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高新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涪陵区化工行业“十四五”安全发展规划(2021—2025年)》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
2022年10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前 言
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是国家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化工行业资源、资金、技术密集,经济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产品应用范围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危险化学品行业是化工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涪陵区是重庆市主要的化工基地之一,也是重庆市两大化工集聚区之一,化工产值占全市比重约1/4。经过“十三五”期间的快速发展,我区化工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初步形成产业链。由于化工行业门类繁多、工艺复杂、产品涉及各类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对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化工行业的安全发展对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如何降低安全风险成为目前涪陵区化工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考虑到我区的化工行业现实发展情况、结合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经历和先进经验,为了更好地统筹规划全区未来一段时期内化工行业安全发展,我区组织各有关部门编制了《重庆市涪陵区化工行业“十四五”安全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为全区化工行业安全发展提供重要指导。
术 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划。
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指实现化工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化工园区和集聚区更加规范、法规标准建设更加完善、危险源多而散的局面明显改善,安全风险进一步降低,本质安全度有效提升的发展计划。
化工行业:是指从事化学加工工业所涉及的生产、储存、运输的企业和单位总和。本规划所述化工行业侧重规划区域范围内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的企业和单位。
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指经政府批准,符合当地城乡规划的化工行业集聚发展的区域。
重点防护目标: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国务院令第645号修订)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八类场所、设施、区域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第三条规定的环境敏感区。
危险化学品: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本质安全: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十有两禁”:“十有”,即有规划体系,有管理机构、人员、管理制度,有“四至”范围,有周边土地规划安全控制线,有公用工程和配套功能设施,有封闭化管理,有危险化学品车辆专用停车场,有信息化平台,有化工安全技能实训基地,有消防设施(特勤站)。“两禁”,即“禁限控”目录、禁止有居民居住和劳动密集型企业。
“两重点一重大”: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和重大危险源的简称。
安全风险容量:指一定的经济、技术、自然条件、人文等条件下,化工园区在一段时间内对区内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周边环境、社会、人文、经济等带来无法接受的不利影响的最高限度,即对风险的最大承受能力。
个人风险:是指因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各种潜在的火灾、爆炸、有毒气体泄漏事故造成区域内某一固定位置人员的个体死亡概率,即单位时间内(通常为一年)的个体死亡率。通常用个人风险等值线表示。
社会风险:是对个人风险的补充,指在个人风险确定的基础上,考虑到危险源周边区域的人口密度,以免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概率超过社会公众的可接受范围。通常用累积频率和死亡人数之间的关系曲线(F—N 曲线) 表示。
防护目标:指在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易造成群死群伤的危险化学品单位周边的人员密集场所或敏感场所,包括居民区、村镇、商业中心、公园、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养老院、车站等。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指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危险源在发生火灾、爆炸、有毒气体泄漏时,为避免事故造成防护目标处人员伤亡而设定的安全防护距离。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和设施,以及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学品生产装置和设施的建设项目。
油气管道高后果区:油气管道高后果区是指油气管道泄漏后可能对公众和环境造成较大不良影响的区域。随着管道周边人口和环境的变化,高后果区的位置和范围也会随之改变。
四至范围: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边界。
重庆市涪陵区化工行业“十四五”安全
发展规划(2021—2025年)
第一章 总 论
一、规划背景及意义
(一)规划背景
化工行业是全区经济支柱产业,其总量大、链条长、种类多、覆盖广,关系到全区经济健康发展、民生福祉改善。
在“十三五”期间,全区化工行业以本质安全的提升为抓手,强化化工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府专业监管能力提升,加快政企两端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脚步,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和装备设施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果(详见附表2)。
“十四五”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将进一步加快。一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化工行业产品供给日益丰富、产量增速逐渐分化;二是产业发展模式正在从以规模扩张为主的产能建设转向以“精耕细作”为主的精细化、专用化、系列化细分市场拓展渗透,服务型制造日渐被市场主体接受;三是责任关怀意识日益增强,产业发展的绿色底色日益浓郁,安全环保已成为业界坚守的从业生存底线和发展基本要求;四是资源能源环境和碳排放约束日益趋紧,基于二氧化碳开发含“碳中和”化学品备受关注,以绿色循环低碳为基本特征的化工园区正逐步成为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腾挪发展的主要载体。
面对新形势、新使命,为指导和保障涪陵区规划期内化工行业的安全发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原〔2022〕34号)及全市、全区化工行业安全一系列工作部署,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编制导则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3〕96号)的相关要求,特制定《重庆市涪陵区化工行业“十四五”安全发展规划》(2021—2025)。
(二)规划意义
1. 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本地区化工建设项目、应急资源管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与人民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危险化学品经营、储存、运输等在一定时期内安全、有序发展的重要依据。
2. 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指明化工行业安全发展和布局的总体思路,明确化工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提出优化化工产业空间布局,对促进化工产业及相关配套设施安全、协调发展,降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率,保护环境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是城乡规划的重要内容。合理规划化工行业的安全发展有利于促进化工产业向环境友好型、资源集约型产业升级,实现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对化工行业安全状况进行全面、系统、预先管理及决策。对推进化工产业集聚化、园区化,实现涪陵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4. 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是涪陵区各级人民政府依法履行化工行业安全监管职责、制定实施年度化工行业安全工作计划和各项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内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行动纲领。
二、规划范围
本次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的范围是重庆市涪陵区。
三、规划时限
本次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期为五年,即2021年至2025年。
四、规划原则
(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本规划与城乡规划、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与各项规划统筹发展,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在涪陵区现有化工产业空间布局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发挥区域优势,提升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集群,以进一步优化化工行业的布局。
(二)调整产业结构,鼓励技术革新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化工新材料,增加产品特色提高市场竞争力,配套新能源产业发展,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推进高危工艺安全化改造和替代,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高附加值产品的延伸,提升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的可靠性,提高安全管理系统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从根本上消除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严格行业准入,加快高质量发展
推动园区安全容量评估,将新进园区企业纳入园区整体评估。新改扩化工企业原则一律进入园区,规划入园化工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禁止引入淘汰类产业项目,原则上不引入限制类产业项目,支持鼓励类产业项目建设,对于已经存在的淘汰类、限制类产业项目制定退出、升级机制,优化同类型企业使产业结构合理,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四)构建体系,系统治理
