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高新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涪陵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
2022年3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涪陵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
为推进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区域性教育高地和重庆市教育强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有关要求,依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庆教育现代化2035》及《重庆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结合全区教育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
(一)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开启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历史新征程,教育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人民满意程度不断提升,区域性教育中心示范引领作用有效发挥,为涪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教育党建形成新格局。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师生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充分发挥思政课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领导,中小学校长、书记“一肩挑”率达到98.5%,全区256个党组织“六有”阵地建成率达到97.6%。创新推行“党员积分制”“初心分享会”,充分发挥4710名党员干部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市、区级以上赛课获奖党员分别占75.6%、85.2%。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化拓展“以案四说”“以案四改”,营造出风清气正的良好教育生态。
二是城乡学校呈现新面貌。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投入123.9亿元,年均增长8.5%,连续5年保持“两个只增不减”。投入22.3亿元统筹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成涪陵二十中、涪陵巴蜀中学、江东中心校等19所,新改扩建校舍27.9万平方米,新增学位3.6万个,农村中心校以上学校全部实现寄宿制,学校标准化率达87.5%、同比提升10.1%。投入4.5亿元用于教育信息化改造升级,宽带网络校校通、数字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人人通实现全覆盖,录播室、云课堂教室、创客空间实验室成为“智慧教育”新业态,“美丽校园”成为城乡亮丽风景。
三是教育改革取得新突破。持续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推动管理共融、资源共享、文化共育、招生共抓、师资互派走深走实,7个教育集团龙头学校引领36所成员学校向优质学校迈进,其做法入选《重庆市全面深化改革案例选编》。巩固提升国家课改实验区建设成果,建成重庆市课程创新基地、精品选修课程、校本教研基地、优秀学生社团等项目27项,成功立项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新办民办学校30所、撤并民办学校34所,民办学校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办学水平稳步提升。
四是育人质量达到新高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实践大课堂”和“2+2”项目,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员、全面发展,建成国家级特色项目学校28所、市级52所,学生参加市级以上艺体、科技比赛获奖6908项,国际象棋、跆拳道、科技与航模竞技水平全市领先。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1.2%、普惠率达到96%、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4.1%,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8.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9.2%,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居全市区县前列,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巩固在98%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9%。
五是队伍建设实现新提升。积极推行师德负面清单制度,规范师德行为,塑造优良师风。持续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公开招引1248名教师来涪从教,音体美等学科教师配套率达到95.7%。大力实施梯级培养和区级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组建名师、名校长工作室33个,培育市级以上名师优师454人。建立城乡干部教师刚性交流机制,每年选派500名城区教师下乡支教、农村教师进城顶岗学习,120名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乡镇内跨校走教。认真落实教师五年一周期全员培训计划,坚持每年开展教师全员教学大比武活动,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学科竞赛、论文大赛获奖1295项。
六是脱贫攻坚获得新成效。投入11.7亿元精准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实现从学前到大学全覆盖、公民办学校全覆盖、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学生资助工作获评全国推荐学习单位。高质量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失辍学保持“清零”状态,198名重残儿童送教上门实现全覆盖。建成乡村少年宫16个、留守儿童成长家园425个、心理咨询室243间,为每名留守儿童指定一名代理家长,实行一对一关爱。坚持“公益性”“零利润”原则,每年投入4400万元持续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学生营养状况显著改善,教育满意度测评连续5年保持在95%以上。
七是服务经济做出新贡献。医药卫生学校、区职教中心创建重庆市高水平中职学校通过市教委评审,市第二交通技校建成高级技工学校。中职学校与287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175个、校中厂4个,建成市级以上骨干专业10个,专业设置与主要产业匹配度达到90%,年均培养技能型人才1.2万人,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获一等奖8个。长江师范学院应用型师范大学建设学科骨架基本成型,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建成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涪陵电大跻身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50强。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实现全覆盖,建成重庆市社区教育示范区。
