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高新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涪陵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8年)》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
2024年1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涪陵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2023—2028年)
前 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下简称“两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绿色发展观的深刻体现,精辟论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路径。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以下简称“两山”基地)建设,是涪陵区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推动区域“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高效转化,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颜值”的重要途径。
涪陵地处重庆市中部,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坐拥两江画卷,承袭千年文脉,素以“世界榨菜之乡”、水下碑林“白鹤梁”和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而闻名。域内区位优势突出、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经济实力强劲,是一座宜居宜游的山水之城、内畅外联的枢纽之城、特色鲜明的产业之城。近年来,涪陵区坚持把生态作为“最具显示度的闪亮标识、最具竞争力的宝贵财富、最富创造力的发展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优势产业,积极推动“两山”价值转化,一幅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都市文明与田园诗意深度交融、城市记忆与农耕乡愁山鸣谷应的美丽画卷在涪陵大地徐徐展开,先后囊获“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中国最美旅游名区”等国家级“金名片”,用实际行动走出了一条传统工业大区成功转型绿色循环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
区委、区政府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涪陵特色、可观可感的“两山”理念实践路径,推动生态蜕变、发展蝶变、文明淬变,助力高水平建设美丽涪陵,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市域范例涪陵样板。按照《关于印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试行)〉的通知》(环生态〔2019〕76号)和《关于印发〈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管理规程及建设指标〉等三项制度的通知》(渝环办〔2020〕8号)等文件要求,制定《涪陵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8年)》。本方案建设范围为涪陵区全域,含11个街道、16个乡镇,总面积2942.37平方公里。
第一章 “两山”基地建设背景与意义
第一节 “两山”基地建设背景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15年3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式写入《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党的十九大将“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再次强调,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成为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遵循。
2016年,原环境保护部将浙江省安吉县列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试点县。2017年,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命名了浙江省安吉县等13个地区为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19年,生态环境部制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试行)》,促进“两山”理念在实践层面落地生根。截至目前,全国共命名七批240个“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其中重庆市有6个区县获得命名。2020年,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为进一步指导、规范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工作,制定了《重庆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为各区县开展“两山”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支撑。近年来,各区县坚持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积极推进“两山”实践探索,在构筑绿水青山、推动绿色发展、实现金山银山、建立长效制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树立了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样板,形成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
涪陵位于重庆市中部、三峡库区腹地,是重庆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性中心城市、重庆主城都市区重要战略支点城市,素以“世界榨菜之乡”、水下碑林“白鹤梁”和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而闻名。区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齐头并进,蓝天碧水青山是生态涪陵的诗意写真,绿色创新质量是产业涪陵的传神写实,生态绿色宜居是美丽涪陵的生动写照,具备开展“两山”基地建设的良好生态和人文优势。2022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6天、居主城都市区第4,长江、乌江涪陵段水质稳定为优,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7.61%,地区生产总值超1500亿元,居全市第五、主城新区第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3.47万元、居全市第三,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产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29.5%、4.8%。
近年来,涪陵区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生态+”理念谋发展,以“+生态”思路发展产业,把生态作为“最具显示度的闪亮标识、最具竞争力的宝贵财富、最富创造力的发展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优势产业,积极推动“两山”价值转化,先后囊获“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中国最美旅游名区”等国家级“金名片”,用实际行动走出了一条传统工业大区成功转型绿色循环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
第二节 “两山”基地建设意义
一、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遵循,“两山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深刻回答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涪陵区开展“两山”基地建设,就是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落实并转化为具有特色的实践探索任务,是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胜势,使绿水青山成为长远发展的资本,将宏伟蓝图转变成人民群众可感知的阶段性目标的具体实践。
二、深入落实国家及重庆市重大战略的具体实践
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都十分注重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美丽重庆建设大会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涪陵是重庆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西部陆海新通道市域辅枢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性中心城市、重庆主城都市区重要战略支点城市,开展“两山”基地建设就是要统筹“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在美丽中国建设的宏大实践中,让涪陵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更优美,奋力推动“生态资本”源源不断地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幸福资本”。
三、高水平建设“三高地三示范区”的有力抓手
“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涪陵区第六次党代会提出: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立足“彰显‘三个重要’的百万人口战略支点城市”定位,坚持“科创+”“绿色+”,加快建设“三高地三示范区”,奋力推动实现“十个新提升”,为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涪陵新篇章而努力奋斗。开展“两山”基地建设,是顺应市区两级战略部署的具体实践,有利于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关系,推动形成绿色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切实增强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拓展“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渠道,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新时期全面推进“美丽涪陵”建设的关键之举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今后五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8月18日,美丽重庆大会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市域范例”。9月14日,美丽涪陵大会指出“要全面落实美丽重庆建设大会安排部署,谋划美丽涪陵建设的目标举措,努力在美丽重庆建设中走在前、作示范,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市域范例涪陵样板”。开展“两山”基地建设,发展“美丽经济”,有利于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的理念思路机制方法变革重塑,实现全区生态环境质量、城乡大美格局、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数智化水平的显著提升。
五、不断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生态产品生产和供给能力的基础,“两山论”的核心环节就是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促进“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涪陵区开展“两山”基地建设,就是要坚持始终将山水林田湖草沙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统一保护,守住绿水青山之本。进而强化技术路线创新和配套制度保障,通过培育具备涪陵特色和生态品质的高附加值产品,加大技术和财税、金融制度保障,将资源环境的优势转化为产品品质优势,使保护和恢复生态的价值在市场上稳定地、增值地变现。此外,通过建立由利益共同体向生命共同体转化的灵活高效的共享机制,使群众有公平的机会从这种转化中受益,从而将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转化为高品质产业发展的内源动力。
第二章 区域概况
第一节 区位概况
一、地理位置
涪陵区位于重庆市中部、三峡库区腹地,地处北纬29º21′至30º01′、东经106º56′至107º3′之间,东邻丰都县,南接南川区、武隆区,西连巴南区,北靠长寿区、垫江县,境内长江横贯东西86公里,乌江纵卧南北35公里,幅员面积2942.37平方公里。
二、交通条件
涪陵区位于重庆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的联结点,“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与南向新通道的交汇点,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主通道(渝怀铁路)重要节点,重庆“一区”联结“两群”Y字形节点,自古有“依托两江、承接东西、联动干支”的交通地位。
第二节 自然状况
一、地形地貌
涪陵区地处四川盆地东部的“盆东平行岭谷区”与“巫山大娄山中山区”过渡地带,地理特征多元,条岭状背斜低山与宽缓的向斜谷地相间有序排列,有山地、丘陵、平坝、台地、山原、河漫滩、阶地等7种地貌类型,其中山地、丘陵占82.5%。区内海拔最高2033米,最低138米,多在200-800米之间,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升高,西北部地势较低,多为河谷丘陵、低山;东南部较高,多为丘陵山地。
二、气候特征
涪陵区地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季风突出。多年平均气温18.2℃,年均降雨量为1097.8mm,年均风速0.9米/秒,年均相对湿度78.3%,年均日照时数1095.7小时。
三、河流水系
涪陵区水网密布,境内长江横贯东西77公里,乌江纵卧南北33公里。除长江、乌江外,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9条,分别是黎香溪、同乐河、油江河、岔河、羊石溪、清溪沟、袁家溪、上桥河、珍溪河、碧溪河、渠溪河、白水河、盐石溪、后溪河、龙塘河、大溪河、小溪河、麻溪河、枧溪河。
四、土壤类型
涪陵区土壤有水稻土、紫色土、冲积土、山地黄壤4个大类,6个亚类,18个土属,64个土种。其中,水稻土占耕地面积的51.6%,紫色土占耕地面积的35.4%,冲积土占耕地面积的0.4%,山地黄壤占耕地面积的12.6%。土质较肥沃,土层内富含多种微量元素,pH微酸性,为青菜头的生长提供了优良的物质基础。
第三节 资源状况
一、土地资源
涪陵区耕地面积805.89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珍溪镇、蔺市街道、马武镇、龙潭镇和百胜镇等镇街。其中旱地430.84平方公里,占比53.46%;水田375.05平方公里,占比46.54%。全区稳定耕地717.18平方公里,稳定耕地占比88.99%。全区耕地质量整体不高,等别以9-11等为主,占比88.01%,平均质量等别为9.6等。
二、水资源
涪陵区水资源主要来自于降水、过境江河取水、中小型水库蓄水,2022年,全区有小型水库154座、中型水库7座、塘坝12415口,地表水资源量19.296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1581亿立方米,平均产水系数0.53,产水模数65.5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三、矿产资源
涪陵区共发现矿产资源11种,包括煤、页岩气(含天然气)、地热、硫铁矿、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砂岩、水泥配料用泥岩、建筑用砂岩、建筑用页岩和铁。其中,开发利用的矿产8种(不含煤、硫铁矿和铁)。涪陵页岩气田资源量近2万亿立方米气当量,累计提交探明储量8975.24亿立方米,占全国页岩气探明储量的34%,是国内最早实现商业化开发、累产气量最高的页岩气田,也是全球除北美外最大的页岩气田。
四、生物资源
涪陵区动植物种类丰富,是三峡库区重要的生物资源库,其中珍贵稀有树种有南方红豆杉、桫椤、香果树、七叶一枝花等;动物种类丰富,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小灵猫、穿山甲等,二级保护的动物有画眉、猕猴、红腹锦鸡、橙翅噪鹛等。
五、文化资源
涪陵区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巴文化、白鹤梁题刻文化、理文化和榨菜文化等本源文化,“水下碑林”白鹤梁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文站,巴人遗址小田溪出土了我国第一套战国时代的错金编钟,北岩“点易洞”是宋代“程朱理学”的发祥胜地,为和平“铸剑为犁”的816工程是三线建设文旅融合的新典范。其中,白鹤梁题刻文化铭刻着长江流域及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蕴藏着厚重的中华文化基因和中华历史文脉,是长江母亲河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世界水文遗产典型代表。古人以石梁为载体、石鱼为水标,镌刻文字记载长江1200余年间72个年份的枯水资料的做法是当地人们基于对长江上游水文条件的长期观察并利用涪陵段独特的河床构造和其他自然地理条件的创造,为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和与之配套的技术体系提供了独特的实物见证,体现了中华民族顺应自然、追求人地和谐的精神追求,是见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活化石。
六、旅游资源
涪陵区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人文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极具魅力。悠久厚重的历史沉淀和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是涪陵繁荣发展的源头活水,更是涪陵这座宜业、宜居、宜乐、宜游城市的根与魂;“蜀中山水奇,应推此第一”的乌江画廊涪陵段是千里乌江的压轴之卷,被誉为千里乌江第一峡;地球上最古老的“伤痕”——武陵山大裂谷是一座见证2.5万亿年前“海枯石烂、沧海变幻”的天然地质博物馆;重庆市最美森林氧吧——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当之无愧的避暑胜地,高山花乡——大木花谷形成连天花海、山水相依的谷地花海景观,已成为全国花卉旅游典范之一,素有“中国普罗旺斯”美誉。目前,全区有国家A级景区12个,其中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武陵山大裂谷、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木花谷•林下花园、816工程为4A级景区,形成了“一带两区”的旅游发展格局,铸造了“神奇巴国故都•魅力休闲涪陵”的旅游形象,打响“两江福地•神奇涪陵”文旅品牌。2022年全区接待游客2832.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8%。