坚持系统观念,把防范危险化学品系统性安全风险作为主攻方向,突出企业主体责任,强化政府监管责任,规范化工园区建设和安全管理,统筹加强安全责任、隐患排查、预防控制、本质安全、人员培训、基础支撑等体系建设,构建与涪陵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治理体系。
(五)加快绿色低碳发展
发挥碳固定碳消纳优势,有序推动化工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发展清洁生产,构建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体系。促进行业间耦合发展,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有序发展和科学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推动废塑料、废弃橡胶等废旧化工材料循环利用。
(六)远近结合,总量控制
把现有化工企业,尤其是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使用企业纳入规划中,在满足环境和安全容量的前提下,对今后新、改、扩建的化工项目预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保留规划一定弹性,允许局部功能或容量根据实际需求适当调整,实现更大范围的空间、环境和利益平衡。
五、编制依据
详见附件1。
六、规划要点
(一)规划集中用地计划指标,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在用地指标使用上应认真执行土地供应政策和标准,严格控制用地规模,节约使用土地,优先发展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项目的建设用地,对国家产业政策明令禁止类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一律不予报批和供地。同时应对分配给重点项目但未按要求使用的用地指标,要依法予以收回并重新安排使用。在合理规划好涪陵区现有土地指标的同时,做好土地发展规划。
(二)通过完善创新机制,攻克核心技术,增强创新发展动力来提升创新发展水平。强化分类施策,加快改造提升,提高行业竞争能力,科学调控产业规模,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统筹项目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引导化工项目进区入园,促进高水平集聚发展,优化调整产业布局。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加快绿色低碳发展。
(三)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健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三个责任人’履职到位,强化党委、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一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
(四)加强化工园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推动配齐配强专业监管人员,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提升园区内企业重点场所、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防控水平。强化园区安全生产源头管控,严格进园入园项目准入,规范园区内功能区域及企业分布,完善公共设施,进一步提升园区本质安全水平。
(五)推进企业安全设计诊断、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全面提升化学品风险辨识、重大危险源精准监管、高风险分级管控,构建制度完备、执行有力、平台支撑、精准有效的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机制,升级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全流程自动化改造。
(六)规划建设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基地,企业完成线上线下培训空间建设。将线下、线上相融合的培训空间建设,推广至全区各危化企业,并率先实现企业安全培训空间全地区覆盖。推动院校开设化工相关专业,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进行系统的安全生产理论和实操培训教育,为化工行业安全发展提供成熟的产业工人和专业管理人才。
(七)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在涪陵区现有消防救援队的基础上,加大对各应急队伍的经费投入,大中型化工企业建设一批综合或专业的、力量较强的骨干救援队伍。完善企业消防设备设施、装备,有效整合企业应急救援力量,不断改进应急联动机制,增强应急物资的保障和供给,实现区域内应急设施和应急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使用。
第二章 区域概况
一、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涪陵区地处重庆市中部、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位于长江、乌江交汇之处,全区土地面积2942平方公里,辖27个乡镇街道,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7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1.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2.7%,以“榨菜之乡”、水下碑林“白鹤梁”和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而闻名。
涪陵是重庆主城都市区连接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的枢纽城市,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乌江流域通江达海的中转站,是重庆构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三大枢纽港之一。
涪陵是工业强区,拥有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食品)、国家火炬重庆涪陵现代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等多块金字招牌,构建形成了以原材料、清洁能源、消费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六大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发展体系。
2020年,涪陵区生产总值达到1225.1亿元、年均增长8.3%,总量稳居全市前列。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3.9%,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742.3亿元。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持续向好态势。
二、化工行业发展现状
涪陵区涉及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等各环节,现有企业规模大、固有风险高、体量大,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安全生产基础仍较薄弱。
(一)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企业
涪陵区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26家,有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3家,其总量排在全市前列,其基本情况见附表2。
涪陵区目前有397家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其中没有需要办理危险化学品使用许可证的企业。现有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217家,主要包含成品油类柴油、汽油;易制毒化学品和一般化学品票据经营企业以及少量油漆经营企业;其他易制爆和剧毒化学品企业市局统一管理。
(二)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
目前,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企业共有19家,登记注册的危险化学品运输机动车辆(含挂车)共428辆,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包括驾驶员和押运员)共663人。其基本概况见附表3。
(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涪陵区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共有17家,其中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16家,工贸企业1家。具体企业概况见附表4。
(四)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
根据《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名录(2013年完整版)》对涪陵区内化工企业可能涉及的生产原料及产品进行辨识,经辨识涪陵区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共有29家,具体情况详见附表5。
(五)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
依据《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进行辨识,涪陵区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企业共有10家,涉及的危险工艺种类:氯化工艺4处、过氧化工艺1处、电解工艺1处、合成氨工艺2处、加氢工艺12处、聚合工艺2处、裂解工艺1处、烷基化工艺1处、氧化工艺13处,具体情况详见附表6。
(六)油气管道高后果区
涪陵区天然气长输管道8条,总里程365公里。其中涉及油气管道高后果区企业7家,共有高后果区28个,行业主管部门是区发展改革委,制定我区高后果区“一区一案”;与属地园区、乡镇(街道)和管道企业建立管道保护工作。
(七)废弃物处置情况
固体废弃物按有关规定分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由各企业优先综合利用,无法利用部分送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危险废物由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生活垃圾采取统一收集、由环卫部门统一送涪陵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
我区现有危险化学品废弃物转运企业7个,暂无废弃物处置企业,我区危险化学品废弃物产生量为每年约25吨,主要送往区外处置如长寿等区县。
(八)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能力
涪陵区建立了以专业救援队伍为骨干、以企业应急救援队伍为补充、以社会应急力量为辅助的事故灾害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全区已经建立了区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队、区水上事故应急救援队和区输油(气)管线事故抢险应急救援队等13支专业救援队,共配备690名救援队员。设置9支区应急支持保障队伍,共配备537人。有区雪豹应急救援队、区红十字蓝天应急救援队和区工程机械协会应急救援队共三支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共配备156人。
(九)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事故
在“十三五”期间,涪陵区未发生危险化学品亡人事故,但是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厂区内发生的非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情况为:特种设备事故1起,亡1人;其他事故3起,共伤3人。
(十)化工行业安全风险分析
