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高新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
2022年2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
“十四五”规划
前 言
《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和区委区政府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决策部署,根据《重庆市涪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文化和旅游部和市文化旅游委相关专项规划和编制要求,明确了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政策举措,是指导重庆涪陵区“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行动指南。
第一篇 发展环境与总体要求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把握发展大势,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旅游强区建设,加快建成人文风景旅游目的地,谱写文化和旅游发展新篇章。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成效显著,为“十四五”期间应对深刻复杂变化的环境,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节 发展基础
一、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完善,文化成果全民共享
(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更加扎实。“十三五”期间全区已建成文化馆、图书馆、少儿图书馆、美术馆、2个24小时不打烊城市书房和27个乡镇(街道)、422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实现了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其中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区少儿图书馆均被评定为“国家一级馆”。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更加丰富。全区每万人占有公共图书馆面积126平方米,年服务50万人次;每万人占有博物馆面积122平方米,年服务22万人次;每年常态化开展送演出、展览、讲座、图书等流动文化进基层活动1200余场次。以有线为主,无线为辅,直播卫星补盲点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传输覆盖体系基本建成,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9.4%,基本实现了广播电视数字化。广播电视创优节目实现零突破,智慧广播电视建设加速推进。
(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更加有力。涪陵区22个市级以上文保单位重大险情排查率100%,市级以上文保单位“四有”工作完成率100%,珍贵文物藏品建账建档率100%;完成陈万宝庄园、李蔚如旧居、邱家榨菜作坊等重大文保单位修缮工程;获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新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个,3个市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列入第一批重庆市非遗传习所名单;率先在全市实现古籍文献数字化,现有古籍1.2万余件,其中17种典籍入选《重庆市珍贵古籍名录》。
二、文化先进区加旅游兴区定位,产业地位持续走高
(一)文化产业方面。2020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35.96亿元,同比下降10.2%,占全区GDP比重2.9%。全区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1692个,其中规模以上49个、占2.9%,规模以下1643个、占97.1%,从业人员21610人,资产总计315.49亿元。其中,有经营性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565个,实现营业收入141.83亿元,民办非企业单位90个。
(二)旅游产业方面。2020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2301.8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4.7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06%、20.77%。全区有市级旅游度假区1个,A级旅游景区11家、其中4A级旅游景区4家,星级旅游饭店3家,旅行社13家,拥有各类讲解员超200人,推出特色旅游线路10条。
三、文旅重大建设项目提档升级,产品供给持续优化
(一)品牌创建层出不穷。涪陵区完成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816工程、大木花谷·林下花园的4A级景区创建,美心红酒小镇、古今花海的3A级景区创建;持续推进白鹤梁题刻申遗、武陵山大裂谷5A级景区创建工作。
(二)项目推进不断发力。区图书馆、少儿图书馆、美术馆新馆等文化设施建成投用,两江四岸初步建成环湖滨江文化带,816小镇一期建成投用,点易园亮灯,美心红酒小镇索道项目基本建成,爻理小镇、五桂堂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等开工建设,小田溪巴王陵遗址公园完成立项、可研等。
(三)配套设施改进显著。全区完成武陵山大裂谷、白鹤梁水下博物馆、816工程等景区的智慧旅游升级,实现了涪陵区4A级景区无线网络全覆盖;完成所有A级景区厕所改建、新(改)建近200座;武陵山旅游区交通大环线基本形成,坪上旅游交通环线正在不断提升完善,景区通达状况明显提升,旅游标识系统不断完备。
(四)乡村旅游态势良好。2017年涪陵区获得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荣誉,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9家,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件,为乡村旅游全域化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五)文艺创作成果丰硕。长篇小说《伐谋》获得了重庆市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舞蹈作品《青疙瘩,疙瘩青》获得“首届重庆市民间文艺之星”称号,打造了现代话剧集《爱洒江城》、焦石民歌节主题歌会《石之魂》、舞蹈诗《白鹤梁》等一批文艺精品。
四、文旅重大改革任务稳步推进,体制机制逐渐完善
(一)文旅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按照《重庆市涪陵区机构改革方案》整合原区文化委员会(区体育局)、区旅游发展委员会的相关职责,组建了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成立了涪陵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公共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完成重大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包括电影公司改革、歌舞团转企改制等国有文化企业改革等,建立健全行政权力清单。
(二)文旅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2016-2020年连续召开全区旅游业发展大会,明确“旅游兴区”战略,提出“全力打造旅游产业升级版”、“加快旅游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五、文旅双晒活动两季成功举办,宣传营销创新升级
(一)“双晒”活动创新营销。2019年5月“双晒”第一季“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推出涪陵篇,“书记晒文旅”“区县故事荟”“炫彩60秒”三个作品一经推出便引起热烈反响,全网阅读量超过2000万余次,点赞量超过200万余次,获得最佳作品奖。2020年9月“双晒”第二季“晒旅游精品•晒文创产品”大型文旅推介活动,区长化身“导游”和“主播”,通过“12+3”平台同步直播,以“云解说”的形式吸引约1828万人次观看、点赞数超97万人次,媒体累计宣传报道430多条,受众人次达1.5亿,荣获最佳营销奖。
(二)文旅节会持续火热。“十三五”期间涪陵参与了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重庆香山旅游峰会、重庆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智博会”、“西洽会”、西部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三峡国际旅游节等节会展会活动,举办了“焦石民歌节”“重庆涪陵绣球花节”“重庆涪陵白鹤梁文化节”和“榨菜产业博览会”等重要节会,展示了涪陵文旅新形象。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多重战略指引更高期待。一是国家战略指明了文旅发展方向:根据2021两会期间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文化建设在全局工作占据突出位置,文化自信与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健康中国、两山两化等国家战略正在深度融合。二是区域战略提供了文旅政策保障。围绕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国家战略部署,川渝两地以巴蜀文化为纽带,坚持“一盘棋”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围绕着建设文化强市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重庆构建了“一区两群”发展格局;“十四五”期间涪陵须抢抓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重大机遇,共建区域型文旅体系,共享巴蜀文旅品牌,用好文化资源优势和“一区两群”枢纽区位优势,融入重庆文旅新浪潮。
多元需求催生庞大市场。一是“双循环”时代开拓文旅市场新格局,在世界经济低迷、跨国产业链循环受阻的外部环境下,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格局将引导扩大旅游投资,激发文旅产业市场活力。二是大IP时代呼唤文旅市场新品牌,中国旅游产业已经逐步进入IP为王的阶段,文旅产品开发更加重视品牌化和知识产权化,通过文化溯源,创造独特性、有生命力的IP成为文旅发展的主要途径。三是大融合时代构建文旅市场新动力,体验经济时代催动文化旅游向体验化、沉浸式转变,探索“文化+市场+科技”等融合发展模式,为地域特色文化传承保护利用注入新动力。四是大智能时代催生文旅市场新消费,5G等信息技术,将大大促进文旅产业的更新迭代,促进旅游消费方式的改变。五是后疫情时代聚焦文旅市场新方向,新冠疫情后国民对健康的关注与日俱增,康养旅游顺应了时代旅游观念的转变,正在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核心关注领域。