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全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教育面貌持续向上,教育生态持续向好,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发展机遇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成渝地区区域性教育高地和重庆市教育强区的关键五年。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新的深刻复杂变化,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下,把握大势,乘势而上,谱写涪陵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安全等格局深刻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人才和科技竞争加剧,教育形态模式重塑,对学习者能力素养和教育现代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我国正处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新阶段,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扩大内需战略全面实施,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赋予了全新优势、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重庆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不断健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机制,为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提供了新的更好机遇,对教育服务支撑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区委、区政府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同发展机遇,立足“彰显‘三个重要’的百万人口战略支点城市”定位,坚持“科创+”“绿色+”,加快建设“三高地三示范区”,奋力推动实现“十个新提升”,为涪陵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和强劲动力。
(三)面临挑战
面对新形势,涪陵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还不能很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主要表现为:教育总体发展水平与成渝地区教育先进区还存在一定差距,名校、名师、名校长数量不够多、影响不够大;科学的教育理念尚未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育人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完善,优质人才资源支撑不足;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城乡、区域、校际发展差距仍然较大,供需结构矛盾相对突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有待增强,高职院校数量较少;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坚克难任务艰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涪陵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更新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握新阶段新特征新要求,负重自强,开拓进取,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区域性教育高地和重庆市教育强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服务新发展格局,全力服务“三高地三示范区”建设,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办好人民满意而有质量的教育为目的,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社会体系、科技体系等有效对接,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区域性教育高地和重庆市教育强区,为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保障特殊群体学生受教育权利,让每一个学生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促进学习者终身发展,为创造高品质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3.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推动全区各项事业的重要先手棋,将新发展理念贯穿教育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促进教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4. 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不断提高全区的德育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全员、全面发展。
5. 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教育评价改革促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塑造涪陵教育品牌。坚持以开放促进改革发展,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不断提升涪陵教育影响力。
6. 坚持系统谋划协同推进。强化系统思维,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加强各学段有机衔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推动涪陵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提升涪陵支撑“一区”、辐射带动“两群”的功能作用。
(三)发展目标
1.“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
到2025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更加公平优质,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提高,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多元参与教育治理的共建共享新型关系基本形成,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教育综合实力处于全市前列,建成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区、重庆市高中教育品牌基地、重庆市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以大力发展公办园和优质示范园为发力点,巩固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成果。到202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8%、普惠率达98%,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65%以上,二级以上优质园占比达80%,学前教育在重庆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特色鲜明、亮点突出。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深化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推进器,推动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和城乡一体化,全面消除大班额,建强建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农村寄宿制学校。到2025年,学校资源配置标准化率达100%,建成教育集团15个、覆盖学校70%以上,学生学业水平监测达到Ⅲ级以上,小学校际差异率低于0.5,初中校际差异率低于0.45。
——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以建设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为契机,以打造重庆市课程创新基地、精品选修课程、校本教研基地、优秀学生社团为抓手,以特色示范学校建设、名师优师培养为突破口,激发普通高中办学活力,打造一批川渝有地位、全国有影响的优质品牌高中。到2025年,高中教育质量保持全市领先。
——中职教育提质增效发展。发挥中职教育基础性作用,以整合中职学校资源、优化中职教育结构为主战场,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提升职业教育影响力、辐射力。到2025年,中职教育专业设置与重点产业匹配度达到92%以上,医药卫生学校、区职教中心成功创建重庆市“双优”中职学校,建成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中高职有效衔接贯通的中职教育发展体系。