1. 产业政策安全风险分析
根据《重庆市涪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在该规划期内,涪陵区将着重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这些行业涉及大量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物质,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
2. 自然条件安全风险分析
涪陵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终年气候温和,夏长冬短。全区生产类化工企业主要集中在两个化工园区(集中区):重庆白涛工业园区和涪陵临港经济内有丘陵山地,要警惕因连续强降雨而形成的洪涝灾害或泥石流等灾害,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对从业人员生命财产、化工企业的建构筑物、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都会造成一定安全风险。
3. 选址布局安全风险分析
涪陵区大部分化工企业分布区域统一在重庆白涛工业园区和涪陵临港经济区化工产业园,园区经正规设计,与居民区相距较远,对外围周边的环境未造成潜在风险,危化品运输大多数采用道路运输,规划期内应规范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的运输路线、运输时间应由涪陵区公安进行严格审批,尽量避免人员密集的城市中心区,避免原料(辅助材料)和产品(副产品)的运输安全对城镇人口密集区不会造成较大压力。
4. 化工设备设施安全风险分析
涪陵区现有及规划落户化工企业类型众多,各个化工项目生产运行与检修中使用的设备设施数量众多:化工设备(如各反应设备、热交换器等传热设备、危险化学品储罐等储存设备),机械设备(切割、研磨、涂布设备、送排风设备、机泵)、变配电设备、不同介质的压力管道,设备功能各异、尺寸不一,均隐藏着不同程度的能量,危险因素呈多样性。
5. 危险物质安全风险分析
根据涪陵区化工企业危险物质调查统计结果,涪陵区市内的主要危险物质有天然气、乙炔、甲醇等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也有氨(液氨;氨气)、氯(液氯;氯气)等有毒有害物质。易燃气体、液体的主要危险性为火灾、爆炸危险性,毒性物质主要为毒害性,可造成人员中毒,部分危险物质属于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或已构成重大危险源,一旦发生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扩散事故,后果将非常严重。
6. 重点监管化工工艺安全风险分析
根据涪陵区化工企业涉及的重点监管化工工艺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涪陵区内涉及的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情况有:氯化工艺、氧化工艺、电解工艺、合成氨工艺、加氢工艺、聚合工艺、裂解工艺、烷基化工艺、氧化工艺,上述工艺具有较大危险性,一旦发生意外,将造成较大损失。
第三章 指导思想、规划目标和产业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执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创新拓宽外资渠道,加大产业链薄弱环节招商力度,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推动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围绕新能源、材料、装备制造等重点优势产业集群,引导企业向重点新兴领域和方向转型。
以防范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安,持续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管理制度,健全风险防控预警体系,强化科技支撑、监管执法与应急处置能力,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强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努力构建安全生产法治环境,建立化工行业安全发展保障机制,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促进化工行业安全、健康、平稳发展,实现涪陵区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编制并实施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进一步改善涪陵区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状况,提高现有化工行业本质安全水平和风险控制水平,杜绝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有效遏制一般事故,建设化工行业安全发展配套的基础工程和管理机制体制,完善应急保障措施,确保涪陵区化工行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二)分类目标
1. 产业发展目标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区域的优势条件,将以重庆白涛工业园区和涪陵临港经济区化工产业园为基础,创新服务体系,不断提高附加值,延伸下游产业链,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建立化工行业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产业生产生态化的现代化工产业体系,与此同时,应严格限制高危建设项目的引进。
2. 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根据原料供给的可靠性及运输成本、市场需求、化工产业发展趋势、涪陵区的发展条件等因素分析,结合环境承受能力和安全性方面考虑,积极调整化工产业结构,推进污染程度较低、能耗较少、安全系数较大的产业,实现集约化、精细化、一体化发展,推动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化工产业。
3. 安全生产目标
杜绝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有效遏制一般事故,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隐患排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得到有效改善,实现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到2025年实现目标如下:
(1)较大以上事故为0。
(2)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率100%。
(3)安全培训达到“四个100%”(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涉及“两重点一重大”装置的企业,主管生产、设备、技术、安全的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业学历达标率100%;涉及重大危险源、重点监管化工工艺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的操作人员专业学历达标率100%;新招录一线岗位从业人员100%培训合格后上岗)。
(4)危险化学品企业100%购买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5)危险化学品企业100%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三、产业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和市、区有关化工产业政策及法规要求,在今后化工产业发展过程中将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基础化工、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医药等重点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引进科技含量高、能耗低、产出大的化工企业作为发展方向,突出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推进产业结构向高端化、精细化路线拓展。引导向数字经济及新能源、新材料、基础化工、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医药等重点新兴领域和方向转型。
涪陵区化工行业的产业规划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及《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产业投资准入工作手册的通知》(渝发改投〔2018〕541号)的产业政策。
第四章 总体布局
一、化工行业总体布局原则
(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要积极完善和落实城区关停并转、退城入园等支持政策措施,引导沿江1公里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和化工园区外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区入园。
(二)化工园区外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符合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要求。不符合外部安全防护距离可通过技术改造的方式立即整改,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治理。
(三)新、改、扩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和需要取得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的LNG生产等非化工项目均应进入化工园区。严格项目引入和审批,严防新增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四)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根据《长江保护法》及其他相关规定,对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进行评估审核。
(五)加油(加气)站、油库、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等未对入园做要求,此类项目应确保安全间距符合要求。
二、化工(工业)园区
涪陵现有两个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可以发展化工产业。
重庆白涛工业园区(原重庆白涛化工园区):根据2006年12月6日《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关于同意设立重庆白涛化工园区的批复》(渝园区领导小组〔2006〕6号),同意设立重庆白涛化工园区,发展化工产业。
涪陵临港经济区(原龙桥工业园):根据2007年6月的《关于同意涪陵区开展龙桥工业园设立前期工作的批复》(渝园区办〔2007〕19号)。同意该园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产业集群。
(一)重庆白涛工业园区
重庆白涛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面积9.62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东至白涛街道官桥社区江土路,南至白涛街道武陵大道,西至白涛街道联农村白麻路,北至白涛街道哨楼村东山。园区建成面积7.3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约5.3平方公里,港口、公路等基础设施用地约2平方公里。拟调整规划建设面积为16.94平方公里,计划谷花拓展片区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主要围绕华峰、建峰的产业链布局产业,崇山拓展片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主要布局氢氧化锂、碳酸锂、磷酸铁锂等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
