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生态屏障 建设美丽涪陵
日期:2024-09-07

访谈现场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提出,要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进一步树牢“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重庆。“生态”成为一个高频词,筑牢生态屏障对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意义重大。

涪陵区委六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增强生态屏障功能,在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中展现大担当、作出大贡献。日前,涪陵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邱国光,涪陵区水利局党委书记杨军,涪陵区林业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正书,涪陵区榨菜集团总经理赵平做客涪陵区融媒体中心访谈室,分享涪陵在筑牢生态屏障、推动绿色发展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涪陵地处乌江与长江交汇处、三峡库区、武陵山区,在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涪陵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肩负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展现“上游担当”,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涪陵,努力在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作示范。

坚决打好攻坚战成效显著

绿色发展底蕴更加深厚

记者:重庆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坚决打好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重点任务攻坚战意义重大。涪陵在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邱国光:区生态环境局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展现“上游担当”,以美丽涪陵建设为统揽,一体推进“九治”。

坚持精准治水。长江、乌江涪陵段水质分别连续8年、6年保持为优,19个水功能区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涪陵经验”入选生态环境部示范案例、美丽重庆建设首批典型案例。乌江涪陵段入选全市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创新建立数字长江生态检察官办公室 护航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入选全市典型案例。

坚持科学治气。今年空气质量不断改善,1~7月优良天数188天,同比增加12天;6项主要污染物指标“五降一平”,PM2.5平均浓度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1%。

坚持综合治土。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稳定保持在100%。

坚持全域治废。“华峰无废集团试点”“快递包装循环复用”2项案例入选今年全市“无废城市”建设典型案例,“三电能源科技公司”入选今年全市精品“无废城市细胞”。

守牢安全底线。全区环境风险企业“一源一事一案”全覆盖,重点区域应急实现“1分钟响应、5分钟出动、半小时到达”,连续17年未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

杨军:近5年来,区水利局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长江岸线保护持续加强。区委书记、区长亲自担任总河长,高位推动河长制落实。成立“区、乡、村”三级工作专班,深化“河长+警长”“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常态化开展长江、乌江等岸线清“四乱”工作,共排查整治河道岸线“四乱”问题37起,腾退岸线长度420米,规范整改占用岸线长度4.5公里,拆除建筑物面积1245平方米,清理弃渣1520立方米,复绿面积3500平方米。2023年《清障令在涪陵区河道治“四乱”中的运用》被评为重庆水利“十佳案例”。2023年度涪陵区河长制工作获市政府激励。

水土保持治理扎实推进。全区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2.56平方公里,其中水利部门共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2.2平方公里。

山水林田湖草沙项目效益凸显。共完成岸线生态修复6公里,小微湿地、垛基湿地等湿地生态修复78.03亩,植被恢复320亩,古树保护300棵,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2.93万吨,增加蓄水量38.12万立方米。

全国生态文化村——南沱镇睦和村

库区地灾防治平稳向好。共排查消落区整改问题72个,清理水域垃圾5.9万吨、消落区垃圾410吨,转运船舶生活垃圾726吨。同时累计开展高切坡群测群防巡查1.5万余次,专业监测21次,取得监测成果21期,有效保护受高切坡影响的房屋、学校、道路等基础设施300余处。

张正书:全区林业系统紧紧抓住增绿量、提绿质、显绿效三个关键词,为持续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作出积极贡献。

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增绿量”。持续开展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提质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累计完成营造林79.7万亩、“两岸青山·千里林带”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7.6%,比2017年初增加4.2个百分点;长乌两江四岸应绿尽绿,林业碳汇能力增强,城乡绿化水平显增。

全面加强资源管理“提绿质”。全面推行林长制,服务保障各级林长巡林6万余次,一体推进市总林长1、2、3、4号令贯彻落实,连续两年在市级考核中获“优秀等次”。靠前主动为龙头港、渝怀铁路等重点项目建设解决林地使用审核审批手续691宗、1028公顷,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3.2亿元。严防严治林木乱伐、林地侵占、森林火灾和林业病虫危害,加强自然保护地、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维护生物多样性,林地保有量稳定在220万亩以上,活立木蓄积增加到1300万立方米,绿色生态本底不断夯实。

畅通生态价值转换渠道“显绿效”。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加快发展生态惠民产业,持续推动笋竹、油茶等重点林业产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黄精、厚朴、绣球花等特色林业产业等,经济林总面积达到40万亩,培育林业新型经营主体40余家,丰富“森林+旅游”“绿色+康养”业态,林业产值达38.6亿元,林业生态效益逐步显现。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记者:涪陵区是重庆市一流制造强区,要做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比翼齐飞难度不小。涪陵在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什么特别的做法吗?