——高等教育优质扩容发展。支持长江师范学院建设应用型高水平师范大学,支持工贸职业学院建设重庆市“双高”职业院校,支持涪陵电大建设开放型职业学院,积极推进重庆中医药职业学院建设,引进1—2所高职院校来涪办学,基本建成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院校相贯通、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支撑“一区”、辐射带动“两群”的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
2. 2035年远景目标
到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总体水平达到成渝地区先进水平,建成成渝地区区域性教育高地和重庆市教育强区,推动涪陵成为学习型城市、人力资源强区和人才强区。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学习者得到全面、充分、个性发展;不同阶段教育更加公平、优质;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增强;教育竞争力、影响力显著提升;形成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领导。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引导教师把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有效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总体国家安全观、民族团结进步等教育,建立健全爱国主义教育长效机制,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依托浙涪友谊学校深入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活动,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岩精神,教育引导青少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2. 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思政工作新格局
建立完善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机制,构建学段衔接、知行统一、内容完整、目标明确的大中小幼思政课课程体系,实现课程思政各学段、各学科全覆盖。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备课、常态化巡讲、精品化展示机制,积极探索跨学段、跨学科交流研修机制,促进思政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培育一批思政课国家级、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加强大中小幼德育规范化建设,“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指南》,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健全大中小幼实践育人体系,增强学生“四个自信”和道德实践能力。完善党建带团建队建机制,构建党、团、队相衔接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开展特色党团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社团管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一校一策”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3.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切实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本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巩固拓展重庆市劳动教育实验区建设成果,强化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打造一批劳动实践基地;探索实施劳动教育清单制度,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完善体育“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和美育“审美基础+审美技能+审美创新”等教学方式,推动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中华优秀文化艺术进课程、进校园,打造一批体育、艺术特色学校,让每名学生掌握2项运动技能、1项艺术特长,学生体质达标测试合格率达到95%以上。聚焦“教会”“勤练”“常赛”,坚持每年举办体育竞赛,每两年举办一次艺术节,充分发挥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和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功能。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积极推进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深化拓展“互联网+”健康教育,深入开展“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健康素养,确保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逐年下降。配齐配强心理健康教师,务实抓好心理健康“十个一”活动,及时发现、疏导和干预学生心理问题,不断增强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全面实施青少年科学素养“七个一”提升行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实践探究能力和创新运用能力。加强以宪法为核心、以民法典为重点的教育系统“八五”普法工作和法治教育,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行动,全面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有效遏制学校餐饮浪费。深化国防教育改革创新,拓展丰富国防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国防教育观念和忧患意识。
4. 增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合力
切实提升家庭教育科学化水平。积极引导家长依法履行监护责任,发挥家庭第一课堂重要作用,引导家长言传身教,注重传承良好家风。探索建立家校共育机制,建立健全家校共育平台,规范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建设,推动教师家访制度化、常态化,增强家庭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家校协同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积极组织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推进家庭教育服务专业化发展。落实政府购买家庭教育公共服务力度,为特殊困境家庭提供专业服务。
推进全社会协同育人。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构建全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社区、镇村、家庭共同育人的新格局。充分发挥校内外自然资源、红色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科技资源、国防资源和企事业单位资源的育人作用,全面推进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公共场馆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积极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实践、特长培养、研学旅行等校外教育,探索创新中小学与社会力量合作育人模式,丰富校外教育内容与形式,促进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加强正面宣传与舆论引导,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成才观、教育观,着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二)推进基础教育公平优质发展
1. 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科学规划学前教育布局。结合城镇化建设和人口变化趋势,秉承学前教育就近就便原则,优化调整普惠性幼儿园布局结构,重点扩大江南城区、高新区等人口集中地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
