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区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07号建议的复函
日期:2024-06-24
字 号:

黄奇毅代表

提出的《关于推动涪陵区数字文创、数字文旅多元发展的议案》(第007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强化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一是坚持高位推动部门联动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数字经济发展工作专班将打造数字经济升级版摆在更加核心位置坚持“科创+”“绿色+”双驱发力推动数字文化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新提升建立“部门+园区”协同联动机制健全考核、督导、评估机制,强化数字文化产业招商产业支持政策衔接等关键环节的密切配合加快形成产业发展合力二是加强规划引领政策扶持先后出台《涪陵区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2021—2025)》《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将发展数字阅读数字动漫、“云文旅”消费等数字文化产业和数字文创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统筹部署和落实相关任务措施。制定出台《涪陵区支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数字服务业版块实施细则(试行)》,对数字服务业企业升规升限、企业自建运营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专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新认定的国家级、市级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基地)或软件产业园予以奖励或补助,聚焦政策扶持做大产业规模。三是强化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制定文旅产业招商引资提升行动方案》,明确将培育壮大数字文化产业招引数字文化企业作为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的重点任务围绕互爱科技孵化产业园等重要产业平台强化精准招商专业招商招引万读科技策娱科技青音科技晰竞科技等一批创新型数字文化企业牢固树立“企业无小事”理念实施数字文化企业服务专员制度提供企业注册网络文化经营许可办理税务登记等全流程企业落地服务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夯实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基础一是加大载体平台建设力度立足打造出一个互联网+产业软件研发、市场推广运营、数字游戏测评发行和电子竞技的产业聚合点,重点依托互爱科技孵化产业园等重点数字文化产业平台加速集聚万读科技、策娱科技、峰米科技、青音文化、晰竞科技等100余家创业企业,规上数字文创企业达4,数字经济产业营收已突破18亿元,推动互爱科技孵化产业园成为唯一位于非主城区的数字文化产业园,先后荣获“重庆市文化创意园”“重庆市创新创业示范团队”“数字文化产业园”“互爱科技众创空间”“微企孵化平台”“文产示范园区”称号,被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授予“国家级众创空间”称号,成为涪陵区首家民营国家级众创空间。二是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支持重庆万读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万读简帛科技有限公司等数字文化企业成功认定为重庆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励专项资金20万元支持成立万读文娱产业科技园围绕动漫影视基地、游戏研发中心、IP文旅研究中心、岗前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创客创业平台等方向,集中打造数字化文娱产业聚集地新培育创业黑马(西部)数字经济创新中心、百行智能众创空间、百草苑众创空间等创新载体3个。举办“数字科技创新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科技创新沙龙活动,邀请百度、腾讯、数资区块链等数字经济领域专家围绕“云技术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迈入新阶段”“数字技术赋能企业提质增效”等题目开展讲座,搭建数字企业间交流互动平台。三是优化数字文化发展环境依托文化产业示范园大力扶持数字文化创意产业,聚焦“互联网+文化”融合发展,截至目前,涪陵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达2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达1个,其中,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入驻企业达150家,服务平台1个,年度营业收入达17.33亿元,就业人数超2000人。积极培育引导重点文化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发展游戏发行、数码动漫、文化休闲为主的数字文化产业,支持重庆峰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打造精品手游支持重庆晰竞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电子竞技、VR党建智慧创客休闲娱乐等数字产业鼓励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支持万读科技打造精品网络文学阅读平台,加快发展漫画、有声、短视频、游戏等产业支持企业拓展海外资源并获得B轮融资。围绕数字文化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建立人才需求目录和数据库,强化数字文化人才引进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完善数字文化产业人才体系

    (加快数字文化产业业态融合一是促进传统业态数字转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推进区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服务载体公共文化网络平台建设完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库年度更新资源13T以上数字图书馆年度点击和下载人才达35万人次积极打造“一部手机游涪陵平台”(智游涪陵),支持鼓励景区、宾馆、特色酒店、民宿、餐饮、娱乐场所、文化场所进入该平台,实现一站式、一体化、一条龙服务。目前,“智游涪陵”平台建设已基本完成,各功能模块也已基本成型,待进一步优化后,拟于4月初正式上线。届时,“智游涪陵”微信小程序将成为我区文旅资源对外宣传的重要平台之一,也是我区传统旅游业向数字旅游业转型的有效途径。二是加快数字赋能文旅产业。支持文化场馆、文娱场所、景区景点、街区园区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将创作、生产和传播等向云上拓展,开通“涪陵文旅”抖音视频号,拓展微信公众号、微博、淘宝等新媒体营销渠道,整合报纸+电视广播+网络+自媒体的宣传优势,建成涪陵文旅全媒体平台宣传矩阵。加快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区旅游集散中心车站、码头、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公共服务场所(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场馆等)、民宿客栈、旅游乡村等重点涉旅场所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近年来,我区智慧旅游发展初见成效,美心红酒小镇和武陵山大裂谷先后被评为市级智慧旅游乡村示范点(2020年市级智慧旅游景区(2022年)。

二、下步工作打算

    (支持数字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做大做强。《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提出“支持涪陵等优势区域提升产业能级”,当前,涪陵正在围绕高新区这个城市发展主战场,依托科创CBD推动涪陵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重点打造以互爱科技产业孵化园为载体的数字内容产业基地,凯高玩具为载体的文创产业基地,积极争取市级层面加大对园区基地支持力度,推动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在政策环境、招商引资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加快推动数字文化企业和人才向涪陵集聚,形成辐射效应,带动产业发展。

    (支持数字文旅企业集聚发展壮大加快培育数字文旅龙头企业对于提升产业竞争力至关重要,鼓励引导发展前景较好的数字文旅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凯高玩具、万读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和数字文化企业在技术研发等领域的项目合作,支持中小微数字文旅企业走特色化、专业化发展道路,推动企业在数字文创、线上演播、数字创意、数字艺术、数字娱乐、沉浸式体验等新兴业态领域加大创投力度,立足地域特色打造数字文化IP,积极争取财政资金税收返还、创新创业政策扶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解决企业发展后顾之忧。

    (三)加快发展“云文旅”消费业态。通过5G+4K/8K超高清技术,实现“云演艺、云直播、云展览、云消费”,建设在线剧院、数字剧场,推动川剧、曲艺、民乐等传统艺术线上发展,结合白鹤梁、816工程、武陵山等核心文旅空间载体,引导文化专家、流量明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直播、虚拟讲解、艺术普及和交互体验等数字化服务,拓展线上消费模式。重点培育沉浸式体验业态。依托全区重点文化馆所、旅游景区、度假区、乡村旅游集群等,拓展全息互动投影、无人机表演、夜间光影秀等产品,开发数字展馆、虚拟景区、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娱乐产品。

    (不断健全数字文旅人才培养体系。针对我区数字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加快构建数字文旅产业人才高地,从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入手,着力培养一批文化创意新、数字技术精、管理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建立对数字文化创意人才的评估评价机制,探索设定符合产业发展特点的考核考评体系,推进市场化人才培养和评估机制建设。坚持本土化培养和人才引进相结合,鼓励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对复合型人才的落户、待遇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为人才创造更加宽松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此复函已经夏强伟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您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4621日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