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46号集体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3-05-26
字 号:

民盟界别小组:

你们在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统筹用好文旅资源 打造主客共享的旅游休闲城市的建议》(集体提案第46号,以下简称《提案》)已收悉,该提案由区政府安排我委主办,区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城市管理局等部门协办,经认真研究、深入讨论,现就《提案》办理有关情况函复如下:

一、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切实推动提案办理工作

   (一)认真领会提案内容。分析《提案》内容可以看出,民盟界别小组对我区文化旅游资源了解较为全面,对推动我区文化旅游发展研究较为深入。《提案》从经济、区位、人文、资源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精准的分析,强调了涪陵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精准剖析了推动旅游休闲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指导性、可行性、操作性的工作建议。在此,感谢民盟涪陵区委员会对涪陵文化旅游的关心和支持。

   (二)统筹推进提案办理。自今年开始提案办理工作以来,区政府分管领导带队调研旅游休闲城市建设相关工作6次,召开专题会议2次,有效推动了提案的办理及贯彻落实。针对相关内容,我委先后以书面交流和电话沟通的方式,向相关协办单位交换办理情况,积极主动向交旅集团、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等文化旅游企业征求办理意见,咨询工作开展情况,切实注重《提案》办理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二、明确成效、积极提炼,深入落实提案建议内容

   (一)关于加强旅游休闲城市建设的政策引导的建议。我们充分发挥“涪陵区旅游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武陵山大裂谷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力量,用好全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积极推动政策引导工作。

1出台《旅游招商引资提升行动方案》。完成全区文旅招商引资项目库建设,加强对浙江对口支援城市的招商力度,依托市级、区级招商平台开展招商推介5次,招商引资雪峰山旅游度假区项目、巴清湖户外运动旅游度假区项目、罗云镇千亩彩色油菜花乡村振兴综合体项目等3个文旅项目,签订协议资金12.5亿元。

2加强对文化旅游休闲产业的扶持。指导各休闲产业加强品质提升。推动涪陵大剧院文艺演出,打造涪陵文化消费精品项目,今年以来累计演出13场次,接待观众1000余人次,演出了《火锅江湖》《沉默的真相》等经典舞剧。2月5日-6日涪陵区举办2023年元宵庙会更是盛况空前,特别是无人机表演和烟花秀吸引10万群众围观,得到国家、市级多家媒体转载报告;目前,正在筹备在乌江河道上举办成渝地区龙舟邀请赛,切实加强休闲旅游的有序发展。

3积极推动主客共享的惠民政策。指导各大景区开展惠民旅游工作,今年以来先后依托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采笋节、5.19中国旅游日等节会,发放各大A级旅游景区消费券1万余张。在三八妇女节、5.18博物馆日、5.19旅游日等重要节点指导景区开展免票活动,有效推动旅游惠民政策的主客共享。

4.积极争创国家级、市级文化旅游品牌。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武陵山大裂谷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得到市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明确将武陵山大裂谷5A创建纳入下一批第一顺序申报。依托文化旅游资源,涪陵区先后申报了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中国特品级旅游资源5个,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成功荣获了“中国最美旅游名区”荣誉,816工程获市级科普教育基地、武陵山大裂谷获市级智慧旅游景区称号等。

   (二)关于推动旅游休闲城市发展的资源利用的建议。充分发挥“旅游+”、“+旅游”作用,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积极建议经信委、农业农村委、商务委等部门,推动旅游与工业、农业、商业等十大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

1有序开发涪陵文化旅游资源。爻里小镇首开区建成投用,正在成为网红打卡地;五桂堂历史文化街区已建成,正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文旅消费集聚区;长涪汇城市会客厅书香涪州主体工程完工,创建成为全国15个书香城市之一,整个工程计划10月前完成;涪州画舫游项目重新开启,邱家榨菜作坊遗址保护利用工程有序推进,江北二渡村逐渐成为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典范,石嘴街、六廊街等社区旅游休闲产品不断涌现。

2积极打造文化旅游特色产品。完成小田溪第三轮考古,完成小田溪巴王陵遗址博物馆建设设计、展陈设计,编排白虎巴人勇士舞剧,活化巴国文化;正在推动816工程、816小镇联合打造重庆三线建设博物馆,创建规划已报区政府审定,正在筹备提请区委规委会审查。完成舞剧《白鹤梁》、沉浸式话剧《洞见816》的编排,依托川东船舶正在打造“432三线军工国防教育基地”建设。