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严格落实小区配建幼儿园政策,健全小区配套幼儿园监管长效机制,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16所,完善蔺市街道、义和街道2所中心园标准化建设。支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和补助等方式,提高公办幼儿园编外教师和保育员待遇。
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完善学前教育监管机制,加强对幼儿园安全防护、收费、卫生保健、保育教育等方面的监管,推进科学保教。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合理安排一日生活,积极推行亲近自然、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教学方式,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健全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体系,落实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行动计划,防治和纠正“小学化”现象。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园,充分发挥城乡优质园示范引领作用,整体提升保教质量。充分利用本土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打造一批全国、全市知名的优质特色幼儿园。
2.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优化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结构。适应新型城镇化和人口变化趋势,秉承“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中心集镇集中”的原则,在城区按照“老校挖潜、新校增量”的思路,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3所;在乡镇按照“小而美,小而精”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农村学校办学功能和办学条件,撤并一批乡村小规模学校;到2025年,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缩减至85所。
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完善薄弱学校办学功能和设备设施薄弱环节,建好办强农村中心校和寄宿制学校,增强乡村教育吸引力,引导生源逐步向乡镇学校回流。深入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通过新建城区中小学校、剥离超大规模学校、调整招生片区、控制学校招生规模等手段,全面消除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大校额。全面推进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管理,促进集团与学区内部干部教师互派交流、课程教学互助共进、设施场地共建共享,办好百姓身边的每一所学校。
着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健全作业管理机制,统筹安排作业数量和时间,不断提高作业设计、布置与批改质量,优化考试内容与形式。从严审批校外培训机构,完善风险防控预警机制,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让学生学习回归校园。将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健康“五项管理”纳入学校一日常规,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优化课后服务模式、服务队伍、服务课程,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服务需求。制定实施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细则,定期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统筹提升城乡义务教育质量。
3. 推进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多元发展
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2-3所学校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建立拔尖创新人才招生选拔机制,构建拔尖创新人才教育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聘请高校或校外导师,与知名高校共建生源基地,有效对接强基计划,打通拔尖创新人才个性化成才通道。
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创建国家级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完善学校课程管理,开齐开足学科课程,加强课程实施监管。积极推行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新型课堂教学方式。完善普通高中教学管理规范,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发展指导。
实施特色高中建设行动计划。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现象,扩大普通高中学校优质资源。实施第二期普通高中发展促进计划,强化课程创新基地、校本教研基地、精品选修课程、优秀学生社团等项目建设,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建立普通高中分类发展、分类指导、分类评价机制,引导普通高中学校找准发展定位,树立特色发展理念,形成以艺体教育、语言教育、科技教育、普职融通教育等为特色的普通高中发展新格局。
4. 提升特殊教育保障水平
将特殊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特殊教育保障能力。巩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大力完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功能,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覆盖面,更多地为不同残疾类别和程度的人群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机会。配足配齐特殊教育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医教结合、康教结合,探索“鉴定安置、前期评估、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考核评价、康复训练”一体化运行模式,促进残疾儿童少年健康成长。注重残疾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确保享有“一生一案”教育服务。
5. 保障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
加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完善留守儿童动态监测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关爱与服务工作。优先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寄宿需求,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利,优化简化随迁子女入学程序,持续做好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罪错行为预防矫治体系,推动专门教育与治安管理处理、刑事处罚等配套衔接。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
(三)推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提质增效发展
1. 加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能力建设