第四节 社会经济状况
一、区划人口
全区辖27个乡镇街道,包括李渡街道、敦仁街道、崇义街道、荔枝街道、江东街道、江北街道、龙桥街道、白涛街道、马鞍街道、蔺市街道、义和街道11个街道,百胜镇、珍溪镇、清溪镇、南沱镇、石沱镇、新妙镇、焦石镇、马武镇、青羊镇、龙潭镇、罗云镇、同乐镇、大顺镇、增福镇14个镇,大木乡、武陵山乡2个乡。2022年,常住人口111.5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1.81万人,农村人口29.71万人,城镇化率73.36%。
二、经济发展
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4.3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47万元,分别比上年可比增长2.6%、2.8%,GDP总量居全市第五、主城新区第一,人均GDP居全市第三。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0亿元,居全市第4位,增长2.6%;其中税收48.1亿元,税收总量在全市居第2位。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0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0.7%。
三、产业发展
涪陵是工业强区、农业大区,拥有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等多块金字招牌,形成了以涪陵高新区、临港经济区、白涛新材料科技城为承载的工业发展格局,构建了“1+2+8+N”[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体系,培育了材料、清洁能源、消费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六大支柱产业,现有6户百亿级企业、48户10亿级企业、137户亿元以上企业,在沪深上市企业5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2户,各类国市级研发机构111个,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数量居全市区县第一。此外,农业产业发展特色鲜明,构建形成了以榨菜为主导、中药材和生态畜牧为支撑的“1+2+X”[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依托榨区内龙头企业,建成了全球最智能的榨菜生产线和重庆市第一家中药材智能工厂,打造了“种养加销”全产业链,榨菜、中药材、畜牧全产业链产值分别突破130亿元、60亿元、38亿元。2022年,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92.4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69.9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41.9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1︰57.8︰36.1,规上工业产值2295亿元,居重庆市区县前列。
第三章 “两山”实践探索成效与问题分析
第一节“两山”实践探索进展与成效
一、全面守护,“绿水青山”生态本底持续擦亮
系统保护武陵山绿色生态屏障。护好一脉青山,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77.08平方公里,优化调整7个自然保护地,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涉自然保护地问题整改完成率达到100%。大力开展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扎实推进“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全区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7.61%,成功跻身国家森林城市。统筹推进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持续实施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关闭生态敏感区非煤矿山18家,完成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生态修复267公顷、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392.2公顷,创新打造全市首个“全生命周期安全绿色智慧矿山”。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建成武陵山生物多样性司法协同保护基地,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工作获农业农村部长江办表彰。
努力绘就天蓝水清地净美丽画卷。始终把保护好长江母亲河和三峡库区摆在首要位置,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等标志性战役,全区环境质量实现稳中向好。守护一江碧水,统筹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管理,累计建成投用各类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53座,实现榨菜生产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国考、市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连续5年为100%,长江涪陵段水样在北京“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展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模式入选全国示范案例(全市唯一)。呵护一片蓝天,综合施策改善空气质量,持续实施“1+6”大气污染防治保障措施,严控交通、扬尘、生活、工业等污染,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4年达320天以上,“净空碧透、白云悠悠”成为涪陵靓丽名片。爱护一方净土,坚决守住“地洁”底线,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制度,深化无废城市建设,成功创建“无废城市细胞”36个。
聚力彰显环境责任新担当。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力推动“中字头”“部字头”“市字头”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明查暗访交办问题整改,将督察整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重大发展任务、重大民生工程,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制度、最有力的措施推进解决各类突出环境问题。全面完成两轮次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四年度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整改任务,中化涪陵化工污染整治推动企业绿色转型督察整改成效获得生态环境部肯定,多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市级以上媒体报道作为正面典型案例报道;涪陵黄旗港码头污水垃圾收运设施整改成效被纳入2021年国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成效部分播放。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突出问题,2022年群众环保投诉同比下降23.5%,社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提升至95%以上。
二、互融共促,“金山银山”转化效益更加凸显
与农业互融,用绿色赋能山地特色经济。依托特色农牧资源,发展壮大“1+2+X”特色产业集群,构建农业绿色发展体系,打造全球泡(榨)菜出口基地,全国道地中药材之乡,推动“种养加销”全产业链发展,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科技园、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青菜头)和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青菜头)标准化生产基地。坚持科技赋能,建成世界最大最全青菜头遗传种质基因库,打造国家级科研平台6个、市级农业科创及科普平台19个,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个、行业标准3个,建立绿色食品相关生产技术规程29项。坚持生态循环,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探索榨菜废弃物“变废为宝”,利用榨菜盐水每年生产榨菜酱油5万吨、新增产值8000万元,化肥、农药使用总量连续7年减少,绿色防控覆盖率提高到45%。坚持品牌创新,培育涉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7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2件,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重庆名牌农产品19个。2022年,榨菜全产业链总产值132.9亿元、中药材综合产值115亿元,农产品加工总产值突破330亿元、领跑全市,农业总产值达139.58亿元、居全市第五。
与工业互融,让绿色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坚持“科创+”“绿色+”,构建“1+2+8+N”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体系,老工业城市“破茧化蝶”,先后获批全国老工业搬迁改造试点城市和全国(重庆环都市区)老工业城市以及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成功入围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一进一退”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严控“两高”项目发展,淘汰落后产能,聚焦化工、有色金属、页岩气、建材等重点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行动,累计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市级绿色工厂16家、市级绿色园区1个。“链上发力”完成绿色新兴制造业整体跃升,建成重庆市首个千亿级材料产业集群,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6家、高新技术企业51家。2022年,全区规上工业产值达229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产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29.5%、4.8%。
与文旅互融,以绿色递出靓丽“名片”。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完善基础设施,畅通交通循环,丰富旅游产品,升级智慧旅游,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打造人文风景旅游目的地。成功创建武陵山大裂谷、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816工程、大木花谷•林下花园、白鹤梁水下博物馆5个4A级景区,816工程旅游景区获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依托长江古水文站建设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典范。聚力讲好榨菜故事,建立国家级榨菜文化研究院,探索发展“榨菜+”沉浸式体验游,精心打造黄草山十二居榨菜风情园、二渡村“世界榨菜第一村”等特色景点,建成榨菜主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38个。探索发展富有菜乡风情的全域旅游,联合白鹤梁水下博物馆、816工程、武陵山大裂谷等景区推出精品旅游线路5条,打造乡村观光、农业体验、休闲养生、亲子乐园等游乐项目,获批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2022年,全区共接待游客超28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64亿元。
三、机制发力,“生态立区”绿色之路越走越宽
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不断完善。拧紧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链条,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制度,出台《重庆市涪陵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区级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将生态环境保护绩效纳入领导干部综合考核体系。出台《重庆市涪陵区乡镇街道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协调工作机制》等文件,形成乡镇街道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重点审计方法,建立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审计主要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落实河长制,率先实施“河库警长制”,建立的“智慧河长”系统获公安部全国推广。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构建党政同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林长制长效机制。出台“收榨菜原料必须收集榨菜腌制废水”制度,实施榨菜行业精细化环境管理专项行动,严格落实榨菜腌制废水产生、转运、处置台账清单制度,督促榨菜企业、榨菜合作社及榨菜加工户落实环保主体责任。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断健全。积极推动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全面落实城镇污水费、生活垃圾费、环保税,协同建立用水权、用能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制度。建立纵横向结合的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2020—2022年累计获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偿金7881万元,获得流域横向生态补偿金800万元。探索建立榨菜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创新“企业+合作社+农户”股份合作模式,建立“一个保护价、两份保证金、一条利益链”利益平衡机制,吸纳2万余户农户入股合作,带动16余万农户增收致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试点推行榨菜农业产业链金融链长制,围绕榨菜选种育种、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建立双向反馈机制、优化特色金融服务、促进财政金融联动,初步构建起“全链条、全产品、全客户”的金融服务体系,在重庆创办首家“榨菜专营支行”,推出“渝快乡村贷(涪陵榨菜贷)”特色金融产品,创设“见贷即担”“批量授信”等模式,《人行涪陵分行:重点农业产业链金融链长制试点》入选“2022十大重庆经济改革创新案例。
第二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一、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压力大
大气环境持续改善遭遇瓶颈期,全区以PM2.5、NO2以及O3为主要代表性污染物的复合型污染特征逐渐凸显,NO2和VOCs等O3前体物的浓度上升趋势尚未有效遏制。水环境质量有待全面提升,境内干流水质普遍优良,支流水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任务重,农村地区环境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农业种植、水产养殖等污染控制难度大。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治理与管控基础较为薄弱。
二、生态产业发展形势趋紧
丘陵地形制约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量参差不齐,农业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小农户难以实现产业融合价值链中对产品标准、质量、品控的要求。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偏慢,科创能级还不够高,全区以技术、技能、知识等为主的质量竞争型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较低,高质量发展水平和效益有待提升。白鹤梁水文文化、榨菜文化和三线文化的挖掘还待深入,活化利用不足、宣传推广不够,文旅新产品、新业态创新发展不足。
三、“两山”转化机制有待健全
“两山”转化组织保障体系不完善,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还处于起步阶段,生态产品市场化机制在“两山”转化中运用还较少,社会资本参与、公众参与“两山”基地建设的机制体制不健全,有利于推进“两山”转化的系列政策设计和制度供给不够,实现生态富民的任务依然艰巨。现有“两山”转化典型模式宣传推广不够,在全市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足,公众对“两山”理论的认知还不清晰,主动参与“两山”建设积极性不高。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重庆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涪陵是重庆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肩负着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时代重任。近年来,涪陵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相比,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效益,还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两山”基地建设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涪陵区委政府将以巩固提升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抓手,按下“两山”基地建设快进键,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健全“两山”转化体制机制,全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奋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提升,力争通过3—5年时间将涪陵打造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价值转化示范样板。