园区将依托区内龙头企业和四大产业链,不断拓展上下游产业,引进链上企业。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骨干企业+配套企业”集聚态势。主要发展产业链:一是天然气、氯氟化工产业集群:以合成氨、三聚氰胺,氯碱、甲烷氯化物,水合肼,全氟乙丙烯等。二是聚氨酯、聚酰胺产业集群:以己二酸、聚氨酯树脂、差别化氨纶等。三是页岩气产业集群:包括液化天然气、氦气。四是铝深加工和新型材料产业集群:包括铝热传输复合材料,正在引进的有机硅、电池级锂盐、高纯电容陶瓷材料。
1. “十四五”期间发展目标
2. 产业发展方向
(1)页岩气深加工产业
发展以页岩气本地转化利用为代表的页岩气加工产业,打造中国“气大庆”,发挥本地页岩气资源优势和甲醇产能优势,推动合成氨/尿素生产企业开发工业用途,加强BDO项目和LNG扩能建设,积极争取天然气应用示范装置落地,保障合成材料原料供给。推动合成氨/尿素生产企业开发工业用途,推动氯气、甲醇产品下游应用项目规划建设,力争实现本地消纳。
(2)铝深加工和新能源材料产业
围绕投资145亿元的50万吨/年磷酸铁锂和50万吨/年磷酸铁项目,以及投资55亿元的12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和单水氢氧化锂项目,加快锂电池、高纯陶瓷电容、电池级磷酸铁材料开发等前沿材料工程化、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延展产业链条,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地。积极谋划锂电池项目,构建与锂电池加工制造能力相适应的上游材料本地供应保障体系。规划实施好高端新能源系列项目,不断丰富新能源产品种类。发展以电池正负极材料为代表的新能源材料产业。
(3)先进高分子合成材料产业
发挥本地己二酸、己二胺、氨纶和聚四氢呋喃等产能优势,依托全球最大己二酸生产工厂优势,攻克己二腈“卡脖子”技术,成功建成首套5万吨苯法工艺生产己二腈装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加速尼龙66盐(己二酸己二胺盐)、尼龙66(聚己二酰己二胺)等产品建设,积极引育长碳链尼龙、耐高温尼龙等领域企业,打造聚酰胺和聚酰胺产业链。加快PET工程塑料产品开发,打造聚酯产业链。
(4)精细化工产业
发挥我区在氯碱产业的优势,加强钛白粉、氯碱化工产业下游项目,不断丰富产品供给。
(二)涪陵临港经济区
重庆市涪陵临港经济区,是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在原涪陵区李渡新区龙桥工业园区(涪陵高新区龙桥组团)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扩充而设立,于2020年10月20日正式挂牌,是重庆市首个主要以依托临水港、铁路港、公路港、空港等各型港口,发展临港产业为主的经济开发区和现代化综合功能区,经济区规划辐射带动涪陵龙桥街道、蔺市街道、新妙镇、石沱镇,符合国土空间利用规划面积24.69平方公里。根据《重庆市涪陵区临港产业园区总体规划(2016—2030)》,经济区产业发展主要集聚于龙桥、蔺市和新石三大组团,未来产业发展将以新材料、食品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为重点。
经济区化工产业园区规划面积2.72平方公里,分为龙桥片区、新石片区,规划期内将重点发展基础化工、聚酯新材料、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乙二醇等产业。
龙桥片区:北至涪陵区龙桥街道南岸浦社区二社,南至涪陵区龙桥街道荣桂社区一社,西至涪陵区龙桥街道南岸浦社区一社,东至涪陵区龙桥街道沙溪社区六社。该区域临近铁路运输专用线以及园区干线道路,产业对外部运输的需求均可满足。规划用地面积136公顷。依托万凯新材料、蓬威石化、正元香料等企业,已初步形成聚酯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片区。到2025年,将推动先进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融入高端制造供应链,在该区域打造新材料产业发展区。
新石片区:北至涪陵区石沱镇团结社区四社,南至涪陵区石沱镇光明村五社,西至涪陵区新妙镇郑家村一社,东至涪陵区石沱镇青春村二社。未来将以龙海石化改造升级向现代化工发展方向,重油深加工,形成了基础化工产业,未来将在现有重油深加工基础上,发展下游石化加工项目,延伸产品链,建设以天然气为核心的石油化工替代产品,打造“油头化尾”特色化工项目。光明地块为新规划化工用地,暂无化工企业入驻,规划期内将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基础化工等产业。
三、化工园区安全条件论证
重庆白涛工业园区和涪陵临港经济区化工产业园园区等级为C级,均已编制了符合园区实际情况的《区域整体安全风险评价报告》,针对园区的选址、产业布局、危险有害因素、危险工艺、防护距离、功能区划分等进行评估。对园区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
(一)选址与相关产业布局规划、当地城乡规划相容性
两个园区位于重庆市政府《关于确认长寿经开区等18个产业园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范围的批复》(渝府〔2021〕54号)批准的产业园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范围内,重庆白涛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面积9.62平方公里,涪陵临港经济区化工产业园规划面积3.1平方公里,均位于现行城乡总体规划城镇建设用地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工矿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范围内,其规划工业用地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未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且位于长江干支流岸线一公里范围外。
(二)用地空间功能划分的合理性
重庆白涛工业园区于2021年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确认长寿经开区等18个产业园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范围的批复》(渝府〔2021〕54号)文件批复重庆白涛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面积9.62平方公里。园区内已开发的区域设置的纵横道路基本铺设到位,满足企业之间安全隔离和人流、物流需要。配套建设的污水处理、通信基础、供电设施基本齐全。与周边企业、居住区、集镇等敏感目标之间外部安全防护距离满足要求,正在不断完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专用停车场等相关配套设施,使其更适合园区化工行业安全发展的需要。
涪陵临港经济区化工产业园规划面积3.1平方公里,位于涪陵临港经济区范围内,是在原涪陵工业园区龙桥组团区域整体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基于现有危化及化工企业与周边企业、居住区、集镇等敏感目标之间外部安全防护距离满足要求的实际,结合涪陵区国土空间规划及长江干支流1公里的要求,经调整优化四至范围而划定的化工集中区,符合市、区化工产业规划及城乡规划,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及安全发展规划,是重庆市认定的7个化工园区(集中区)之一。
第五章 本质安全规划
一、现有化工行业安全容量
依据《重庆白涛工业园区(原白涛化工园区)建设项目区域整体安全评价》和《重庆市涪陵临港经济区(原涪陵工业园区龙桥组团)区域整体安全评价报告》的计算,重庆白涛工业园区和重庆涪陵临港化工产业园区内的区域安全风险总量未突破安全风险容量,安全风险容量满足要求。
二、本质安全规划
(一)严格企业准入条件,控制安全风险容量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建立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协调沟通机制,确定化工产业发展定位,结合危险化学品“禁限控”目录,要把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园区产业链安全和安全风险容量等要求,作为危险化学品企业准入的前置条件,大力支持产业匹配、工艺先进的化工项目建设,逐步提高安全准入条件,持续提高安全准入门槛,完善和推动落实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降低园区边界区域企业危险化学品的储量,避免超过园区安全容量。
在化工园区安全评估、分类提升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一园一策”整改提升措施落地,推动化工园区达到一般或较低安全风险等级。推进化工园区封闭化、专用停车场、公共管廊安全保障、应急保障能力、安全技能实训基地、智能化管控平台等建设,打造安全风险可控的化工园区。
(二)未来入园化工企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的控制
未来入园的化工企业的外部安全距离应满足《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风险基准》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三)化工园区企业布局要求
1. 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合理布局化工园区企业,避免企业交叉污染,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2. 合理布置危化品重大危险源,控制重大危险源事故波及范围,消除或减少重大事故对化工园区重要公共设施、码头、火车站、高速公路、国道以及民航等重要敏感设施的影响。
3. 企业内外部安全防护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4. 按产业发展链进行统一规划布置。生产关联密切的工厂应靠近布置,并应满足相互间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工业卫生及发展等要求。
5. 全面排查危险化学品企业内部安全距离,对不符合要求的平面布局实施改造。实施化工园区封闭化管理,开展园区内部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密集场所搬迁行动,防止安全风险外溢。
(四)生产装置安全生产条件
1. 依靠科技提高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确保本质安全、降低能量、资源消耗,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2. 推进化工自动控制系统的装备应用,减少现场操作人员;推广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专用设备、生产过程惰性气体保护和控制冗余设置;加强危险化学品、液化气体槽车充装环节的装备设施提升,积极推动液体危险化学品进行管廊输送。
3. 推进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如氯化、过氧化等高危工艺上下游装置实行全流程自动化控制,最大限度减少作业人员。
4. 新建项目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版)公布的危险化工工艺的生产装置或储存设施,必须装备自动控制系统,选用安全可靠的自动控制仪表、实现联锁保护,配备必要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重大危险源应按规定配备全覆盖视频监控系统,紧急切断系统,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必要企业配备雷电监测预警系统。
(五)“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工程
制定“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建设方案,重点推进应用场景建设和推广应用,建设“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信息系统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园区信息系统建设,政府监管平台建设。开展标识解析和标准规范建设,打造企业级、行业级、区域级示范平台并推广全区。
三、安全风险管控规划
建立分类分级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突出“两重点一重大”风险管控,重点解决经营、运输、使用、废弃处置等环节高风险和难点堵点问题,构建高风险领域企业、联通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控体系。
(一)化工行业
