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大裂谷景区在旅游旺季推出的民俗表演
2024 年 ,对涪陵文旅来说 ,是一个将被载入史册的年份。
春来捷报传 ,武陵山大裂谷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结束了涪陵无5A级旅游景区的历史。这是涪陵文旅的高光时刻,跻身重庆市1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重庆文旅的新地标 ,也将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增添新支撑。
硬件升级 、软件提质、服务提升、带动增强 …… 一场“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亦由此起步,跫音激荡。
自然奇迹
隐藏在深山中的“王牌景区”
穿过翠绿的山林,踏入武陵山大裂谷景区,宏大的中国红巴渝牌坊式门楼游客接待中心、悬挂在山峰之间的天门洞索桥、从峰巅直插谷底的薄刀岭……来自“地球的伤痕”的美景让人怦然心动。
武陵山大裂谷景区位于涪陵城区东南约40公里的武陵山乡境内,以地球上最古老的“伤痕”——2.5亿年前剧烈地壳运动所致绝壁裂缝称奇,素有“中国第一动感峡谷”的美誉。景区内高差达1380米,集山、峡、林、泉、瀑、崖、洞、潭、溪、坑、缝于一体,地质奇观类型层次丰富、形象奇绝、雄阔壮美,拥有云雾阁、铜墙铁壁、薄刀岭、云梦溪、古乐坊、情人谷、祈愿谷等知名景点,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
大裂谷内有长约1500米的青天峡地缝,蜿蜒曲折,平均窄度、长度、深度堪称全国第一,弥补了国内同类地质地貌的空白;有全国第二深竖洞万丈坑,已探测垂直深度841米;有全国暗河瀑布之最老君洞瀑布,落差达34米、宽30米;有核心景点铜墙铁壁,由古生代晚二叠纪长兴组石灰岩组成,是天然的化石陈列馆,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国内100个最佳拍摄点之一。
景区原生植被丰富,种类繁多,共有2000余种野生植物和200余种野生动物。资源丰富,集“地质奇观、枳巴文化”于一体,具有极高的观赏游憩价值。
“从武陵山开始,深入地球的脉搏,抬头问苍天,低头问大地,人类不过是宇宙里的沧海一粟。武陵山大裂谷是涪陵的奇迹,也是地球的奇迹。”知名作家周影曾这样评价武陵山大裂谷景区。
2014年,武陵山大裂谷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随后,相继荣获“全国十佳生态文明景区”“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2016中国最佳文化旅游景区”“首批最具特色魅力旅游目的地”“‘一带一路’·最具综合竞争力旅游景区”“2017最美中国·生态自然旅游景区”,全国首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2022全国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优秀案例”“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首批市级平安景区”“重庆市旅游先进工作单位”和“2023重庆市智慧旅游示范景区”等多项殊荣。
问鼎之路
举全区之力用非常之功
去年的今时,涪陵区召开武陵山大裂谷景区5A创建动员大会,吹响了“一号工程”的号角。时隔一年,成功登顶。但创建之路,涪陵准备良久。
武陵山大裂谷藏在武陵山脉深处,如同待字闺中。2012年起,涪陵区把武陵山大裂谷景区建设作为全区实施旅游“二次提速”发展的头等大事,举全区之力抓景区发展。2016年,武陵山大裂谷通过了国家5A景观质量评审,也正式开启了5A创建之路。
游客在武陵山大裂谷景区一线天拍照
涪陵区成立了由区主要领导挂帅,29家相关区级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创建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创建工作。将5A创建纳入全区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日提醒、周报告、月通报、季评估、年考核”的创建督查督办机制。召开创建动员大会、创建攻坚大会,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地宣传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部署创建工作的具体任务,动员全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对全区住宿、餐饮、交通等从业人员,开展文明礼仪、旅游志愿等系列培训,形成人人关心创建、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