第三节“两山”理念实践典型案例
案例一:“两江福地”治水兴水打造千年白鹤梁靓丽名片
【基本情况】
水是生态之基、生产之要、幸福之源,水之于涪陵,是生命的印记,长、乌两江奔腾不息在城区交汇,世界水文遗产典型代表和三峡文物保护重点对象——白鹤梁题刻位于城北长江江心,历代劳动人民“石鱼出水兆丰年”的经验总结,见证了大河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进程,白鹤梁水下原址保护工程更是当代中国对新发展理念的生动诠释,成为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鲜活样版。近年来,涪陵区深入挖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依托,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治理水环境、弘扬水文化、激活水经济,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水治理的积极性,引领全社会形成“知水、爱水、惜水、节水、护水”的良好风尚,让美丽河湖转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幸福之源。
【主要举措】
(一)精准治水护清波,擦亮水文化底蕴
高位推动吹响“护水”冲锋号。坚持头雁引领,在全市率先推行区四大班子领导全部担任区级河长(库长)、设立两级河库警长,全区77公里长江、31公里乌江、238条中小河流、158座水库全部“认职认责”到位。严格环境准入,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全面关停长江、乌江沿线小水泥厂、小煤矿类企业,完成太极制药、三爱海陵等环保搬迁。坚持破解“化工围江”困局,成立督察工作领导小组,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以壮志断腕的决心关停中化涪陵化工南岸浦厂区,将磷石膏“污染山”建成城市休闲公园,投入3200余万元治理磷石膏“污染水”,磷石膏渗滤液在全国率先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改革创新共奏“管水”大合唱。创新探索以“河长制”实现“河长治”,在全市首创“河库警长”与“智慧河长”,建立规划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涉河涉污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智慧河长”管理信息系统被公安部在全国推广。创新出台长江人文生态检察制度,凝聚多方合力构建长江生态全链条保护体系,创建AI预警处理机制、全方位协作机制、立体化宣传机制,打造“监督阵地再前移、司法修复更有效、社会治理再提升”的长江生态保护涪陵品牌。创新构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先行先试机制,建立完善污水治理“全方位”工作机制、“一体化”管理机制及“协同化”联动机制,实现农村污水治理建管并重、长效管护。
精准发力打好“治水”攻坚战。加强水环境要素治理,分类推进390个入河排污口整治,累计完成125个行政村农村环境和3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建成投用各类污水处理设施253座,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实现24小时在线监测,全区码头实现污染物接收转运全覆盖。创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构建集“污水收集管网-智能化生态调控池-还土管网”于一体的污水资源化利用体系,在全区78个农村居民点推广,先后增加污水收集管网230公里、一体化处理设施21座、资源化利用设施93座、生态调控池1.1万余立方米。多措并举实施水生态修复,深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消落区保护治理、长江岸线保护修复、石漠化综合治理等,推进“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近10年累计完成营造林156万亩,长江两岸第一道山脊线内实现应绿尽绿。
(二)保护白鹤梁题刻,千年文脉传古今
工程保护,建成世界首座水下博物馆。历经千余年,白鹤梁上大多数题刻虽然还清晰可见,但题刻所在的岩体已有“病害”。为解决岩体裂缝交错、江水冲刷侵蚀、船只撞击等问题,先后论证十年,创新采用“无压容器”原理方案建造一个椭圆形钢筋混凝土罩体,构建既通过石梁自身与长江水体联通,又有人工补给水源、人工清洁和监测调控的相对封闭的水体小生态,使水下保护体结构及文物处于内外水压平衡状态,实现了白鹤梁题刻“原址、原样、原环境”保护。2009年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保护工程荣获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一等奖,2015年荣获FIDIC(菲迪克)国际工程项目优胜奖。
科技保护,科研攻关延续题刻生命历程。创新研发集水循环净化处理、自动监测与控制于一体的自适应净水平压系统,建立起保护体内水体浊度及内外水压差控制标准,解决了水下10—40m深变动水位及高浊度江水条件下原水环境保护、清晰观赏、工程及文物安全等技术难题。创新投用国内文博界唯一深水照明系统,提升题刻展示效果,降低能耗、减小温升、减弱光照强度、阻滞藻类生长,保护体内水质明显改善。探索建立长效、完善的监测系统,对水下题刻现状、藻类生长、水下保护工程安全情况等进行全面监测,建立起了一整套长江水位、流量、流速与补水量的动态平衡数据库,消除了最高水位40米的强压和32米落差对保护体结构及文物本体安全威胁。
法治保护,守牢水文遗址“金山银山”。强化立法保护,出台我国首个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地方性法规——《重庆市长江白鹤梁题刻保护管理办法》,明确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保护管理职责和任务。编制实施《重庆市涪陵区白鹤梁题刻文物保护规划》,划定公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和传承利用好白鹤梁题刻奠定坚实基础。强化机构保障,成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白鹤梁保护管理处暨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将白鹤梁纳入三峡博物馆正处级内设机构管理,并建立起规范完整的体制机制,先后荣获“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价值挖掘,千年题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坚持将挖掘传统文化与弘扬先进文化相结合,开展白鹤梁题刻价值研究、白鹤梁题刻摹录校记、白鹤梁与长江水文科学史研究,成立申请非遗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推进与埃及尼罗尺石刻联合申遗,开创世界遗产保护新模式。多次举办“白鹤梁•世界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白鹤梁•长江水文化及水遗产保护利用”等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形成学术论文160余篇,出版《白鹤梁: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白鹤梁题刻求索集》《白鹤梁题刻——从保护工程到水下博物馆》等书籍,“世界的白鹤梁 幸福的新涪陵”国际影响力、国际知名度不断提升。2006年、2012年、2017年白鹤梁题刻三度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三)弘扬长江水文化,借水生金促转换
活化利用,社会效益反哺文化传承。依托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活动让水遗产“动”起来,传承以“石鱼水标”为代表的“长江标准眼”的水文科学价值,以“水下碑林”为代表的文学艺术价值,以“世界首座水下博物馆”为代表的当今高科技文物保护工程。依托“白鹤梁旅游文化节”“石鱼出水兆丰年•白鹤梁•中国农民丰收节”等节会,举办《石鱼出水兆丰年•丰收画卷展》《长江史书—新中国70年•我和白鹤梁》等大型展览让水遗产“活”起来。依托以白鹤梁题刻为主题的文创产品、文学艺术、影视作品创作等IP让水遗产“火”起来,联合腾讯《王者荣耀》打造的“大乔•白鹤梁神女”文创主题皮肤,累计曝光量达7亿。截至2022年底,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累计接待中外游客200万余人次,免费讲解6.7万余场次,组织巡展/研学275场、受众达32.4万人次。
水旅融合,全面激活特色“水经济”。坚持以水润城、与水共兴,将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建设。按照“先定山水再定城”思路,“以江为轴、山为脉”优化城区空间结构,优化“两江四岸”生态景观,建成江南、江东等滨江沿线公园和27公里滨江环湖景观带,致力提升城市品质。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精心打造集文、商、旅、产为一体的综合型文化项目——城市会客厅•长涪汇/巴国故都文化长廊,分设书香涪州、烟雨涪州、缤纷涪州三个板块,构建涪陵图书馆、涪江艺术中心、鹤鸣书院、智慧之眼、儿童书店、家训馆、唐卡博物馆、宝风画院等众多生活美学文化艺术空间,作为千年文脉“白鹤梁”文物遗产等巴渝文化精华的展示窗口、文商旅产平台、企业会客厅和人文风景眼。
【主要成效】
系统治理实现水环境由“清”到“美”。涪陵区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向发力,纵深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全力以赴打好“碧水保卫战”,全力优化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弘扬水文化,提升了治水“效度”“深度”和“广度”,实现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和”美好愿景。2022年,长江清溪场、乌江菜场沱和麻柳嘴、碧溪河百汇等国考、市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9个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8%、86%,黎香溪(涪陵段)、慧谷湖(水磨滩水库)、上桥河入选获评全市首届幸福河湖。
水下遗址保护彰显中国智慧。白鹤梁题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物载体,白鹤梁水下原址保护工程是迄今水下文物保护涉及技术学科最多、难度最大的项目之一,在国际上率先解决了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展示难题,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真实、立体地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形象。近年来,涪陵区着力推动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白鹤梁原址保护作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最具特色的展示节点之一,推动白鹤梁文化与旅游、科普、教育等业态完美融合,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逐年凸显。
【经验与启示】
白鹤梁题刻是世界上大河干流现存年代较早、延续时间最长、相关信息最为丰富的枯水水文题刻群,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有“世界水文资料宝库”之称,其水文科学价值对研究长江流域的水电开发、桥梁建设、内河航运、农田灌溉、城市供水、沿江防洪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研究北半球的气候学、气象学和环境变迁也有参考价值。
以白鹤梁题刻为代表的水文遗产文物预防性保护关键技术和监测技术系统装备的研发创新,对全国甚至全球水下遗址的保护与展示具有可示范性;在保护好传承好白鹤梁题刻等珍贵文化遗产的同时,通过适度发展旅游等方式,发挥文化遗产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作用,对进一步激发同类文化遗产的活力具有可推广性。
此外,涪陵区坚持以自然为“友”、走“和谐共生”之道,以文化当“魂”、谋“永续长存”之制,视生态为“财”、行“共进双赢”之法的生态文明思想,通过治理水环境、弘扬水文化、激活水经济,以治水补足曾经粗放发展带来的生态欠账,推动“生态良好”转化成“生活美好”的经验做法,全方面彰显了涪陵特色的长江文化、治水模式和用水智慧。
案例二:“涪陵榨菜”一粒小种子育出百亿大产业金字招牌
【基本情况】
涪陵因榨菜闻名,榨菜以涪陵著称。涪陵榨菜自1898年诞生并推向市场、走向世界以来,历经百年沧桑,与欧洲的酸黄瓜、德国的甜酸甘蓝并誉为世界三大名腌菜,已发展成重庆市农村经济中产销规模最大、品牌知名度最高、辐射带动能力最强的优势特色支柱产业,在品种选育、种植技术、生产加工、品牌文化等方面积淀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优势。鲜香脆嫩的榨菜,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但榨菜废水因高盐、高COD和半成品加工户废水散排直排等问题也曾对长江生态环境造成不小威胁。为保护三峡库区一库清水,涪陵区坚决践行绿色发展承诺,制定细化榨菜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榨菜废水治理措施,创新制定行业排放标准,推动榨菜行业从传统作坊式、分散式生产逐步向集中、规范、绿色的生产方式转变,从“一粒种子”到“一碟小菜”再到“一个产业”,带动了16余万青菜头种植户、1700余原料加工户、60万农民增收致富,正在让生长在绿水青山的“青疙瘩”变成“金疙瘩”。
【主要举措】
(一)优育“一粒种子”,推动绿色种植“固本”
坚持源头把控,打造种质资源“农业芯片”。强化基础研究,依托渝东南农科院开展芥菜起源与分类、青菜头全基因组测序,发现并命名4个芥菜新变种,建立中国芥菜4个大类16个变种的分类系统。强化种质资源保护,与国内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种质资源鉴定、利用、保存条件建设等深入合作,实施优质特色种质资源战略储备计划,建成国内外最大且最全的中国芥菜遗传种质基因库。强化新品种选育,建立南方芥菜品质改良与栽培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蔬菜改良中心涪陵榨菜研究中心等7个科研平台,育成的永安小叶、涪杂2号等10余新品种用于全国80%的青菜头种植区域,在国内率先实现青菜头杂种优势利用。
坚持优势引领,建设绿色种植“特优区”。优化农业生产条件,积极推进农田宜机化和农机宜田化,不断提高榨菜产业农机装备水平,完成8.8万亩榨菜原料基地宜机化改造,建成45.17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青菜头)标准化生产基地”,占全区种植面积比例达61.5%。强化标准化种植,出台《青菜头规范化栽培技术手册》《青菜头种植技术规范》《生产技术指导和推广》《农业投入品管理》等多项制度,制定青菜头种、管、收、储系列指导标准,推广应用根肿病生物控防、病毒病(含蚜虫)安全防控技术等新技术,确保涪陵青菜头质量安全,2017年涪陵青菜头被评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坚持污染防治,严把种植过程“绿色关”。加强青菜头种植过程污染防治,大规模推广“稻菜轮作”,全面推行“一控两减三基本”[ ],持续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行动。采取综合防治、精准施药、高效低毒农药替代、改农户分散防治为统防统治等措施减少农药使用量;推广“配方肥+秸秆还田”“配方肥+有机肥”“配方肥+绿肥”“配方肥+土壤改良”“菜-沼-畜”“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模式,采取调优结构、精准施肥、有机肥替代、改进施肥方式等措施降低化肥使用量。青菜头种植主产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化肥、农药有效利用率均达41.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秸秆、农膜实现全部回收利用,青菜头菜叶实现100%还田还土。
(二)加工“一碟小菜”,推动技术创新“提效”
构建绿色加工体系,打造健康榨菜新标杆。就地发展初加工,推动青菜头初加工工序前移,实施榨菜专业合作社或加工大户承接“二盐翻池看筋”项目,统一组织青菜头修剪看筋、入窖腌制、盐菜块加工等。集中发展精深加工,实施榨菜企业提升“双百行动”,推动榨菜企业扩能升级,提升榨菜产业集中度、优化榨菜加工工艺,累计培育榨菜加工企业41家,其中重点龙头企业20家,年成品榨菜生产能力达60万吨。探索发展健康榨菜,建成投产行业内首条现代工艺智能化生产线,创新自动控温巴氏杀菌等15项工艺,发布《中国健康榨菜绿皮书》,研发精准控盐等新兴技术,榨菜含盐量从12%降到3%,30余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榨菜)质量安全示范区。
强化废水治污清源,保护三峡库区一江碧水。强化政策引领,出台“收榨菜原料必须收榨菜腌制废水”等制度,落实“水随菜走”措施,投入近4亿元集中建设标准化原料腌制池16余万立方米,规范收集处置腌制废水。坚持科学治污,投入5.2亿元推广盐水生化处理技术,建成42座榨菜废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1.5万吨,实现100%达标排放。创新处理工艺,推动榨菜废水除磷、脱氮等技改,为全市榨菜废水处理标准制定提供了典型样本。涪陵榨菜集团在行业内率先探索引进MVR蒸发浓缩技术,每天可处理榨菜废水220吨、回收食盐约16吨,每年可减少废水排放5万吨,与传统生化处理方式相比,每吨处理费用可节约40%。加强环境监管,制定《榨菜生产企业整治技术要求》和《榨菜半成品加工户环保技术要求》,开展榨菜行业精细化环境管理专项行动,建立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推动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探索资源回收利用,走“变废为宝”循环路。推动菜皮菜筋无害化处理,建成2.5万吨/年废弃榨菜皮资源化利用生产线,实现“废弃榨菜皮—脱水—添加辅精—生物颗粒燃料或饲料添加剂”华丽转身,年生产生物颗粒燃料0.75万吨、饲料添加剂0.25万吨,彻底结束废弃榨菜皮依靠填埋的处置历史。推进榨菜盐水蒸发浓缩循环利用,将废水中饱和盐溶液及产生的结晶盐用于榨菜原料再腌制,蒸发形成的纯净水循环利用,回收利用率100%。探索榨菜附产物开发利用,鼓励榨菜酱油生产企业、榨菜加工户充分利用高浓度腌制盐水(卤汁)熬制生产酱油,全区每年可循环利用高浓度腌制盐水约20万吨,生产榨菜酱油约5万吨,新增产值8000万元以上。
(三)唱响“一个品牌”,推动营销创新“升值”
深耕品牌建设,提升知名度和认知度。坚持“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向发力,成功创建“涪陵榨菜”“乌江”“餐餐想”“辣妹子”中国驰名商标4件,“涪陵榨菜”“Fuling Zhacai”“涪陵青菜头”地理标志证明3件,重庆市著名商标22件。集中升级企业品牌矩阵,建立企业商标品牌200余个,形成涪陵青菜头、全形榨菜、方便榨菜、出口榨菜四大系列100余个产品品种,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式品牌的涪陵榨菜共获国际、国内省部级以上金、银、优质奖100余个(次),“乌江牌榨菜”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奖银奖”,为迄今为止全国酱腌菜行业中唯一获此殊荣的最高质量奖项。
