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颐代表:
您在区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深化农文旅融合,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的建议》(第20号)已收悉,您提出的乡村旅游产品供给不足、旅游人才缺乏等问题发人深省,指明和美乡村建设离不开统筹协调跨部门合作、鼓励创新服务业态等建议措施契合当前全区农文旅发展实际,具有前瞻性、实操性,感谢您对全区乡村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委认真研究后,现将本建议的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传承乡土文化营造文明氛围,建设宜居乡村
(一)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完成区图书馆和少儿图书馆的整合,新增特色文化交流区、典藏古籍展示长廊、读者沙龙研讨区、古韵涪州传习所等特色空间,现免费开放服务项目30个,开放空间32个,馆藏文献总量119万余册,电子文献馆藏量78TB,古籍藏量近2万册;在蔺市街道泡桐村建乡村振兴图书分馆1个;推荐蔺市街道和武陵山乡创建市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乡镇。
(二)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守住乡土文化根脉。一是完成对南沱镇花莲坝牌坊和红星渡槽的修缮保护工作,两者皆入选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二是完成涪陵文峰塔、北岩题刻、陈万宝庄园等文物保护利用项目。三是我委联合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公布镇安商周遗址等48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乡镇街道定期对全区1006处文物点开展巡查,形成隐患台账、整改方案;近年来查处办理文物案件2件,并将违法案件作为警示案例宣传。
(三)丰富群众文艺生活。通过组建“红色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伍和文艺专家队伍等,持续打造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品牌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广大市民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坚持开展“一村一品”文化活动建设,现已建成南沱睦和村龙眼文化节、马武方碑村梨花节、焦石镇焦石民歌节、蔺市连二村庆龙节等10余个“一村一品”文化活动。为人民群众搭建“百姓大舞台”每年开展“文化进基层”“文化进万家”“四季村晚”等活动1200余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江北街道二渡村入选2024年全国冬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
二、支持产业发展培育特色品牌,建设宜业乡村
区文化旅游委联合区级相关部门,紧紧围绕升级打造“1+2+X”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目标,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引导打造与当地实际相适应、持续发展的高质量农业产业,做强农文旅融合发展基础。一方面持续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讲好“土特产”故事,积极申请授权使用“巴味渝珍”“三峡柑橘”区域公用品牌。大力培育“涪陵榨菜”“涪陵·涪橙”等区域公用品牌,巩固提升“涪陵龙眼”“涪陵黑猪”“增福土鸡”“涪陵白茶”“渝东黑山羊”“涪陵胭脂萝卜”“龙潭大米”等优势品牌。当前正积极争创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国字号”荣誉。另一方面持续推进乡村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唱响“花果飘香·醉美南沱”品牌,同时深入挖掘三峡移民文化,将移民文化品牌建设与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起来,开发出多样的文旅产品;推动有“千年古镇 庄园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美誉青羊镇,打造集游客集散中心、巴渝庄园博物馆、巴渝六院主题民宿群于一体的巴渝庄园小镇;依托焦石镇民歌文化浓厚氛围,打造民歌山乡小镇;建成投用涪陵文化代表涪陵榨菜历史记忆馆、周煌故居等项目。
三、推进农旅融合打造精品线路,建设宜游乡村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挖掘乡村产业发展潜力,推进乡村振兴,要以农业为根、文化为魂、旅游为路,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建设和美乡村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实践途径。目前我区已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1个,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6个。推进龙潭镇群星村、义和街道石岭村申报市级智慧旅游乡村示范点。
(一)休闲旅游项目推进情况
美心红酒小镇“高速+泡桐村国际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项目完成投资14200万元,目前西普陀项目主体施工完成45%;红酒小镇综合楼项目精装修施工中65%。雪峰山旅游度假区项目完成投资2212万元,布局栽植樱花30亩,完成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场平工作。周煌故居项目完成投资2860万元,A区主体工程建设及展陈已基本完工。432项目目前咖啡馆已建成,川东三线建设陈列师已获批市级“大思政”教育实践基地,电影院设计方案和施工图已形成。
(二)精品旅游线路打造情况
2020年以来,我委牵头相继编制了《涪陵区全域旅游总体规划(2020—2035)》《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到了要立足涪陵自然景观多样、山水生态优美、民族民俗风情浓郁的独特资源优势,以“农文旅融合”为路径,不断升级田园休闲游,推出以坪上“巴渝老家”原乡民俗体验环线,开展原乡田园、农耕民俗、庄园碉楼、非遗文化等深度体验游的精品乡村线路,打造沿江文化体验、农事采摘等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后山休闲康养、旅游度假等旅游精品线路,完善以坪上区域马武镇-青羊镇-同乐镇-龙潭镇-大顺镇-增福镇的“巴人原乡田园风景廊道”旅游项目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乡村旅游路线。2023年推出5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包括被文化和旅游部官网推荐的“大美春光在路上”三条线路(涪陵罗云乡村旅游新体验、大木花谷樱花观赏、武陵山乡采笋体验)和“乡土中国 诗画生活”两条线路(方坪茶文化体验、文物寻根之旅);今年五一节前,文化和旅游部在“全国乡村四时好风光”乡村旅游线路中再次专版推出涪陵报送的“体验四季 乐游涪陵”旅游线路。
(三)乡村旅游宣传推广情况
2023年我委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平台,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现了罗云镇油菜花基地、各乡镇街道的赏花、方坪采茶体验、涪陵乡村旅游百千万、武陵秘境康养游、田园牧歌自在游、两江福地休闲游、巴国古都人文游等关于乡村旅游的推文和视频,收获数十万余次点赞,有力地宣传了涪陵乡村旅游;今年5月,我委联合重庆邦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了微短剧《涪陵的荔枝》并在全平台播出,向大众介绍涪陵的荔枝文化,获得广泛好评;下一步,我们将以网络热点为导向,策划乡村游线打卡视频、从吃住玩等视角介绍涪陵乡村、专题拍摄乡村美景等,让更多人了解涪陵、来到涪陵、打卡涪陵,让流量变留量。
此复函已经夏强伟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征询意见表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再次感谢您对涪陵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4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