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涪陵要闻
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陈炳章:以身许国 赤诚不渝
日期:2024-12-20
字 号:

陈炳章与妻子合影

12月16日,《人民日报》公示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名单,299名候选人脱颖而出,涪陵陈炳章位列其中。这位共和国第一代核工业建设者,以其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生动诠释了家国情怀与时代担当。

陈炳章,193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核工业建峰化工总厂退休职工。回顾他的奋斗史,是从苦难中崛起、在奉献中升华的传奇。幼年时,家乡遭日军焚毁,亲人遇害,流离失所的生活铸就他坚韧不拔的意志。青年时代,从钳工学徒到投身核工业,命运的转折彰显他立志报国的决心。

1959年,陈炳章响应国家号召进入核工业领域,奔赴西北戈壁沙漠。那里环境恶劣,生活用水循环使用,粮食供应匮乏,一顿仅有两个土豆,可困难并未磨灭他的斗志。“你说去哪,我就去哪”,对于组织的一切安排调令陈炳章总是毫不犹豫地接受,这简单的回应,掷地有声,是服从,更是他对祖国核事业的赤诚忠心。在基地建设初期,他见证诸多艰辛,直至工程兵到来改善基建、引来水源,核工业建设逐步走上正轨,其间每一步都饱含开拓者的汗水与热血。

1969年1月,基地突发代号“34—32”的元件烧结事故,剂量严重超标。生死抉择面前,陈炳章挺身而出:“我已经有三个孩子了,我上!”他带领抢险队员,首批进入作业现场。警报声中,他们争分夺秒,历经28小时惊心动魄抢险,成功取出全部烧结元件。尽管后遗症伴随余生,但他从未后悔:“要是怕死,我就不来参加这个工作。”

同年11月,陈炳章转战涪陵白涛,投身816核军工洞建设。严守保密制度,“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他全身心投入这项绝密工程。山洞建设难度超乎想象,石灰岩坚硬,塌方频发,危险如影随形,处理哑炮时曾有工友牺牲,但工程艰难推进。1984年工程停建后,他毅然留下参与军转民改革,助力企业转型重生。从参与大化肥项目到编织袋厂建设,他为“816”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作出贡献。

退休后,陈炳章退而不休。伴随816工程解密与转型,他化身红色文化传承使者,穿梭于机关、学校、社区。在全民国防教育、保密教育活动中,讲述往昔峥嵘岁月,传播“两弹一星”精神与816企业文化,激励青少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命运。如今,816厂更名为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军工转民的典范,成为重庆市百强企业、中国化工企业500强、中国信息化500强企业。与此同时,816工程也成为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与国防教育基地,它静静矗立,凝聚着无数像陈炳章这般先辈们的毕生心血,宛如一座不朽的精神灯塔,持续激励着代代青年,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续写熠熠生辉的爱国篇章。

“总要有人牺牲,才有今天的生活。”陈炳章的事迹跨越时空,见证了我国核事业从无到有、三线建设转型蝶变,尽显“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这份精神从过去炽热燃烧至当下,似熠熠火炬,驱散迷雾,引领新时代的逐梦者们无畏奋进新征程,不断激励着后辈们永怀赤诚接续拼搏。(记者 刘雷)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