“以创建5A景区为契机,完善旅游设施、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把武陵山大裂谷建成重庆的旅游标杆,全国的精品景区。”涪陵交旅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硬件上,涪陵全面实施5A创建提升规划,完成100余个具体项目建设,已建成48公里景区外部交通、3座高品质特色酒店,提质7.8公里精品游览线路,新建多功能游客中心、1500个车位生态停车场和覆盖游线全程的旅游标识系统,新建、改建旅游厕所12座,新建跨度达184米的“天门洞”索桥、号称亚洲第一陡的“武陵泰斗”索道和长640米的塘垭口索道等,实现了景区内基础设施、旅游交通、智慧旅游、标识标牌等全面提档升级,为游客提供了高质量的旅游体验。
在软件上,景区紧扣枳巴文化主核,实施“文旅品牌打造营销、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战略,成功举办武陵山巴文化旅游节,结合“武陵山歌”“焦石山歌”打造自己的IP,实现景区文旅融合创新,激发了枳巴文化活力,唱响了文旅品牌。塑造旅游服务品牌——“心服务”,其核心内容包括“五个全员”和“三个服务”,让文明旅游服务有标准、有抓手,激活了内生动力,营造了暖心的服务环境。
目前,武陵山大裂谷景区已初步完成高品质旅游景区体系建设,形成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产品,成为了国内旅游市场上的热门景区,并依托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重庆旅游香山峰会、武陵山大裂谷极光音乐节、重庆文化旅游周澳门推介等平台开展专题推介,使景区迅速走向全国,顺利打开国际旅游市场,迈向国际化旅游快车道。2018年起,景区游客接待量呈几何倍数增长。
示范带动
“景区带村”驱动旅游富民
近年来,涪陵文旅业发展驶入快车道。2023年,全年接待游客3893.6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8.4%;实现旅游总收入333.9亿元,增长28.62%。文旅业正成为涪陵扩大就业、拉动消费、提升形象、提质转型的重要产业,而示范带动和质效并举才是涪陵文旅的发展追求。
涪陵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标杆和规范,带动全区各景区高质量发展,这既是涪陵创5A的初心,但又不止步于创5A,而是要奔赴更广阔的星辰大海,让文旅产业真正兴农富农。
太极拳爱好者在武陵山大裂谷景区打太极拳
争创5A以来,武陵山大裂谷景区品质、管理能力、服务质量、美誉度全面提升。通过实行“旅游+产业”驱动模式,不断释放着其巨大的综合拉动效应,不仅带动了涪陵旅游突飞猛进,其旅游效益也在不断显现,有效推动、拉动、带动和驱动了涪陵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旅游。景区帮助解决了上千人就业问题,并迅速拉动当地三产发展。当地人搭上了旅游发展的快车,“端起了旅游碗,吃上了旅游饭”,整个武陵山变成了涪陵最大的旅游区,交通便捷、基础良好、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从涪陵城区长江、乌江交汇处至武陵山大裂谷形成了长达40公里的景观带。
助力农业发展、乡村振兴。随着武陵山大裂谷吸引力不断增加,迎来大批游客到涪陵观光旅游,旅游民宿、乡村旅游得到长足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旅游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推手。2022年带动大木乡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促进武陵山乡金子山村申报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助力服务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旅游发展有力带动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发展,全区现有A级旅游景区12家,市级旅游度假区1个,规模星级住宿69家,接待总床位约35000张,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旅游投入均成倍增长,涪陵旅游已经成为大重庆旅游产业重要的增长极。
“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武陵山大裂谷将驰而不息地完善旅游配套,持之以恒地深化‘心服务’内核,全面创新创意文旅产品开发,努力把武陵山大裂谷真正建成‘重庆旅游标杆、全国精品景区’。”武陵山大裂谷景区负责人说。
跃过了创5A的标杆,无限风光在前头!涪陵将以武陵山大裂谷为引擎,围绕“枳巴文化、题刻文化、易理文化、榨菜文化、三线文化”主题,突出打好“榨菜之乡、百里江城、千年巴国和成渝后花园”4 张牌,推动全域旅游大发展,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知名人文风景旅游目的地。(文/记者 周庆 图/记者 何乾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