邱国光:涪陵是工业大区,一头是生态,一头是产业,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两头都很重要。我们的路径是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推进减污降碳。涪陵区入选市级气候投融资试点,纳入全国、全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企业分别为15家、34家。“十四五”以来,我们削减挥发性有机物1084吨、氮氧化物2522吨、化学需氧量2870吨、氨氮104吨。

严格环境准入。我们坚持做到三个“不批”,即:对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对环境污染严重、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项目一律不批,对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的项目一律不批。

优化营商环境。建立重点项目环评服务台账,实施环评告知承诺、“打捆”审批、容缺审批等“惠企便民”服务,环评审批提速50%。

记者:榨菜是涪陵的一张金名片。前些年,榨菜企业治污一直是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话题。涪陵榨菜集团在做好生态环保工作方面都有哪些具体措施?

赵平:我们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始终将环保工作作为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来抓。近年来,我们不仅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用于环保治理建设和管理提升,还大胆引进先进工艺技术用于产品开发和环保治理。比如,我们独创新工艺推乌江轻盐新品。在行业首创“浅盐窖藏加香渍制”工艺,减少榨菜腌制所产生的盐水量,从源头控制达到减少排放的目的。还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先后投入6.5亿元在所有生产厂和子公司建污水处理站,将产品生产过程的生产废水和原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榨菜盐水全部收集后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直面挑战 精准发力

夯实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涪陵

记者:通过几位嘉宾的介绍,我们对涪陵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心和力度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成绩来之不易,但当前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目前在建设生态屏障方面面临的最大压力是什么?

邱国光:当前,我们主要面临3个方面的问题:

环境质量改善成效还不稳固。个别次级河流水质还不能持续稳定达标,空气质量改善需持续做深做细做实。

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治理还有差距,餐饮油烟、施工噪声等群众身边环境问题需持续加强监管,剿灭农村黑臭水体需加快推进。

环境风险防范压力较大。区内环境风险源点多面广,当前正值汛期,极端天气偏多,需高度警惕、严防死守突发环境事件发生。

杨军:水利面临的主要有3个方面的问题:

河道“四乱”现象时有发生。涪陵区河流较多、岸线较长,日常监管难度较大,“四乱”现象时有发生。如个别企业、个别居民在长江、乌江等河道管理范围内违规建设房屋及附属设施,存在侵占河道岸线等违法行为。

水旱灾害防御形势较为严峻。全区水旱灾害主要风险点点位多,范围广且分散,尤其在已成水库、水电站、山坪塘等地,水旱灾害形势较为严峻、防御压力整体较大。

少数河库水质不稳定。杨柳溪等河流因场镇污水收集不完全、农业面源污染等因素影响,导致河流水质不稳定;洪湖等水库因肥水养鱼等历史遗留原因导致水库水质偶尔不达标。

张正书:林业面临的主要有3个方面的问题:

增量落地难度较大。25度以上坡耕地在内的宜林地块已基本实现应绿尽绿,通过新增林地增加森林覆盖率的可能性趋零。

存量提质能力不强。森林火灾风险隐患突出,林地、湿地、自然保护地管理保护压力较大,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控能力不足,松材线虫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

能量转化措施不多。220万亩林地的“钱库”能力并未完全发挥,“两山”转化的渠道不多、路径较窄。

赵平:国家对环保要求特别是氯离子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榨菜企业需要不断去提升和研究跟得上步调的处理技艺。

记者:涪陵区委六届八次全会提出要树牢“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展现“上游担当”,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涪陵,努力在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上争作典范。那么在推动美丽涪陵建设中,接下来将围绕哪些方向发力?有哪些打算和举措?

邱国光:接下来,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工作:

聚力污染防治提标攻坚,打好三大保卫战。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以降低PM2.5浓度为工作主线,聚焦工业、交通、扬尘、生活源等,加强污染物协同减排,分类落实污染应对减排措施,持续开展深度治理,降低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督促相关部门、街镇、企业认真履行“治气”责任,合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确保空气质量持续稳定改善提升。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有序推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剿灭农村黑臭水体,推进乌江涪陵段积极争创国家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确保长江、乌江涪陵段水质稳定保持为优。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建设用地分级分类管理,强化农用地污染防治工作,加快构建地下水污染风险防控体系,严控耕地、在产企业、化工园区等领域新增污染。持续深入推进华峰“无废集团”试点,打造更多精品市级“无废城市细胞”,让美丽涪陵“颜值”更靓、“绿色家底”更厚。

围绕绿色发展提速转型,打造两个示范。包括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我们将以全国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园区试点、市级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重点区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创出生态文明示范的“金字招牌”。同时,依托绿水青山挖掘生态文化根脉,强化榨菜、白鹤梁题刻等核心生态文化示范效应,持续巩固提升“两山”实践探索的路径成效。