1. 加强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化工企业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加快防火、防爆、防泄漏等先进技术、设备、材料的推广应用,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以外的化工企业,凡涉及重大危险源、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的企业,全部纳入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重点管控范围。对其他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化工企业,推动强化安全风险辨识和评估,提高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劳动力密集型的非化工企业一般不得与化工企业混建在同一园区内。
2. 凡入园企业应严格实施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严格控制涉及光气的建设项目,从严审批剧毒化学品、合成氨和涉及硝化、过氧化、重氮化反应等危险工艺的建设项目。
3. 加强化工园区“十有”发展引导。实施化工园区“一园一策”整治提升,2022年实现有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有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有“四至”范围、有周边土地规划安全控制线,2025年前园区实现有公用工程和配套公用设施、有封闭化管理、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专用停车场、有信息化平台、有实训基地、有消防设施。
4. 推动化工园区安全提质升级。实施重大安全风险防控项目,建设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提升园区内企业重点场所、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防控水平,及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升。
5. 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全流程自动化改造。以本质安全为中心,以高危工艺、高危化学品、人员密集岗位等为重点,推动企业升级改造,建设智能车间、自动化车间。
6. 对异地转入项目,严格按照准入门槛,严控安全风险。对于产业转移项目及2012年以来本地新、改、扩建的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化工项目(包括已建成和在建项目)开展全厂性安全设计诊断,效防范化解危险化学品企业产业转移安全风险,提升转移项目本质安全水平。
(二)医药行业
对于化学合成类药品生产企业,按照精细化工企业监管要求严格监管。凡涉及重大危险源、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的医药企业,全部纳入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重点管控范围。对其他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医药企业,推动强化安全风险辨识和评估,提高安全风险管控能力。
(三)危险化学品经营环节
对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管控措施。建立并逐步完善全国危险化学品经营安全监管系统,对经营企业购销的危险化学品品种、库存、流向等进行实时监管。规范醇基燃料和生物柴油等新型车用燃料经营,开展化学品储罐区安全风险评估并分类整治,运用多种信息和技术手段,持续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储存危险化学品行为。开展智能加油站建设试点,研究制定加氢站安全规范。
(四)危险化学品废弃处置环节
深入推动危险废物安全专项整治,建立覆盖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转移、运输、利用、处置等全过程的监管体系,保障危险化学品废弃处置环节安全。协调推动企业强化重点环保设施和环保改造项目安全风险评估论证,完善落实管控措施。
(五)危险化学品运输环节
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集中整治,突出特别管控危险化学品运输监管,持续打击挂靠经营、超范围运输、无证上岗、非法改装和罐体质量不达标等行为。加强充装过程安全管控,督促企业严格落实装载、充装前查验规定和查验记录制度。加快推动地方规划建设危险化学品停车场。大力推行危险化学品运输电子运单系统,强化道路运输动态监控,推动建设全国“一张网”监管体系,强化信息共享、部门协作、动态监管、联合惩戒。研究优化危险化学品最优安全运输体系建设,科学设置运输通行管控措施,完善隧道、闸坝通行安全管理制度,畅通长距离、大宗危险化学品运输通道。
(六)其他风险管控规划
工业、商业、矿山等行业企业以及医院、学校、科研机构等单位应将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品名、数量、用途以及储存设施(场所)等信息报送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
严厉打击整治非法违法“小化工”。建立健全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非法违法突出问题的常态化联动打击机制,定期排查、高压打击、常治长效,实现非法违法“小化工”动态清零。
实施精细化工安全整治“清零”行动。对没有按要求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没有按时完成自动化改造、从业人员达不到规定学历资质水平、控制室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开展安全整治“清零”行动,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的精细化工企业率先清零。
第六章 重点配套设施规划
一、重庆白涛工业园区
(一)给水工程规划
预计到2025年园区总用水量将达到18.1万吨/天(5974.61万吨/年)。建峰水厂在乌江东岸建有大型取水泵站,目前最大取水能力为16667立方米/小时(40万吨/天),还可以通过增加水泵或改造小泵为大泵,取水量可达到25000立方米/小时(60万吨/天)。园区依托现有建峰水厂供水,给水能满足需求。
(二)排水工程规划
1. 园区排水量预测
结合园区产业布局和发展规模,预计园区建成后,园区污水产生量约为5.0万吨/天。
2. 排水体制及污水处理厂规划
(1)排水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污水管道沿道路敷设,沿后溪河布置的污水截流干管,按后溪河50年一遇防洪标准确定。
(2)保留建峰、天原化工、腾泽化学自建污水处理站。园区在潘家坝建设的处理规模为2.0万吨/天污水处理厂已经投入使用,三期项目3.0万吨/天污水处理装置正在建设,三期项目建成后污水处理规模达到5万吨/天。
(三)储运系统规划
园区正在建设专门的仓储区:白涛工业园区物流仓储中心,供原料以及产品的储存及中转。
1. 铁路装卸设施
规划由铁路白涛站引一路铁路专用线进园区北侧和南侧。
北侧专用线为煤专用线,进入热岛中心,铁路两侧设卸煤设施和煤堆场,再通过皮带输送至用煤企业。南侧铁路作为危险化学品专用线,沿规划化肥区、氯氟片区至聚酰胺区,沿线设置铁路装卸车设施,铁路两侧布置原料、产品仓库和罐区。
2. 汽车装卸设施
园区、码头之间物料输送及短途原料、产品运输通过汽车,园区汽车装卸设施由各企业按各自原料、产品运量分别设置。
3. 码头储运设施
白涛作业区码头按2+2+1的模式布局,即两个危化品码头(一个液态危化品码头,一个固态危化品码头);两个普货码头(一个是位于建峰老电厂的多功能码头,一个是位于碗背沱的散货码头);一个码头(大石溪散杂码头)。
园区周边除白涛作业区外,在乌江下游12千米处另有小溪作业区。由于白涛作业区规划通过能力仅240万吨,无法满足未来园区的水运需求,小溪作业区将作为园区的备用码头使用。为提高园区水运的便利性,在镇区与白涛作业区、小溪作业区间需建立快捷的交通联系。
(四)其他市政工程规划
1. 电力工程规划
保留现状工业园内220kV白涛变电站、220kV油坊变电站和110kV天原用户变电站、110kV弛源用户变电站、110kV华峰用户变电站。在工业园区内110kV哨楼变电站(10kV哨楼变电站主变容量为2×50MVA,其110kV电源接自规划工业园区内220kV油坊变电站)。
2. 天然气工程规划
预测工业用气量为699.5万吨/天,园区目前有一根DN377mm天然气输送管线供给,起自申亚口首站,气源为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下属的重庆垫江气田,随着涪陵焦石坝区块页岩气的大力开发,在园区北部(华峰差别化氨纶项目旁)建设页岩气集输站,作为化工园区生产用气源。
(五)固废处理规划
1.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全部实施袋装化管理,园区内各企业内设置垃圾收集桶,统一收运至垃圾综合场处理。
2. 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
白涛化工园区在重庆涪陵区白涛工业园区枯草塘选址建设了重庆白涛化工园区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该固体废物处置场占地面积53081.2平方米,处置场总库容25.7×104立方米,设计处理规模60吨/天,总服务年限为13年,项目总投资为2024.13万元,已建成运行。
远期规划,白涛化工园区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能力能够满足要求。
(六)事故污水风险防控体系规划
针对园区的环境风险情况,园区分别建立“单元-企业一片区级--流域”四级事故废水风险防范体系和“政府-流域-园区-企业”的四级环境风险应急体系,全面深化区域环境风险管理及防控要求,针对园区内企业可能发生的物料泄漏、火灾、爆炸等风险事故,落实了全面的风险防控。
(七)消防规划
白涛园区现有白涛消防救援站,页岩气、天原化工、建峰化工的企业专职消防队共4支消防救援力量,队员160人,各类消防车33辆,器材2456余件(套)。其中,白涛消防救援站共有指战员34名(干部4人,消防员16人,政府专职消防员14人),各类消防车12辆、器材1616件(套)。其中,灭火类消防车7辆、举高类消防车1辆、专勤类消防车3辆、战勤保障类消防车1辆。
天原化工消防员18人,3台消防车,举高喷射消防车1辆,水罐消防车1辆,泡沫消防车1辆,器材100余件(套)。
建峰化工消防员48人,8辆消防车,举高消防车1辆,水罐消防车1辆,泡沫消防车1辆,指挥消防车1辆,器材保障车1辆,泡沫干粉联用车2辆,干粉消防车1辆,器材340余件(套)。
页岩气消防员24人,消防车10辆,其中重型水罐泡沫车2辆,中型水罐泡沫车2辆,水罐泡沫车2辆,干粉泡沫车1辆,通信指挥车1辆,移动供气车1辆,抢险救援车1辆,器材400余件(套)。
白涛化工园区目前消防力量满足需求,为进一步将强应急能力,将要求各大型企业建立专职消防队,配齐消防应急队伍、配足消防应急器械和物资,完善消防应急体系,与园区、街道健全联络机制。
二、重庆市涪陵临港经济区
(一)燃气工程规划
天然气气源为来自垫江方向的东川气田和川气东送长寿至涪陵南川延长线工程(四川普光气田),通过长寿的长途输气管道输入李渡片区,通过过江管道输入园区。
在南岸浦片区设有四合燃气配气站,输气干线全长约79.52km,D406.4×6.3mm,L360M高频直缝电阻焊钢管,管道设计压力4.0MPa,设计输气规模为390×104m3/d;支线管道长约15.45km,D219.1×5.6mm,L245N高频直缝电阻焊钢管,管道设计压力4.0MPa,设计输气规模为60×104m3/d;新建4座输配气站场和3座阀室:长江西分输站、龙桥站、白涛园区站、清溪园区站,蔺市阀室、江东阀室和板栗清管分输阀室。
涪陵化工天然气长输管道目前由涪陵页岩气产业投资公司收购,该管线共有站场2座。其中一座位于长寿区渡舟镇,渡舟站场为本管线起始站。另一座位于涪陵区龙桥青岗湾原涪陵化工配气站,涪陵化工配气站为终端站,两座站场均为五级站场。
龙海石化配气站有2个气源,分别来自四合燃气和涪陵燃气出站。主要有输送给龙海石化制氢装置、龙海石化锅炉和三峰环保。
通过高压管道与城区其他配气站相互连接,形成完善、安全的燃气收配设施系统。
(二)给水工程规划
南岸浦片区、石塔片区、太极退城入园、苏家湾片区生产生活用水来自恒立信供水公司和龙桥水厂,龙桥水厂日供水能力为1.5万吨,水源来自跃进水库、同心水库、袁家溪;恒立信供水公司日供水能力10万吨,水源来自长江。涪陵化工搬迁后,原码头作为消防车取水码头,可保障紧急情况下的消防用水。
新石片区石沱地块供水来自石沱水厂,水源为天宝寺水库、小坪水库,供水规模1000吨/天。龙海石化公司自建工业供水系统,水源来自长江,设2个5000立方储水罐,日供水能力4000吨,能满足生产及消防用水需求。新石片区的光明地块生产生活用水来自新妙水厂,水源来自天宝寺水库、田家沟水库、郑家沟水库,日供水能力1.2万吨/天。
(三)排水工程规划
园区建有龙桥园区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3万m³/d,设应急池9000m³,主要负责南岸浦片区、苏家湾片区、石塔片区、太极退城入园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处理;石沱工业污水处理厂,一期设计处理规模0.6万m³/d,设应急池1200m³,主要负责新石组团石油制品区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处理;酒井工业污水处理厂,一期设计处理规模0.5万m³/d,设应急池1200m³,主要负责新石组团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区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处理。