多维挑战提出更高要求。一是来自生态保护的要求,涪陵境内长江流程77公里、乌江流程31公里,保护好长江和乌江义不容辞、责任重大,文旅产业发展必须严守生态红线。二是来自国土空间红线的约束,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三条红线”之外,对于文化旅游规划,还需坚守文物保护控制线,“3+1”线,是对国土空间规划下文旅专项规划的更严格要求。三是来自疫情防控的考验,文化和旅游产业是受新冠疫情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如何准确把握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文化旅游产业的新态势、新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模式、产品模式、服务模式,是对于涪陵文旅管理者、从业者的一大考验。四是来自周边竞争的挑战,涪陵文旅面临着大三峡、大武陵、大都市等周边区域强烈的竞争,亟需以品牌突围,走差异化发展路线,同时构建一个多方携手、差异互补的区域文旅协同联动发展机制。五是来自发展理念的挑战,涪陵作为“工业强区”,长期以来文旅市场主体及企业、居民经营理念上都还存在差距,文旅从业者亟需转变发展观念,拔高涪陵文旅产业目标定位,将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涪陵区战略性支柱产业。
存在问题亟待加快解决。涪陵文旅供给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并存,还不能满足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文旅资源开发深度不够,高品质旅游产品和文化产品数量不足,文化与旅游、科技与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不够,文旅新产品新业态创新发展不足,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发育相对滞后,缺乏行业领军企业和人才支撑,优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公共文化资源城乡区域配置不均衡,提标扩面实现均等发展任务仍然较重。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立足市委、市政府赋予涪陵“三个重要、一个支点”定位,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着力建设新时代艺术创作体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现代旅游业体系、现代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推进文旅融合,实现创新发展,建设“文化强区”、人文风景旅游目的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区,持续打响“两江福地•神奇涪陵”文旅品牌,奋力谱写涪陵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第二节 发展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坚持共建共享、统筹发展。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区域发展大格局,推动涪陵与眉山等川渝地区的文旅合作,加强跨区域协同发展。统筹涪陵区城、景、乡一体化发展,实现景城一体、城乡统筹、产城互动、景城融合。促进文化旅游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在满足旅游者旅游需求的同时,把当地群众利益和民生问题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鼓励本地居民参与到文化和旅游建设中来。
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宜融则融,能融尽融,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加快文化资源向旅游业转化,加快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文化高效能传播;同时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数字技术,创新开发新文博、新文旅、新基建等领域的新业态、新产品,加快文旅供给侧改革。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科学合理利用文化旅游资源。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发展文化旅游,严格控制旅游环境容量,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和自然生态教育,积极开展“碳中和”行动,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基本建成“文化强区”。全面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到2025年,持续推进白鹤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全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到2处以上;完成第五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评定工作,力争全区新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4项。全面提升文艺创作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到2025年,全区创作、推出舞台艺术剧目2台,力争1件以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获国家级以上展览奖励;全区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突破800平方米,公共数字文化智能化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全面提振文化产业培育,到2025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6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5%。创建2-3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知名文创品牌5个。
积极打造“人文风景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不断升级,到2025年实现旅游业增加值达54亿元,占GDP比重约3%,力争达到88亿元,占GDP比重约5%,旅游人次和综合收入分别达4000万人次、520亿元,国内游客人均消费突破1000元。旅游品牌持续丰富,到2025年,新增1个国家5A级景区、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3个国家4A级景区、1个市级旅游度假区、1-2个市级旅游休闲街区,成功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实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文旅融合新业态不断涌现,到2025年,全区将打造1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3个以上国家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1个全国智慧旅游示范景区,创建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2-3个、重庆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0个以上。文旅要素配套体系不断完善,到2025年,全区将建立完善文旅大数据中心,打造10家特色民宿,6个自驾车营地,建设1-2个重庆市级旅游休闲街区,2个重庆市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到2035年,涪陵区全面建成文化强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人文风景旅游目的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现代旅游业体系更加完善,旅游业综合功能全面释放,人民群众旅游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文化和旅游发展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第二篇 加快文化强区建设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涪陵区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文化强区。
第一章 构建新时代涪陵艺术创作体系
围绕“十四五”期间重大时间节点以及涪陵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大局等重大题材,突出特色、风格、流派,形成既有“高原”又有“高峰”,上下联动、统筹谋划、协同发展的艺术创作生产机制,创作一批具有涪陵精神、巴人品格的艺术精品。
第一节 描绘“涪陵传奇”
培育文艺精品力作
以描绘“涪陵传奇”为主线,重点围绕白鹤梁题刻文化、巴文化、理学文化、三线文化、民俗文化、榨菜文化等核心题材,依托白鹤梁题刻、武陵山、816工程、坪上等核心文化旅游空间,统筹各艺术门类平衡发展,兼顾舞台艺术与美术创作、新创作品与复排作品、大型作品与小型作品,突出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推进“一批精品舞台剧、一批精品书画、一台旅游演艺、一部影视剧、一部纪录片、一首歌曲”的“六个一”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到2025年全区创作、推出舞台艺术剧目2-3台,力争1台剧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1件以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获国家级以上展览奖励。
第二节 讲好“涪陵故事”
拓展文艺传播平台
加强涪陵文化艺术创作与现代科技媒体互动,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网络演出、网络动漫等新兴文艺类型繁荣发展;充分利用短视(音)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全新语境,创新对外传播形式;利用“微涪陵”等微信公众号,设计“涪陵故事”专栏,鼓励民众积极参与“涪陵人写涪陵”等活动;综合运用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促进艺术创作演出、传播推广等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引导和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开展云演艺、云娱乐、云展览等新型传播活动;积极引导原创视频、小品、MV、情景剧、脱口秀、现代川剧等新型文艺创作形式,做好在新华社、学习强国、重庆卫视等核心媒体及抖音、微博、B站等头部新媒体平台的投放。
第三节 探索“涪陵模式”
完善文艺工作机制
积极宣传把群众认可度、满意度作为评价作品重要标准的理念,强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艺评价原则。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和理论研究。加强对文艺创作工作的评奖力度,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奖机制,做到评奖体系化、透明化,提高奖项的权威性和公信度。建立健全与任务指标、考核结果相结合的薪酬动态调整机制,构建科学合理、规范健全的文艺创作人才效能评估体系。完善文艺创作激励机制,设立文艺创作专项资金,用于文艺创作主体培养、引进和奖励。对获得国家、市级重点资助的项目给予配套扶持奖励。制定推出鼓励演出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政府采购模式,实行演员演出收入跟演出贡献挂钩。建立健全学习培训、专业交流、项目资助相结合的综合激励办法,鼓励文艺创作主体积极开展创作工作。推进实施岗位负责制、项目负责制、人才股份制等各类优秀人才激励制度。贯彻落实知识产权保护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最大限度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法的系统培训和宣传。
