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在车间实习记者 蒋沛洋 摄
近日,鑫源智能制造产业学院首届订单班结业典礼暨就业签约仪式在鑫源汽车有限公司举行。来自长江师范学院的29名学员圆满完成校企联合培养计划,现场与鑫源汽车有限公司签署就业协议。他们将在冲压、焊装等生产一线,为智能制造产业注入新鲜血液。此次合作标志着涪陵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与高校协同育人提供了新范本。
阶梯培养 理论实践双轨并进
作为鑫源汽车有限公司与长江师范学院机器人工程学院战略合作的重点项目,首届订单班于2024年6月13日正式启动。校企双方创新构建“业务适配度、专业匹配度、职业素养”三维选拔标准,通过两轮现场与线上面试,从43名候选人中选拔出32名大四学生,确保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
订单班采用“理论筑基+实战锤炼”的阶梯式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循序渐进。2024年9月13日起,学员们在学校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理论学习,机器人工程学院为其定制专业课程,累计160课时。经过综合考核,3人被淘汰,29人进入后续培养环节。2024年11月20日,学员们分赴冲压、焊装等6大生产车间,在责任导师指导下参与生产实践,同步完成安全教育、企业规章制度等21门企业文化课程,强化理论知识储备。今年2月,学员们进行车间轮岗实习,全面参与生产和质量改善工作,同时开展市场和供应商走访活动,并接受9门专业培训课程,进一步提升实践技能与综合素质。
实习期间,学员们积极识别车间现场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展现出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员们累计提出73条工艺改进建议,其中47条被采纳实施。早期14名学员提出的19条建议中,有11条建议可有效提升产线效率;2025年1月,24名学员再提交54条方案,36条被纳入即时改进计划,涵盖设备安全防护、焊接质量管控等核心环节,多项创新直接应用于生产流程,获得企业高度认可。
持续深耕 打造智能制造人才高地
通过订单班模式实现了“招生即招工、结业即就业”的无缝衔接。未来校企双方将进一步完善校企就业实习实践联动机制,拓展至更多专业领域,结合前沿科技深化课程升级、资源共享制订培养计划,为重庆建设“智造重镇”持续输送“能创新、懂工艺、善实践”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首批学员正式入职,鑫源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生态,促进“三业”贯通,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四链”深度融合,为涪陵高水平建设环长江师范学院创新创业生态圈打造良好人才生态,为全区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记者 冉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