加强商标管理,塑造榨菜行业溯源标杆。制定《涪陵榨菜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办法》,规范“涪陵榨菜”证明商标的使用条件、申请程序、被许可使用企业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实施涪陵榨菜品牌质量战略,参与制定《地理标志产品 涪陵榨菜》国家标准1个,引领修订《榨菜》《方便榨菜》等行业标准2个,创新建立区块链溯源于品牌保护系统,对育种、生产、物流、销售等环节进行全流程溯源管理,推进优质农产品向“生态精品”品牌转变,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2022年,涪陵榨菜以96.89的品牌声誉值位列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蔬菜)品牌声誉首位。
推广数字营销,开拓市场渠道形成新增长点。发布中国首个榨菜指数平台,上线运行榨菜“产业大脑”,集成榨菜行业原料、政策、产业、产品、商标“五大数据中心”和榨菜产业在生态发展、惠民增收、产业集聚、产品销售、品牌舆情等五个环节“十大指数”,“一个平台”实现榨菜产、供、销全链条信息互联互享,引领我国榨菜产业及酱腌菜产业向科技化、信息化迈进。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大力拓展市场,推销榨菜至全国各县域城市和各大网购平台,年销售量达50亿元;在“今日头条”创建“涪陵榨菜”“一日三餐 好好吃饭”两个话题,总曝光量2.05亿次,总发表话题讨论条数9270条次。实施“中国味道”海外营销,成立涪陵榨菜国际贸易公司,联合四川、浙江等省市级周边区县组建出口企业联盟,统一建立出口标准、追溯体系、运行机制等,成功创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榨菜)。
【主要举措】
(一)坚持创新引领,打造绿色能源“大粮仓”
强化科技攻坚,持续增储上产。创新集成页岩气藏综合评价、水平井组优快钻完井、长水平井分段压裂试气、试采开发、绿色开发5大技术体系,促进页岩气开发关键装备和工具全部国产化,打破了国外公司的装备和技术垄断。探索形成页岩气立体开发模式、开发调整井“大丛式井组”优快钻井技术等4项创新成果,其中3项达国际领先水平。制定国内首个页岩气勘探开发井控实施细则等制度标准,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77件,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二等奖1 项,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3 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 项,中国石化科技进步特等奖1 项、一等奖3 项。截至2022年,累计探明储量近9000亿立方米、累计生产页岩气452.85亿立方米,产销量持续名列中国页岩气行业前茅。
深化节能减排,践行双碳战略。全面实施“油改电”,将钻井、压裂施工由柴油驱动改为网电驱动,钻井施工和压裂施工分别从每口井平均消耗300吨、260柴油变为用电120万千瓦时,累计减少柴油消耗20.88万吨,减少碳排放量14.23万吨,综合能耗从30.4242万吨标煤减至10.4711万吨标煤,降低65.58%。积极优化放喷求产制度,运用新型背压阀边进站边试气工艺,单井减少页岩气放空燃烧20余万立方米。探索采用泡沫排采技术,降低开发过程中页岩气放空燃烧量,目前已在35口气井实施,减少碳排放9100吨。
积极引智借脑,打造智慧气田。按照“数据+平台+应用”模式,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面向气藏动态管理、单井管理、管网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环保、生产运行优化、协同研究等七大业务域的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建设,实现了钻测录固、压裂投产、试气生产等核心业务进度可查、指标可比、对标可追、安全可控。创新开发气藏评价及预警预测模型机制,实现“井站无人值守、区域集中监控、电子智能巡检”,打造“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的现代气藏管理新模式,提高了各采气平台的安全性和采气效率。截至2022年底,通过智能采气平台,累计实施老井综合治理措施452井次,年增气量3.29亿立方米。
(二)加强清洁生产,守牢环境保护“高压线”
“礼让”绿水青山,避开风险地带。开展页岩气开采区域地理条件详查,制作《探采矿区块与各类保护地重叠区域面积统计表》,明确探采矿区块与各类保护区的重叠面积;制定井位部署“绕行”办法,坚决避让一级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重庆江东桫椤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域。不断优化平台设计,创新采用“丛式井”设计、“井工厂”钻井和压裂施工模式,平均单井用地较常规模式节约近30%;采用临时征地办法,严格按照复垦方案,施工结束后开展周边植被恢复、土地复垦等,大幅减少土地征用面积。
强化水体保护,动力之源长流。为保护当地水资源,在远离焦石镇十几公里的白涛工业园建立取水泵站,直接从乌江取水,经自建管线密闭集输至各压裂平台,不与当地群众“争水”。全面推行“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根据钻井废水、压裂返排液、采气废水不同性质,通过筛选水处理剂、优选水处理剂配方、工业废水全部用于压裂回用等措施,有效减少新鲜水消耗量,实现采出水资源化利用,工业废水零排放。建成投运国内首个页岩气产出水处理工程,建设产出水处理站1座、收集泵站27座、产出水收集管网103千米,废水处置合格率100%,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守护清新空气,蓝天依然常新。在气田开发区域设置多个空气质量检测点、定期开展检测,严格按照“双碳”目标要求,不断优化绿色开发技术,利用先进的随钻录井仪器,时刻对钻井生产进行监控,防止浅层气、裂缝气等溢出污染环境。积极优化放喷求产制度,运用新型背压阀边进站边试气工艺,单井减少页岩气放空燃烧20余万立方米。大力落实甲烷控排措施,全面推行“试采一体化流程”,实现气井边测试边生产,放喷过程每年减少甲烷排放3.94万吨。
推进固废治理,资源循环利用。通过水泥窑协同处置水基钻屑、采出水絮凝物、油基灰渣,实现水基钻屑现场零库存、油基灰渣100%合规处置。坚持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油基钻屑,处理后的钻屑含油率在3‰以下,远严于北美2%的标准。推进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源头减量,开展三开水基钻井液替代油基钻井液试验,运用瘦身井眼技术减少水基钻屑、油基钻屑产生总量。开展水基钻屑土壤化及其利用技术研究,人工土壤满足CJ/T340-2016《绿化种植土壤》要求,每年可向当地公司提供化肥生产原料气近5.57亿立方米,年产化肥约85.8万吨,助力重庆、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区春耕生产。
加强环保监管,创建绿色企业。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成立气田HSE协调委员会,设置安全环保管理部、应急救援中心、环境监测站等专职环保监管部门,明确各级环保责任主体。强化制度体系建设,发布国内首部页岩气开发环境保护白皮书—《涪陵页岩气开发环境保护白皮书》,出台《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油基钻屑及废矿物油专项管理规定》《钻井和井下污染防治技术要求》《固体废物管理规范》等20多项页岩气系列标准、规定。建立环保监管机制,首次在国内采用安全环保“立体”监督和环保“三维度”管理模式,实行企业自主监管、第三方监督、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四位一体监管机制。探索绿色发展长效机制,创建绿色标杆基层,制定落实绿色文化建设方案,让绿色发展、绿色生产、绿色办公、绿色生活等理念深度融入气田生产经营全过程。
(三)反哺社会民生,回馈巴山渝水“暖人心”
推动产业链延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依托丰富的页岩气资源,狠抓本地高效利用,不断向下延伸产业链,形成先进合成新材料产业集群,在白涛新材料科技城布局建设一批页岩气建链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清洁能源优先供应重庆地区工业和民用气市场。坚持优先选用本地产品和本地供应商参与生产建设,出台页岩气装备制造相关政策,全力引进压裂、钻采、水处理、用气设备研发制造龙头企业及普钢、水泥、设备、化工原材料等方面20多家重庆地区供应商,涉及产品采购资金、劳务费用数十亿元,带动当地就业近万人。2012年以来,页岩气开发实现产值620亿元、缴税78.47亿元,拉动涪陵区GDP增长1.5个百分点,每开发一口页岩气井,就给焦石镇带来20万-50万元收入。
强化企地共建,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围绕“生态宜居,能源焦石”发展理念,把全镇发展融入到页岩气示范区建设的大环境中去,加强与中石化重庆页岩气涪陵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合作,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镇、市级卫生镇、市级文明镇等。在开发气田的同时,中国石化累计投入4.39亿元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修路铺桥、建水窖,让当地特色农产品出山更加便捷,解决当地村民饮水和农田灌溉问题,惠及群众2万多人次。积极推进脱贫攻坚、扶贫帮困、志愿服务、环保公益等活动,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形成了企地合力共建、互惠互利的良好格局。
深化区域协作,搭建互利共赢平台。推动建设重庆涪陵国家页岩油气科技创新产业园,联合重庆市科协、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成立国内首个页岩气院士工作站,通过联合攻关重点解决页岩气开发重点基础理论及关键工艺技术;联合重庆市科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和涪陵区政府,成立重庆页岩气产业技术研究院,建立政-产-学-研-用模式,进一步提高科研技术含“绿”量。联合梁平、垫江、忠县、丰都等区县,合理调配生产资源,通过加快复兴区块新井投产、深化开采工艺技术运用、强化页岩油安全储运等措施,持续推动复兴区块页岩气油增储上产。依托《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携手长宁—威远统筹推进川渝地区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打造西南地区百亿级储气调峰基地,有效缓解川渝地区冬季天然气供需矛盾。
【主要成效】
绿色气源为长江经济带贡献“中国涪气”。十年余来,涪陵页岩气田积极推动增储上产,努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奉献清洁能源,从“一井独秀”到“众井成林”,从“一张白纸”到“中国示范”,从“一亿产能”到“圆梦百亿”,累计探明储量近9000亿立方米、累计生产页岩气452.85亿立方米,产销量持续名列中国页岩气行业前茅。通过川气东送管道,源源不断为长江经济带中下游沿线6省、2直辖市、70多个大中型城市、上千家企业、2亿多居民送去绿色清洁能源,成为“气化长江经济带”行动的重要资源。
绿色技术为页岩气开发提供“中国样板”。涪陵页岩气田是中国页岩气商业化开发的“先行者”,创造了页岩气领域低成本、规模化、绿色施工的“中国样本”,先后获得“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工厂”“中国页岩气开发绿色典范”等国家级荣誉称号。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全面深化节能减排措施,各项环保能耗指标均位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单井电驱钻井能耗比柴驱钻井节约能耗356.36吨标煤,累计减少能耗1.71万吨标煤;单段电驱压裂能耗比柴驱压裂节约13.24吨标煤,累计减少能耗6712吨标煤,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贡献了涪陵力量。
地企合作助力脱贫攻坚作出了“涪陵示范”。主产区焦石镇在服务页岩气示范区建设过程中,着力推进地企共建共治共享,建立起服务页岩气建设“1237”工作机制,探索建立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公司与群众共建共享利益关联机制,用民生建设促就业,用建设成果促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GDP从2013年的6.86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0.6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5万元,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提升,先后获评“国家能矿资源型特色小城镇”“国家园林城镇”“国家卫生镇”“重庆市文明镇”“重庆市卫生镇”等国家级、市级荣誉称号,成为远近闻名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宜居乐业的幸福小镇。
【经验与启示】
涪陵页岩气示范区通过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形成了以“土地集约化利用、绿色钻井工艺、环境友好型压裂试采、钻屑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废水循环利用”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开发技
术集成,以达成绿色高效开发的根本目的。
以精益管理铸就中国质量,首次在国内采用安全环保“立体”监督和环保“三维度”管理模式,推广“高速离心+热裂解”油基钻屑处理和废液循环利 用技术,气田开发实现了工业废气、废水、废渣“零排放”,打造了中国页岩气开发的绿色典范,为其他地区页岩气开发与管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以技术创新书写中国奇迹,形成了以“山地湿气集输处理技术、钻井-地面一体化设计技术、页岩气设备撬装化设计技术、智能化气田技术”为核心的页岩气标准化设计体系,走出了一条技术自主、装备国产、环境友好、效益优化的中国特色页岩气开发之路,整体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中国页岩气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标准。
案例四:“睦和新兴”诗意栖居生态田园绘就和美乡村
乡村,美在山水、美在产业、美在人文、美在人心,有多姿多彩的美丽乡村,才有气象万千的美丽涪陵。近年来,涪陵区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兴绿色之业、富生态之民,努力打造有颜值、有内涵、有实力的美丽乡村,催生了以南沱镇睦和村、大顺镇新兴村为典型代表的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三美融合”高地,探索出一条以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南沱镇睦和村——“荔枝龙眼”满枝头,果香四季甜万心
【基本情况】
南沱镇睦和村地处长江南岸,四面环水的江中小岛坪西坝保留了数百株百年龙眼古树,被誉为“江中绿宝石”。2002年,三峡工程蓄水后睦和村成为重点移民村,村里原有的2668亩耕地被淹没到只剩1678亩,人均耕地不足6分,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移民生计遭遇挑战。为实现移民“搬得出、安得稳、逐步能致富”目标,睦和村按照“生态强村,产业富民”发展思路,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着力打造“春有枇杷、夏有荔枝、秋有龙眼、冬有脐橙”的休闲观光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典范,通过绿色转型带动民富村美,打通了“两山”价值转化通道,迈上了“土里栽树子,四季卖果子,家里开馆子,就地进厂子,外出挣票子,青山变金子”的“六子”致富之路,原本贫穷落后的移民村变成了“库区明珠”。
【主要举措】
(一)开展系统治理,筑牢绿色发展基础
建设“绿色廊道”筑屏障。依托三峡库区“坡改梯”“移土培肥”工程,实施长江三峡库区139—156米水位的“移土培肥”200余亩,修建改造“坡改梯”500余亩,使坡土耕地得以有效保护,山坡贫脊地变为了肥沃的良田良土。借助“长江库周绿化带工程”,围绕“水、土”两大污染源防治,强化消落区非法种植治理,将沿江绿色屏障建设与柑橘种植相结合,增强河岸水土涵蓄作用,提升水土保持效率。2022年,村域森林覆盖率高达95%。
保护“江中宝岛”焕新生。加强坪西岛龙眼古树资源保护利用,启动古树抢救复壮行动,采取“一树一策”逐一修复。开展坪西岛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实施库岸环境综合整治、鸟类生境修复等工程,通过对脆弱生态系统的保护、受损生态系统修复,构建生态绿廊、恢复全岛生态基底,提升生态功能,增强生态服务,打造一个岛内环境自然化、农业种植生态化、科普研学一体化、自然教育专业化的长江上游首个生态保护与农业产业复合的江心岛。
改善人居环境展新颜。以农村“厕所革命”和污水垃圾治理为突破口,围绕庭院美化、垃圾治理、危旧房整治、饮水管网改造、道路整治公共景观打造等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制定奖惩制度,开展日常入户检查评比,实现公共区域美化亮化,村容村貌改善明显成为闻名遐迩的“三峡库区移民生态家园示范村”。2022年,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95%,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达到80%。
(二)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优化产业结构添动能。1999年三峡移民搬迁以来,立足村内江、湖、岛、山、果、林特色资源,依托优质龙眼果树种植传统,以特色经济果林产业纵深发展为主线,先后引进了龙眼、荔枝、枇杷、柑橘等果苗,打造成“春摘枇杷、夏摘荔枝、秋收龙眼、冬摘柑橘”的“水果之乡”。布局“一路三片区”功能分区,沿村内主要对外道路为主轴布局水果采摘区和水果售卖点,以西南方向为重点布局荔枝、枇杷、柑橘等特色水果种植区,以沿长江岸线及平西岛景观布局龙眼种植及自然风光观赏区,依托村内移民搬迁点和移民街布局特色移民文化展示区。
推广科学种植提效益。加强合作引技术,与西南大学、重庆市农科院、四川省农科院和本地农技推广机构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将果园作为科研单位的科技推广示范基地,打造中国北缘最大的龙眼荔枝品种资源保护基地、涪陵龙眼荔枝品牌种植基地。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展“区域特色生态果品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三峡库区龙眼优质早结丰产试验示范”“龙眼地方优良品种选育及示范”等项目,稳妥推进枇杷、龙眼、荔枝、脐橙的品种淘汰和换代,提高果树产出率、优果率,促进增产稳产和移民增收。
注重品牌塑造显特色。坚持示范引领,注册成立睦和果品专业技术协会、睦和龙哥果品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5个乡镇20多个村,2265户农户从事龙眼水果产业发展,带动涪陵龙眼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获评“中国绿色生态龙眼之乡”。发挥品牌效应,成功注册“涪陵龙眼”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睦和龙哥”“睦和村”“平西坝”“邦道”牌水果品牌商标,其中“睦和龙哥”被评为重庆市“著名商标”,获得“绿色食品”认证,鲜龙眼市场销售价格约每斤3-5元左右提升至每斤6—10元左右,平均上涨36%,并实现就地销售,供不应求。
