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背景与依据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党的二十大强调,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战略下,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决扛起生态保护修复的政治责任,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为统筹谋划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落实《重庆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21-2035年)》,科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按照《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开展区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渝规资〔2022〕161号)要求,涪陵编制了《涪陵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涪陵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21-2035年)》的重要专项规划,充分衔接《重庆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21-2035年)》,是未来一定时期内涪陵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任务的总纲和空间指引,是争取各级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资金和政策支持的依据。
二、编制过程
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由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组织区级相关部门编制《规划》。2022年8月,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先后多次组织实地调研,召开规划初步成果研讨会3次、区级相关部门意见征求会2次、专家评审会1次,2023年10月25日完成公示公告。
三、编制内容
(一)规划范围和期限
规划范围:涪陵区全域,总面积2942.37平方公里,包含11个街道、14个镇、2个乡。
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近期目标年为2027年,规划基期年为2020年。
(二)规划目标和任务
总体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以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为核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区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发挥,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将涪陵区建设成为“高品质生活宜居示范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
指标体系:从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两个方面构建10个指标。含约束性指标8项,预期性指标2项。
重点任务:通过对涪陵区山、水、城、乡村等方面存在的生态问题开展系统梳理,提出了“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维育山脊绿脉”、“加强水域自然岸线管控,留住清碧水畔”、“营造大美乡野,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加强湖库分类管理,保障饮用水源质量”、“保护江心绿岛,提升生态服务功能”、“优化城市蓝绿网络,提升城区生态品质”的生态保护修复重点任务。
(三)空间格局和分区
生态安全总体格局:依托涪陵区生态本底,有机统筹地形地貌、山水空间和生态资源,以大型山脉与境内长江干流和乌江为重点,充分衔接《重庆市涪陵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以大梁子山等生物多样性关键生境区为屏,以长江涪陵段和乌江为生态涵养带,以梨香溪、龙潭河、珍溪河等主要次级河流为生态廊道,以大木山自然保护区、武陵山森林公园等为主要生态斑块,识别多层次、成结构、功能完善的“两带三屏多廊多点”生态安全格局。
两带。即长江和乌江组成的水源涵养生态带。长江干流自西向东贯穿全境,乌江由南向北,与长江交汇于涪陵中部,两江把全区分割为长江北岸、长江南岸乌江以东、长江南岸乌江以西三大地域。
三屏。即黄草山—五宝山脉构成北部屏障,勾家场—梓里场山脉构成南北向中部屏障,大梁子山脉、武陵山脉、铜矿山脉构成南部屏障,它们共同形成了涪陵全域“工字形”生态屏障。
多廊。即大溪河、龙潭河、油江河、渠溪河、麻溪河、黎香溪等河流组成的生态廊道。
多点。即涪陵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涪陵大木市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组成的生态斑块,共同发挥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
生态保护修复分区:统筹考虑地形地貌、生态功能重要性、生态脆弱性、地理单元连续性和农业、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性等综合因素,以重点流域和重要山脉为基础单元;衔接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要素;衔接《重庆市涪陵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提出的“一城两带三片”城乡空间结构。将全区划定为长江-乌江生态廊道建设带、东部武陵山生态屏障区、北部低山丘陵水土保持区、西部平坝农田生态提升区、城镇生态品质提升区,形成“一带四区”生态保护修复格局,分区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四)重点工程和项目
据全区“两带三屏多廊多点”生态安全格局,考虑全区自然地理单元的完整性、生态系统的关联性、跨区域的协同性和修复目标的综合性,确定了“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重要山体保护修复、江心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河流湖库综合治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长江滨江城市品质提升等6项重点工程、19个重点项目。
(五)保障措施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分级实施,各部门相互协调,社会资本主体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和公众有效监督的工作机制。
二是建立政策保障;建立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补偿制度,建立国土空间中各类自然资源和生态产品的功能价值评估核算制度,建立区域协调、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生态修复规划实施机制。
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建设财政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和市级补助资金,整合区级专项资金,统筹安排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形成多元化、多主体、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
四是加强科技支撑;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以及技术集成示范推广与应用,加强与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合作。
五是促进公众参与;坚持上下结合、社会协同,建立健全贯穿规划全过程的公众参与机制,加强宣传报道,有效利用网络媒体多种宣传渠道推动规划宣传,拓宽公众参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