优先保障职业院校建设用地和基本建设资金需求,推动职业院校土地、校舍及实习实训场所设施等办学条件达标。加强职业院校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打造一批在线精品开放课程,建成重庆市信息化标杆学校2所。提升中职学校办学实力,推动医药卫生学校、区职教中心2023年建成重庆市“双优计划”优质学校,推动交通技校建成技师学院。支持长江师范学院申报硕士授予单位、升格为大学,建成跻身全国师范院校前50强、位居西部地方师范院校前列、办学规模2.5万人左右的应用型高水平师范大学;支持工贸职业学院新校区建设,建成办学规模1.5万人的重庆市“双高”职业院校;支持涪陵电大在高新区建设新校区,建成办学规模1.5万人的以学历教育主体、继续教育和社会培训相结合的开放型职业学院;加快推进重庆中医药职业学院建设,力争2025年形成就读能力。充分发挥教育和产业资源优势,用好用足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引进1—2所高职院校来涪办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2. 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重点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新兴专业,加快建设学前、护理、康养、家政等一批人才紧缺专业,改造升级医药化工、汽车和信息技术专业,打造6个市级优质专业群。优化产教融合发展生态,推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产教融合行业、企业和院校。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全区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产教融合政策支持体系,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产教融合组合式激励政策。探索建立校企合作负面清单制度,促进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推动校企合作融入产业升级发展新格局。大力支持校企共建一批产业学院、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体化运作的职业教育集团,共同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推进“1+X”证书制度工作,鼓励和支持校企共同开发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3. 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大力推行德技并修的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注重学生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习惯养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建立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联动开发与实施机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全面实施“三教”改革,激活教师教学改革活力,建设一批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等。深入推进“课堂革命”,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引领课堂接近真实的工作环境、生产一线和实际操作过程。完善中职学校质量检测体系,开展中职学生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核心课程统一学业水平测试。推进中职和高职纵向贯通培养,不断提高中职毕业生升学比例。依托“巴渝工匠2025”行动计划,打造涪陵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培养一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技能领军人才。
(四)持续提高终身教育发展水平
1. 建立健全终身学习制度体系
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主管、部门协同、社会支持、市民参与”的终身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将终身教育纳入乡镇街道、区级有关部门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推进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学习者激励机制,推进终身学习学分银行建设,健全各类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有序推动学历教育之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有效沟通与衔接,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建立完善终身教育信息统计制度、监管制度,规范终身学习服务机构的办学行为。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培养“技能+智能”双能人才。
2. 完善终身学习服务支持体系
依托涪陵云平台建设终身教育资源共享中心,依托涪陵广播电视大学建设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教育服务。强化涪陵区社区教育学院职责和能力建设,加强婴幼儿早期教育、老年教育、特殊群体教育和家庭教育等系列课程资源开发,完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区教育网络,构建覆盖城乡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加快建设一批终身教育体验式学习基地、研学文旅基地、非遗文化工作室,打造一批示范性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职工培训基地,支持和鼓励创建学习型镇街、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事业单位、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
3. 大力发展多元化、多样化的高质量终身教育
健全政府统筹、行业指导、企业自主的职工培训制度,提升职业院校服务企业职工培训能力,大力开展基于工作场所的继续教育,畅通一线劳动者继续学习深造的路径。大力推广“互联网+技能培训”,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类型、立体式的职业培训和终身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老年教育,搭建老年教育的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构建覆盖城乡的老年教育办学服务体系,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助力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等问题。倡导“职继协同”“院校融入”,支持职业院校开设与老年教育相关专业,开发以需求为导向,符合老年人身心特征的课程体系和活动项目,丰富学习内容和形式。大力发展城乡社区教育,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展“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活动品牌”评选。推行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终身学习方式,探索开展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全民学习需求和能力监测,提高终身教育质量和效果。
(五)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1. 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健全常态化师德师风教育与监督长效机制,将师德师风教育贯穿教师生涯全过程。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提升师德素养,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课堂主渠道育德作用。打造一批师德教育培训基地,开展示范性师德教育。构建师德师风多元监督体系,落实师德师风负面清单、通报警示、师德失范惩戒等相关制度,实施师德师风评价档案制度,建立师德师风大数据监测平台,完善教师违法信息查询制度,实施师德师风第三方评价制度。坚持每年举办教育周活动,挖掘优秀教师典型,加大教书育人楷模宣传表扬力度。
2. 健全教师队伍培养与发展体系
建成投用涪陵区教师发展中心,加强专业培训者队伍建设,促进研训一体化发展。完善全员培训制度,分层、分类、分科开展五年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做亮“骨干培养”“全员培训”“提能提质”三大培训品牌。鼓励在职教师学历提升,对达到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在干部任用、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建立完善新教师课堂教学达标制度,将课堂教学达标成绩作为新教师转正定级的重要依据。坚持每年举办全员教学大比武活动,推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深入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培养一批本土化优秀乡村教师,助力乡村振兴。继续实施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培育工程,力争市级以上名师优师占比不低于全市名师优师总数的5%。
