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钱树局部(资料图)
1991年,涪陵区黄旗出土了一株东汉时期的青铜摇钱树,多番周折,终得修复。据考证,汉魏时期摇钱树的内涵与造型并非取材于现实世界的单一植物,而是西南地区神话传说中各种神树集合体,是对古蜀时期就已出现的神树崇拜风俗的延续,同时也是当时青铜铸造技术高超的证明,寄托了当时的人们对上天的崇拜以及对财富的向往。
摇钱树局部(资料图)
涪陵区博物馆收藏的这株摇钱树,由树体和树座两个部分构成,青铜铸造的树体插于带孔的陶质树座上,构成一株完整的摇钱树。这株摇钱树通高115厘米,除了树身挂满钱币外,各种动物及神话场景等分列其上,凤鸟、龙、西王母等栩栩如生,勾勒出天界、仙境的祥和氛围。
摇钱树(资料图)
涪陵区博物馆陈列保管部主任李振文说:“学术界认为,摇钱树有多种寓意,最主要的是引导逝者的灵魂进入仙界,有引魂升天的意思,所以在树上可以看到有很多凤鸟。树上还有很多铜钱的造型,这是一种民间祈求财富的表现。同时,摇钱树还有庇护逝者子孙的作用。”
据介绍,摇钱树作为一种明器,是东汉至魏晋时期墓葬中常见的随葬品,是生者对逝者的祝福,也寄托着生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枝叶的装饰钱币,像果实一样生长在树上,茂密繁盛,充满生命力。(记者 冉冉 实习生 陈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