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君侠、张春宏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助力我区高质量建设水运物流枢纽的建议》(第108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水运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积极推进重庆港水运口岸扩大开放龙头港区。推动重庆港水运口岸扩大开放龙头港区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作为“十四五”首批、也是西部地区唯一的项目,纳入2022年国家口岸年度审理计划,目前已进入国家部委审签程序,预计今年获批。二是加快推进铁路进港项目建设。龙头港进港铁路专用线建成投用,龙头港铁水联运廊道项目已取得施工图审查批复,计划于6月底7月初进场施工,今年可完工;白涛化工园区铁路专用线位于重庆港涪陵港区石溪作业区,该项目土建工程已完工50%,桥梁工程将于近期进场施工,预计2025年完工。三是加快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清溪园区码头于2024年2月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完工并投入使用,龙头港12、13号泊位主体完工、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预计四季度可申请市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验收,大石溪码头已完成竣工验收,正在申请港口经营许可证。四是加快推进长江丰都至朝天门段航道整治工程。朝天门至涪陵段航道整治已完成95%,预计今年可完工,丰都至涪陵段航道整治工程已完工55%,预计2025年完工。届时,将极大提高涪陵区港口的竞争优势。
二、夯实港口码头船舶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一)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设施建设情况。
完成了涪陵籍330艘产生生活污水的各类营运船舶生活污水储存设施改造,辖区全部船舶具备了船舶污染物“船上储存、交岸处置”。2020年,按照国家四部委对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工作要求,全区现有26座生产经营性码头均取得环保验收手续,全部配置垃圾、生活污水和含油污水接收设施,实现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全覆盖,2021年启动港口船舶污染物固定接收设施建设工作,累计完成24座码头固定接收设施改造任务。全区有通过备案的船舶污染物流动接收单位3家,接收范围覆盖全区通航水域;建成公益类环保码头(市政清漂码头),具备接收垃圾、生活污水、油污水能力。通过“固定+流动”方式,实现了船舶污染物“岸基为主、流动为辅”的接收目标,做到了船舶污染物应收尽收。
(二)船舶污染物处置设施建设
一是建成泽胜洗舱基地2个5000吨级洗舱泊位,年洗舱能力400艘次以上,为长江危化品运输企业提供船舶货舱清洗、污水收集、污水处理全方位服务。二是在大耍坝建有容量为300m3的船舶油污水收集池一座,日处理能力120m3的船舶油污水处理装置一套及配套设施。
三、加快推进绿色航运发展
涪陵共计26个生产经营性码头(生产性泊位46个),除液体危险货物码头8个(9个泊位)不需要改造外,其余共计18个码头(37个泊位)应完成岸电改造任务。严格按照市上的目标任务及进度要求推进改造,目前已完成17座码头(36个泊位)岸电改造,完成率97%,最后1个位于长江北岸的江北客运码头,将在今年底前完成。2023年以来,辖区码头提供岸电38.655万千瓦时。建成投用LNG柴油混合动力船舶10艘,运力10.24载重吨。
根据交通运输部工作要求和全市工作安排,对全区3000总吨及以上营运船舶开展受电设施改造工作,2021年以来累计完成150艘船舶改造任务,发放补助资金1196.6万元,提前3年完成船舶受电设施改造任务。积极宣传、鼓励船舶靠港使用岸电,2022年以来船舶累计使用岸电5389艘次,11万小时,46.41万千瓦时。
四、加强区域合作与联动
近年来,涪陵区港口码头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2021年,贵州至涪陵的乌江航线再次全线复航,2023年,贵州余庆至涪陵黄旗的班轮运输成功首航,贵州至涪陵的干支联运通道进一步巩固。3月,涪陵龙头港铁路专用线开通,实现了铁公水多式联运无缝衔接,龙头港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骨干枢纽和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主通道集结中心,涪陵南向开放枢纽门户地位更加凸显,专用线连通川、渝、陕、黔等地,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节点,也是构建重庆地区铁公水多式联运体系的重点工程。
五、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方面
根据《关于印发涪陵区支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涪陵府办发〔2021〕45号)要求,原物流办制定了《涪陵区支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物流板块实施细则(试行)》,鼓励水运物流企业新增船舶运力,2022和2023年累计为18家水运物流企业兑付奖补资金超785万元,推动新增现代化船舶51艘。目前,《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涪陵区支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涪陵府办发〔2021〕45号)已废止,拟于近期出台的《涪陵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激励政策》将继续支持水运物流企业做大做强。下一步,区交通运输委将扎实做好新政策宣贯工作,确保政策红利充分释放。
六、存在的问题
辖区水运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港口、船舶、车队等各方信息互联程度不高,信息共享程度低。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快推进港口岸电设施改造,督促已建成岸电设施企业按规定使用岸电,积极宣传推广清洁能源船舶建造,推动水运行业绿色转型。
二是加强与周边区县协作,助推龙头港走出去,进一步提升龙头港枢纽作用。
三是强化与长江上游四川宜宾港和下游万州新田港等重要港口的联动,强化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的合作,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新局面。
此复函已经区交通运输委主要负责人王强余同志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您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涪陵区交通运输委员会
2024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