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经农委:
你委提出的《关于促进新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集体提案第33号)已收悉,经与区发展改革委、区招商投资局、涪陵高新区、白涛新材料科技城、临港经济区等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眼光向前,招引材料企业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的建议
紧盯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有产业布局,围绕打造“2+4+X”产业集群目标,坚持“科创+”“绿色+”双驱发力,精准招商做大项目“蓄水池”。一是围绕龙头企业招商。推动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深挖华峰、万凯新材料等现有头部企业投资意愿,持续做好企业服务,推动企业扩大投资,持续推进企业全产业链布局。围绕蓬威石化PTA、万凯PET等产业链,引进了东方希望年产150万吨PET、万凯新材料四、五期年产160万吨PET等大块头项目。发挥聚氨酯、聚酰胺产业链优势,向上游拓展BDO、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依托30万吨尼龙66一体化向下游拓展锦纶民用丝和改性工程塑料,服务重庆汽车和电子产业本地配套。加速建设青山30GWh、赣锋24GWh、吉利18GWh三大百亿级电池项目,乘势配套引进卡涞、联洋、幄肯等企业,加快培育轻量化复合材料产业集群。二是强化平台招商。赴曙光、华雄等集团和市中小企业协会考察,寻求标准厂房招商信息;成功推动高新区入选市级产业承接转移示范园区,白涛化工园区拓区面积5.7平方公里,加快中小企业集聚区建设,保障项目落地空间。
二、关于“眼界放宽,了解掌握材料产业的规划布局”的建议
为更好地促进我区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材料产业第一大区”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合成材料基地,结合工信部“十四五”原材料发展规划、重庆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和重庆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规划,区政府办印发了《涪陵区推动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的通知》,明确了做强合成材料产业集群、做精先进金属材料产业集群、做优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做大绿色建筑材料产业集群等发展重点。区政府印发了《涪陵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22—2016年),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新材料优势支柱产业,壮大先进高分子合成材料产业链、推动先进有色金属材料提质增效、提升高性能复合材料发展水平。2023年,我委联合区招商投资局,借助赛宝研究院等专家团队力量,正在编制涪陵区产业招商规划,重点突出聚酯、聚氨酯、聚酰胺等现有石化新材料优势产业和先进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等产业链上下游招商,进一步细化招商图谱,明确招商引资方向和重点。
三、关于“着眼区内,强化企业区内合作,强化区内产业链”的建议
坚持擦亮“涪到位、零距离”营商品牌,建立产业链“链长”工作机制,由区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定期召集“链主”企业和链上企业,召开产业链联席会议,研究解决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听取产业发展建议、寻找产业链招商机会。促成华峰铝业成为松下公司国内第一家电池铝箔供应商,万丰轮毂入围比亚迪新能源高端汽车零部件供应链。推动建峰5万吨碳酸二甲酯项目和6万吨PBAT/PBS项目建设,延伸了天然气化工和聚酯产业链。推动产业科创,坚持“科创+产业”,发挥链主企业作用,鼓励企业上下联合、产业协同加强关键卡脖子技术攻关。签约15家高端研发机构落户慧谷湖科创小镇,华峰研究院成功研制出2款新型催化剂,打破国际垄断;中化涪陵自主研发3项技术国际先进;建峰投产国内首套合成氨提氦装置。坚持“绿色+产业”,今年开竣工财衡纺织、娃哈哈等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实施建峰三聚氰胺节能技改、天原化工节能减排等绿色改造项目;万凯新材料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累计建成国、市级绿色工厂22个,保持全市区县前列;成功申报市级重点绿色制造综合服务平台。
此复函已经高翔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你们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3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