3. 建立高素质人才引育机制
夯实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发展支持平台,建立区、校两级相衔接的引育机制。持续深化教育招才引智工程,充分用好现有公费师范生考核安置、研究生“绿色通道”、赴高校考核招聘、全科教师定向安置等政策,引进更多优秀人才来涪从教。探索实行人才引育工作绩效奖励,充分发挥学校主体作用。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完善激励表彰机制,落实人才待遇政策,充分激发各类教育人才的创造创新活力。加强教师对外交流合作,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高层次人才协同发展。
4. 完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体制
深化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管理,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区管校聘”管理,建立“区管校聘”与干部教师交流轮岗、职称制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三衔接”机制,让教师资源动起来、活起来。优化交流轮岗导向和方式,扩大城乡教师交流覆盖面,均衡师资校际配置,优化教师学科结构。完善职业技术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资格准入、聘用考核和长效激励制度,实施“双师型”教师分类分级认证,提高“双师型”教师在专业课教师中的比例。建立职业教育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创建市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质量。
5. 大力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切实保障教师工资待遇,严格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与公务员工资同步调整联动机制。完善中小学绩效工作总量核定办法,向乡村小规模学校、寄宿制学校和艰苦边远地区学校适当倾斜。完善中小学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办法,优化工资结构,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着力维护和保障教职员工合法权益,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为教师安心从教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生活工作环境。完善教师荣誉制度,鼓励青年教师扎根农村、创造业绩。
(六)提高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能力
1. 发展智慧教育新基建
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推动校园有线、无线、物联网“三网”融合发展,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提速增效。完善“涪陵教育云”教育资源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实现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应用、教育服务一体化、智慧化,实现各级教育应用、数据和用户的互通,构建智能化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以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评价、智慧科研和智慧服务五大功能板块为抓手,推动智慧校园示范学校建设。
2. 优化智慧教育资源供给
建立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体系,以引进成熟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和共建共享本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覆盖基础教育全学科全学段生成性资源。完善“涪陵教育云”平台资源应用服务模块,以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成长为核心,实现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无缝对接,构建高效、科学的教育教学资源服务体系,实现“一人一空间、人人用空间”。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采集教学、学习、管理和评价等全过程生成性数据,全面推进学生成长电子档案优化升级,开展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学习指导。
3. 推动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支持中小学校综合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等技术,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课内课外各学科互相融通的学习新生态。推动新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创新。系统推进“三个课堂”常态化应用,实施以“强校带弱校”“一校带多校”的教学和教研组织模式,以“联校网教”的方式集中开展“三个课堂”应用实践。到2022年,农村薄弱学校均按需开通“专递课堂”,“三个课堂”基础环境基本覆盖全区中小学校。推行智慧课堂、未来课堂、翻转课堂等互动式教学,推动课堂教学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
4. 优化智慧教育管理与服务体系
依托涪陵教育云,推进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整合,打通教育管理环节,形成运作科学、协调精细、响应及时、流程优化的服务体系。加快教务管理、师生管理、资产管理、教育规划与决策及其他业务类管理等系统建设,基本建成标准统一、易于管理、方便使用的智慧教育数据中心。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施教育管理数据的伴随式采集存储和智能化分析应用,促进管理流程、结构、职能等重构再造。加强教育大数据研究,强化教育态势感知、学生学情诊断、教育评估评价和教育决策咨询等方面的创新应用,提升教育管理精准化和科学决策水平。
(七)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1. 强化课程融合建设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优化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路径、策略,加强校本课程开发指导与过程监管。提档升级实践课程、社团课程,建成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兴趣学生的学科、社团课程群,推动课程开发、实施全面进入“融时代”。鼓励教师或教科研团队申报、开发特色课程,促进区域课程共建共享,形成区级微课程项目库。充分发挥市级课程基地学校、文化特色项目学校示范辐射作用,让优质课程惠及更多学子。
2.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全面开展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践研究,探索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教学,深入开展教学方式变革研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自主探索,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辅导,构建特色高效、高能、高质课堂。完善“区、片区、学校”三级教研网络,不断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着力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学情分析精细化诊断,实现个性化资源推送,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深度改造教、学、评、管四个关键环节。
3. 改进实验实践教学