原龙桥组团内污水收集,按自然地形进行分区。由污水管网汇集输送至各片区污水处理厂,污水管道沿道路敷设,按照重力流规划。污水主干管管径为DN500—DN800,在受地形限制处设置污水提升泵站。
(四)供热工程规划
园区已经建成锅炉规模为1515t/h,分别为蓬威石化供热中心及龙桥热电联产项。蓬威石化供本厂,龙桥热电供中粮、上甲、双胞胎、一德、太极医药(B区)等企业使用。其中,龙桥热电分别提供蒸汽情况:中粮油脂蒸汽管道压力1.8MPa,温度300℃,长约4632.7m;上甲电子蒸汽管道压力1MPa,温度250℃,长约2500m;一德蒸汽管道压力1.5MPa,温度250℃,长约1150m;上甲至双胞胎饲料厂蒸汽管道压力1MPa,温度250℃,长约1067m;太极蒸汽管道压力1MPa,温度320℃,长约1600m。
园区现有供热设施能够满足企业使用情况。园区现有供热设施能够满足企业使用情况。具体见表6-1。
(五)电力工程规划
1. 用电负荷情况
龙桥工业园区建成及在建项目总用电量约为119821.42万kwh/a,规划期末总用电量为204000万kWh/a,最大负荷小时数为5000h。
2. 双电源情况
经济区电力来自川东电力公司国网和聚龙电力公司。区域内有12座变电站,即:220kV变电站2座:中机变电站、龙桥变电站;110kV变电站8座:石塔变电站、石沱变电站、龙海石化站、圣水变电站、荣桂变电站、万凯变电站、北拱变电站、南岸浦变电站;35kV变电站2座:新妙变电站、蔺市变电站。并建有中机龙桥热电(300MW)、蓬威石化(6MW)自备火电厂等,具备双重电源供电保障能力。
3. 用电设施规划情况
规划建设220kV变电站3座:临港变电站、光明变电站、牌坊变电站;110kV变电站4座:石沱变电站、光明变电站、普陀变电站、沈家变电站;35kV变电站1座:东风变电站。预期建成及在建项目总用电量为119821.42万kWh/a,规划期末总用电量为204000万kWh/a,最大负荷小时数为5000h。
4. 电网规划情况
原龙桥组团主要的220kV、110kV、35kV高压走廊城区段调整为沿规划道路和绿地设置,减少对园区建设用地发展的限制。
新建110kV及以上线路主要沿规划城区外缘通过和沿规划道路设置。现有35kV线路逐步进行改造,近期难以改造的予以保留。
500千伏高压走廊(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宽度60m,220千伏高压走廊(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宽度30m,110kV高压走廊(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宽度20m,高压走廊保护区域内,禁止新建地面建筑物,禁止种植高大树种。
主要景观地带、公共建筑、居住区内规划的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应地埋敷设,以减少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六)固废处置规划
建成Ⅱ类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场,占地106亩,设计总库容72万m3(一期25万m3),配套建成渗漏液污水处理站。经济区所有企业产生的一般工业固废都能得到有效处置,同时也服务于周边其他企业。危险废物由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生活垃圾采取统一收集、由环卫部门统一送涪陵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
(七)事故污水风险防控体系规划
建成应急闸坝2座,分别是:①石沱高蹬河应急闸坝,库容约7.5万m3,配套建成废水回抽系统,将事故废水经泵站回抽龙海石化事故池,由龙海石化污水处理站和石沱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可有效防范高蹬河流域范围内环境风险。②龙桥河应急闸坝,库容约13.5万立方,有效防范上游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废水进入长江;建成龙桥园区、酒井、石沱3座集中污水处理厂,分别配套9000m3、1200m3、1200m3的公共事故池。与企业装置围堰和事故应急池形成四级泄漏污水风险防范体系。
(八)消防规划
经济区建有涪陵区大佛消防救援站,按消防特勤站标准配备人员及装备,满足临港经济区化工产业园龙桥片区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需求。建有龙海石化专职消防队,服务龙海石化及周边区域。现有消防队不能满足临港经济区新石组团光明地块应急救援及时有效的要求,规划在新石组团光明地块附近建设配套消防站,为该地块及周边企业提供消防救援服务。
三、道路交通规划
外部交通规划:重庆白涛工业园区北部规划有一处铁路编组站,新规划两条园区铁路专用线。其中,铁路一线连接编组站和渝怀铁路白涛站;铁路二线连接编组站和东部化工片区。
内部交通规划:在重庆白涛工业园区原有道路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和新建,形成一条东西向贯穿园区的20米主干道作为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武陵大道替代白焦公路(X182)。向北接焦石镇、沿江高速,作为镇区的重要辅助通道。
四、危险化学品运输规划
(一)水路运输
涪陵区拥有水路运输的码头11座,其具体情况详见附表7。
(二)公路运输
涪陵区辖区从事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企业有19家。主要运输的危险化学品有:成品油、液化石油气、液氯、氢气、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甲醇、乙醇等。全区共有运输车辆230辆左右,年运输量约100万吨。
(三)管道运输
长输管道:涪陵区天然气长输管道8条,总里程365公里。
危险化学品管道:涪陵临港经济区化工产业园无危险化学品公用输送管道。重庆白涛工业园区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情况见附表9。
(四)危险化学品运输
1. 严格危险货物运输准入,严禁未经许可擅自开展运输。落实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管理制度,开展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防撞报警系统相关标准贯彻实施,推动阻隔防爆等高新技术运用,2022年底前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全部安装北斗卫星定位装置和远程提醒监控系统,实现运输过程实时定位及路径记录,强化托运、承运、装卸、车辆运行等危险货物运输全链条安全监管。
2. 严格执行内河禁运危险化学品目录和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严格执行特大型公路桥梁、特长公路隧道、饮用水源地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通行现场管控。按照《关于加强港口危险货物储罐安全管理的意见》等规定,加强港口、铁路车站以及与铁路接轨的专用线、专用铁路等危险货物装卸、储存场所和设施的安全监管,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进行清理整顿。
3. 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集中整治,突出特别管控危险化学品运输监管,持续打击挂靠经营、超范围运输、无证上岗、非法改装和罐体质量不达标等行为。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的相关人员、车辆资质管理,积极推广液体危险化学品管廊输送。
4.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量较大的化工园区建设具有洗车、消毒、维修等功能的专用停车场,并纳入信息化监管平台加强管理。
5. 全面开展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排查,重点整治化工园区、化工企业存在的违规堆存、随意倾倒、私自填埋危险废物等问题。危险化学品企业应设置符合要求的危险废物储存设施,鼓励企业自建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危险废物量较大的化工园区应布点建设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企业。
(五)危险化学品管道输送要求
1. 危险化学品管道布局
氯气等剧毒气体化学品管道禁止穿(跨)越公共区域;氨、硫化氢等其他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管道严格控制穿(跨)越公共区域;
其他危险化学品管道建设的选线应当避开地震活动断层和容易发生洪灾、地质灾害的区域;确实无法避开的,应当采取可靠的工程处理措施,确保不受地质灾害影响;
危险化学品管道与居民区、学校等公共场所以及建筑物、构筑物、铁路、公路、航道、港口、市政设施、通信设施、军事设施、电力设施的距离,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
危险化学品管道应当设置明显标志。禁止在危险化学品管道附属设施的上方架设电力线路、通信线路。
危险化学品输送的架空管道跨越道路时,应保证路面以上有5米的净高。
2. 危险化学品管道输送管理
完善企业负主要责任、政府支持协调的政企联动安全管理机制。油气管道使用单位开展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和油气管道评估、整治和完整性评价。强化油气管道高后果区管控。严格落实油气管道和城镇燃气管道法定检验制度。
提升油气管道法定检验覆盖率,新建油气管道100%依法实施监督检验;在用油气管道定期检验率稳步提高,具备检验条件的做到应检尽检。及时整改检验发现的突出隐患,确保管道处于安全可靠的受控状态。
全面开展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形成“一企一策”提升方案。重点做好油气储存基地安全风险管控。
第七章 防灾规划
一、防洪、防涝规划
(一)提高化工园区的防洪潮标准,按100年一遇进行设防;全面排查化工园区内的短时内涝点,并提出防治措施。
(二)疏浚打通化工园区内现有的排水明渠、天然明沟,形成通畅的水系,采取定期清淤、整修加固等工程措施,保证排水通道畅通。
二、防极端天气规划
夏季太阳辐射和紫外线强度大,人员容易发生中暑、热射病等,因此应合理安排室外作业人员的工作时间段和工作时长,避开高温时间作业,足量备好防暑降温药物,改善高温期间室外作业员工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供给必要的劳动保障措施。
(一)建立与当地气象部门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交换和共享机制,涪陵区气象局第一时间向园区发布强风、暴雨等气象灾害的红、橙预警信息,包括气象灾害的影响范围、作用时间和发展趋势。加强对强风灾害影响的研判,指导化工园区内企业做好极端天气下减产、停产的应急准备。
(二)强化应急通讯能力。装备通信服务应急联络设备、移动无线通信设备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通讯要求。
(三)完善应急预案,加强防强风及其次生灾害的措施,并加强演练,不断总结,提高预案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抗震工程规划
规划将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相当于地震重现周期为475年)为设防地震,设防地震烈度相当于6度。
按“平灾结合、就近疏散”的原则充分利用广场、公共绿地作为疏散场所。形成以中心固定避震疏散场所、一般固定避震疏散场所、紧急避震疏散场所和救灾备用地组成的避震疏散场所体系。
规划利用化工园区内红线宽度15米以上的支路、次干道作为中、短程疏散通道,结合人防疏散通道的布置,将主干道、快速路、高速公路等作为城镇对外疏散的通道。疏散通道两侧的建筑必须满足倒坍后仍有7—10米的空间。
四、防雷规划
(一)化工园区依托涪陵区气象局,搞好雷雨天气的预警、预报信息传递工作。
(二)化工园区各企业接到预警预报信息,及时做好防范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防雷防静电检测,完善设备设施。
(三)新建化项目企业应开展防雷设计和验收工作。
五、防外来侵袭规划
利用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推进化工园区封闭化管理,避免无关人流、车流进入化工园区,降低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建立完善园区门禁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严格控制人员、危险化学品车辆进入园区。