聚焦治理效能提档升级,夯实四大保障。在问题整改保障方面,扎实做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后半篇”文章,健全问题发现解决机制、问题整改复核机制、常态长效监管机制。审批服务保障方面,持续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实施环评服务“惠企便民”行动,健全重大建设项目环评靠前服务,助推项目建设提效增质。在应急能力保障上,将健全上下游、跨区域隐患排查、风险防控和应急联动机制,坚决防范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和生态破坏事件发生。最后就是数智基础保障,聚焦“九治”开展核心业务梳理,谋划特色子跑道、体征指标,提速推进感知资源建设和接入,深入开展“巴渝治水”“巴渝治气”等市级应用试点,提速推进事件贯通,加速事件流转,突出实战实效。

杨军:我们将聚焦六个重点领域,持续推动水利工作高质量发展。

“水民生”。牢牢抓住推动全市水网一体化发展机遇,精心谋划人饮、灌溉、河道整治“三张网”,高质量编制涪陵水网规划,为全区水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提供有效的规划引领和项目支撑。

“水安全”。锚定“四不”目标,贯通“四情”防御,强化“四预”措施,持续补短板、强弱项、锻长板,提升系统防灾减灾能力。落实水利部危岩地灾防治工作方案和全市“三年攻坚战行动方案”,争取项目推进涪陵区临港经济区防洪护岸、梨香溪等中小河流、多条山洪沟等河流综合整治项目,逐步建立“智能可靠、亲水安全”的防洪体系。

“水文化”。加强水文化载体建设,高标准、高起点打造中国水文博物馆,扎实做好慧谷湖水情教育基地建设,提升水利工程文化内涵。

“水生态”。统筹推进市级总河长令,以美丽涪陵建设为统揽,充分发挥慧谷湖、涞滩河等河湖区域特点、流域特色,高质量打造具有涪陵辨识度的幸福河湖。强化水土流失防治,加快推进新妙镇油江河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建设。

涪陵区“智慧河长”管理平台上线

“水智慧”。以数字重庆建设为抓手,配合市水利局做好“政务·智慧河长”“政务·水旱灾害防御”等应用落地;提档升级智慧河长综合信息系统,探索建立乡镇水厂水质在线监测及自动化控制安防系统。

“水监管”。深入推进河(库)长制工作,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提升整体智治能力水平。强化工作突破,持续做好“一件事”策划论证,从小切口深入挖掘发展、服务、治理“一件事”。

张正书:林业部门将聚焦林业主责主业,着力从推动“三防两保一绿化”提质增效方面入手,持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聚精会神“抓三防”。抓防火。推深做实森林防火“一长三员”“十户联防”和火情“135”早期处理机制,加力城市面山区域森林消防能力提升、乌江流域森林防火能力提升和森林防火阻隔带建设等项目建设等,提升森林防火本质安全水平。抓防虫。深入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完成拔除乡镇级疫点5个、疫情面积减少1.2万亩年度目标,逐步压缩疫情疫区。同时严防其他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成患。抓防侵占。按时完成森林督查等涉林反馈问题整改,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凝心聚力“强两保”。强化自然保护地保护。积极稳妥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做好长江经济带警示片、中央环保督察等涉林反馈问题整改“回头看”和“后评估”。健全完善自然保护地日常巡护监管、问题线索移交、核实整改销号、回头看评估等全过程全链条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统筹抓好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致害补偿,联合开展重点保护工作。持续推进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护工作。严防红火蚁等外来生物,强化涉林生物安全风险防控,维护生物多样性安全。

精益求精“扩绿色”。建立健全林业生态保护和修复空间监测管理系统,加快提升造林绿化科学管理水平。高质量完成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和修复一体化林业项目等重点林业项目,推动生态保护修复提质增效。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高质量打造全民义务植树示范基地,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强化古树名木资源保护,开展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审定公布涪陵区主要乡土树种名录。

赵平:榨菜集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加大创新力度突破盐水回用难题,探索、研究将榨菜汁充分利用,从源头减少排放。试验将榨菜盐水蒸发浓缩,完成将浓缩液用于酱类产品的实验并在中国榨菜城项目建成后投入使用。引进结晶盐设备,从源头减少榨菜汁排放。同时提升榨菜盐水的处理效能,进一步研究降低运行成本等。

加快“中国榨菜城”项目建设进度。全面推动“中国榨菜城”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建设,打造集智能制造工艺、大数据高效管理、和谐生态环境、特色工业旅游于一体的具备国内一流水平的智能制造基地,推动涪陵榨菜产业转型升级,将集团公司发展成为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利税超过20亿元的大型食品智能制造企业。

持续规范管理,提升环保治理效果。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建设和标准制度;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以各厂厂长为环保第一责任人,在每个厂配置专职环保管理人员,每个污水站均配置专职污水化验人员,全面完成所有污水处理站降总氮改造,确保满足《重庆市榨菜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025年新要求。/记者 卢维 整理 图/记者 何乾健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