开发乡村旅游享红利。坚持“以产带旅”,引入“妃子笑”荔枝、“蜀冠一号”龙眼、纽荷尔脐橙等优良品种打造四季果园,推出春采枇杷、夏啖荔枝、秋尝龙眼、冬摘脐橙采摘体验游。坚持“以节兴旅”,每年举办三峡库区龙眼文化节、柑橘采摘节、枇杷、荔枝采摘活动等节庆活动,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微信等各类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提升乡村休闲旅游品牌知名度,实现“以节促销、以节增收”。坚持“以景促旅”,建成投用睦和村乡愁馆和枇杷山观景平台、连睦路观光步道、观江亭等景观项目,打造睦和民宿一条街,发展星级农家乐4家、特色乡村民宿20家,全年接待游客约1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00余万元。
(三)强化制度建设,筑牢永续发展保障
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因地制宜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融入网格管理,构建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依托的“三治融合”农村治理体系。建立完善《村民代表议事规则》《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流程》等制度,细化落实“三事分流”规定,“大事”上报党委政府依法办理,“小事”村居“两委”自治解决,“私事”院坝邻里和善调节,群众参与率、满意度、获得感显著提升。成立村级绿化管理领导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组长,制定绿化管理办法,将“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四清四改”纳入村规民约,利用黑板报、广播、宣传标语、宣传栏等阵地,对破坏绿化的行为视情节轻重及时给予教育处罚,号召村民共同维护绿色家园。
探索联农带农机制。创新建立“村两委+合作社+果协+公司+基地+果农”运作模式,由村两委干部牵头组建农民合作社,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宗旨,为村民免费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优质服务,探索多渠道的增收致富项目,引导果农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探索建立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商标品牌、统一物资供应、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价格、分户经营管理的“五统一分”果园管理模式,切实保障农户利益。2019年,睦和龙哥果品专业合作社入选首届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先后荣获中国农业部“全国农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重庆市农委“模范合作社”。
大顺镇新兴村—“黄精灵芝”出深山,药香四溢传万里
【基本情况】
大顺镇新兴村距涪陵城区59公里,因地处偏僻、交通不畅、信息闭塞和产业空心,村内大量宅基地闲置、大片耕地撂荒,常住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50%,是名副其实的脱贫攻坚重点村。2018年,全村率先探索“三变”改革,以闲置宅基地为抓手、以共享农庄为载体,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探索“生态+、生产+、生活+”新模式,大力发展灵芝、黄精等生态产业,逐步形成“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如今新兴村不再是破落闭塞的贫困村、“空壳村”,而是成为远近闻名的脱贫致富村、乡村振兴明星村。
【主要举措】
(一)整治全域土地,“零散地”成为“聚宝盆”
依托大顺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实施千秋塝梯田综合整治,构建乡村田园生态景观环境,化零为整提升土地效益。通过梯田修复整治、台面重构、田块归并等工程恢复水田功能,通过对梯田田坎、道路体系、灌排体系等系统修复整治完善道路体系,使梯田得到了有效利用;通过实施渍水净化池、拦水坎、观光栈道、步道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对农田、湿地、河道进行系统修复整治,在满足排洪、灌溉、生产用水需求同时,净化水质、改善河岸生态,恢复溪沟、湿地等自然环境;通过院落四旁地整治、栅栏、花池、鸟箱、灭虫灯等工程实施,改善人居生活环境,营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景观。
(二)盘活闲置资源,“新模式”带来“大收益”
“三股联动”整合闲置宅基地。组建以村集体为载体、农民为主体的新型集体经济运管组织——村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对村内闲置宅基地、闲置危房、闲置土地等进行收储、整合,建立闲置资源资产“预收储”台账,为编制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和引入企业资本实施项目开发搭建平台。其中,农户以资源资产入股,企业以资金技术入股,村组集体以管理服务职能入股,按照群众利益最大化原则明确股权占比和分配原则,实现农村资产和企业资本双向流通。
“三管齐下”激活“沉睡”资产。以闲置宅基地资源为核心,通过租赁、自营、共建方式“三管齐下”,形成“宅基地+承包地”“宅基地+鱼塘”“宅基地+果园”等灵活多样的“宅基地+”打包套餐化运营模式。村内“半亩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宅基地+承包地+鱼塘”打包运营模式,租用农户闲置宅基地4处2870平方米,附带流转周边耕地近300亩,鱼塘37亩,打造乡村民宿经营点;重庆市花土堡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与村集体联合采取“宅基地+承包地+果园”打包运营模式,租用农户闲置宅基地5处3210平方米,流转周边耕地近370亩、果园80亩,发展生态、绿色、有机农业;村集体采取“资管会+种植大户+龙头企业”模式,以自有闲置宅基地和承包地资源入股,由经营大户负责种植管理,打造国家级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中药材产业康养示范园区。
“三方共赢”固牢利益联结。创新“村集体+企业+农户”三赢共享模式,推行“村组集体+非公企业+村民(+X[ ])”收益分配模式,村组集体占10%、非公企业占49%、村民(+X)占41%,打造村组集体管理服务、企业发展项目、村民占股分红的合作共赢新格局,集体和企业形成三方经营和利益共同体。农户每年除从企业获得600元/亩的土地入股保底分红、务工收入外,还可获得资管会综合收益二次分配;村组集体每年享有土地固定分红100元/亩,另参与企业盈利的0.2%分红收益。
(三)整合优质资源,“贫困村”蝶变“明星村”
巧用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发展高端中药材种植产业,以“农业景观化、景观农业化”为原则,大力推广林下还原野生栽培方式集群式、规模化种植了近5000千亩包括黄精、灵芝、石斛、仙茅、阳荷、薄荷在内的多种名特中药食材,全村中药材收入占比达全村总收入的67.3%。采用的智能物联网信息技术,建成全区首个林下中药材灌溉系统—“智慧灵芝弥雾系统”,实时收集汇聚种植区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信息,保障灵芝子实体生长要求。2022年,林下中药材产值达2亿元,越来越多的群众端起“绿饭碗”,吃上“生态饭”。
活用闲置资源发展共享经济。依托盘活的宅基地,打造共享农庄,在保护生态和村落文化的前提下,引进了半亩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九家企业,先行先试建设以“根创新兴•天河寨共享农庄”为核心的“天河生态颐养公社”,打造以“一屋、一院、一田园”的特色休闲“田养”民宿,配套完善梯田观光、中药材观赏、荷塘观光植入观养、农耕文化体验等项目。共享农庄采用“农户+集体+企业”托管式联合运营模式,三方构成利益共享体,发展共享乡村经济,实现各方共赢。2022年,共享农庄面积约1200亩,涉及盘活建设用地3800平方米,流转周边耕地600亩,林园地500亩,接待游客达2000余人,实现创收4万余元。
善用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依托中药材产业,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以文旅康养为驱动,采取“中药食材种植开发+文旅+康养+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综合利用山、水、田、林、路、村,联农带农打造集种植养殖、生产加工、观光文旅、康养休闲采摘、美食住宿、国学文化、特色娱乐、科普体验为一体的天同•仙草苑山水生态休闲文旅康养综合体,实现集体增收与村民致富“双推进”、基础建设与乡村风貌“双提升”。
【主要成效】
农村环境改善绘就美丽生态新画卷。睦和村、新兴村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宜居家园要求,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多措并举开展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行动,全力补齐农村生活环境基础设施短板,让农村逐渐从“村容整洁”转变成“生态宜居”,形成“田秀、水清、林翠、山绿、村洁”于一体的优美映画。2022年,睦和村绿化覆盖率达90%,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95%,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达到80%。
农村资源盘活激发美丽经济新活力。睦和村通过创新激活“果林经济”,把优质生态产品的综合效益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力,一个个“富民果”,敲开村民的“致富门”,装满果农的“钱袋子”,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发展、村民受益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2022年,睦和村果园种植面积2600亩,年产水果近2000吨,总产值1730万元。新兴村通过探索集体资产运营模式,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让闲置资源进入“产业链”,形成了集体、资本、村民三方共赢的良性循环,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了农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过硬靠山”。截至2022年底,全村盘活闲置宅基地6810平方米、土地780亩、林地1560亩,吸引城市资本投资1.6亿元,带动3000余亩农户土地入股,农户获得直接收益448.6万元、劳务报酬248万余元,村集体获得综合收益74.6万元。
农村宜居宜业奏响美丽生活新乐章。睦和村摒弃传统农业种植模式,不断做大做强优质龙眼、荔枝、枇杷、脐橙等“甜蜜”产业,以乡情馆为依托,大力弘扬三峡移民文化、渔民文化、榨菜文化、龙眼文化、荔枝文化和农耕文化,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村”等国家级荣誉称号。新兴村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后优质的生态环境,示范带动发展高端中药材种植,有效促进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发展,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重庆市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经验与启示】
睦和村、新兴村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以特色经果林产业、中药材产业纵深发展为主线,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探索“生态农文旅”模式,推动农业产业逐渐由“生产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由“大众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变,由“单一产业模式”向“种养加销研学旅”全产业链延伸,助推“绿色平台变生态品牌”,为全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此外,睦和村、新兴村通过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和资源深层次内涵、价值,融合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引导游客“进入式消费”,进而实现生态产品的增值溢价,做到了农户近期得利,长期得绿的良性循环,让广大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对全面实现乡村生态振兴作出了典型示范。
第四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所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和美丽重庆建设大会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涪陵新篇章”为统领,锚定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提升的目标要求,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探索实践“两山”理念转化模式和路径,努力把生态优势变为发展胜势,把自然财富变为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全面助推进“三高地三示范区”和美丽涪陵建设,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市域范例涪陵样板,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中贡献“涪陵智慧”。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厚植基础,生态优先。一以贯之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区域发展的重要位置,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生态修复方式,厚植绿水青山,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引领,绿色发展。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促进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持续转化。
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立足良好的山水资源本底,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因势利导,打造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文化、生态旅游的“生态+”多元复合产业转化格局,打响有特色、高品位、原生态的生态发展金名片。
生态惠民,共建共享。坚持生态为民、生态富民、生态利民、生态惠民,强化“两山”建设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大力发展富民产业,着力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共建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第三节 总体目标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为契机,持续守护长江涪陵段一江碧水,区域治理效能有效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建设人、水、城相依相伴、和谐共生的美丽山水生态环境样板区;聚焦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文旅等模式,培育壮大涪陵榨菜、涪陵页岩气、乡村旅游等特色生态产业,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样板区;深度挖掘榨菜文化、白鹤梁题刻文化,打造涪陵特色的“两山”文化品牌,建设生态文化传承发展样板区;持续推进绿色发展模式、政策、机制创新,建设长治高效的“两山”转化制度样板区。力争2025年前获得重庆市和国家级“两山”基地命名。
——打造美丽山水生态环境样板区。持续巩固天蓝、水清、山绿、地净的良好生态环境,厚植“绿水青山”自然资本。到2025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长江、乌江干流涪陵段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减少,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整体性、稳定性明显增强。
——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样板区。持续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不断增强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做大“金山银山”生态价值。到202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达到市级下达目标要求,建成以页岩气和LNG液化天然气为主的现代清洁能源基地,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以上,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全社会广泛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打造生态文化传承发展样板区。深度挖掘榨菜文化、白鹤梁题刻文化、枳巴文化、易理文化,全面打造具有涪陵特色的“两山”文化品牌,促进生态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推动全民共享共建。到2025年,“两山”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公众对“两山”建设的参与度更高,“两山”建设成效公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两山”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打造长治高效转化制度样板区。健全“两山”转化长效保障机制,绿水青山长效保护修复、生态产品价值稳定实现、生态资源优势持续转化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到2025年,生态补偿类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生态环保投入占GDP比重实现稳定提高。
第四节 建设指标
按照生态环境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要求,构筑绿水青山、推动“两山”转化、建立长效机制3个方面,涉及环境质量、生态状况、民生福祉、生态经济、生态补偿、社会效益、制度创新、资金保障共8大类20个指标的“两山”基地建设指标体系,详见表4-1所示。
第五节 建设路径