第二章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利用
以“白鹤梁申遗”工作为统领,扎实推进全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传承历史文化根脉。进一步健全文物保护机制,推动传统工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和发展,提高文化遗产合理利用水平,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
第一节 推动申遗工作
打造文化强区品牌
全区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坚决行动、坚持不懈,全力推进白鹤梁题刻申遗各项工作。做好遗产保护和价值挖掘,协同“中国水文博物馆”的规划建设,与白鹤梁题刻共同构成新的水文遗产保护展示体系;加大主题文创产品开发、文学艺术、影视作品创作,强化价值阐释和传播,常态化组织国际学术交流会议,进一步激发遗产活力。以白鹤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依托,打造涪陵“文化强区”的核心品牌。
第二节 完善文物保护
加强文物传承利用
统筹文物资源普查与管理。结合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有序梳理全区文物资源,推进实物与数字保存相结合,建立文物资源数字信息库。进一步完善全区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完善文物保护安全管理体系,做好区内重要文物修缮、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
实施考古发掘重大项目。加强与重庆市遗产研究院及四川相关文物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长江、乌江流域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重点推进小田溪墓群、龟陵城遗址的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力争完成小田溪墓群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使全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到2处以上。推进小田溪巴王陵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打造活态的文化保护传承空间。
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与利用。完成邱家榨菜作坊环境整治、陈万宝庄园正厅修复、北岩题刻保护、文峰塔修缮等文物保护项目;加强李蔚如旧居、816工程遗址、弋阳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烈士陵园等革命文物的修缮与保护。积极弘扬“816三线精神”,打造全国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816”干部学院。
第三节 擦亮涪陵记忆
强化非遗传承创新
实施非遗记录工程。研究启动第二次全区非遗资源普查,完善非遗调查记录体系,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积极推荐非遗传承人参加重庆市非遗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班,面向全社会招募培训非遗保护志愿者,壮大非遗传承队伍;完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管理制度,加强代表性传承人评估和动态管理,
实施非遗巡展工程。组织涪陵非遗项目参加重庆市级层面非遗主题外宣活动,推动与周边区县开展联合保护行动,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开展川渝非遗的交流互动和集群营销。
实施“非遗+”融合工程。探索涪陵“非遗之旅”线路品牌,强化榨菜、焦石民歌等核心非遗的产业链示范带动效应,建设一批非遗体验基地和传承传习基地。到2025年,力争全区新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加1—2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增加2—4项,非遗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传承活力明显增强,工作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完善,传承体系更加健全,保护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影响力显著提升,在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重大全区战略中的作用更加彰显。
第四节 夯实文博事业
扩容精品文化空间
建成小田溪巴王陵博物馆,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国水文博物馆,筹建新区博物馆、榨菜博物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展览馆建设,努力实现“综合馆+专业馆+私人馆+陈列馆”的博物馆体系。统筹推进各博物馆的数字化展厅建设,推动博物馆以“集群化”、“联盟化”的发展方式,加强内部活动协同与外部馆际交流协同,定期举办主题展览、文化沙龙、精品文物巡展等线上线下主题文化活动;结合场馆主题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原创IP,加强IP开发和转化成文创主题产品,让文化“活起来”“动起来”。
第三章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以繁荣文化事业为目标,强化全区文化阵地建设,以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和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升涪陵文化软实力。
第一节 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
创新培育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在城区、重点乡镇布局建设24小时城市书房,形成阅读推广服务网络覆盖体系,落实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配套建设公共文化设施要求,编实织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积极推进社区文化“嵌入式”服务,将文化创意融入社区生活场景。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镇固定放映厅的建设和数字化改造升级。将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与“两中心一平台”进行有效结合,因地制宜建设文化礼堂、文化广场、非遗传习所、乡情陈列馆等主题功能空间。
合理布局城乡一体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以城区为核心,以镇街为节点,联动周边区域和乡村,推动区、乡镇(街道)、村三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继续推进涪陵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向乡村延伸,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性的村级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形成共享、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构建城市“15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半小时文化圈”,提升全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强化固定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与流动文化服务的结合,实现展馆(站、室)内外文化服务全覆盖。
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联动机制。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联动发展,以“共建、共管、共享、共发展”方式,依托“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与统筹发展。实施城乡“结对子、种文化”工程,推进单位与镇街、文化馆与基层文艺骨干、专业艺术院团与民间艺术团体、图书馆总馆与分馆结对子,以培训、讲座、互动体验、文艺活动等方式加强城乡公共文化互促共建。开展城乡公共文化交流活动,实施数字图书馆与文化服务共享工程,初步实现城乡居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第二节 建设涪陵城市文化地标
按照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布局合理的理念,充分发挥千年题刻、巴国故里、理学圣地、榨菜之乡等地域文化优势,将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公共文化空间;规划建设一批代表涪陵文化形象和现代风貌的重大文化设施,形成富有特质的城市文化标识。“十四五”期间,重点布局建设“涪陵文化艺术中心”、“涪陵新区博物馆”、“中国水文博物馆”三大核心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引领全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升级。
第三节 持续丰富群众文化活动
着力打造涪陵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体系。持续开展送戏曲进校园进基层活动,开展广场周末文艺演出、广场舞展演、焦石民歌节等全区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送演出、展览、讲座等流动文化服务进基层活动,打造一批“一村一品”文化活动品牌,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的重要作用,做大“涪州讲坛”“孔子学堂”和“三线文献主题”等具有涪陵特色的阅读推广品牌和公共文化文献利用的延伸保障服务。利用重大节庆和重要时间节点,着力打造文化旅游活动品牌,重点围绕涪陵非遗、涪陵美食、原乡文化、易理文化等元素,有效嫁接康养、运动、历史、房车、音乐等元素,拓展文旅品牌。扶持作品项目参加“群星奖”等国家级奖项评比,开展群众文化创作专项培训和优秀群众文艺创作展演活动。
第四节 加快公共数字文化建设
