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涪陵要闻
数字赋能产业发展 全面增强科技创新整体效能
日期:2024-09-24
字 号:

榨菜“产业大脑”

数字经济,堪称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涪陵区充分利用数字经济的潜力,以数字重庆建设为引领撬动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完善相关政策、加快推进数字赋能产业提质增效。通过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双轮驱动,着力构建“2349”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1238”产业科创体系,不断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产业科创高地。

随着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深入变革,涪陵逐渐形成了数字经济发展“涪陵经验”:发挥制造业链主企业关键作用,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链式改造”;强化生产性服务业支撑载体建设,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

榨菜“产业大脑”构建新型产业链创新生态

多年来,榨菜产业一直是涪陵农业的第一支柱产业。伴随着榨菜产业链不断延伸扩展及各地榨菜产业的相继发展,青菜头产量增长不稳定、全产业科技创新不够、市场网络营销不完善等逐渐成为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主动拥抱大数据、谋求数字化转型成为百年榨菜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招。

今年8月以来,重庆持续高温高热给青菜头种植带来不利影响。按照传统的种植模式,农户常因盲目选种、购种和盲目种植遭受损失。自涪陵榨菜“产业大脑”试运行以来,青菜头种植也变得更加智能。

9月6日,“智慧榨菜助手”小程序发布《高温条件下茎瘤芥(榨菜)栽培技术要点》,农户只需要打开“智慧榨菜助手”小程序就能看到,并且还可以通过选择所在地海拔及土壤情况,使用小程序的大数据加AI智能匹配功能,帮助农户选择优势品种进行精准施种。作为产业侧场景化解决方案,“种菜帮手”还能帮助农户智能识别病虫害、预约收购和反馈品种情况。

通过对全产业链多跨场景、核心业务梳理,榨菜“产业大脑”形成了“1+1+N+1”的核心构架,即:建设1个榨菜产业大脑专题数据库,1个能力组件支撑,N个应用场景,1个驾驶舱。通过整合榨菜种植、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的数据资源,以数据流赋能决策流、业务流、产业流,榨菜“产业大脑”可有效服务于榨菜种植、企业成本管控及政府决策等。

目前,榨菜“产业大脑”已经搭建起“种菜帮手、加工助手、营销高手、监管能手、服务好手”5个一级场景及25个二级场景。

在“加工助手”场景下,榨菜“产业大脑”可以帮助种植户、加工户、榨菜企业三方产销两两精准、高效对接,实现榨菜“古法工艺、手工工艺、现代工艺”标准化生产加工,引领加工设备技术改造和智能化生产,通过分析链上榨菜企业全方位的体征数据,帮助企业健康成长。

在“营销高手”场景下,榨菜“产业大脑”设置产需分析、榨菜出口等6个二级场景。利用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榨菜“产业大脑”帮助全区40家榨菜企业提高精细化定位市场和深度挖掘市场的能力,为优化榨菜企业营销策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为榨菜企业出口提供有效的服务辅助,协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打造高辨识度全球榨菜出口基地。

依托榨菜产业龙头企业涪陵榨菜集团链主企业关键作用,榨菜“产业大脑”正在推动全链条、全闭环、全流程的数字化应用,涪陵榨菜产业加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以产业全链条数字化转型为契机,传统制造业正迸发出更多创新活力。

重庆市涪陵区榨菜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冯兴成介绍,榨菜“产业大脑”2.0版本今年9月21日正式上线,“大脑”的“数智”能力得到跨越式提升,接下来,榨菜产业发展中心还将加快推动“大脑”与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的全面贯通,逐步形成“产业大脑+未来农场+未来工厂”的数字化应用,全面激活榨菜产业大数据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政务价值,推动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实战实效。

“长江产业园”聚焦数字经济产业培育

重庆长江软件园位于涪陵高新区科创CBD,于2023年4月正式启动运营,是涪陵区科技创新破局之路的前沿战线。依托涪陵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长江软件园重点发展聚集软件信息、互联网+、数字内容、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产业,聚焦软件与信息服务、高新技术与现有行业的融合创新、优化升级,着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为产业链上企业提供“四链”融合服务。

在园区科技企业培育中,重庆恒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9月6日,记者在涪陵高新区中科大厦9楼看到,恒普科技负责任人正和长江软件园运营团队开展会谈。围绕企业发展问题,园区运营团队详细了解企业需求、针对性破解发展难点。

据了解,恒普科技于2023年初注册,是一家以“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为技术核心的初创型科技企业。自入驻园区以来,园区运营团队多次对接企业情况,为其提供生产性服务,帮助其渡过难关、茁壮成长。

“去年,园区帮助我们制定了3年成长计划,在知识产权、资金对接、人才引进等方面均为我们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企业才能一心一意搞业务、谋发展。”恒普科技总经理薛飞说,今年是成长计划的第1年,目前园区已经帮助其公司完成1项专利购买、软著申请15项,同时,在园区运营团队的帮助下,其公司顺利拿到了第一笔银行贷款,帮助公司渡过资金难关。

重庆长江软件园运营公司负责人吴刚说,在区级各部门、高新区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园区数字经济产业已具雏形,科技创新氛围日渐浓厚,随着园区赋能实体经济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园区在人才招聘、科技企业培育、投融资、数字化等方面服务着重发力,在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上也初见成效。

截至目前,园区已聚集各类科创企业130余家,引入新陵微、理工清科、互爱科技、数字涪陵等20余家,聚集各类人才近400人,接待各类考察团30余场次,累计举办成渝产业交流、大咖分享、行业沙龙等各类活动40余场,各类科创企业加速向园区聚集,2023年园区产值突破3.5亿元。

近年来,涪陵不断培育壮大本地数字产业企业,加快了产业数字化转型脚步。以涪陵高新区为载体,完善以产业链、创新创业平台、生活服务配套等为基础的产业生态和发展环境,着力引进工业软件、应用软件、新兴平台软件、嵌入式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等软件企业,打造长江软件园、科创CBD。依托重庆市“满天星”行动计划,聚焦产业前沿领域,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专业化程度高、发展潜力大的高成长型软件企业。深化工业软件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融合,推动智慧平台功能提升、智能场景应用示范。培育本地软件企业成长为市级数字化转型资源池服务商、市重点软件企业、市数字经济产业试点示范以及国家级信息技术或工业互联网相关试点示范。

2023年,涪陵区完成智能化改造项目30个,区内6800余户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实现工业增加值771.21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10%,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4%。2023年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2%,规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2%,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实现2470.75亿元。

涪陵区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数字重庆建设为统领,涪陵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已取得积极成效。一是产业数字化成效凸显。积极推进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区制造业数字化水平有效提升。二是数字产业加快发展。积极推动长江软件园建设,数字农业、商贸业创新发展。三是数字化应用不断拓展。榨菜产业大脑加快建设,初步形成实战实效能力。“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等数字应用实现三级贯通运行,更好惠企利民。接下来,区经济信息委将持续发力、深入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加快构建“2349”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增添新动能。(文图/记者 曾敬 勾潇洒)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