结合涪陵区“两山”实践基础、特色、优势,围绕“生态‘蜕变’展现涪陵美,发展‘蝶变’引领经济强”的总体定位,以“1345”为总体建设思路,努力做好厚植绿水青山、铸就金山银山、夯实“两山”转化三篇文章,坚持不懈改善生态环境养护绿水青山、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提质金山银山、推动生态产业化转换铸就金山银山、做实项目落地惠及民生幸福共享“两山”建设成果。
——锚定一个目标:锚定“美丽涪陵”建设目标,助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做好三篇文章:厚植绿水青山、铸就金山银山、夯实“两山”转化。
——塑造四种模式:“生态+农业”厚植绿色生态产品的“品牌赋能”模式,“生态+工业”开发绿色清洁能源的“低碳惠民”模式,“生态+文化”传承大河生态文明的“理念育民”模式,“生态+农旅”建设诗意栖居生态田园的“和美乡村”模式。
——全面落实五大任务:加强生态系统管护,保值绿水青山“含绿量”;深化环境污染治理,提升生态产品“含金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跑出转型升级“加速度”;传承“两山”文化,引领理念富民“新风尚”;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打造山水生金“护航舰”。
第五章 重点任务
第一节 加强生态系统管护,保值绿水青山“含绿量”
一、严格生态空间管控
锚固生态安全格局。依托区域黄草山、勾家场—梓里场山脉、武陵山、长江和乌江、黎香溪、龙潭河、珍溪河及各类自然保护地等山水资源本底,以长江和三峡库区生态保护为核心,构建“两带三屏多廊多点”生态安全格局。“两带”指长江和乌江组成的水源涵养生态带,“三屏”指北部黄草山、中部勾家场—梓里场山脉、南部武陵山组成的“工字形”生态屏障,“多廊”指梨香溪、龙潭河、珍溪河等河流组成的生态廊道,“多点”指大木山自然保护区、武陵山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组成的生态斑块,共同发挥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
强化生态保护与自然保护地监管。发挥生态保护红线对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以及国土空间开发的底线作用,严格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内的开发建设活动。推进各类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矢量数据入库上图和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及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开展自然保护地大检查大整治、“绿盾”行动,推进违法违规行为立查立改。健全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管理站点和人员队伍,建立自然保护地管理制度体系,完善资源管理、环境监测、自然教育、应急防灾、日常巡护等智能化基础设施,提升自然保护地管理现代化水平。
二、保护重要生态系统
促进林地资源保护利用。深入实施“林长制”,科学划分林地保护等级,实行分级保护管理制度。严格林地利用管理,落实林地用途管制、林地使用审核审批和使用林地定额制度。持续开展国土绿化提升行动,突出抓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大工程,高质量建设流域生态廊道、自然山体生态屏障和高速公路、铁路等生态通道,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经济效益。健全森林资源监督、森林资源破坏案件发现和执法机制,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
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定期开展湿地资源调查评估,摸清湿地资源性质、分布、数量、利用等本底,建立湿地资源数据档案和湿地名录。加强湿地用途管控,建立区、乡两级湿地保护责任体系,完善宣教设施,利用“国际湿地日”“重庆市湿地保护周”开展湿地保护利用主题宣传,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积极培育湿地生态产业,推动湿地综合利用、湿地生态旅游建设。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全区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摸清国家重点保护陆生动物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群、数量和分布,完善生物多样性基础数据库。加大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力度,坚决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开展红豆杉、银杏、桫椤、红腹锦鸡等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行动。推动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和观测样区建设,建设生物多样性监测、预警和信息网络平台,建立外来入侵数据库和信息系统。
三、治理生态退化区域
持续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加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重要生态功能区、重要水源地以及重要河流两岸的水土流失防治。开展北部珍溪河、南部沙溪河、西部黎香溪等3个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综合整治,增强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强化生产建设项目和生产建设活动的水土保持监管,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规范约束各类生产建设行为,最大限度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到2028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0平方公里。
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及综合利用。以荔枝街道、白涛街道、武陵山乡为重点,持续开展废弃露天矿山、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和土地复垦,完成破损山地生态复绿。科学推进绿色矿山和绿色矿业发展,推广应用全生命周期绿色生态安全智慧矿山治理成果,探索关闭矿山综合利用模式,提高矿山修复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贡献率。到2027年,完成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生态修复面积110公顷。
大力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分流域推进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通过人工造乔木林、人工造灌木林、退化林修复、封山育林等营造林措施有效增加林草植被覆盖。推动岩溶地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建设,探索发展“石漠化治理+特色产业”“石漠化治理+乡村旅游”等多种综合治理模式,兼顾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栽植花椒、柏树、杉木、香樟、厚朴、楠木、枫香、栾树、水杉、银杏等树种。
加强长江岸线保护修复。严格落实长江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强化分区管理与用途管制。持续开展“清四乱”整治行动,重点解决非法建设、非法围河围库、非法采砂以及非法种植等问题。开展长江消落带综合治理,实施乌江、临港经济区岸线生态修复工程,提升滨江岸线生态功能、防洪功能、亲水用水功能及景观功能。
第二节 深化环境污染治理,提升生态产品“含金量”
一、营造人水和谐环境
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要求,开展排查溯源,建立动态管理台账。按照“依法取缔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规范整治一批”要求,制定长乌江(涪陵段)入河排污口整治方案,以截污治污为重点,实施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工程。到2025年,完成长江、乌江及主要支流入河排污口整治。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快推进水源地排查及整治,核准保护区范围,依法清理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加快推进江东街道等30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完善隔离防护网,增设界桩、界碑等。定期开展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完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到2025年,城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稳定保持100%。
深化工业污染防治。推进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实施白涛潘家坝污水处理厂总磷、总氮达标改造工程,推进龙桥Ⅱ类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场二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工业园区和榨菜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强化页岩气开采中的水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
强化城镇生活污染防治。补齐污水收集官网短板,推进城区雨污管网缺陷修复和混接改造,循序推进雨污分流改造,暂不具备雨污分流条件的应采取截流、调蓄和治理等措施,提高污水收集效能。全面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加快推进大耍坝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强化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运行监管,积极推进“厂网河”一体化改革。
推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严格落实长江流域重要水域“十年禁渔”政策,开展长江(涪陵段)、乌江(涪陵段)、清溪河、碧溪河、麻溪河、黎香溪水生态健康调查,摸清境内主要河流水生生物多样性、水生生境情况、富营养化情况,完善区域内水生态基础数据。统筹推进长江左岸一级支流水生态修复、黎香溪流域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恢复重要河流自然缓冲带。大力推动坪西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实施岸线生态修复、鸟类生境修复、小微湿地建设等重点工程。
二、提升清新空气供给
加强工业废气防治。严格执行国家产能置换规定,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大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提升重点行业氮氧化物去除效率,实施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一企一策”。加快燃煤锅炉淘汰或清洁能源改造,推动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推进水泥等企业超低排放改造,鼓励水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积极谋划汽修行业钣喷中心建设,推动荔枝街道等区域的汽修企业入驻钣喷中心。强化涉气企业大气污染监管,重点污染企业安装污染监控设备,加强企业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监管。
严格控制交通污染。调整运输结构,提高铁路货运量占比,增加水路货运量,持续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持续淘汰、替换老旧车辆,严格实施黄标车、货车限行措施,控制城区货车通行总量。深化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全面淘汰国三及以下柴油和燃气货车(含场内作业车辆),加快淘汰国四柴油货车。加大柴油货车路检、抽检力度,加强机动车注册登记环保查验、排放定期检验及路检路查。加强油品质量监管,严厉查处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合格油品的行为。有序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推进公用、专业充电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城市公共交通、公务用车电动化。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港口码头、船舶等移动源污染防治,加快船舶受电装置改造和港口码头岸电设施建设。
综合治理扬尘污染。深化施工场地扬尘控制“十项规定”和“红黄绿”标志分级管控制度,加强渣土车运输整治和道路深度保洁,持续建设(巩固)扬尘控制示范工地和道路。加强渣土密闭运输联合执法,严格落实“定车辆、定线路、定渣场”要求,强化施工扬尘封闭、遮挡、喷淋、抑尘、洗车、视频监控等监管,坚决杜绝无任何扬尘控制措施的施工。常态化实施道路精细化保洁,制定国控点周边重点路段扬尘控制方案,加大清扫、冲水力度,保持城市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不低于90%。加强沿岸港口码头堆场、工业企业堆场、页岩气钻井平台、混凝土搅拌站、露天矿山以及城市裸地等监督管理。
有效控制生活污染。严格管控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选址,有序推进重点管控区域生活油烟治理,依法查处排放污染物不达标、油烟净化设施闲置等违法行为。科学有序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巩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成果。强化烟花爆竹燃放管理,加强烟花爆竹禁燃区监管。严控露天焚烧行为,严禁在非指定区域露天焚烧、烧烤等。强化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中转站等监管,防止恶臭废气排放。
开展重污染天气防范。修订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健全污染过程预警应急分级响应机制,细化应急减排清单,完善企业分级评定。加强大气污染物源解析及精准防控,推进重点区域、重点季节、重点时段大气污染监测,建设新城区空气质量标准站,提升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警预报能力。加大冬春季和秋冬季工业企业生产调控力度,鼓励水泥、烧结砖瓦等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强化区域协同治理,与周边区县监测站签订共同应对环境污染及突发事件框架协议,提升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警预报能力。
三、守护土壤环境安全
深入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以粮食生产区域为重点,动态调整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严格管控类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加大优先保护类耕地保护力度,开展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划区定界,加强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确保优先保护类耕地面积和质量保持稳定。加强安全利用类耕地管理,开展重点区域农产品质量检测,制定完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台账和方案,建设一批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示范区(片)。加强严格管控类耕地管理,制定严格管控类农用地管控方案,开展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与评价,科学划定特定农产品严格管控区。
强化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扎实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严格落实污染地块再开发管控要求,坚持污染土壤转运联单制度,防止转运污染土壤非法处置。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中地块为重点,分类型、分阶段开展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一块、开发一块。开展三爱海陵原厂址污染场地土壤污染调查及风险评估,探索“环境修复+开发建设”模式,力求将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活动与供地、再开发活动同步。
协同防控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加强地下水重点污染源源头预防和监督管理,严格防控工矿企业、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染,督促重点排污单位采取防渗措施。开展“一企一库”“两场两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衔接污染源普查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等成果,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布局规划,识别地下水环境风险与管控重点。加强土壤和地下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区域和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划定地下水污染保护区、防控区和治理区,明确分区防治措施和污染源分类监管。加强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水质监测,强化不达标水源地治理。
四、深化“无废城市”建设
加强页岩气油基钻屑综合利用。加快清洁生产技术和页岩气油基钻屑处理环保技术研发,加强页岩气开采行业固体废物管理。积极拓展油基钻屑资源化利用途径,探索除水泥窑协同处置、热脱附工艺以外的处置方式,最大程度实现油基钻屑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严厉查处非法转运、倾倒含油废物等违法行为。建设页岩气“无废城市”示范基地。
推进榨菜盐水及皮渣资源化利用。加强榨菜皮渣在生产饲料、有机肥、植物生态培养基原料、生物颗粒燃料等方面的综合应用,推广“废弃榨菜皮—脱水—添加辅精—生物颗粒燃料或饲料添加剂”技术模式,有效减少废弃榨菜皮菜渣填埋量。大力推广蒸发浓缩技术处理榨菜废水,形成的饱和盐溶液、结晶盐用于腌制榨菜或制作榨菜酱油等,促进榨菜废水变废为宝。