推广“互联网+公共文化”,加快文化场馆数字化建设,推进完善以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为核心的全区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建设,融合智慧文化馆、智慧图书馆、智慧博物馆,注重线上线下场馆的互动和融合,引导和支持5G+4K/8K超高清、VR/AR、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探索依托微信、短视频等社会化平台开展公共文化数字服务;鼓励公共文化机构与数字文化企业合作,拓宽数字文化服务应用场景。加强公共文化“沉浸式”、“互动式”服务。推进“互联网+文化活动”,培育数字文化服务品牌;在区-乡镇两级公共文化设施场馆安装物联网设备,更好地引导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向常态化开放、全人群覆盖、群众共享共治、线上线下互动等方向转变。到2025年,全区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覆盖率达到100%。
第五节 建设现代全媒体新体系
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深度融合,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现代全媒体传播体系。实施“融合媒体标准化建设工程”,落实全区融合媒体运行机制、媒体矩阵、内容体系、服务体系和技术体系的建设标准和评估体系,融入IPTV,打造全媒体、全业态、全IP化的综合集成播控平台。实施“智慧广电公共服务系统建设工程”,充分利用有线、无线、卫星等传播资源,构建网络、平台和终端贯通、固移融合的传输服务网络和“智慧广电”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智慧生活、智慧教育等“智慧+”多元化公共服务。到2025年建设城乡一体、便捷高效、覆盖完善的城乡公共应急信息传播覆盖体系。
第六节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搭建政府主导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交流合作平台,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通过政府采购、税费减免、定向资助、合同承包、竞争投标等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以兴办实体、捐赠物品、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备等途径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涪陵公共文化志愿服务,完善公共文化志愿者注册招募、服务记录、管理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健全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动员组织区内外专家学者、艺术家、优秀运动员等社会知名人士参与志愿服务;鼓励各乡镇和相关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务品牌。
第四章 推进涪陵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按照“创新引领、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原则,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提档升级传统优势文化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增加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打造、创建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共同培育高质量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第一节 构建涪陵品牌矩阵
做强文化创意产业
大力实施文创产品突破计划,依托816小镇、爻里小镇、重庆报业集团涪陵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培育一批现代文化产业创意园,孵化一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研发“白鹤梁”“绣球花”“武陵山”“816”等核心IP,开发特色鲜明的文博创意产品,构建“涪陵游礼”文创产品,力争新研发文创产品突破100件。将涪陵区代表性非遗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设计榨菜吉祥物、手工艺品、文艺作品、精品小吃等系列文化创意产品;立足川东造船厂、焦石页岩气等代表性的工业企业,打造一批弘扬新时代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的工业文创产品。深化与重庆市文创产业联盟战略合作,举办旅游文创产品大赛,推动文创产品进景区、进酒店、进商场,搭建展销平台。
第二节 打造涪陵演艺精品
繁荣文化演艺产业
加强文化内容原创生产,深度挖掘巴文化、易理文化、白鹤梁题刻文化、榨菜文化等文化元素,依托白鹤梁题刻、武陵山大裂谷、816工程等文旅资源,推出一批具有涪陵特色的文艺精品力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需求。大力培育演艺消费市场,繁荣演艺产业,升级打造舞台剧《白鹤梁》、话剧《洞见816》,加强优秀演出剧目对外推广。鼓励扶持影视创作拍摄,推出一批历史文献类、人文自然类、社会类纪录片精品,引进国内外制片公司,围绕白鹤梁、816工程等涪陵核心IP创作摄制电影、国漫、纪录片等剧目,高规格打造全网热播影视剧梯队。
第三节 聚焦四大前沿领域
发展数字文化产业
促进实体书店和数字阅读互动发展。支持实体书店发展,鼓励开办特色鲜明、业态融合的书店,依托书店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发挥实体书店的公共文化空间价值和产业平台功能。推动实体书店与网上书城互动发展,推进智慧书城建设。
发展数字影音和动漫产业。推动网络广播电视台建设,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大力发展数字互动娱乐、数字视听、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等以数字内容为核心的相关产业。依托互爱科技产业园引进一批数字内容知名企业,培育10家市级以上数字内容领军企业,争创5个市级以上数字内容产业园区。
加快发展“云文旅”消费业态。通过5G+4K/8K超高清技术,实现“云演艺、云直播、云展览、云消费”,建设在线剧院、数字剧场,推动川剧、曲艺、民乐等传统艺术线上发展,结合白鹤梁、816工程、武陵山等核心文旅空间载体,引导文化专家、流量明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直播、虚拟讲解、艺术普及和交互体验等数字化服务,拓展线上消费模式。
重点培育沉浸式体验业态。依托全区重点文化馆所、旅游景区、度假区、乡村旅游集群等,拓展全息互动投影、无人机表演、夜间光影秀等产品,开发数字展馆、虚拟景区、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娱乐产品。
第四节 依托涪陵工业基础
升级传统文化产业
依托涪陵雄厚工业基础,布局传统工艺、特色文化用品、文化装备制造等产业。培育传统工艺品牌,大力实施传统工艺振兴工程,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建设,推进榨菜传统技艺、传统中医药等传统工艺产业向品牌化升级发展。突出特色文化用品生产,做强印刷包装产业,推动三峡库区印刷包装产业示范园升级为国家级印刷包装产业园,推动传统印刷向绿色印刷、数字印刷、智能印刷转型升级。加强文化装备制造,依托三峡印包产业园等,吸引一批具备国内领先技术的文化装备制造企业落户涪陵,加快在区内布局灯光音响、舞台演艺装备、游艺娱乐装备、印刷装备等行业。
第五节 强化产业载体建设
建设文化示范产业
紧紧围绕涪陵区文化主导产业推进文化产业集聚,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引导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形成示范和带动效应,“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三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一是围绕白鹤梁-爻里核心区位和资源优势打造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二是打造2-3个重庆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形成数字文化、动漫文化、包装印刷、文化创意等产业示范园区,三是结合涪陵本土乡村文化打造一批乡村文化乐园。
第三篇 建设人文风景旅游目的地
围绕“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和“两江福地·神奇涪陵”目标定位,深度融入全市大都市、大三峡、大武陵旅游体系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突出“山城”“江城”“三峡”“三线”“乌江”等品牌特色,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成为重庆主城都市区城郊休闲度假目的地、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支撑地,加快建设人文风景旅游目的地。
第一章 构建“一城一带三片三向”
旅游发展新格局
按照涪陵区独特的空间体系和新型城镇体系,结合全域旅游资源禀赋和产品开发基础,整体谋划、统筹力量、整合资源,加快构建重点突出、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一城引领、一带引爆、一山提质、一乡盘活、一江示范、三向联动”旅游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打造“都市门户”涪陵山水文化城
充分发挥涪陵城区水陆交通优势,加快建设涪陵全域旅游集散中心、黄旗港码头邮轮辅港,加强三峡旅游与乌江旅游互联互通,构建大三峡、大乌江与主城都市旅游环线的水陆“中转站”,打造都市门户城。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润城,深入挖掘研究涪陵历史文化精髓,重视保护好老街区和老建筑,将邱家榨菜作坊建成“榨菜寻根地暨手工制作体验馆”,加强龟陵城遗址等城市历史遗址保护,对李渡老街等老城区、老街区开展修复,加快北山片区整体开发,突出“两江四岸”打造展现古今交融、开启未来发展的“城市之眼”,体验山水因缘、观览两江汇流的“城市客厅”,打造魅力文化城。加快推进涪陵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重点提质升级五桂堂街区、中慧西街、新区百汇商街等城市商业街区,升级改造宝龙广场、高笋塘、南门山及江东万达商圈,构建西部新城中央商务区商圈,打造示范活力城。按照景城一体化、城郊一体化发展理念,依托涪陵白茶、方坪茶等特色产业打造江南茶旅融合板块,依托江东御泉河、雨台山、插旗山等打造山水休闲板块,依托江北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农旅融合板块,带动涪陵城郊休闲旅游。将涪陵城区建设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景融合、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第二节 建设“千年巴国”涪陵文化遗产带
紧抓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等重大机遇,整合白鹤梁题刻、点易园、小田溪巴王陵遗址、816景区、乌江画廊等文化遗址和文旅资源,根据“三千年巴国文化——一千年题刻文化——九百年理学思想——五十年三线建设”的不断代千年巴渝文化脉络,打造世界级文化遗产带——涪陵千年巴文化遗产带。依托乌江画廊,对照旅游风景道建设要求,文景俱现、水陆并进,加快完善观景平台、休闲驿站、游船码头、临崖栈道、运动基地等设施,将其打造成为一条承载千年文化体验带、一条旅游风景道休闲带、一条乌江画廊生态景观带。持续推进白鹤梁题刻申遗工作,加快点易园景区、北山国际文旅康养度假区、爻里小镇、中国水文博物馆等项目建设,构建传承千年涪州文脉极核。加快推动816工程、816小镇景区提质,重点做好小田溪巴王陵遗址公园建设,打造跨越千年巴渝文脉极核。到2025年,将其打造作为代言涪陵文化旅游新的拳头产品,连接大武陵与大三峡的核心项目,谋划重庆旅游4.0时代标杆项目,提高涪陵区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中的站位。
