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重庆市涪陵区应急管理局关于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236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3-06-08
字 号:

尊敬的郭健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关注,您在区政协六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的建议》收悉,您的建议从实践中来,问题找得准,对策建议提得实,给全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指明了发展路径和措施。区应急管理局高度重视,结合涪陵实际认真落实建议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层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调整充实“两委”。区政府根据工作需要重新调整了区安委会、区减灾委,区安委会和减灾委负责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的统一领导,确保应急决策效率和重要资源的快速调配。区应急局承担区安委会和减灾委办公室职责,负责具体协调工作部署、情况搜集、督促检查、提供决策方案并牵头组织实施方案。“两委”的重新调整充实,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单位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职责任务,进一步完善了各指挥部的运行规则和规范,进一步理顺了全区应急管理组织指挥体系。二是完善“四指十办”。区安委会下设道路、水上、建设、危化、矿山、旅游、消防、城市安全等8个专项办公室,分别负责推进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区减灾委自然灾害总指挥部下设4个专项指挥部,负责推进森林防火、防汛抗旱、抗震救灾及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四指十办”在各行业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积极建立机制,融入应急救援,进一步厘清了应急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统”与“分”的关系、“防”与“救”的职责,明确了各级各部门在应急救援中的职责定位。同时,各乡镇街道相应建立了“两委、四指”,完善了自然灾害的事故灾难的组织指挥机制,把各项职责任务落实到人到岗,做到了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充分发挥作用。三是推动成立乡镇(街道、园区)应急委员会。按照市安委办要求,在基层探索统筹整合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消防火灾等安全防范职能,组建应急委员会。根据我区实际情况,江东街道、义和街道、百胜镇、石沱镇等4个乡镇(街道)“两委四指十办”均设在应急办,在该4个乡镇(街道)先行开展试点,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应急委主任,由分管安全的负责人担任应急委常务副主任,其他分管负责人为副主任,相关工作机构(科室、站所、中心等)为成员单位,统筹开展应急管理相关工作。

二、应急预警平台功能逐步强大

一是提高监测能力。组建了农业有害生物、地质灾害、山洪灾害、气象灾害等各类监测信息员队伍5000余人,定期开展预警管理专题培训,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建立了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大江大河、水库、环境污染等监测预警系统,提高监测的精度、准度。二是提高发布能力。在区气象局建立了区政府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成了4个部门预警分中心和26个乡镇街道预警工作站;设立预警信息接收终端电子显示屏120余个;实现与4406个农村综合广播信息站点连接,确保了各类预警信息的及时传输和快速传递。并出台《涪陵区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管理办法》,拓展区政府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的功能和覆盖面,实现多灾多发布、多类别预警、多部门联动、多专业协同,将预警终端建到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统一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每年发布预警信息30余万条次;充分利用农村应急广播系统播报预警,解决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细化预警措施。出台《涪陵区自然灾害预警防范管理办法》,分灾种、分层级细化制定预警响应措施500余条,开展综合会商、行业会商、重要段会商、临灾会商等会商研判,进一步有针对性细化预警措施,各级各部门根据预警提前落实应对防范措施,切实减少灾害损失。同时,区安委会根据预警等级,适时组织多个督导组分赴各重点区域检查指导预警响应措施的落实。四是提升共享能力。通过广播、电视、网站、大屏等各种渠道发布“重要天气服务快报”、“雷电黄色预警”、“暴雨蓝色预警”、“暴雨橙色预警”、“雨量统计信息”等预警及服务短信,重要天气过程实现每两小时发布雨情、水情、工情、险情等预警信息,24小时不间断会商研判,初步实现全区各级各部门横向纵向减灾信息共享。五是整合应急资源。2022年到现在着力推动建设应急信息化项目,建成涪陵区智慧应急综合管理平台,在去年的几起山火处置过程中逐步完善,现正在试运行之中。该平台汇聚了全区20余个部门的视频资源,集成了卫星遥感影像、矢量地图、实景三维,并叠加全区水系、森林、交通、地质灾害、电力、管网、重点隐患分布、人口热力、救援队伍、物资装备、重要场所等数据,真正实现了“一网打尽、一屏通览、一键调度”,主要有看得见、喊得应、能预警、可调度、助决策等五大功能,切实满足值守应急、信息汇总、指挥协调、专家研判和视频会商等功能。