推进磷石膏资源化利用。开展磷石膏综合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研究,研发和推广少产生磷石膏、促进磷石膏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推动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成果市场化应用。提升磷石膏综合利用能力,推进磷石膏规模化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建设,推动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做大做强、聚集发展。拓宽磷石膏综合利用途径,推动磷石膏在建材领域的综合利用,推广利用磷石膏生产高强石膏粉、建筑石膏粉以及石膏板、石膏砌块、石膏模盒、石膏基干混砂浆等建材产品。鼓励现有水泥生产企业优化产品结构、优化喂料系统,提高磷石膏水泥缓凝剂的使用比例。
推动“无废细胞”创建。充分发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带头作用,以“无废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为基础,推进“无废机关”“无废学校”“无废医院”“无废小区”“无废公园”“无废景区”“无废商场”“无废饭店”“无废工厂”“无废井场”等创建。全面提升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水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强化源头减量,严格环境准入,聚焦重点产业,促进园区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关键技术利用,培育一批固体废物自行利用处置骨干企业。
五、加快建设巴渝和美乡村
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与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梯次推进农村污水治理与配套管网建设,持续深化农村治水“涪陵模式”,指导和推动分散农户生活污水资源利用,实施一批分散处置设施建设试点示范工程。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常态化运行机制和投入保障机制,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乡镇、示范村建设。着力提升村容村貌,深入开展“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成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示范。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完善配方肥落地机制,做好长江、乌江等重点河流沿线化肥农药减量示范建设。继续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加强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梯次推进全区30亩以上池塘尾水治理,鼓励30亩以下水产养殖场采取种养结合的方式,促进废弃物等就近就地消纳利用。
统筹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全面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建立清单台账。以纳入市级管理的3条农村黑臭水体为重点,以河流为脉络、村庄为节点,综合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基流调控”等措施,集中连片推进,水域岸线并治,结合村庄建设和产业发展,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建设水美乡村。
全面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积极推动“千万工程”涪陵实践,以道路交通、人畜饮水、农田水利、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为重点,持续实施“千村宜居”计划,深入开展传统村落保护,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和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构建“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景、一镇一品牌”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打造“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沿江美丽乡村示范带。
第三节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跑出转型升级“加速度”
一、持续推动产业结构绿色化
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强化项目准入,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促进制造业能源消费低碳化,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加快生产方式变革,引导企业采用行业先进生产技术降低能耗。聚焦化工、有色金属、页岩气、建材等重点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行动,大力推动清洁化生产。推进能效“领跑者”、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等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行绿色设计、绿色产品,打造全生命周期绿色供应链。
培育壮大绿色低碳新兴产业。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型电子产品、先进材料、节能环保装备、清洁能源和储能、绿色技术软件等领域,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统筹发展生物医药、特色消费品、绿色建造、绿色物流、绿色服务、绿色农业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提升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等领域科技研发服务能力,发展壮大专业型节能环保服务业。
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加快涪陵高新区、临港经济区和白涛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鼓励涪陵高新区探索低碳、零碳园区建设模式,合理配套能源循环供应方式,实现园区综合能源高效利用。完善循环产业链条,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在园区转化。推进绿色园区建设和企业绿色化改造,积极打造绿色园区,积极创建国家级、市级绿色工厂。
二、推进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开展青菜头绿色标准化种植。开展规范化、标准化亲本繁殖和种子繁育,发掘创新优良种质资源。编制《重庆榨菜种子质量标准》,规范种子品牌、标识和营销平台。制定《涪陵区青菜头绿色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创新开发青菜头轻简化和机械化栽培技术,力争5年内全区标准化生产种植技术覆盖率70%以上。深入开展“化肥农药双减”行动,强化青菜头种植经营主体用化肥农药等投入品使用监管,力争5年减少20%以上。
打造绿色生产加工基地。高起点规划实施涪陵榨菜优质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合理布局鲜销基地30万亩、加工基地45万亩。加快推进西南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打造建设绿色智能现代化的中国酸菜、榨菜和预制菜超级工厂、灯塔工厂生产示范基地。加快推进“中国榨菜城”建设,打造全球绿色智能化酱腌菜高端生产基地。
培育壮大榨菜产业集群。实施企业“龙头引领”行动,推进涪陵榨菜双百亿双轮驱动战略,积极创建国家级绿色供应链企业。引导鼓励企业全面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和设备,参与组建产业绿色发展联盟,带动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绿色升级。严格执行产品质量、生产安全、环境卫生和环保治理标准,大力推进榨菜企业淘汰整合,培育形成一批产销规模大、品牌知名度高、经济效益好、企业实力强的亿级、十亿级以上榨菜龙头企业集群,到2028年,培育亿级榨菜企业4个。
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围绕提高青菜头单产、增强品种生态适应性与抗病性,加快推进青菜头良种选育和病虫害控防技术研究工作力度。研发早中晚熟青菜头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加大青菜头播期弹性,延长青菜头收获季节。组织开展轻简适用的青菜头种收机械化研究并投入应用,解决劳动力缺乏制约青菜头种植规模扩大的现状。在轻盐榨菜加工工艺技术创新、菜皮处理、榨菜废水治理工艺、附产物开发利用等方面持续创新,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
三、推动页岩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强化页岩气绿色开发示范。统筹优化页岩气开采地区水资源利用方案及钻井废水、压裂返排液回用方案,加大页岩气开采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力度,实施一批页岩气绿色开采技术工程项目。充分发挥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作用,推动页岩气开采智能化、低碳化技术攻关,融入零碳(低碳)开采等绿色低碳前沿新技术。完善“井工厂”作业模式,加强边缘低效油气井开采,推进油基钻井液中的基础油、水回收利用,建立页岩气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新典范。
加强页岩气开采环境风险防控。把安全管理、环境管理纳入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妥善处理好集气站、脱水站运营期污染排放物。强化页岩气开采中的水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井眼轨迹设计尽量避开表层溶洞及暗河。强化页岩气油基钻屑贮存、转运、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推动油基钻屑处理站进园区,实施规范化管理。加强油基钻屑脱油灰渣存量和油水混合废水储存管理,做好防雨、防渗漏、防流失等措施。加强页岩气开采、运输等环节环境监管,防控钻井过程漏失或井喷引发的次生环境污染,严防集输过程中管道泄漏引起的环境风险。
实施页岩气开采区生态治理修复。持续推进页岩气矿区修复,在场平及管线工程时,尽可能使用原地土壤进行复垦;施工完毕后,及时对场地进行绿化;竣工后及时拆除工棚、砂石料加工系统等临时设施,并进行迹地恢复。大力推进页岩气开采区石漠化农耕地生态恢复,适度开展石漠化旱地坡改梯整治,实现耕地蓄水保土。
提升页岩气综合利用水平。加快推进页岩气综合利用,力争在钻采平台、生产平台、工程运输和存储设施设备制造等领域取得突破,提高资源本地转化利用率,初步形成页岩气采、储、运和成套装备制造能力。提升页岩气深度利用水平,扩大页岩气制乙二醇、乙炔能力,保障聚酯、聚氨酯等高分子合成材料原料供给,加快页岩气制氢项目落地。完善页岩气利益共享机制,优化页岩气优惠气量留存消纳机制。
推进页岩气产业链优化升级。筹建国家页岩油气和新能源科创产业园、国家页岩气技术创新中心,开展页岩油气产业链中的重点科研技术攻关和科研孵化,延伸壮大页岩气深度利用产业链。发挥页岩气资源优势,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为核心,做大做强页岩气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碳捕捉、碳利用产业,形成绿色环保装备制造基地。探索页岩气制合成气、合成气制甲醇、甲醇制烯烃(芳烃)等产业链消纳路径。
四、持续做强生态旅游产业
打造武陵山片区生态康养胜地。加快构建生态体验、休闲度假、温泉水疗、森林氧吧、高山避暑、湖泊养生等生态度假旅游业态,打造休闲农庄、养生度假区、温泉度假区、生态民宿等产品。推动武陵山片区高品质生态康养业发展,大力发展健康咨询、健康旅游、健康体育等多种形式的康养服务,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培育山地避暑、田园养生度假、养生养老基地三大康养主题产品。
推动乡村成为休闲农业旅游目的地。持续深化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快形成“一带、双核、四区”乡村休闲旅游空间格局,积极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文化”“+创意”“+教育”“+健康”“+体育”“+养老”“+互联网”等融合新业态。持续举办赏花、采果等农业节会活动,大力开发生态型、景区景点依托型、特色产业支撑型、高山避暑纳凉型、科普体验观光型、民俗风情型等特色乡村旅游。加强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完善乡村旅游公共配套,进一步提档升级乡村休闲旅游示范项目。
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共振。创新发展研学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夜间旅游、科技旅游、自驾营地游,培育文化和旅游融合新业态。推进文商旅城深度融合和城市更新,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涪陵“母城”。依托涪陵白茶、方坪茶等特色产业打造江南茶旅融合板块,依托江东御泉河、雨台山、插旗山等打造山水休闲板块,依托江北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农旅融合板块。依托区内工业企业基地,打造一批特色工业旅游项目。加快推进大顺镇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实现医疗养生保健与旅游深度融合。
第四节 传承“两山”文化,引领理念富民“新风尚”
一、增强“两山”文化供给能力
依托绿水青山挖掘生态文化根脉。深入挖掘巴文化、白鹤梁题刻文化、理学文化和榨菜文化等本源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和延续历史文脉,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充分发挥“重庆市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保护传承研究会”作用,挖掘、整理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建立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的保护传承学术体系,为保护传承工作提供智力支撑。进一步加强对白鹤梁题刻文化的研究、保护和利用,扩大水与遗产保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将白鹤梁原址保护作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最具特色的展示节点之一,持续讲好白鹤梁水文遗址保护故事。
传承培育生态文化发展价值。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开展川渝非遗文化交流互动和集群营销,组织涪陵生态文化项目参加市级层面主题外宣活动,推动与周边区县开展生态文化联合保护行动。创新和丰富榨菜文化节会活动内容,举办榨菜博览会、榨菜美食节等大型节会活动,全方位宣传展示榨菜文化魅力。依托白鹤梁旅游文化节,围绕白鹤梁•水与遗产学术研讨、中埃联合申遗国际学术研讨、成渝文旅项目及旅游产品推介等开展主题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激发水文遗产活力。探索生态文明“非遗之旅”线路品牌,强化榨菜、白鹤梁题刻等核心文化的产业链示范带动效应,建设一批生态文化体验基地和传承传习基地。
二、打造“两山”文化实践品牌
夯实涪陵榨菜文化品牌。建立“互联网+品牌”,依托渝东南农科院建立涪陵榨菜数据库,应用大数据分析涪陵青菜头、涪陵榨菜的营养成份、产品功能等并形成数字产品,运用全媒体方式宣传涪陵青菜头“安全绿色”、涪陵榨菜——榨出来的美味、压不垮的精神等品牌价值和品牌文化,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持续推进品牌营销,运用电视、网络、报刊、旅游景点、宾馆饭店、民航高铁、城市街区等载体,加强“涪陵榨菜、涪陵青菜头”和企业品牌广告宣传,扩大品牌影响力。以“涪陵榨菜、Fuling zhacai、涪陵青菜头”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统揽,培育壮大一批品牌企业群体、打造一批名特优产品、培育创建一批驰(著)名商标品牌,实现区域、产业、企业三类品牌相互包容、相互提升,把资源(品牌)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发展优势。
做精白鹤梁题刻文化品牌。全力推进白鹤梁题刻与埃及尼罗河水尺联合申遗,积极探索中埃联合申遗路径、策略和方法,建立与埃及民间和官方联合申遗工作机制,持续完善“白鹤梁题刻申遗文本”。进一步加强对白鹤梁题刻文化价值阐释和传播利用,协同推进“中国水文博物馆”建设,与白鹤梁题刻共同构成新的水文遗产保护展示体系。持续打造“世界的白鹤梁”IP,加大白鹤梁主题文创产品开发、文学艺术、影视作品创作,形成白鹤梁独特文化品牌。深化“白鹤时鸣”研学品牌,持续开设“第二课堂”,将碑刻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片技艺、印章体验文化相结合,实现参观体验、互动项目与研学课堂的融合式发展。
做靓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品牌。做强做大龙潭贡米、“道道全”、白涛红苕粉等农产品生态品牌,争取涪陵龙眼、涪陵脐橙、涪陵沃柑等农产品获得“巴味渝珍”品牌授权。做实做亮“太极”“山水”中医药品牌,打造从种植、饮片到中成药的中医药全产业链,建设全国大宗中药材交易中心,建成大顺中医药康养小镇。大力挖掘农产品品牌故事、塑造品牌文化,组织参加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国际国内大型展会,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巴味渝珍”“三峡品牌”系列农产品评选和名特优新农产品宣传推介活动,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区域公用品牌、核心企业及专用品牌,宣传推介一批涪陵特色农产品生态文化“金字招牌”。
三、提升“两山”全民理念意识
倡导全民绿色生活方式。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细胞创建。建立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引导居民自觉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构建绿色交通体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体系,完善自行车、步行通道设施,鼓励引导居民绿色出行。加大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乡居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向生态化转型。
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培训。全方位、全覆盖推进“两山”理念宣传教育工作,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理念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体系,组织编写环境保护读本。推进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等“十进”活动。在“六五”环境日等重大节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主题宣传活动,鼓励排污企业设立开放日、建设教育体验场所,向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开放企业环保设施。