第三节 提质“武陵奇景”武陵观光度假片
紧抓仙女山机场、梓白高速建成等交通机遇,加快提档升级武陵山至仙女山机场的快速交通,推进白涛武陵山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打造大仙女山西部入口门户。持续推进大裂谷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武陵山旅游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工作,联动山下816工程、小田溪巴王陵遗址公园等,形成山上生态观光度假、山下文化休闲体验,重构武陵山旅游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大木花谷、大木花溪、角帮寨、焦石民歌、罗云红军烈士陵园等资源开发建设,打造一批旅游景区、人文景点、森林公园、特色小镇、乡村民宿、亲水漂流等产品。依托武陵山乡、大木花乡的“巴渝山乡”特质,联动焦石镇、罗云镇,将民歌、红色等文化元素植入到传统民居之中,构建巴渝生活、巴渝乡愁的山乡体验村落,塑造武陵山“巴渝山乡”特色旅游度假品牌项目。最终将该区域打造成为重庆山地旅游观光度假新地标。
第四节 盘活“巴渝老家”坪上原乡休闲片
依托坪上片区南两高速过境的交通优势、紧邻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海拔适宜的生态优势、农产优特的产业优势,重点聚焦乡村振兴,建设美丽田园,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和旅游产业,打造重庆中心城区的“后花园”。围绕以农业为根、文化为魂、旅游为路,加强农文旅产业融合,做大做强榨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产业,深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打造高品质城郊休闲旅游项目。深入挖掘坪上庄园文化、传统村落、碉楼建筑等人文资源,打造高品质庄园文化度假小镇,以“一镇一品”的理念实现片区统筹开发,打造红色小镇、福寿小镇等特色小镇,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完善公共配套,构建坪上原乡旅游大环线,不断提升旅游整体形象,实现全面提质。打造重庆中心城区的“后花园”,建设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振兴新样板和旅游发展新地标。
第五节 升级“长江风韵”长江绿色发展片
充分对接长江经济带战略和重庆“两岸青山千里林带”项目建设,坚持不搞大开发、做好大保护的整体工作思路,打造生产生活低碳环保、生态环境宜居宜游、生态制度健全完善的涪陵长江绿色生态屏障。大力推动城乡融合、产城融合、景城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布局柑橘、笋竹、青菜头等特色经济农林产业,持续发展城郊休闲、乡村旅游项目,依托长江沿线旅游资源,打造蔺市旅游区、南沱半岛旅游区两大重点项目,带动沿线景区景点。选取榨菜集团等工业企业基地,打造一批特色工业旅游项目,将片区整体建设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农业展示带、主城都市区滨江特色文旅景观带、主城都市区滨江特色城镇带。
第六节 深化“三向联动”区域旅游协作带
立足涪陵区在重庆市支撑“一区”、辐射带动“两群”的区位优势和重大使命,深入联动大三峡、大都市、大武陵区域,打造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充分释放主城都市区东向唯一重要战略支点城市的发展潜能。东北长江沿线联动重庆大三峡旅游区,加快邮轮辅港建设,加强三峡旅游互通,打造大三峡旅游的“始发港”和水陆“中转站”建设。东南后山片区联动周边省市武陵山区域,共同构建大武陵山旅游经济圈,打造乌江画廊江河风光旅游带、大武陵山地景观旅游带、名城古镇文化体验旅游带,建设大武陵生态旅游联动线。西部坪上片区联动巴南、长寿等区域,共建巴渝乡村度假集群、文化休闲集群、特色农园集群,建设主城大都市城郊休闲联动轴。
第二章 实施涪陵旅游精品工程
进一步整合涪陵文化旅游资源,实施旅游精品工程,打造“千年巴文化遗产带”,推出七大龙头产品,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高等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同时打好涪陵“人文牌”“都市牌”“乡村牌”“生态牌”,打造涪陵旅游新名片,提升全域旅游产品能级。
第一节 打好“遗产牌”推出七大龙头新标杆
对接长江经济带、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等重大战略,整合沿线延续三千年的世界级文化遗址和文旅资源,依托乌江画廊开发基础,打造一条“千年巴文化遗产带”,推出一条“文化遗产”精品游线。重点布局、全面推进“长江魂”白鹤梁景区,“中国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理学源”北山国际文旅康养度假区,“巴人根”小田溪巴王陵遗址公园,“三线核”816工程,“乌江韵”乌江画廊文化景观带,“武陵奇”武陵山大裂谷景区、武陵山度假区七大文旅融合龙头项目,作为“十四五”期间文旅融合建设的抓手和涪陵立足“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拳头产品。
第二节 打好“人文牌”创新发展文化体验游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提升涪陵文化内涵品位,以文化繁荣促进经济发展,努力建设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充分发挥涪陵作为乌江门户、巴国故里、理学圣地、榨菜之乡的特色地域文化优势,深入挖掘城市古迹、革命文物、工业遗产、巴国遗址、唐宋石刻、荔枝古道、明清庄园等历史文化内涵,加强历史文化遗产、街区、古镇(村)、古建筑等文物活态保护、开发和利用,增加优质文化体验旅游产品供给。推进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涪州土陶传统制作技艺、焦石民歌、涪州川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传承与体验,大力开发非遗工坊、非遗文创、非遗剧场等体验项目,创建一批具有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传统非遗文化村落。
第三节 打好“都市牌”全面提升都市风情游
加快提升涪陵城区城市人文内涵和整体形象,打造具有国际水准,城市与山水、历史与现代、文化与时尚融为一体的城市会客厅、滨江人文风景线和生态水岸,成为都市风情旅游的超级IP和集中展示涪陵“山水之城”的城市名片。依托山水滨江美景,加强涪陵“两江四岸”标志性景观、夜景景观规划和整体风貌设计,全面渗入文化元素,打造北岩诗词半岛、江南音乐殿堂、江东美术长廊、南浦创客社区、816影视天堂、蔺市摄影基地等艺术街区,构建空间全景化、体验全时化的滨江活力环。完善滨江休闲步道、北山观景索道等慢生活系统,延伸“两江游”观光游览线路,开通滨江环湖旅游观光巴士,打造休闲全民化的慢生活生态圈。加强现代科技场景应用,加快推进慧谷湖科创小镇建设,规划在滨江环湖重点区域开展光影创意设计,塑造“涪州记忆”、“洞见816”等一批情景剧。大力发展夜市经济,培育融合夜味、夜养、夜玩、夜购等特色夜市街区,做靓“夜涪陵”、“不夜城”消费品牌,让城市更具“烟火气”,创建一批重庆市级夜市街区。
第四节 打好“乡村牌”不断升级田园休闲游
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农文旅融合”为路径,不断升`级田园休闲游,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育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以涪陵区农业产业为基础,打造原乡休闲、山乡避暑、瓜果采摘、民俗体验、农耕研学、亲子游乐等乡村旅游产品,面向都市客群打响“巴渝老家”形象品牌,培育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完善乡村特色民宿、美食餐饮等乡村旅游配套项目,开发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乡村文创产品,提升乡村土货附加值。“十四五”期间,创建3-5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村、打造3条精品乡村旅游路线、8大乡村旅游节庆活动、7大特色民宿集群、10个等级精品民宿,成为重庆主城都市区城郊休闲目的地。
第五节 打好“生态牌”大力发展生态度假游
依托涪陵良好的气候及生态环境,积极开发多层次、多样化的全年龄段生态休闲、养生度假产品,形成“健、养、游”三位一体康养旅游体系。构建生态体验、休闲度假、温泉水疗、森林氧吧、高山避暑、湖泊养生等生态度假旅游业态,打造休闲农庄、养生度假区、温泉度假区、生态民宿等产品,形成生态养生大健康产业体系。利用武陵山高山避暑及乌江画廊等自然生态资源和人居环境,形成以绿色为主题的生态康养旅游,大力发展度假型“旅游康疗”和“旅游养老”,开发武陵山高海拔候鸟式养老,打造武陵山生态养生旅游基地。大力培育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产品,支持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实现医疗养生保健与旅游深度融合。
第三章 提升和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对标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标准,加快建立和完善旅游要素体系,提升服务品质,建成功能完善、集散舒适便捷、环境安全友好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第一节 提升完善旅游要素体系
完善旅游住宿配套。利用城市废弃工业厂房、老旧小区和仓储用房等城市闲置资源,以及乡村旧学校、旧厂房、低产坡地发展乡村民宿,探索“民宿+非遗”“民宿+艺术”等方式,打造涪陵旅游民宿主题IP。丰富精品民宿、郊野木屋、房车营地、胶囊旅馆等多元化住宿设施体系。
完善旅游餐饮配套。进一步挖掘“涪陵榨菜”、“涪陵油醪糟”等特色餐饮,深度结合各景区文旅IP,依托文创元素植入、文化内容传承、沉浸式体验手段,破除旅游餐饮功能化、同质化、低端化,创新打造沉浸式餐厅、主题餐厅、创意餐厅等特色餐饮体系。
完善旅游购物配套。通过文化创意,在“农产品”、“白鹤梁”、“历史文化”、“非遗文化”等各个方面开发文创产品,丰富主题小镇、无人超市、创意集市等购物场所。
完善旅游娱乐配套。开发网红打卡、主题公园、亲子游乐、互动体验等创新项目,重点在武陵山旅游区、816景区、美心红酒小镇、坪上度假区等建设主题化商业场所,打造休闲娱乐聚集区。
第二节 提质旅游基础设施配套
“十四五”期间通过内部交通完善、标准化建设、智慧文旅设施建设等多向发力、补齐短板,保障涪陵文旅高质量发展。
构建区域集散中心。依托涪陵北站建设涵盖旅游服务、智慧管理、休闲广场、商务接待、旅游众创平台等功能的涪陵全域旅游集散中心;依托涪陵黄旗码头,打造长江三峡游轮辅港;发挥白涛区位优势,对接梓白高速、319国道、乌江航道等交通设施,依托816工程打造渝东南片区和武陵山旅游区的集散中心。
畅通全域交通网络。“十四五”期间根据涪陵区现有交通状况,结合涪陵全域文旅项目建设内容,提升部分国道、省道的通行标准,改造部分乡村道路,新建部分旅游道路,完善涪陵区内部交通“毛细血管”。启动乌江画廊山水风景廊道、坪上原乡田园风景廊道两大特色风景廊道建设,配套自驾营地和旅游驿站系统,打造健身步道、生态绿道、水上游线等特色文旅交通设施,提高涪陵内部交通通达度和特色交通体验度。
完善配套服务体系。推动涪陵区文化场馆、旅游景区、公共服务、文旅市场、配套设施等领域标准化建设,以全行业标准化水平的提高带动文旅服务品质提升。根据国家标准,全部公共文化场所、旅游景区景点、旅游交通沿线、旅游集散地的厕所达到“数量充足、干净无味、经济实用、管理有效”的目标。“十四五”期间重点从文旅建设标准化、文旅服务标准化、标识标牌标准化等方面推进文旅行业标准水平的提高。
