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涪陵区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建议》(第48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降低学生近视率是教育、卫生等部门的重要职责,2018年以来,涪陵区大力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2019年,被评为首批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区。针对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建议”,我委会同区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进一步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基本情况
2021年,组织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对全区中小学生进行全覆盖视力检测,检测学生1.3万人,近视学生6.6万人,总体近视率为49.83%,较2020年相较,下降7.58%。2022年学生视力检测工作已于3月开始实行启动,现正常开展中。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一线“把脉”建机制。成立以区教委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科室、各直属学校、教管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组织。出台《涪陵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方案》,完善以教育、卫生健康部门为主,乡镇卫生院、学校共同参与的区、乡、校三级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网络和工作机制,持续推动近视防控各项工作落细落实落地。开展儿童青少年全覆盖视力底数检测,“一生一案”建立台账,全面梳理分析数据,为科学防控提供数据依据。
(二)双线“会诊”强联动。会同区委宣传部、区文化旅游委、区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落实近视防控措施,对儿童青少年近视形成防控合力。常规举行学生运动会和各项体育比赛,增强学生体质。充分发挥卫生副校长、驻校医生、兼职校医和眼健康指导站专业指导能力,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到校开展检查指导,对视力异常学生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通过电话家访、家校微信群等沟通渠道,定期向学生及其家长推送“爱眼护眼”公益宣传作品和眼健康知识,提醒家长加强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监管,督促孩子坚持体育锻炼,增加户外和体育活动时间。
(三)三线“调理”抓重点。2018年以来,更换中小学教学场所照明灯2.7万盏,升级改造教室照明0.3万间,更换配备可调节课桌椅12.4万套、黑板3500块,每学期进行一次适应学生身高、坐高的课桌椅高度调整,每个月对学生座位进行一次调整,装配学校标准卫生(保健)室350个,配发标准对数视力表灯箱等器材350套。教室装灯率和点亮率达到100%,学生课桌椅和黑板配备合格率100%,卫生(保健)室设置率和器材配备合格率100%。各校加强对作业数量、时间和内容的协调管理,科学布置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减少机械、重复训练,并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规定教师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控制学生利用电子产品学习时间。积极引导体育锻炼,组织全区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邀请眼科专家制作视频教学片,在中小学中推行晶体操和明目功能操。提倡各学科教师,每节课课前或课中安排1分钟组织学生远眺或其他眼部放松。充分利用“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自行创设多种形式的集体舞、自编操,推行每天“一操一跑”,保证学生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的体育锻炼。
(四)全线“宣传”增意识。全覆盖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培训及预防知识讲座,帮助校医、保健教师、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等了解掌握儿童青少年视力检测和近视防控知识,提升自身业务能力。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开展视力保护健康教育,宣传“爱眼”和“防近”知识,增强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和能力。发放近视防控科普宣传折页17.8万份、播放LED宣传标语1850条、召开家长会2100校次、参与小医生社会实践560人、举办眼健康知识讲座1320场,开展近视防控演讲比赛,征集评选近视防控论文、手抄报、书画、摄影、LOGO设计、视频、海报、歌曲等作品2800件。由城六校王璐老师创作,陈语茉学生独唱的《看你清澈眼眸》被市教委在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活动中推送宣传。引导学生养成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爱好体育锻炼,常做眼保健操等健康用眼习惯,教会学生掌握“一拳、一尺、一寸”和遵循3个“20”法则(胸部与桌子间隔一拳、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握笔手指与笔尖之间一寸,观看电子屏幕20分钟后,要抬头远眺20英尺外20秒钟以上),随时纠正学生不良坐姿和用眼习惯,《中国教育报》报道了十四中在新冠肺炎疫情“停课不停学”期间健康教育和近视防控工作。
三、存在问题
(一)部分照明设施难以满足近视防控需要。大部分中小学和校外培训机构依然采用频闪相对严重的荧光灯,且灯具安装不够规范,易引起视觉疲劳,不符合健康用眼要求。
(二)未建立学校卫生保健机构。我区未建立专门的学校卫生保健管理机构,既不利于近视防控,也不利于疫情防控、食品安全和传染病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防控措施落实不够到位。减少学生作业量、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延长户外运动时间、保证充足睡眠和定期调节课桌椅高度等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
(四)近视防控意识有待增强。不少教师、学生、家长片面地关注学生的成绩,却越来越少关注学生的视力健康,学生用眼习惯不佳,导致学生长期疲劳用眼,加剧近视的发生。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改善学校教学视觉环境。引入第三方机构,调查中小学生校内校外用眼情况,对学校(特别是培训机构)教室人均面积、课桌椅、黑板、采光及照明等方面开展现场测量,评估学校教室环境,全面了解学生用眼环境和用眼习惯,对未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内容提出整改建议和要求。加大财政保障力度,推动公办学校逐步配备符合护眼要求的LED灯具和可调节课桌椅。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采光照明环境、班级人数、课桌椅等视觉环境的监管,对已成立的培训机构视觉环境不达标应责令限期整改,对新开设的校外培训机构应确保场地符合相应规定才允许设立。
(二)健全学校卫生保健机构。积极与编办、卫生健康部门协调,探索成立涪陵区学校卫生保健机构,承担全区学校健康教育指导和管理、卫生应急技能培训、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和学生常规体格检查的组织实施等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近视防控监督检查。协调区市场监管、卫生健康执法支队等部门和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对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教室生均面积、课桌椅、黑板、采光及照明等方面开展现场测量,评估学校教室环境,调查中小学生校内校外用眼情况,全面了解学生用眼环境和用眼习惯,对未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内容提出整改建议,为进一步提出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各教管中心、直属学校绩效考核,对未认真履职的相关部门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四)进一步强化防控意识宣传教育
多形式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宣传,增设公益宣传栏、城市广场或公交车播放宣传视频和标语、举办近视知识竞赛等,增强宣传力度,扩大宣传广度,引导学生及家长等社会层面共同参加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此复函已经孙应勇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黄鲁委员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教育委员会
2022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