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心翼申公司党员示范生产线
非凡十年路,奋进新涪陵;党建引领促发展,踔厉奋发谱新篇。
回首涪陵发展历程,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涪陵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政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狠抓工作落实,全面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十年来,涪陵区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聚焦中心任务,选干部、配班子、强基层、打基础、建队伍、聚人才,2400余个基层党组织、6.3万余名党员凝聚起担当作为的磅礴力量,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在涪陵大地书写了一份份精彩的“党建答卷”。
党建引领
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
新征程开新局。去年,面对疫情、原燃料价格急涨等诸多不利因素,重庆华峰新材料产业园实现产值278亿元,出口创汇20余亿元,解决本地就业4000余人,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成功的秘诀,自然离不开党建这个关键“密码”。
华峰化工党员职工孟金雨(前)和同事一起专心工作
在重庆华峰新材料产业园己二酸联合装置部门,党员孟金雨坐在电脑前一丝不苟地注视着生产运行情况。22岁的孟金雨是一名DCS操作工,她和其他同事一起刻苦攻关,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重庆华峰落户涪陵十余年来,始终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支撑,作为实现公司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十年来,华峰在册党员已发展到246名。
“党建工作做实了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战斗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华峰化工党委副书记王志远说,一直以来,华峰公司始终把党建工作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提升、安全生产、文化建设和责任关怀之中,将党建目标与生产经营目标有机统一,促进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企业的发展壮大与各级党组织的作用发挥是密不可分的,华峰公司通过抓党建引领促企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只是白涛新材料科技城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白涛园区党工委以提质建设千亿白涛新材料科技城为目标,以实施党建工作目标管理为抓手,健全工作机制,集成优势资源,依托现有基础,统筹推进企业党建和园区发展,努力实现“组织强、党员强、企业强”的三赢局面。
在涪陵高新区,重庆美心翼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党员示范生产线”充分发挥示范、带动、辐射作用,使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得到双提升。重庆首键药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通过建强组织和建强队伍并进,助力医药事业创新发展,斩获了一系列创新成果: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30余项,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拥有国内外客户300余家,产品市场占有率达20%,打造成为了行业标杆……
十年来,涪陵区各园区企业实现党组织应建尽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97%,党的工作实现全覆盖,党的建设成为企业发展的最核心理念。
党建领航
基层治理能效提升
十年来,涪陵区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基层治理的强大效能,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敦仁街道崩土坎社区党员工作者了解群众诉求
“屈阿姨,最近生活怎么样?有没有需要社区帮你解决的难题?”前不久,涪陵区敦仁街道崩土坎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陈怡妃和社区干部一道走进居民屈华的家,了解他们一家生活情况。
崩土坎社区的居民主要是低保户、低收入家庭、拆迁户等特殊人群,大多属困难群众,居住人群复杂,社区综合治理难度极大。十年间,该社区坚持党建引领“3个3”的工作方法,着力打造“3个家”,即相亲相爱的和谐之家、互帮互助的友善之家、崇德向善的文明之家,积极推动社会治理效能实现新提升。
党建引领是社区管理取得成效的关键举措,是确保党的领导在社区持续深入推进的有效方式。在涪陵崇义街道中慧社区,“五慧”家园建设如火如荼。“通过开展‘慧’学习、‘慧’奉献、‘慧’互助、‘慧’生活、‘慧’治理‘五慧’家园建设,把党员和群众凝聚在一起,促进社区健康发展。”中慧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陈红说。
崇义街道中慧社区党员志愿者开展公益活动
十年来,涪陵区始终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持续扩展服务群众形式,推进党建网与社会治理网一体化、多网合一,全覆盖建立网格党小组,探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双推进”制度,各单位党组织到结对社区开展组团式服务,推动近万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下沉基层治理一线,形成群众随时呼、社区随时来、部门随时动的治理合力。
十年来,涪陵区探索建立了“党员联系群众、群众评价党员”工作制度,以“三亮”“两联”“三评”“一公开”工作措施具体推进,着力畅通党员联系群众、群众评价党员的渠道。目前,涪陵区已有4.2万余名党员结对13.7万户群众,办好事、实事17.5万余次。
回顾这十年党的建设,涪陵坚定地打造“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正是这一个个堡垒、一面面旗帜,织密建强了党的组织体系,夯实筑牢了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
“党建+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推动乡村振兴,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全力抓特色产业发展,通过补短板、强弱项,着力实现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茶农察看茶树的长势
在蔺市街道铜鼓村联辉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园里,茶农唐联辉和申懋惠察看茶树的长势。当天下着蒙蒙细雨,绿油油的茶园烟雨朦胧。这片茶园,每年能给当地的茶农带来200余万元的收入。这是蔺市街道抓基层党建、促产业发展,铺就乡村振兴路的一个具体举措。
“一直以来,各级党组织给我们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问题,提供技术、资金等支持,让我们一心一意搞生产、谋发展。”申懋惠说,十年来,合作社门前的公路硬化了;茶园安装了灌溉设施;还领了免费的化肥,对土壤进行了改良。
以产业促发展,乡村振兴才有立足点。铜鼓村抓住乡村产业发展的“牛鼻子”,找准地方特色,明确发展路径,广泛整合党建资源,通过党支部与合作社建立沟通联络、双向服务、项目化推进等制度机制,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激活集体经济发展“动力源”,夯实乡村振兴最足“底气”。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人才资源是乡村发展的宝贵资源。在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涪陵扩大选人视野,大力改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结构,不断提升党组织成员整体素质。216名联系服务群众作用发挥得好、群众公认度高的本土人才、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党员等被选举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51名党员新任村(社区)党组织成员;970名党员作为后备人选。同时,涪陵区持续优选回引330名农村本土人才,并把本土人才作为农村后备力量的重要来源。
涪陵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委组织部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持续探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路径、新模式,坚持抓基层强队伍促提升,通过实施基层党建“三年行动”“五力提升行动”等,持续推动“八个规范”,不断提升全区各级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深入推进“千企联百村带万户”行动,开展党的建设、群团建设、乡村建设“三建共建”,实现企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紧密联系、互促共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下一步,区委组织部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市、区第六次党代会精神,聚焦党的建设水平实现新提升,深化基层党建“六项行动”,加强亮点品牌打造,推动基层党建走在全市前列,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记者手记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时光不负奋斗者,岁月眷顾追梦人。党的领导是我们做好涪陵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十年来,涪陵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信心满满、干劲十足,坚决扛起涪陵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支撑,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追逐梦想的奋进力量。
进入新时代、迈向新征程,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把全区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涪陵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年来,涪陵区广大党员坚守着不变的初心,谱写着新时代的华彩乐章。窥一斑而知全豹,这就是推动涪陵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文/记者 黄维娇 陈仲伦 图/记者 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