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位于西湖之滨,一个地处长江之畔,虽然两地相隔千山万水,但绵延千里的长江母亲河将双方紧紧连在了一起。1993 年,一份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的对口支援任务更将双方紧紧系在了一起。
杭州市援建——荔枝街道移民映像特色巷
涪陵是三峡工程主要淹没区县之一,淹没补偿总投资居重庆库区第 4 位,移民任务十分繁重。为做好三峡工程涪陵库区移民工作,早在 1993 年,杭州市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发出的“中央国家机关和全国有关省市对口支援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号召,坚决扛起浙江省委、省政府交给杭州市的重要政治任务,与涪陵区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杭州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合作、产业发展、无偿援助、干部交流、人才培训、劳务输出等方面给予了涪陵持之以恒的帮助,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真心帮扶、务实推进,迄今已整整 31 个春秋。31 年间,对口支援已由使命变成了情怀,杭涪对口支援取得显著成效,为涪陵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久活力和强劲动力。
聚焦民生
移民生活更加美好
如何做好涪陵移民搬迁及后续工作,为其提供一个安稳的生产生活环境,让其生产生活有保障,一直是党委政府最为关心的事情。杭州市在对口支援过程中,始终怀揣浓厚的民生情怀,聚焦移民群众最关心的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问题,大力支持涪陵区社会事业发展。
杭州市援建——清溪镇法治公园
“在杭州对口援建的帮助下,我们的小镇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他们的付出我们永远铭记在心。”家住涪陵区清溪镇移民街的居民张华开心地说,“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深深感激杭州人民这份深情厚谊,是他们的无私援助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社区办公环境变好了,我们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居民们很乐于参与社区开展的各类活动。”在杭州援建的涪陵区敦仁街道较场坝社区办公室前,该社区负责人表示,项目的实施,极大改善了社区阵地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强化了社区服务功能,有效保障了基层组织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杭州对口支援涪陵的31年时间里,像这样关乎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胜枚举,涉及道路改造、农贸市场建设、场镇建设、饮水工程等方方面面。现在,这种帮扶还在不断推进和深化。2023年,杭州落实无偿捐赠资金410万元,建设公益事业项目4个,极大地改善和促进了涪陵库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移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31年来,杭州市及下辖市县区累计无偿捐助各类资金6622万元,建设移民实训基地、希望小学、公共服务中心、客运站、农贸市场、卫生院和福利院等大批社会事业项目,切实改善了移民小区生产生活条件,为移民搬迁安置和安稳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推动了涪陵实现三峡移民“搬得出、安得稳、逐步能致富”目标,推动了涪陵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产业
区域合作互利共赢
产业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根本,三峡移民后,如何解决库区产业空心化问题,是涪陵库区面临的重要问题。多年来,杭州市准确把握住了产业发展的核心命题,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大力推动与涪陵的产业项目和经贸合作,积极促成浙江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落户涪陵,累计实施对口支援经济合作项目30个,到位资金42.02亿元,切实增强了涪陵产业发展的“造血”能力。
娃哈哈涪陵公司厂区一角
其中不得不提到娃哈哈集团在涪陵的落户。涪陵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994年,涪陵糖果厂、涪陵罐头食品厂、涪陵酒厂三家特困搬迁国有企业经营举步维艰,职工每月仅能拿到几十元生活补助。杭州知名企业娃哈哈集团率先进入涪陵库区,采取“移民任务与移民资金总承包”的方式,兼并三家特困淹没企业,组建了娃哈哈涪陵分公司,解决了大量移民就业,开创了对口支援涪陵经贸合作的先河,被誉为“三峡库区对口支援的典范”。
2018年8月,浙江正凯集团积极响应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建设的号召,充分把握国家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和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机遇,顺应新时代要求,在涪陵临港经济区成立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年产120万吨食品级PET高分子新材料项目,有效弥补了西部地区聚酯瓶片的空缺。2023年,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成为全球行业内规模领先、技术先进的食品级PET高分子新材料企业,位列涪陵6家百亿级企业之中。
走进位于涪陵高新区的重庆卡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下称“重庆卡涞”)生产车间,物流机器人搬运着预制件来回穿梭,一件件复合材料轻量化电池箱上盖产品,通过高压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自动化生产线加工制成。
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022年8月4日,重庆卡涞落户涪陵高新区,创下从签约到投产不到半年的涪陵“卡涞速度”。如今,一期6条生产线全面投用,二期24条生产线正在进行场平工作。总投资10亿元,建设30条生产线,专注于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创新与应用的重庆卡涞,正在涪陵这片热土扎根,为涪陵区新型材料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推涪陵高质量发展之路行稳致远。