第八章 安全管理体系构建规划
一、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规划
贯彻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规定要求,夯实各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化工园区安全监管责任。健全企业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安全监管机制。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实施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不断改善安全生产基本面。对今后实施的危险化学品新、改、扩建项目,其安全风险防控应满足《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生产建设项目安全风险防控指南(试行)的通知》(应急〔2022〕52号)的相关要求。
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规划
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工作推进机制,健全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提高专项排查整治的有效性,推动企业由被动接受安全监管向主动开展安全管理转变,由政府为主的行政执法检查向企业为主的日常化隐患排查转变。
三、安全预防控制体系规划
坚持关口前移、源头防范,完善落实基础制度,突出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全面提升化学品风险辨识、重大危险源精准监管、高风险分级管控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构建制度完备、执行有力、平台支撑、精准有效的安全预防控制体系。
四、智能管理体系规划
建设企业和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制定企业和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南,全面建成集重大危险源管理、双重预防机制、特殊作业管理、智能巡检、人员定位等功能为一体的企业平台,以及集安全基础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双重预防机制、特殊作业管理、封闭化管理、敏捷应急等功能为一体的化工园区平台。
加大应急预案的监管力度,强化应急预案的演练,演练情景设置要科学。
五、安全教育培训规划
(一)通过建设安全技能实训基地,满足化工企业新员工、特种作业人员、班组长、安全管理人员等重点人员和典型化工设备操作与检维修、化工特殊作业、化工工艺安全操作、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安全风险管控、现场应急等重点环节的培训要求。
(二)严格从业人员安全资格条件。落实重点岗位人员配备和资格条件标准要求,研究将涉及重大危险源、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操作人员纳入特种作业人员范围,依法严格实施资格条件和培训考核发证,严厉打击资格培训造假行为。
(三)实施人员资格条件对标行动。制定从业人员安全资格条件达标计划,逐岗开展对标评估,制定实施达标措施,实现危险化学品企业2021年~2023年三年全面达标,精细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企业率先达标。
(四)开展安全培训试点示范。尊重基层和企业首创精神,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安全培训试点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工作。轮训危险化学品重点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班组长,率先对企业重大危险源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操作负责人三个包保责任人进行全覆盖培训。
(五)将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培训空间推广至全区各危化企业,率先实现企业安全培空间全地区覆盖,实现企企有空间、人人有空间,从基础知识到专业安全技术能力的人员素质显著提升。研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明确标准规范,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课程和题库。
第九章 “两重点一重大”管理规划
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一)重大危险源备案
加强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按要求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安全评估及分级、备案。
(二)所有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数据接入重庆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和废弃处置等基础信息共享和监管业务协同记忆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全程监测监控。
(三)深入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
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和构成重大危险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化工企业,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全面开展安全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按照“红橙黄蓝”确定风险等级,实施分级分类动态监管。建立 “消地联合”检查机制,强化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管。
二、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
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企业应按照要求对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进行自动化系统改造,确保符合要求。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和安全联锁装置提高项目本质安全。
三、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
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按要求对储存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设施完善自动化监控系统,实现液位、压力、温度及泄漏报警等重要数据的连续自动监测和数据远传记录,完善必要的紧急切断系统。确保自动连锁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转。
涪陵区应急管理局应按照要求,把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和运输企业,纳入重点监管的企业名单,增加执法检查的频次,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突出加强监管,推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完善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信息共享。整合现有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数据、平台和系统,实现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全过程、全要素、全产业链的连接和监管,具备安全感知、监测、预警、处置、评估等功能,提升跨部门、跨层级的安全生产联动联控能力。
四、“两重点一重大”
(一)严格高风险化工项目准入条件
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以下简称“两重点一重大”)的大型建设项目,其设计单位资质应为工程设计综合资质或相应工程设计化工石化医药、石油天然气(海洋石油)行业、专业资质甲级。建设项目的工艺设计文件应当包括工艺危险性分析报告,对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建设项目,应满足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鼓励企业通过技术革新,使用低危险性、低毒原料替代高风险,高毒原料,减少危险化学品储存和使用量。
(二)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大力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企业、监管部门信息共享、上下贯通,不断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的安全预防控制体系。
(三)提高危险化学品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紧急切断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装备和使用率必须达到100%。
(四)全面排查管控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
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企业应按照《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风险基准》和《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等标准规范确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的,经评估具备就地整改条件的,应按时完成整改,未按时完成整改或不具备整改条件的,应搬迁。
(五)深化精细化工企业反映安全风险评估
凡列入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范围但未开展评估的精细化工生产装置,一律不得生产。现有涉及硝化、氯化、氟化、重氮化、过氧化工艺的精细化工生产装置必须进行有关产品生产工艺全流程的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同时按照加强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指导意见,对相关原料、中间产品、产品及副产物进行热稳定性测试和蒸馏、干燥、储存等单元操作的风险评估,并完善安全管控措施。
(六)推行危险化学品企业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工作
涉及“两重点一重大”和首次工业化设计的建设项目,必须在基础设计阶段开展HAZOP分析。在装置设计阶段进行的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可消除设计缺陷,提高装置的本质安全水平。同时,推行化工生产装置定期开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工作,切实提高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七)提高从业人员准入门槛
对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企业,新入职的主要负责人和主管生产、设备、技术、安全的负责人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化学、化工、安全等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化工类中级及以上职称,新入职的涉及重大危险源、重点监管化工工艺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操作人员必须具备高中及以上学历或化工类中等及以上职业教育水平,新入职的涉及爆炸危险性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化工类大专及以上学历。
五、特别管控危险化学品监管