三、应急救援队伍组建到位

一是区级专业救援队伍组建完成并正式运行。2022年12月,经区政府同意,完成重庆市专业应急救援涪陵支队(30人)的组建。队伍暂时驻扎区人武部,已完成岗前体能、森林灭火等技能的训练,于今年3月份投入正式运行。为保证战斗力,争取200万元为队伍配备了2台消防车、1台器材车、1台运兵车和灭火救援的水泵等装备。在北山坪开展实兵、实装、实战演练和今年的两次火情中得以检验。二是行业部门专业队伍调整到位。调整组建防汛抗旱、森林灭火、地质灾害、道路交通、水上救援、建设施工、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特种设备等13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656人。三是支持保障队伍充实到位。对医疗救护、燃气、电力、通讯、市政设施、环境监测等9支支持保障队伍进行全面充实,达到537人。四是乡镇街道队伍组建到位。全区各乡镇按照“5专5兼”模式建设政府专职队18支,涉农的李渡、江东、荔枝三个街道采取“5专5兼”模式组建专业应急救援大队,目前人员已招录到位,正开展为期2个月的集中训练,在7月份就能正式上岗到位。整合各乡镇街道机关应急管理干部、政府专职消防队、机关事业干部等应急力量,组建30-50人左右的“三合一”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五是基层单位救援人员到位。依托社区和重点单位现有资源,建设微型消防站(应急救援站)119个,以村(社区)干部、网格员、微型消防站等人员组建不少于10人的 “二合一”基层单位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同时,加强队伍训练,切实提高实战能力。制定了全区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和训练大纲,实行标准化建设、准军事化管理,24小时值勤,针对可能遂行的各项任务,制定年度训练计划,科学安排,合理实施,各乡镇街道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以上综合应急演练,统筹协调公安、应急、民兵、水利、林业等力量,加强同专业的联勤联训,逐步提升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救援能力。

四、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一是加强区级物资储备。2018年,市应急局在我区设立了800平方米的市级防汛抗旱仓库涪陵分库,现储备有挖掘机、冲锋舟、发电机组、水泵、橡皮艇等价值380余万元的防汛抗旱物资和帐篷、棉被、大衣等民政救灾物资。2021年,我区投入800余万元采取自购厂房、改造装修的方式建成2000平方米区级应急救援综合性物资仓库,建成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争取中央直达资金、专项券资、财政专项资金等多元化资金共计2000余万元采购物资。现储备有3大类、300小类应急救援救灾物资,包括森林防火物资、防汛抗旱物资、民政救灾物资、危化救援物资、执法装备等,种类齐全,数量充足,覆盖了救援领域的各个方面,满足了不同灾种救灾需要,同时配备了无人机、生命探测仪、便携式手持气象站、水上救援飞翼、化学事故应急检测仪等高科技救援装备,切实做到了“宁可备而不用、绝不用而不备”。二是加强乡镇基层物资储备。加强物资在乡镇街道和村居的前置,全区27个乡镇(街道)设立了应急物资储备室,针对多发易发灾种,储备了一定数量的物资装备,2021至2022年发放帐篷、棉大衣、棉被、折叠床、帐篷、枕头等共计5200多件(套)价值300万元,2023年4月份我局下发27个乡镇、街道(园区)救灾物资、防汛抗旱物资、执法装备等共计7490件(套)价值120万元。10个村居开展了物资前置试点工作,根据村居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设置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救援救灾物资储备点,实现了物资靠前储备、就近调取。三是加强物资装备维护。采取第三方管理维护的方式,应急仓库由重庆昶阅供应链管理集团公司负责日常监管工作,制定了仓库的日周月保养制度、回收及报废制度、入库管理制度、库存管理制度、出库管理制度、盘点制度、消防制度、值班制度、储备库负责人制度、储备库主管制度、管理员制度、SOP标准作业;收货、入库移位、物资保养、物资配送、物资盘点。在2022年涪陵区的森林大火后我局物资科及时到现场清理回收价值5万的物资,同时每月对防汛物资等进行了及时的保养,并保存好资料。今年4月份局对仓库2019年民政移交的部分棉被、二号工具、油锯、除湿机等物资进行了报废。同时,加强对乡镇街道应急物资的管理维护的督促检查和指导,确保定期维护,急时能用。

五、应急培训深入人心

开展了全区应急管理干部业务知识培训,质监、卫生、环保、消防、国土、水务、林业等单位部门分别开展了安全和应急知识培训;坚持开展了“5·12”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制作了《防灾减灾》专题片,通过媒体宣传、广场集中宣传等形式深入开展应急知识“五进”活动,共有50余万群众接受了教育,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普遍增强。通过应急大讲堂,每周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和工作人员开展专业知识培训,今年以来共开展了近20期培训,包括危化、矿山、工贸、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地震地灾等业务知识,全面增强基层应急管理干部的业务能力。组织开展了全区应急预案及指挥调度、森林灭火机具维护使用专题培训,邀请市应急管理局、市林业局专家对预案编制、应急指挥、统筹调度进行了专题培训,全区乡镇街道应急管理领导干部、村(社区)干部、重点企业安全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切实提升了各级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组织指挥能力和水平。

下一步,我们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整合各方应急资源,进一步强化队伍训练力度,着力提升基层专业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加大投入,逐渐推进形成“以市级物资储备库涪陵分库为依托,以区级物资综合储备库为中心,以乡镇(街道)储备室和村居储备点为补充”的市、区、乡、村四级应急物资储备网络体系,有效提升基层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

此复函已经袁闯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您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再次感谢您对我区应急管理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重庆市涪陵区应急管理局     

2023年5月25日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