链:即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与一致行动。
工业互联网:是全球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感应技术以及互联网连接融合的一种结果;本质是通过开放的、全球化的工业级网络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连接和融合起来,高效共享工业经济中的各种要素资源,从而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帮助制造业延长产业链,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
创业孵化器:指为创业之初的公司提供办公场地、设备、甚至咨询意见和资金的企业。
众创空间: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
创客:是“Mak-er”的英译,“创”指创造,“客”指从事某种活动的人,特指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人。
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过程,是二氧化碳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达峰目标包括达峰的年份和峰值。
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