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加速推动“双倍增”行动见行见效
日期:2024-11-07
字 号: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经济的核心要素。以科技创新为主体的企业,也成为发展经济的“主力军”。近年来,涪陵区科技局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在“孵、育、引、壮”四字上下真功夫,开展科技创新一系列服务活动,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着力壮大优质市场主体,多措并举营造涪陵营商环境良好生态。

   (一)构建高质量培育机制,加快创新主体培育。

构建全链条孵化体系,形成高质高效的培育机制,是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扩容提质取得成效的关键。理工清科(重庆)先进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正是涪陵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不断优化创新主体培育,实现快速发展的缩影之一。该研究院于2022年3月成立,致力于为重庆优势产业注入创新活力。两年来研究院快速发展,产品研发立项覆盖页岩气提氦、吸附式空气取水装备、核生化防护材料与系统、高精度MOFrane膜材料等多个前沿方向。目前,多个项目已在研发端和企业应用端取得突破性进展。

区科技局工作人员与理工清科(重庆)先进材料研究院工作人员开展项目申报、审批会议

依托区科技局提供的政策指导、项目申报、平台创建、人才培养等服务,该研究院不断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和载体,促进产学研用联动,在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培育并扶持了多家具有创新活力和市场潜力的企业,实现研究院科技成果与孵化企业创新需求的精准对接。其中,氢源智能MOF固态储氢项目率先在行业实现产业化应用,氢氦科技、杰俊清科、清岚生物在产品研发方面均取得阶段性进展。

理工清科(重庆)先进材料研究院工作人员向区科技局工作人员介绍有关产品

“区科技局在我们科技研发、成果应用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在科技项目申报、资质申请以及科技项目扶持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支持与助力。目前,我们正围绕生物医药、安全防护、绿色低碳这几个板块开展科技创新,已成功获批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理工清科(重庆)先进材料研究院研发主管白雷说。

   (二)完善全链条孵化体系多措并举推动“双倍增”。

不仅如此,区科技局还聚焦转化端、孵化端等重点环节,聚资源、强服务,不断完善全链条孵化体系,打造规模化、专业化、高质量孵化载体,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位于涪陵高新区科创CBD的长江软件园是区科技局重点打造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之一。园区于2023年4月正式启动运营,从本地产业特点及产业发展现状出发,聚焦软件与信息服务、高新技术与现有行业的融合创新,不断走稳优化升级之路。


“重庆航空杯”2024年“创青春”重庆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活动现场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长江软件园创新孵化的过程中,区科技局联合园区,通过举办“智汇涪州——科技创新沙龙”“重庆航空杯”2024年“创青春”重庆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政策宣讲,为优质项目搭建展示交流平台,不断激活园区科创动能、积蓄发展势能、发掘创新潜能,营造科技创新浓厚氛围,进一步助力环长江师范学院创新创业生态圈的发展。“在区科技局的支持助力下,园区内各类创新要素高效流动,创新氛围日趋浓厚。目前,已培育出科技型企业52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近10家,科技创新生态已初具雏形。”重庆长江软件园运营公司负责人吴刚说。

智汇涪州·科技创新沙龙活动现场

2023年以来,区科技局深入推进创新力量厚植、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协同联动,通过谋划制定《涪陵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召开国有企业培育科创企业座谈会、“双倍增”工作培育路径解析会、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等,构建“部门+园区镇街+孵化载体+服务机构”协同工作机制,推动各核心承载区、创新创业载体开展科创主体培育工作,扎实推动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落实落地,让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此外,区科技局不断深化构建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体系建设,根据各类科技企业的规模、创新能力和成长性,因企施策、分类指导,建立企业培育库,不断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科技企业孵化载体效用进一步凸显。今年以来,全区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专家评审89户,总量达到250家;新增科技型企业306家,总量达到2302家,排全市区县第十位。

“涪陵区科技局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融入全市‘416’科技创新布局,通过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培育库,完善科技创新奖补政策,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不断推动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实现‘双倍增’。”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业平说。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