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第十四届“重庆·台湾周”开幕式上,重庆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正式揭牌。涪陵高新区作为重庆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一区三园”的其中“一园”,将充分发挥渝台经济交流平台作用,推进渝台经济交流深度融合,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推进祖国统一进程作出积极贡献。
重庆市结合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台资企业发展的新趋势,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采取“一区三园”模式建设全国第六个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重庆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由重庆高新区产业园(西永微电园、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涪陵区产业园(涪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为涪陵高新区)、永川区产业园(永川高新区凤凰湖产业园)共同申报设立。重庆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的设立意味着深化渝台交流合作增添了重要平台和抓手。
据悉,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成后,将有利于渝台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促进两地产业合作、人员交流、社会融合;有利于引导台商台企参与重庆经济社会建设,吸引台湾优质产业、核心科技和精英人才到重庆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创新渝台经贸交流合作模式,整合两岸经济资源,发挥彼此产业优势,建立互惠合作机制;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在重庆落地见效,加快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涪陵高新区在发展过程中,与台资企业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打下了坚实的合作基础,先后引入群崴电子、华通电脑、长兴电子等优质台资企业,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撑。其中,华通电脑是中国电路板(PCB)行业的“拓路者”,也是重庆市进口30强企业,HDI产品(高密度印制电路板)占全球市场份额第一,主要客户为苹果、华为、OPPO、VIVO、小米等世界一流电子生产厂商,已成为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领军企业;群崴电子是中西部地区唯一BGA锡球/锡柱制造企业,于今年成功创建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台资企业在涪陵高新区实现了由小变大、由强变优的精彩蝶变。
涪陵高新区将以设立重庆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功能配套,提供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聚焦生物科技、农业食品两大产业定位,依托华兰生物、涪陵榨菜集团、华通电脑,大力引进台资企业,合作打造西部重要生物技术药产业集群、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端食品产业集群、独具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与服务产业集群,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记者 冉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