第三节 全面升级文旅营销推广
深入实施整合“大品牌”、举办“大活动”、精准“大营销”的宣传模式,全面提升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文旅整体营销,扩大品牌影响。整合各类旅游宣传资源,实施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联手、媒体跟进、游客参与的“五位一体”整合宣传营销机制,围绕强化旅游总体形象,深入开展客源市场细分调研和产品结构、消费结构分析,形成集约化营销模式。全面对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战略,以“两江福地•神奇涪陵”为全区的核心品牌进行对外宣传,统筹开展“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全国文化先进区”等核心品牌宣传,面向区域市场和专项市场开展旅游精准营销,形成引领重庆市场、放眼国内市场、拓展海外市场的、针对专项市场的文旅营销格局。
文旅创新营销,拓展推广渠道。建立涪陵旅游“大数据库”,构建集市场数据抓取、模型算法筛选、数据主题策划、精准定位投放、动态营销调整、线上线下同步于一体的智慧旅游营销系统,加强与周边地区、旅游热点城市之间的信息互通、景区共推。拓展涪陵文旅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淘宝等新媒体营销渠道,整合报纸+电台+网络+自媒体+融媒体的宣传优势,建成涪陵文旅全媒体平台宣传矩阵,不断提升涪陵文旅知名度和数字化服务水平。
文旅节会营销,激活市场潜能。围绕涪陵“水文题刻”“理学文化”“三线建设”“巴国故都”“榨菜之乡”等文化基底持续举办白鹤梁文化节、涪陵绣球花节、涪陵榨菜产业博览会等重大品牌节会,丰富完善三峡库区龙眼文化节、大木花谷郁金香节、马武梨花节等特色文旅节庆活动。利用涪陵多形态的地质地貌,以山地资源、温泉资源、乡村民俗等特色资源为依托,开展多样的赛事活动,持续举办大裂谷高空绳索国际挑战赛、涪陵两江国际马拉松赛、美心景区越野拉力赛等体育赛事活动。
第四节 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聚焦智慧旅游发展关键技术,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VR/AR等现代信息技术,以科技创新提升旅游业数字化水平,到2025年,建成集旅游产品网络化定制、旅游商品全渠道营销、旅游服务在线预售预订、旅游管理在线实时监控等功能于一体的涪陵智慧旅游体系。
加快全域旅游监测指挥中心建设。建设涪陵智慧文旅“一中心三平台”系统。建成集自主预约、智能游览、线上互动、资讯共享、安全防控、监测管理、智慧营销等一体化服务和用户智能管理的多功能综合平台,开展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旅游“智慧大脑”应用示范。建立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宣传营销新模式,构建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纵向一体、横向协作的智慧旅游营销平台。
加快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智慧媒体、数字文化建设,畅通信息传输渠道,支持各类涉旅市场主体进行信息化改造升级,实现全区旅游集散中心车站、码头、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公共服务场所(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场馆等)、民宿客栈、旅游乡村等重点涉旅场所的免费WiFi、4G/5G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到2025年,建成一批智慧旅游示范景区、示范村、涉旅示范企业,力争全区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酒店、旅行社等涉旅企业客流数据全部接入云平台。
加快智慧旅游监管体系建设。强化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监管”中的运用,提升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技术监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推动实现文化和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涉文涉旅场所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构建动态安全监控和应急指挥数据系统,开展旅游集聚人群的实时安全监控、智能疏导、应急救援,实现安全预警与可追溯管控。
第四篇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坚持“文化铸魂、旅游为民”,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要求,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进文化资源向旅游景区转化,提升文化的体验感;把文化元素植入景区景点、融入城市街区,嵌入美丽乡村,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文旅融合赋能,强力助推涪陵“文化强区”和“人文风景旅游目的地”建设。
第一章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深入挖掘全区厚重的人文资源,多彩的生态旅游资源,推进文化和旅游在空间、业态、市场、服务等多维度融合。推动文化赋能旅游,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和品位;发挥旅游载体作用,成为传播弘扬涪陵千年巴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窗口。
第一节 主客共享
推进文化资源向旅游景区转化
推进现有文化场馆(景区)提升旅游功能。结合旅游覆盖面广、市场化程度高等产业特质,用好旅游景区等媒介,充分释放载体作用,推动涪陵区内重点公共文化空间(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剧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等成为旅游目的地,延伸公共文化服务触角,坚持“主客共享”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其游客集散、道路、停车场、标识系统、旅游厕所及环卫设施等旅游服务设施,同时通过社会化运营的方式,依托公共文化空间举办多元化文化主题活动,提升文化消费;依托白鹤梁、点易园等重点文化景区,配套发展精品民宿、沉浸式体验、商业购物、文化展示等消费业态,依托博物馆、红色旅游景区、历史文化名镇/街区、科技馆等资源培育一批研学旅游目的地,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
为新建公共文化设施做好旅游服务接口。“十四五”期间及以后全区新建的文化设施,包括中国水文博物馆、涪陵文化艺术中心、涪陵新区博物馆、小田溪巴王陵遗址公园等全区标志性文化设施,同步规划建设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旅游要素配套、旅游业态发展用地空间,实现建成一个文化项目就增添一个景区景点,改变过往重大公共文化设施环境容量小、缺乏配套业态、进入性差、社会效益不彰、经济效益不显的问题。
加快发展多维文旅融合景区和目的地。结合涪陵城市提升行动计划,推进文商旅城深度融合和城市更新,彰显“人文江南”、“宜居江东”、“休闲江北”特色,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涪陵“母城”。把优秀文化元素植入城市街区,提升建筑设计艺术品质,以白鹤梁、五桂堂等为展现载体,打造涪陵文化地标,保护好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之根。依托城区独特山水资源和森林资源,构建“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服务体系,打造“公园之城”。塑造两江四岸百里滨江环湖人文风光带,完善“两江四岸”观光游览线路,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滨江人文风景线。重点建设北岩诗词半岛、江南音乐殿堂、江东美术长廊、南浦创客社区、816影视天堂、蔺市摄影基地等艺术街区,积极创建国家级、重庆市级旅游休闲街区,发展影视拍摄地旅游、影视节事地旅游,支持有条件的开放文物点创建A级景区。以白涛、蔺市、青羊等为代表,打造一批文旅特色小城镇,以文峰、白鹿山等进行示范,打造一批非遗文化村;结合区内武陵山乡、坪上片区等主要乡村旅游景点,丰富文化体验,将文化扎根于乡村田园,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农村主题公园、田园综合体、森林公园等,基于地域文化特色打造一批乡村文化乐园。
第二节 IP赋能
丰富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
实施文创进景区行动计划。深度挖掘文化资源,突出文化主题和特色,增强景区文化内涵。加快对巴文化、水文化、易理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馆藏文物资源等进行IP开发,把文化元素融入景区设施,融入服务流程,增强文化内涵,推进景区与互联网平台、文创企业、文博单位等结合,打造一批文化特色突出具有原创知识产权的文旅融合景区。推广“景区+游乐、景区+剧场、景区+演艺、景区+工坊”等文化业态植入模式,推进白鹤梁、武陵山、816工程等景区与高水平创作团队、各类院团合作,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创新演艺形式和内容,创作具有震撼力和鲜明特色的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大力提升和发展文化演艺业态。推进景区与非遗传承人合作,支持非遗传承人在景区开办非遗制作工坊,通过IP演绎,实现生活场景还原和文化场景再现,发展参与性体验性较强的文化业态。支持文艺院团进入旅游景区驻场演出,支持景区打造体验式、互动式中小型演艺产品,重点打造《洞见816》等一批演艺项目。提升和发展文旅节会,围绕旅游形象宣介推广,联动重点景区打造1—2个文化特色突出长期定期举办的文化节会,打造系列文旅节会品牌。
实施文化展示提升行动计划。围绕“两江福地·神奇涪陵”主题,结合全域旅游发展思路,进一步提炼和创作文化旅游形象展示符号系统,统一规划建设文旅标志标识系统。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目标化的要求,提升和优化旅游交通标识引导系统,实现A级以上旅游景区沿线交通站点、高速公路、国省道、县乡道等公路标识标牌全覆盖。按照美化、亮化、多元融合的要求,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城市商圈、街区灯饰广告、门店标志标牌。按照提升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记忆的要求,在城市街区、公园、广场、交通结点等区域,提升和新建一批城市文化景观、城市雕塑小品、文化墙、文化标牌。进一步提升和完善文博展陈系统,形成标识性展示、环境性展示、保护性展示、利用性展示、游览性展示、传播性展示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覆盖全域的文化展示体系。
第三节 培育文化和旅游融合新业态
创新发展研学旅游。积极发展以巴文化、红色文化、榨菜文化、三线建设、自然农耕、非遗传承等为主题的研学旅游,支持重点文化类景区建设特色博物馆,依托博物馆、演艺中心、美术馆、文化馆、文化街区、非遗传承基地等资源,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实践基地、研学精品线路及优秀课程。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科技科普展览、户外拓展训练等市场化运营研学游产品体系。注重VR、AR等沉浸式技术的植入和应用,形成具有鲜明主题特色和地域特点的研学旅游品牌。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旅游要素、丰富旅游业态、创造新价值,用旅游经济功能支撑和提升文化景区景点和公共文化设施的公益性功能。