一花引来百花开,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双方的积极推动下,先后累计促成娃哈哈集团、万凯新材料、卡涞科技等多家杭州企业与涪陵本土企业合作,优化了库区产业结构;“三峡笋竹”产业开发示范园、“涪陵白茶”产业化示范基地、杨梅休闲观光产业园等6个农业园区的建成,延伸了特色生态产业链条。2023年8月,落地杭州的对口地区消费帮扶集中展销平台,带动一大批具有涪陵地域特色的农产品知名度在全国提升。
杭州与涪陵产业项目和经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在不断拓展。2023年以来,杭涪共签约项目5个,协议资金54.6亿元,有效破解了移民安稳致富的产业“空心化”难题,不仅解决了大量移民就业,更为涪陵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久活力和强劲动力。
聚焦“扶智”
人才交流繁花似锦
人才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基石,对地处三峡库区的涪陵来说,人才更显可贵。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带动下,杭州不断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大力开展了“涪陵百千万三峡人才”培养工程,为涪陵培养了大量人才,丰富了发展经验,提升了思想理念。
2004年5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率浙江省党政代表团来到涪陵,对口支援1000万元建设移民学校,并亲自为浙涪友谊学校奠基,后来还曾亲笔给该校学生回信,勉励大家“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勤奋学习,健康成长,努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如今,这些珍贵的影像、书信资料被收藏在学校的感恩园里,新生入学时,老师便会告诉大家,如今的校园是如何建成的。
2018年5月,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到浙涪友谊学校考察,促成了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结对帮扶涪陵浙涪友谊学校,从管理互动、教师互派、学生互访、资源共享、奖学奖教5个方面结对帮扶,使浙涪友谊学校办学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2019年,浙江正凯集团在浙涪友谊学校设立教育基金800万元,每年用40万元的增值收益奖励优秀教师和学生,帮扶贫困教职工和学生。杭州市政府也捐款200万元,用于学校教学设备添置和校园环境改造。
如今,浙涪友谊学校校园占地面积由原来的4.3亩增加至50亩,教学质量也大幅提升。“近年学校新建了科技楼,增添了多媒体设备。通过交流学习,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在全区位居前列,还先后荣获全国科普调查体验活动优秀活动示范单位、重庆市文明校园、重庆市家长学校示范校等100余项荣誉称号。”浙涪友谊学校负责人表示。
浙涪友谊学校的发展仅仅是“扶智”的一个缩影。在人才培养方面,杭州市累计帮助涪陵开展人才培训25批次,培训涪陵移民干部、致富带头人、教师、卫生系统人员213人次,使涪陵区的移民社区干部、致富带头人、教师、医生等专业人才学到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知识,为涪陵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杭州市多批次接收涪陵区干部挂职锻炼,使涪陵区干部能够有机会在发达地区和开放环境中见世面、增才干。2003年以来,涪陵区共有67名干部赴杭州挂职学习,目前已有45名干部被纳入区管后备干部队伍管理,31名干部得到提拔重用,2名干部成长为市管领导。挂职干部所在单位与挂职地区相关单位密切交流互访,协调引进经济合作项目,为涪陵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入了新活力。
聚焦交流
对口支援走深走实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杭州与涪陵两地党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工作,坚持每年互动交流,“走亲戚”形成常态,常来常往,感情越走越深,特别是2014年,原国务院三峡办作出新时期三峡工程移民对口支援工作部署以来,双方交流更加密切,为涪陵带来了更先进的发展经验和理念,有力助推了对口支援工作走深走实。
对口支援人才培训项目——移民就业技能培训
在杭州市有关部门和市县区的支持帮助下,涪陵区多次组织相关部门赴杭州考察学习,学习借鉴杭州市在金融、城市建设、“互联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有力提升了涪陵适应新时代、实现新发展的能力。
2023年4月9日,民建涪陵区委会、民建杭州市委会在杭州召开对口合作交流座谈会。双方签订了杭州涪陵民建对口帮扶合作协议,约定两地民建组织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参政履职、社会服务、经济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建立合作协商、对口衔接、学习交流机制,进一步深化杭涪三峡库区对口支援工作,发挥民建联系经济界优势,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聚焦未来
心手相连感恩奋进
31年三峡情深,31载心手相连。杭州人民对涪陵的倾情支援,涪陵人民铭记于心。感恩之情,在合作中延续,升华为发展共进的果实。
回首过往,风雨兼程齐向前,聚力今朝,砥砺前行勇争先,展望未来,志存高远展宏图。在杭州市的倾力援助下,目前,涪陵全区上下正在奋力追赶、大步跨越,涪陵经济社会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进入“加速期”。对口支援的过程,也是两地深化合作、共同发展的过程。从西湖之滨到长江之畔,杭州与涪陵山水同源、情谊绵绵,31年来,杭州市不遗余力地对口支援,将一片深情撒向涪陵区。涪陵将倍加珍惜杭州对口支援的情谊,巩固成果,总结经验,抢抓机遇,为谱写杭州—涪陵对口支援,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以实干实绩感恩杭州人民的深情厚谊。
涪陵人民将永远铭记杭州人民的无私援助和大力支持!(文/记者 洪俊 图/区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