   (三)关于不断丰富旅游休闲城市产业业态的建议。一是积极推动两江四岸环湖旅游大景区建设。北山133公顷的彩廊画卷工程正在有序推进,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即将呈现;爻里小镇滨江商业街区即将开放;授牌涪陵万达广场星际主题亲子乐园“市民休闲娱乐微度假基地”称号,积极推动“荔枝古道”和“翘舳橹舟乌江行”城市微景观等项目建设;先后完成中山路、人民路环境整治,各广场、公园的智慧化、品质化不断加强。二是加强文博院馆的开发利用。区图书馆“涪进斋”实现24小时不打烊,“西交大书房”等休闲阅读资源有序开放;区美术馆先后举办“惠风和畅-涪陵区春天题材美术作品展览”、“启航新征程-重庆画院2022年度作品展(涪陵站)”等10余次画展,休闲价值正在不断展现。三是夜间消费得到大力推动。两江灯饰工程持续点亮,设置夜市规范摊位20余处,市民夜间外出愿望不断加强;后备箱夜市不断涌现,志杰书记亲自前往调研;两江游船夜游项目重新启航,涪陵人游涪陵正在成为新时尚。

   (四)关于提升旅游休闲城市基础设施设备建议。一是全面启动地标美食评选。开展了涪陵地标菜专题调研,举办地标菜研讨会,计划于11月举办涪陵区首届地标菜发布会暨地标菜系列大赛;计划用三年时间授牌“涪陵名菜、名店”各10家,打造“涪陵味道”形象店20家; 二是有序提升住宿品质。目前,全区共有宾馆酒店(含农家乐)共662户,住宿房间总数9856间,床位总数12689张。其中,国家绿色饭店2个、星级酒店3个、无废饭店2个。今年,成功申报五星级农家乐2家,正在申报旅游民宿2家,出台了支持旅游民宿、农家乐品质化发展的奖励政策,正在加强品质酒店、特色民宿的招商引资工作。三是旅游交通逐步提升。北山坪一级路正在加速推进,届时两江四岸旅游大环线更加清晰;江北北岩寺旅游码头已完成岸电、排污等管道建设,计划10月投入使用。四是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将涪陵乌江榨菜、涪陵榨菜鱼调料、胭脂萝卜、油醪糟、增福土鸡、桂楼牌腌腊制品、涪粮大米等品牌产品纳入“涪陵扎包儿”旅游商品进行推广;推动“景区+商品”模式,在各大景区开设特色旅游商品展柜;依托江北二渡村,大力推动“围炉煮茶”等休闲旅游产品的发展,打造涪陵慢生活旅游品牌。

三、有序推动、稳步实施,持续推进提案成果转化

涪陵文化旅游的发展,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长期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一步将按照区党代会报告提出“先定山水再定城”的战略,深入吸纳《提案》内容,按照“一城一带三向三片”旅游发展新格局,有序打好涪陵山水文化城、千年巴国遗产带,深入联动大都市、大三峡、大武陵区域,切实推进武陵观光度假片、坪上原乡休闲片、长江绿色发展片发展,高水平推进旅游休闲城市建设。

一是深入推进《打造旅游业发展升级版“1+5+N”系列方案》实施。切实将旅游休闲城市建设作为重点,加强智慧旅游、导游词、旅游服务等品质提升,完成“一部手机游涪陵”项目建设,提高旅游消费便捷性和智慧水平,深入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的联动交流,提升休闲旅游品质。

二是提升休闲旅游品牌创建。大力推动武陵山大裂谷创5A和白鹤梁题刻申遗,力争816小镇成功创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积极争创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市级旅游休闲街区、市级智慧旅游等品牌;积极推动美心红酒小镇4A级旅游景区、点易园3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

三是加快休闲产品建设。全力推动重点休闲旅游项目建设,推动美心红酒小镇“高速+泡桐村国际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同乐雪峰山旅游度假区完成投资1.4亿元。推动五桂堂街区、爻里小镇一期全面完工开街。继续贯彻落实《涪陵区支持旅游业提档升级的若干政策(试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休闲旅游建设,促进涪陵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四是加强休闲旅游宣传。加强自媒体平台建设,推动“文旅涪陵”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向着品质化方向发展;重点围绕涪陵旅游业“四梁八柱”打造涪陵休闲旅游宣传栏目;包装“人文涪陵”“红色脊梁”“乡愁密码”“武陵风光”“工业旅游”等不同主题的休闲旅游精品线路,推出2条巴渝文旅走廊精品线路。

此复函已经夏晖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征询意见表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再次感谢您对涪陵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3年5月26日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