创新发展体育旅游。推动加强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与旅游活动的融合发展,将体育赛事与巴文化、原乡文化、红色文化紧密结合,加强龙舟、冰雪、山地、户外、水上等特色运动项目建设,依托武陵山、816小镇、坪上等打造一批户外运动基地、山地拓展基地、水上运动基地,举办山地自行车邀请赛、马拉松挑战赛、中华龙舟大赛等赛事活动及多元主题的体育旅游休闲消费季活动,培育全国知名特色体育旅游赛事品牌。
创新发展工业旅游。积极发展“工业+研学旅行”“工业+非遗传承”“工业+现代科技旅游”,以816工程、焦石页岩气、乌江榨菜、川东造船厂等工业产业和场所为重点,突出主题文旅小镇、工业博览园、遗址公园等产品形态,活化工业遗产。培育一批工业旅游目的地、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工业遗产旅游基地和工业旅游市场主体,力争到十四五末期成功创建1-2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创新发展夜间旅游。大力推进全区夜间文化旅游经济发展,坚持文商旅联动、文商旅融合,围绕“夜游涪陵”、“夜养体魄”、“夜赏文创”、“夜品佳肴”、“夜购奇货”、“夜习科普”等核心要素,持续推进城市焕新亮化工程,在滨江环湖重点区域开展光影创意设计。提档升级“两江四岸”、白鹤梁、爻理小镇、五桂堂、816景区、美心红酒小镇等夜间旅游“打卡地”,开发布局数字三馆、水舞灯光秀、水幕电影及温泉养生、中医药理疗、夜间演艺等多样化业态、消费产品,带动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数字艺术展示、互联网旅游等行业发展。
创新发展科技旅游。引导云旅游、云演艺、云娱乐、云直播、云展览等新业态发展,培育“网络体验+消费”新模式,实施“云旅游”工程,打造飞跃“云景区”、遨游“云都市”、红色胜地“云对话”、文博场馆“云体验”等项目,充分利用新媒体呈现,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创新发展自驾营地游。依托重庆三环、沪渝南线高速、南两高速等核心交通体系,优化自驾旅游路线。打造一批旅游风景道;加快自驾车旅居车配套体系建设,以龙潭镇、马武镇、白涛街道、武陵山度假区、大木花谷、罗云镇、蔺市街道、南沱镇、雪峰山等为重点区域,建成一批5C、4C、3C自驾车旅居车营地。
第四节 加快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的开发
建立完善全区创意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全区文化文物资源和文化市场资源,创新开发一批文化创意产品。依托816小镇、爻里小镇、美心红酒小镇等培育一批现代文化产业创意园,孵化一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研发“白鹤梁”、“武陵山”、“816”等核心IP,开发特色鲜明的文博创意产品,构建“涪陵游礼”文创产品,力争新研发文创产品突破100件。将涪陵区代表性非遗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设计榨菜吉祥物、手工艺品、文艺作品、精品小吃等系列文化创意产品;立足川东造船厂、焦石页岩气等代表性的工业企业,打造一批弘扬新时代创新技术、工匠精神的工业文创产品。深化与重庆市文创产业联盟战略合作,举办旅游文创产品大赛,推动文创产品进景区、进酒店、进商场,搭建展销平台。
第二章 推进文旅融合体制机制创新
深化文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步推进需求侧管理变革,建立和完善供给牵引需求,需求促进供给的双向拉动机制,激发市场主体融合创新活力,释放社会文旅消费潜力,推进文旅产品业态和营运模式创新,提高文旅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第一节 建立完善文旅融合管理机制
科学制定文旅融合发展政策和制度框架,建立完善文旅融合发展指标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和评价体系,完善文旅融合发展长效协调机制和综合治理机制。建立和完善文旅融合IP协同创新机制。引导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规划、建设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及要素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探索旅游景区开发公共文化设施配套政策,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向景区或景区周边覆盖。建立和完善文旅融合发展工作推进机制、文旅重点项目协同推进机制,完善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与旅游形象推广、线路推送、品牌打造等对接机制,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单位与第三方文创市场主体协作机制,智慧旅游与智慧博物馆、智慧图书馆建设统筹推进机制等。
第二节 培育壮大文旅市场主体
做强做优做大文旅骨干企业,重点依托涪陵旅发集团、交旅集团等培育一批大型旅游集团和有区域影响力的旅游企业,打造涵盖传媒、出版、发行、影视、演艺、文化投资、数字文化、文化用品装备等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集团。整合全区文旅招商人力资源,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专班招商队伍,完善“成效激励”机制,瞄准互联网头部企业、文旅行业领军企业、科技“独角兽”企业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构建文旅产业“双创”服务体系,引导文旅领域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孵化各种形式的小微文旅企业,培育一大批“小而美”、“小而优”的文旅市场主体。支持旅行社向专业化、特色化、创新型方向转型发展。培育和引进文旅地产开发品牌企业,打造一批功能完善、产业链完整、要素配套齐全的文旅综合体。推进中小微文创企业、文旅科技企业专业化、精准化发展,通过政府引导、市场整合融入文旅产业链。
第三节 不断激活文化旅游消费
强化文旅消费政策保障。研究出台《涪陵区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工作方案》《涪陵区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奖励办法》等政策文件,加强财政、金融、税收等对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的引导和扶持。完善对于创建高等级景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星级酒店等工作的奖励与刺激政策,持续推动国有景区门票降价,鼓励旅游景区实行淡旺季票价和非周末促销价,落实特殊人群门票减免政策;鼓励区内演艺场馆对演出门票实行折扣优惠。推出覆盖全年龄段、全职业、全区域的文旅消费惠民政策,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消费月、数字文化和旅游消费体验等活动。
完善文旅消费产品供给。重点围绕文化场馆,文旅景区,文化演艺,酒店、民宿、商业街区等文旅消费核心载体,不断完善涪陵文化旅游“全景消费”产品供给体系。推进全区文化馆所丰富消费服务内容,引导图书馆、博物馆、旅游景区等开发参与式、体验式文旅融合消费项目;推动现有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集群提质扩容;推进一批主题IP突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文体商旅一体的促消费活动;开发一批地域特色突出的创意文化旅游商品;引导一批特色购物街区、文化休闲街区、艺术街区、特色书店、剧场群、文化娱乐场所群等建设。
提升文旅消费便捷程度。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兴技术,完善智慧消费设施,结合文旅场所丰富线下消费网点,全面提升文旅消费便捷程度。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开发消费平台,创新消费载体,以“政府引导、企业让利、平台互惠、精准对接”为理念,联合文艺院团、娱乐场所、文旅企业、社会机构资源等,为市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便捷高效的文旅消费体验。提升景区景点、文博场所、餐饮住宿、购物娱乐、车站码头等场所多语种服务水平;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法依规在文化旅游消费集中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探索入境游客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提高入境游客消费便利性。
第四节 优化提升文旅市场治理能力
强化文旅执法,提高市场监管力。深化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形成全区一体化文化旅游市场监管机制。探索审批备案预先制度,建立与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的沟通联动机制。常态化开展现场巡查及“体检式”暗访,持续保持市场监管高压态势。推广宣传网格化管理、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举报奖励制度,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旅游市场监管,进一步规范文化旅游市场。
深化诚信建设,落实主体自律力。全面实施“双随机 、一公开”监管,建立健全信用修复、信息主体异议申诉等机制,鼓励失信市场主体主动纠错、重塑信用;加强诚信旅游建设定期发布红黑榜,完善诚信经营奖惩机制,引导旅游企业注重品牌、质量和形象声誉,从业人员讲文明、守信用、重操守;将旅游失信行为纳入社会信用体系记录范围,及时发布旅游失信行为信息记录;推进旅游失信行为记录和不文明行为记录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共享,开展联合惩戒;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引导旅游经营者诚信经营。
第三章 推进文旅区域合作与联动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决策部署,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推进涪陵文旅对外对内开放,大力推进文旅区域合作,强化文旅对外推广,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努力拓展国际国内客源市场,加快建设内陆文旅开放高地,形成文旅开放新格局。
第一节 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区域文化联盟
加强涪陵区巴文化、水文化、三线建设文化等与周边区域的联动,举办跨区域文化研究论坛、文化活动节庆、文化教育研学等文旅活动,共建跨区域文化研究联盟。依托涪陵区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加强与眉山等成渝地区的文化场馆交流合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开展巴蜀文艺巡演、文化互送等活动,实现巴蜀两地文化资源的有效互补和利用,满足群众多元文化需求,建设巴蜀文化阵地联盟。
第二节 区域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