实施全生命周期信息追溯管控。联合各职能部门构建特别管控危险化学品从生产、储存、使用到产品进入物流、运输、进出口环节的全生命周期追溯监管体系,完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相关部门监管信息实时动态更新。探索在特别管控危险化学品的产品包装以及中型散装容器、大型容器、可移动罐柜和罐车上加贴二维码或电子标签,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逐步实现特别管控危险化学品的全生命周期过程跟踪、信息监控与追溯。
对特别管控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从严审批,严格从业人员准入,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产业布局规划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对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产业布局规划的建设项目,依法依规予以审批,避免“一刀切”。
对涉及特别管控危险化学品企业应在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内划定特定区域、仓间或者储罐定点储存特别管控危险化学品,提高管理水平,合理调控库存量、周转量,加强精细化管理,实现特别管控危险化学品的定置管理。
第十章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及设施规划
一、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和机制
按照《涪陵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应急体系建设的意见》(涪陵府发〔2020〕9号),目前涪陵区已经建立以专业救援队伍为骨干、以企业应急救援队伍为补充、以社会应急力量为辅助的事故灾害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健全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加强联合应对事故灾难的预测预警、指挥协调和救援保障等机制建设,强化预防和处置生产安全事故区域联动协作机制。
完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理顺应急指挥协调和联动机制,建立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之间、企业与相关相邻企业之间、企业与应急救援专业队伍之间、不同应急救援专业队伍之间快速应急联动机制,积极引导和督促各企业专兼职消防队签订联防协议,完善涪陵区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理顺各部门所承担的职责,根据专项应急预案中的联动机制指导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
二、推进应急能力规划
(一)建设重庆市综合应急救援区域中心(涪陵)
根据重庆市统一部署,涪陵区配合,在涪陵区建设区域应急救援中心,突出救援支持、协同调度、队伍驻地、日常训练、教育培训、装备保障等功能,全面提升区域综合应急救援和应急保障能力。
(二)建设区域性应急中心指挥平台
打造智慧应急综合管理平台,优化升级智慧安监信息化系统,建立应急指挥调度、应急处置等智慧信息系统,并与智慧城市管理平台相融合;新建应急三维基础数据系统、森林洪水灾害救援辅助系统和全区应急物资装备调度管理系统。实现市、区、乡镇三级应急指挥平台互联互通、完善远程指挥功能、建设地理信息系统(GIS)、建设应急管理综合业务系统。实现指挥中心一网打尽、一屏通览、一键指挥功能。
(三)建设区域性应急救援队伍训练培训教育基地
建设应急逃生综合体验馆、800平方米队伍训练能力提升基地功能房、15000平方米训练场及器材存放地、1200平方米灾害培训体验中心,建成后能辐射周边区县,有效提高应急救援队伍水平。
(四)建设智慧应急信息化工程
1. 建设涪陵区智慧应急支撑体系
建设指挥信息网、卫星通信网和无线通信网;建成区应急管理云数据中心;应用国家危化、非煤、工贸等行业领域监管执法系统,完善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集智慧安全监管和全区统一的事故灾害应急调度指挥于一体的应急综合管理平台。
2. 建设智能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以预警大数据云平台为基础,提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五个功能平台智能化水平,增加系统接入的监测数据种类,增强预警数据可视化显示能力。升级改造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业务平台,建设突发事件应急预警平台和基于多灾种监测和风险隐患数据的部门研判会商平台。
3. 建设预警信息发布传播能力提升工程
建立精细到乡镇、村庄、重点林区、乡村旅游区的无缝隙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业务,实现预警信息面向指定区域、指定人群和全媒体精准靶向快速推送。推进预警工作站村(社区)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预警工作体系和“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户一人”六级预警信息发布体系。
(五)建设化工安全技能实训基地
由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校牵头为主建单位,企业参与的方式建设,主实训基地设在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校,分基地设在符合区域产业特点和企业生产实际的大型化工企业。建设包括典型化工设备操作与检修实训设施、化工特殊作业安全技能实训设施、化工工艺安全实训设施、个体防护和应急处置实训设施、事故警示教育和伤害体验设施、配套培训研讨教室等六部分内容。建成后可服务周边企业,实现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功能。
(六)提升化工行业从业人员安全素养
推进行业监管人员和企业员工安全素养提升。加强高危行业和领域全体员工培训,落实一线岗位责任,实现行业企业整体提升。
三、应急物资装备规划
(一)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库
建立区域性应急物资储备库,集防火、防汛、救灾等一体的应急救灾物资储备,房屋总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包括库房、生产辅助用房、管理用房和附属用房等。
(二)配备应急管理执法装备
按照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装备标准,结合执法任务实际需求,为执法人员配备个体防护、执法保障、执法过程、测量侦检等设备以及行业专用等装备。
四、应急救援专业队伍规划
建立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
(一)重庆白涛工业园区应急救援力量
重庆白涛工业园区建立消防应急机制,在园区东部设特勤消防站1座,即白涛消防救援站,将市危化救援建峰队、市危化救援天原队纳入园区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的专职应急救援队伍。同时,园区管委会组建安全志愿者队伍,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和器材。
(二)涪陵临港经济区化工产业园应急救援力量
在化工企业集中的南岸浦组团建设大佛消防救援站,在新石组团光明地块附近建设配套消防站,将龙海石化公司专职消防救援队纳入园区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的专职应急救援队伍。
五、完善医疗卫生应急保障
(一)依托目前区内现有医疗资源确定指定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伤害重症(如烧伤、灼伤、中毒等)应急救治医院。
(二)编制危险化学品事故急救手册,主要满足生产、储存、使用过程中常见的危险化学品烧伤、灼伤和中毒等急救需要,各化工企业应配备常用的医疗急救药品,员工能够实施急救标准化程序。
六、建立应急能力评估体系
探索建立应急能力评估体系,通过建立一套评估体系,从应急物资保障、应急人员素质、应急组织能力、医疗救护条件等方面进行评估,判断一个企业或区域的应急救援能力是否满足要求。重点组织开展应急救援装备的成套性和适应性评估。针对近年来重特大事故案例,对不同事故应急处置所需装备的成套性、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估,及时查找存在问题,改进装备配备工作。
第十一章 规划效果预测
一、规划实施的重大项目及投资估算
规划实施的重大项目见附表10。
二、安全效益、社会效益分析
化工行业的安全发展,对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认真落实化工行业的安全发展规划,有利于涪陵区化工行业安全健康发展。
通过实施重点规划项目,能够有效规范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加快涪陵区应急救援、教育培训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涪陵区安全水平和竞争力,有效规范化工行业生产经营秩序,整合和提升应急资源,强化安全培训,增强政府与公众沟通互动,显著提高区内安全生产工作服务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水平,提升涪陵区化工行业本质安全水平,为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第十二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推进安全生产领域的改革发展,构建化工行业安全发展管理新局面,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认真贯彻《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落实区委区政府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委员会的作用,统筹协调各部门,确保本规划的实施。
二、部门分工合作
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涉及应急管理、发改委、建设、规划、国土、环保、交通、消防等等各政府有关部门、各园区管理委员会和供电、供水、供气等相关行业领域,各部门和有关单位在区委区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加强协调配合,强化化工行业安全监管。明确本部门工作职责并将化工行业工作任务纳入年度计划和考核制目标,确保本规划顺利实施。
三、人力资源保障
化工行业由于其专业性、技术性的特质,在其行业安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强力支撑。加强人才保障,建设面向重点区域、重点部门、重点工程的化工行业人才队伍,加快化工行业高层次紧缺性人才培育及引进,加强保障规划实施的人才队伍建设。
四、用地供应保障
将涪陵区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作为涪陵区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保障化工园区内项目以及配套安全设施用地需求。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合理选址,切实做好化工园区和化工产业安全发展配套设施的空间布局优化与土地规划局部调整的完善工作,保障化工园区和相关配套设施场所用地。
五、资金投入保障
在安全生产专项经费中,充分考量危险化学品风险管控的占比。统筹财政支持,按照化工园区建设、搬迁改造、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建设、风险管控建设等各项工作任务做好年度财政预算,为化工行业安全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附件:
1. 编制依据
2. 涪陵区化工行业“十三五”期间成果一览表
3.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情况一览表
4. 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情况一览表
5. 重大危险源企业情况一览表
6. 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企业情况一览表
7. 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的企业情况一览表
8. 危险化学品码头情况统计
9. 白涛园区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情况统计
10. 规划实施的重大项目情况统计表
11. 化工园区集中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