持续推进实验室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建设,逐步扩大各类实验室生均面积,改善安全、卫生、环境等方面的保障条件。根据《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配齐配足各类仪器和设备。重视实验教学业绩和成效的考核评价,研究制定学生实验能力测试考核方案,加强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测试。坚持以“用”为指导,建、配、管、用、研齐头并进的原则,努力发挥实验教学绩效考核导向作用,强力推进实验教学规范实施。
4. 注重研训一体发展
加强教育科研机构建设,建立教研共同体,努力形成以教师发展中心为龙头,融科研、教研、培训为一体,区校联动、校际互助的开放共享研训工作新模式,形成以“研究真问题、实施真过程、产生真成果”为特点的研训工作新机制。完善教改科研跟踪指导制度、研讨交流制度、过程评价制度、成果鉴定制度、科研成果奖励制度以及推广工作,力争到2025年中小学(幼儿园)市级教科研课题覆盖率达40%,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率达80%,打造重庆市课改名校6所、全国课改名校2所。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管理,打造一批市级精品课题。注重教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提升教育科研贡献力。
(八)促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
1. 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过江西进
制定实施高新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建成投用科教产业实训基地、涪陵十四中玉屏校区、城七校锦绣校区、实验小学玉屏校区、区幼儿园城际空间站分园等。依托集团化办学改革,深入实施高新区名师、名校长、名学校建设工程,培育一批名师、名校长,打造一批特色品牌学校,将涪陵高新区建设成名师荟萃、名校聚焦的教育示范高地,进一步增强高新区教育吸附力。
2.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秉承做大城区教育、做强乡镇教育的布局思路,优化调整城乡学校布局结构和资金投向,力争城乡学校标准化率达100%。利用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大力实施老旧小区范围内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建设。推进农村中小学“厕所革命”,全面提升厕所管理水平和卫生状况。持续推进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改善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工作生活条件。
3. 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教育振兴有效衔接
不断完善教育脱贫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乡村教育振兴深入推进机制。精准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完善资助育人体系。深入实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专项行动,持续保持贫困学生失学辍学“动态清零”。实施农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职、高职教育。鼓励和支持乡村学校挖掘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推动学校融入乡村振兴发展。
4. 全面加强语言文字工作
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水平和质量,推动全区范围内普通话普及率达到85%。巩固推普脱贫成果,实施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抓好普通话水平测试及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工作,全面提升市民文字应用能力与语言文化素养。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持续开展语言文字达标学校建设。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推动语言文字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举办好全国推普周、“中华诵”等系列活动,积极推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发展。
(九)加强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与交流合作
1. 加强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
主动融入“一区两群”教育协调发展,构建“支撑一区、辐射带动两群”资源共建、利益共享新机制。积极引进市内外各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借鉴先进教育发展和治理理念。推进跨区域合作培养优秀教师,探索建立教师定期访学制度。深入开展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战略研究与实践,共建一批教育改革试验示范项目。总结推广涪陵教育改革发展经验,提升涪陵教育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集聚效应和辐射影响力。
2. 持续巩固和发展跨区域教育合作交流
完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机制,认真做好对口帮扶武隆区教育工作。落地落细与宜宾市、攀枝花市、乐山市教育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鼓励区内学校与区外优质学校缔结“姊妹校”“联盟校”,推动涪陵与宜宾市、攀枝花市、乐山市教育全面对接、深度融合,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育人质量。推进浙江省对口支援涪陵向更关键领域、更深层次发展,打造一批有影响、有特色的品牌教育合作项目。
(十)深化教育重点领域综合改革
1.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构建科学教育评价体系,完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健全乡镇街道、区级有关部门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合力构建教育发展“绿色通道”。健全“基础规范+创新发展+满意度”三位一体的学校多元化评价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推进教师评价改革,健全“师德师风、教学业绩、专业发展、德育工作、表彰奖励”五位一体的教师增量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推进学生评价改革,树立科学成才观念,严格学业标准,完善德智体美劳评价体系。推进社会选人用人评价改革,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落实平等就业要求。
2. 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按照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完善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引导初高中学校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健全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和使用办法,建立客观、真实、准确记录信息的监督机制。严格规范中小学考试招生秩序,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政策,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严格落实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到初中政策,坚持公办、民办普通高中按招生计划、范围、标准和方式同步招生。
3. 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深化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健全营利性、非营利民办学校分类监管机制。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依法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支持民办普通高中办出特色。积极推动民办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健全民办学校评价体系和退出机制,严格规范民办学校财务和资产管理。强化民办教育督导,探索建立第三方质量认证和评估制度。推进民办学校开展现代学校制度改革创新,完善民办学校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严格治理,建立健全联动的综合治理体系。