搭建基于信息技术等数字技术及新业态下的区域数字文化联盟,推动涪陵与巴南、南岸等中心城区及长寿、南川周边区县城市文化馆、图书馆资源互补、共建共享、共同发展,实现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互联互通。加强地方文献交流协作,积极组织作品展览、作品研讨和专家学术讲座等交流活动。立足资源共享、共融共生,加强与泸州、眉山、广安图书馆的资源协作,建立智慧文旅公共数字平台。
第三节 打造区域无障碍旅游区
融入大都市,谋划主城区休闲后花园。依托三环高速、南两高速等,紧紧围绕重庆主城都市区,深挖黄草山、坪上区域文旅资源和农业特色产业,加强与长寿区黄草山、巴南区丰盛古镇、南川区大观园区域旅游联动发展,共建李渡-长寿黄草山乡村度假片区、增福-巴南丰盛古镇文化休闲片区、龙潭-南川大观园特色农园观光片区,打造重庆环城游憩带新高地、重庆都市客群休闲度假后花园。
对接大三峡,搭建大三峡水陆中转站。围绕《重庆长江三峡地区旅游一体化发展规划》,加快推动黄旗港码头功能改造提升工程,建设涪陵游轮辅港,建成涪陵水上旅游集散中心;充分利用涪陵区在一区两群中重要节点作用,打造三峡游、都市游、乌江游的水陆中转站。
联动大武陵,构建大武陵文旅桥头堡。依托乌江、武陵山等核心资源,加强与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等文旅合作,建立和完善文旅合作机制,拓宽合作领域,通过交通串联、项目互补、游客互送、联合门票等方式打造大武陵无障碍旅游区,进一步做实武陵山文旅联盟。
第五篇 规划实施
第一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组织保障
坚持党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坚持齐抓共管,进一步完善区域间、部门间联动机制,推进政策制定、规划实施、资源开发、市场开拓、品牌建设等方面的统筹与协调。建立、完善和落实考核机制,保障规划顺利实施,围绕规划制定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把文化和旅游发展工作纳入相关职能部门及各乡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目标责任体系进行考核,细化工作职责与任务分解,确保工作部署到位、规划落实到位、任务分解到位、实际措施到位。加强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和跟踪分析。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突出抓好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联合执法,努力保持文化和旅游市场环境健康稳定。
第二节 政策保障
加强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文化事业建设用地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规划相衔接,充分考虑文化、旅游项目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建设用地需求;建设用地指标适当向文化事业倾斜,确保文体建设用地规模,重大基础设施和标志性文化工程用地优先予以安排。对列入规划范围拟开发的土地,以实现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按照以项目定性质的要求,对土地利用规划优化调整,合理增加商服类、住宅类用地,优先提供、充足保障用地指标。进一步健全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措施,强化对保护传承的政策扶持力度。全面落实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引导和鼓励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完善休假制度。
第三节 资金保障
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采取项目补贴、以奖代补、贷款贴息、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建立健全社会资本参与机制,支持文化旅游基础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设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资金,创新资金使用方式,对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和新型业态进行重点扶持,对重大招商引资落地项目、企业上市、“个转企”“企进规”等按规定给予奖励。加大文化旅游领域PPP模式推广运用,加强对民营和小微文旅企业的财政资金支持,对认定为市级“专精特新”中小文旅企业、国家细分领域“行业小巨人”文旅企业给予现金奖励。落实国家关于经营性文旅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文旅企业改制重组、文旅产品出口和小微文旅企业发展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抵(质)押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等,探索开展收费权、经营权及在建项目抵(质)押业务,积极拓展贷款抵(质)押物的范围,开发知识产权、应收账款、艺术品等质押融资产品。
第四节 人才保障
加快文化艺术专业人才引进。培育集聚高层次文化人才。创新人才管理机制,改善人才队伍结构。深化国有文艺院团“一团一策”改革,实施重大题材“一团一精品”,积极培育民营文艺院团,培育集聚更多优秀演艺市场主体;引入全国文艺绘画书法界名家来涪陵设立工作室和研创基地,引导提升本地创作水平,营造文艺文化发展良好氛围。
加快旅游智库专家人才引进。建立旅游智库、专业人才信息库,把高端文化旅游人才引进纳入全区人力资源结构优化的工作重点,配套制定人才引进与住房补助、子女教育、落户安置等挂钩的“政策包”。建立健全分配激励机制,允许有特殊才能、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突出贡献的人才以其技术、专利、品牌等参与收益分配。
加大文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文化创意、广告传媒、非遗传承、艺术商业等领域专项人才培养工程,打造一批文化领军人物和跨界复合人才;搭建文化产业人才信息交流平台,吸引、聚集优秀文化名人,利用互联网发掘民间艺术高手和民俗文化传承人;注重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文化传承人,健全职称评定、培训提高、项目申报机制,激发基层工作人员积极性。
共筑巴蜀人才交流机制。协同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人才共享流动机制,探索与南充、眉山等城市互建人才驿站、共建人才交流大市场,建立统一的人才评价和互认体系。加快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旅游职业教育的合作创新,建设区域旅游人才发展联盟,促进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产教融合”的合作创新。改革旅游人才评价、使用制度,破除区域旅游人才便利流动的制度性障碍,积极探索成渝双城经济圈旅游人才共育共享的新举措。
第五节 生态保障
落实考核评估,提高环保责任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自然和人文资源,涪陵区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对本辖区的旅游环境保护负责,有关部门对其任期内的旅游环保工作进行考核评估,作为干部任免、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
实行环境检测,提升生态管控力。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方式绿色化,按照少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的集约化方式进行生产,最大限度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提高生态环境资源的检测保护。在涪陵区主要文旅场所设立环保监测站,充实专业管理人员,配备相应的环境检测仪器;建立对文旅企业的绿色认证、环境预警、绿色监管等制度,对生态旅游区域实施用途管制、审计问责和公众监督等机制。
做好容量控制,保护景区承载力。在维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结合区域内森林、山地、峡谷、气候、湖库等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开发类型多样的生态旅游产品,尤其是武陵山、雪峰山等旅游景区的容量控制,以及重点保护的自然资源或者历史人文资源地的环境容量研究。
严守生态红线,保障持续发展力。贯彻落实涪陵区生态红线管控要求,倡导生态、环保的旅游开发模式,划定文化旅游业绿色发展的底线和红线,促进文化旅游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实现涪陵区文旅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生态管控的正负面清单,统筹协调文旅项目开发与生态管控,兼顾文旅项目地的社会及生态效益。
第六节 安全保障
压紧压实安全责任。全面落实文旅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对文化场馆、旅游景区、星级饭店,及体育赛事、旅游节庆、营业性演出、文化艺术经营活动和重大文艺演出活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地毯式排摸检查,建立安全生产工作台账,明确责任主体,靠实整改责任,督促整改到位,做到对账销号。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按照《重庆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重庆市消防安全条例》等政策法规,从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设施设备运行、消防安全管理、安全预案编制、安全应急演练、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督促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对标对表、查漏补缺,整体促进和提升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管理水平。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积极举办安全生产专题培训班,选取重点培训内容,邀请安全生产专家授课,分期分批对文化和旅游部门监管人员和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进一步熟悉掌握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安全生产规范标准、应急处突实用技能,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增强应急预案演练。监督推进各类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并督促企业修订完善自身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按照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综合性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的要求,组织开展本地区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应急演练。
附件1
附件2
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相关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