搭建“两山”经验宣传推广平台。适应“微时代”新形势,打造以“两山”宣传为重点的微信公众号,带动各乡镇、各部门建设特色鲜明的宣传微平台。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构建集广播电视、新闻网站、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等一体化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与国家、重庆市主流媒体合作,以全方位、多层面、长期性媒体合作机制,全面推广“两山”建设历程,营造全民参与“两山”建设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对“两山”基地建设的参与度。
第五节 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打造山水生金“护航舰”
一、建立健全绿水青山保护机制
全面深化河长制、林长制。完善“区、乡镇、村”三级河(库)长制度,充分发挥“河长+警长”“河长+检察长”作用,拓展“河长+”体系。强化“智慧河长”应用,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化等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水环境管治水平。建立健全林长制责任体系,完善山林资源保护发展、山林资源损害问题发现与整治机制,建立山林资源保护发展指标量化、考核公开、评价客观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严格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深化排查、交办、核查、约谈、督办、考核等工作机制。坚持“谁污染、谁付费”政策导向,探索“污染者付费+第三方治理”“政府付费+专业化治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企业生态环境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程序、联合奖惩等相关措施,依据评价结果实施分级分类监管。落实《重庆市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方案》,探索“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科学修复、市场运作”的生态保护修复模式,进一步增强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活力。
建立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持续开展全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明确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权利和保护范围。在确权登记基础上推动建立统一的、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登记体系,完善自然资源信息管理基础平台,促进自然资源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和严格监管。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有序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
持续深化区域联防联控机制。联合四川省泸州市、眉山市,协同推动国家“上云用数赋智”行动落地落实。建立健全川渝两地六区法院环境资源司法协作机制,完善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协同共治体系。加强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联防联控,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制度。完善与南川、长寿、垫江、丰都等周边区县重大项目会商、大气污染预警应急与联合执法、信息共享与交互等机制。深入落实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持续深化跨乡镇河流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推动毗邻地区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应急预案对接、应急资源共享、应急处置协作。
二、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探索绿水青山量化评估机制。全面调查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的实物量,界定清楚范围、权属、位置、面积等情况,量化生态价值的底数。结合全区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积极推进调查2005年2月和2013年1月以来营造的人工林和全部竹林资源,摸清全区造林碳汇和经营性碳汇底数。积极推行绿色GEP核算,探索建立GDP与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机制,构建不同时期地区生态资源价格和社会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体系。扩容升级碳市场,落实碳排放权、生态地票等交易机制,稳步拓展用能权、用水权交易。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逐步拓展排污权交易的污染物种类。探索开展碳远期、碳回购、碳资产管理等碳金融创新业务,让资源环境权益使用者支付费用。依托中西部首家林权交易所(重庆涪陵林权交易所),盘活涪陵及周边地区林业资源,建立健全自然资源和农村产权流转机制,促进林交所成为区域重要的生态资源权益和涉农要素交易平台。
深化农村资源要素盘活机制。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和股权管理,探索集体经济组织人力资源培育和开发利用机制,完善集体经济组织治理结构。丰富和拓展农村“三变”改革方法路径,引导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特色种养、物业经济、农村产业融合项目,探索“三变+特色产业”“三变+集体经济”“三变+乡村旅游”等实现形式,建立健全固定分红、保底分红、效益分红、实物分红等分配方式,带动更多农户持续增收。
三、深化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机制
优化榨菜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以“大生产+精加工+高科技+深融合+强服务”机制为核心,构建榨菜产业“科工农一体化”的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参与”深度融合机制。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企业与榨菜股份专业合作社全面签订初加工订单生产协议,实行订单式生产。健全“园区+基地”辐射机制,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榨菜产业示范基地,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化“科技+创新”服务机制,建好“川渝共建中国酱腌菜科技创新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完善榨菜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持续推广合同契约、“订单农业”为主的“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强企业、加工户、农户合同意识宣传教育,实施价格保护,坚持优质优价,规范榨菜原料收购。推动“龙头企业+股份合作社+农户”的紧密连接,丰富发展“一个保护价、两份保证金、一条利益链”的利益平衡机制,引导榨菜企业、农业合作组织、村社集体组织、种植农户利用各自的资金、技术、土地等资源,建立合股联营或参股经营模式,提高股份合作社、菜农加工种植效益。到2027年,实现农村居民人均榨菜纯收入3500元以上。
创新榨菜产业绿色金融政策机制。依托全市首家“榨菜专营支行”,着力打造央行再贷款示范基地,创建“1+5+N”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港湾,充分运用央行再贷款低成本资金,创新“渝快乡村贷(涪陵榨菜贷)”特色贷款产品,创设“见贷即担”“批量授信”等模式。深入推进榨菜产业链金融链长制试点工作,建立完善“行政主管部门+金融机构+企业”良性对接闭环,健全融资需求清单双向反馈机制,拓展“三融贷”“榨菜贷”“一二三产业融合贷”等金融产品,创新乡村振兴特色“贷款品种”,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四、有效拓宽“两山”转化路径
探索打造水文旅融合新路径。以水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利用为基础,把加强水文化建设同新阶段水网建设结合起来,将区域的“绿水青山”解构为“水域资源、水生态资源、水文化资源、水利工程资源”四大资源载体,通过开发滨水空间、激活亲水空间、活化水文化价值、盘活水利工程新功能,将自然的山水资源和工程文化资源转化成为可观、可游、可购、可体验、可度假的旅游要素,打造亲水活力大乐园、滨水文化研学天地等新地标,实现涉水资源变现生态经济的能力。
探索构建水农融合新业态。依托水网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高效节水、水土保持、水环境治理、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等一系列项目,打造集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观光、采摘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休闲观光示范园、田园综合体、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等,为水生态产品的生产和价值实现提供基本的水网物质基础和空间保障,向公众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与服务,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探索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探索建立生态旅游发展监督管理体系,将环境保护评价融入生态旅游项目的准入、建设、验收、运营等全过程管理中,实现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统一,推进生态旅游市场规范化。充分利用武陵山片区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发登山徒步、科考探险、江河溯源、野生动物观赏等自然生态旅游以及体验当地居民传统生活等民俗文化旅游,增加生态资产收益,创造就业机会,拓宽当地居民增收渠道,实现在生态旅游供给中对环境资源的修复和保护,在生态旅游消费中加强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传播和引导,在生态旅游再生产中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资金,从而形成生产—消费—再生产的良性循环。
第六章 工程项目
第一节 投资估算
根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目标、主要任务,结合涪陵实际,针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初步确定涪陵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基地建设重点工程五大类41项,工程总投资约48.91亿元。
一、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涉及7个项目。主要包括“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国家储备林建设、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矿山生态修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工程投资约4.54亿元。
二、环境质量提升工程
环境质量提升工程涉及18个项目。主要包括大气工业污染控制、餐饮油烟污染治理、空气质量精细化管理、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重点流域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土壤重点污染源防范和治理修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工程投资约16.61亿元。
三、生态产业发展工程
生态产业发展工程涉及10个项目。主要包括榨菜产业绿色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化、特色高效农业、生态旅游及生态康养、页岩气绿色开采等方面,工程投资约10.49亿元。
四、“两山”文化品牌打造工程
“两山”文化内核塑造工程涉及5个项目。主要包括建设中国水文博物馆、中国榨菜城展览馆、涪陵页岩气工业科技旅游暨科普基地,推动“两山”文化宣传教育等方面,工程投资约17.25亿元。
五、“两山”转化制度保障工程
“两山”转化制度建设工程涉及1个项目,即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评估,工程投资约0.02亿元。
第二节 项目管理
强化项目库动态管理。持续完善涪陵区“两山”基地工程项目储备,建立健全工程项目库动态管理机制,及时根据“两山”基地建设实际变化情况,不断充实完善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可行性研究,推进项目库建设与资金支持安排挂钩,统筹谋划中央和市级重大项目对接,鼓励社会资金投资“两山”基地建设。
强化重点项目实施监管。建立重点工程项目定期调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度,确保各项规划任务和措施落实到位。加强对工程的项目设计、招标、施工、监理、验收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建立部门联动协同机制,促进统一规划、定期会商、协同推进,确保工程项目高质量、高效率实施。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分解落实责任
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区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各乡镇和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并统筹指挥创建工作,负责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决策部署。落实“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目标责任制,健全任务分解机制,各单位按照统一部署,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将重点建设项目、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相关责任单位要持续跟进“两山”基地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及时协调解决涉及“两山”基地建设工作的重点问题和具体困难,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实施。
第二节 注重监督激励,健全考核机制
建立“两山”评价考核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由区级有关部门、各镇(街道)细化具体措施。对“两山”创建目标指标、重点任务和工程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分析,定期检查、评估、监督创建过程中实施的效果和问题,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建立奖惩并施、责任追究制度,对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同时对重点工程推进不力、履职缺位造成未完成目标任务的部门和街镇,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三节 推进金融创新,强化资金保障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健全社会资本投入回报补贴机制与风险补偿机制,积极筹措建设资金。积极争取国家各部委和市级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支持,调整优化原有各类相关专项资金的支出结构,将“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经费纳入公共财政支出予以重点保障,确保资金落实到位。建立有效的建设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制度,将建设资金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严格执行投资问效、追踪管理。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加大节约资源技术开发、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引导企业生产重视绿色环保产业。
第四节 加快人才培育,深化科技支撑
加强“两山”人才引进与培育,坚定不移汇聚优秀人才。打基础、利长远、重应用、强集聚,着力强化“两山”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涪陵优秀人才回引行动,推动人才工作开创“两山”创建新局面。创新人才政策机制,促进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一体化布局、全链条衔接、贯穿式融合。常态化举办生态文明建设和“两山”理念学习培训活动,着力提升“两山”建设人才综合素质水平。加快引进优质科创资源,深入开展校企地合作、产学研融合,与周边科研机构开展科技研发,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应用中心和环保智库等科技创新平台,打造绿色产业发展创新队伍,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保障。
第五节 强化宣传引导,弘扬两山文化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建设理念,加大对“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工作的宣传,做好“两山”创建政策、制度、机制解读。充分运用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科普宣传、公益广告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和教育,发掘“两山”创建过程中重要成效、创新举措、典型案例,讲好“两山”故事,提高群众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公开《实施方案》文本及重点任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群众参与“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工作的主观能动性,齐心协力将“两山”创建抓紧抓实抓细。
附件:
1.重点工程项目储备表
2.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