4. 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
理顺教育事务管理职权,推进政府管理方式转变,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深化教育部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程序和工作流程。健全教育基本服务制度,完善规范化、便捷化、高效化的教育服务工作机制。进一步扩大和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明确向各级各类学校放权事项,促进学校依据章程自主管理,按照法律法规、教育规律和新时代教育评价导向办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着力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和“互联网+监管”。建设高水平教育智库,优化教育咨询决策程序,全面推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强化服务教育决策和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加强教育行业社会组织综合管理,充分发挥其资政、服务助推作用,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教育治理。
5. 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推进学校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学校章程与教育规律办学,积极构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加快推进学校章程建设,推动构建现代学校法人制度,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规范和优化学校决策和执行机制。健全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制度,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建设,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激发办学活力。深入推进校务公开,完善学校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制度,提高学校自我监管能力。积极支持学校与家庭、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开展合作,创新学校管理方式。规范并优化集团化办学、网络学校等新办学形态的管理。进一步推进规范有序管理学生学籍学历。建强教育执法队伍,充实执法人员,加大教育执法力度,推进执法规范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健全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强对教育事业的规划和建设,认真落实教育改革发展政策措施。完善区委、区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制度和区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及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贯彻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体系,推进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促进学校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严格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完善教育系统巡视巡查全覆盖机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政治生态。
(二)完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健全教育投入保障体系,持续推进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逐步提高,教育财政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适时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公用经费)水平。优化教育投入结构,加大薄弱、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财政投入。落实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建立与财政拨款、学生资助水平等相适应的非义务教育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全面实施预算精细化、科学化绩效管理,优化教育经费监管方式,强化教育经费监管责任,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三)充分发挥教育督导作用
加强教育督导法治建设,建立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推进依法督导。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优化管理机制、完善运行机制、健全问责机制、落实保障机制,建成全面覆盖、运转高效、结果权威、问责有力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严格贯彻落实《教育督导条例》,配齐配强讲政治、敢担当、懂教育的督导队伍,全面落实督政、督学、评估监测职能。按照“校校达标、项项达标”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区自查评估,“一校一策”补短板、强弱项、固优势,巩固拓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建立健全教育督导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多方参与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四)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推进法治校园建设,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依法决策程序,推行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深化校园安全“五化”建设,推进校园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安全教育体系、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体系、安全基础保障体系、应急处置能力体系建设,加强学校安全风险排查防范工作,提升校园风险主动发现和预警能力。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演练。推进“互联网+安全防范”模式,提升校园人防、物防、技防智能水平,持续关注和防范教育系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部门联动的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机制,及时研究化解影响校园及周边安全的各类突出问题、安全隐患、矛盾纠纷及典型敏感事件,努力营造干净、安全、和谐的育人环境。
(五)构建规划统筹落实机制
区级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根据教育职责分工,把本规划作为项目审批和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制定规划实施的具体方案、年度计划,明确责任主体、实施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大教育统筹力度,充分发挥区级重大规划战略、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的支撑引领作用,有效激发各单位主体活力。构建教育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年度评估、中期评估、总结评估、专项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机制,适时开展第三方评估,强化评估结果运用,确保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加强规划编制、实施、评估、监督考核全过程的舆论宣传,及时报道规划实施新机制新方法,充分反映新进展新成效,形成全社会理解、支持、参与、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