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04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4-06-24
字 号:

民建区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04号)收悉。经与区商务委等部门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我区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涪陵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出台了《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推动旅游兴区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打造涪陵旅游业升级版“1+5”系列方案》《涪陵区支持旅游业提档升级的若干政策》等系列指导性文件2023年全区旅游产业增加值34.95亿元,增速9.0%,占GDP比重为2.1%,全区接待游客3627.0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20.5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57%、25.05%,纳入市文旅委监测的A级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809%;4个市区重大文旅项目完成投资3.93亿元。

二、具体工作举措和成效

    (一)系统提升品牌价值。做亮“洞·梁·谷”文旅品牌,围绕“四梁八柱”推出文旅形象片专题宣传片20部,加强市级以上重要媒体平台合作,用好区内文旅公共外宣阵地、文旅企业外宣资源,爱上涪陵·岂止榨菜品牌更加立体,新媒体话题量、播放量突破3亿人次,白鹤梁国际学术研讨会、川陕渝地方政协推进荔枝道申遗及沿线文旅产业协同发展联合协商会议等顺利召开,涪陵文旅传播力影响力持续提升。不断提升文旅品牌价值,获评“中国最美旅游名区”称号,武陵山大裂谷、美心红酒小镇相继成功创建国家5A级、4A级旅游景区,816工程入选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国史教育基地,北宋元符三年黄庭坚题刻等7件题刻入选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白鹤梁题刻、龟陵城遗址、涪陵荔枝古道3个项目纳入国家世界遗产预备名录,数量居全市第一,4条线路上榜国家级旅游线路,816小镇上榜全国最美乡村文化空间名录,武陵山乡角帮寨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二)加快培育多元业态。积极构建研学旅游产品体系,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为主体的非遗研学游深受市民喜爱816工程、页岩气、国药太极、川东造船厂等工业研学游成为主城周边亲子游目的地,研学旅游年均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积极引育街区消费场景,着力将“两江四岸”打造为我区文旅消费主要承载区升级市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为牵引,长涪汇、五桂堂、爻里小镇首开区等文商旅街区陆续开街迎客集聚区消费活力持续迸发,今年五一假期,市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接待游客30万人次。创新推出演艺消费产品,沉浸式实景演出《洞见816》顺利开演,获评市级文旅高质量融合创新发展项目,涪陵大剧院常态化推出优秀音乐剧、话剧、舞台剧等剧目。加快培育亲水消费产品,涪州画舫游年均开行达到2000班次,年接待外地游客突破40万人,“长江奇迹号”游轮首航始发涪陵,三峡游轮年停靠涪陵班次突破100趟次着力打造亲子游乐产品,美心红酒小镇成为年轻群体和亲子家庭假日旅游首选,五一假期接待游客50.3万人次,接待量居全市主题乐园类景区第一、居全市A级景区第二,童乐家家亲子游乐项目建设进度持续加快,拟于今年10月开园迎客。

    (三)持续深化产业融合。加快区域联动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联合武隆、丰都启动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突出特色优势,厘清融合发展思路,印发三地《建设方案》,以打造“仙女山-武陵山-南天湖”山地旅游度假带和“白鹤梁题刻-名山-乌江画廊”人文休闲走廊为抓手,做亮“涪陵榨菜、丰都鬼城、印象武隆”三大文旅IP,召开领导小组联席会议2次、专题调研会5次、工作专班会议10次。持续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突出打好“榨菜之乡、百里江城、千年巴国和成渝后花园”4张牌,重塑“长江眼、家乡味、理学源、三线魂、巴人根、乌江韵、武陵奇、庄园梦”涪陵新8景,构建涪陵旅游产品的四梁八柱。按照东西南北的全域化分布、春夏秋冬的全季节体验、男女老少的全市场人群和朝昼夕夜全时辰领略,重点打造8条精品旅游线路。积极推动三次产业联动,依托丰富农业资源,开发32个乡村旅游景点,形成一镇一景;用好本土工业资源,加强工业旅游产品供给,加大与凯高玩具等制造业企业合作,推出“涪宝”等一批文创产品;成功举办白鹤梁旅游文化节、元宵灯会、半程马拉松、龙舟赛等文旅促消费活动,加快推动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资源聚集。

    (四)切实加强要素保障。近年来,我委深入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交通设施、接待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成功创建“全国旅游厕所革命先进市(区)”和市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区现有金科大酒店达到五星级标准未挂星,有太极酒店、涪陵饭店、建涪宾馆等3家四星级酒店,巴都酒店、希尔顿欢朋酒店、华景文澜酒店等12家酒店达到四星标准未挂星酒店,全区现有旅游酒店23家,乡村民宿近500家,国家绿色饭店达2个,星级农家乐79户,接待床位35000多张。旅游基础设施方面,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187座、面积13390平方米,厕位约2700个。举办榨菜鱼烹饪大赛,分别评出了咸鲜味、麻辣味、泡椒味三种味型的涪陵榨菜鱼一、二、三等奖和优胜奖;举办美食品鉴评选展示活动,推出“涪陵百味”菜品100道;举办渝味传五洲涪陵专场活动,将具有涪陵特色的10道菜品“推出”国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依托达州市罗家坝遗址和涪陵小田溪遗址合作开展巴文化遗址保护利用和展示研究,与攀枝花、广元市共同打造川渝三线文化之旅。加快推进龟陵城遗址纳入川渝宋元山城体系、涪陵荔枝古道纳入蜀道(荔枝道重庆段)联合申遗,探索开展川渝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协作。推进公共服务共享互惠,推动与川渝友好城市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深入交流,深化川渝图书馆、核心景区等合作发展,共推精品旅游线路,广泛开展百万职工游巴蜀活动。推动点易园、弋阳国民师范校创2A级景区,支持长涪汇申报市级旅游休闲街区,支持大木乡升级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品牌武陵山乡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推动“长涪汇”创建市级旅游休闲街区,争取816、白鹤梁等文化资源纳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涪陵段)。建成投用童乐家家游乐项目,完成四合头庄园、安澜桥等文物修缮工程。全力推进“过境游”向“过夜游”发展,争取长江游轮在涪陵始发出港,持续繁荣假日游、避暑游、三峡游市场。

    (二)持续深化打造特色产品体系。打好榨菜之乡品牌,依托涪陵榨菜具有的唯一性特色,加强涪陵旅游品牌化发展,依托榨菜元素,推动涪陵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涪陵“产业+旅游”的经典链条,推出涪陵“旅游+”要素特色项目,在全市乃至全国打响榨菜之乡旅游品牌。打好百里江城品牌。依托涪陵境内77公里长江流域,连接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33公里乌江流域连接武陵生态旅游功能区,以及一区联结两翼的百万人口大城市的重要支点定位,加大涪陵百里江城旅游品牌的宣传推广。打好千年巴国品牌。依托涪陵巴国文化、易理文化等人文故事和白鹤梁、816工程等世界知名人文旅游资源,加大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主动融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推出千年巴国旅游品牌系列产品。打好成渝后花园品牌。依托涪陵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旅资源,结合涪陵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建设的五个“成渝后花园”之一,打造人文休闲、度假康养最佳旅游目的地。

    (三)加大全域旅游业态培育力度。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丰富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创作特色旅游演艺作品,推出特色旅游商品。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对周煌等涪陵历史名人和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支持坪上、后山、沿江和城郊乡镇街道发展乡村旅游,加快开发一批“渔樵耕读”农文旅融合景区,培育一批“八大碗”乡土特色餐饮菜品,建设一批“琴棋书画”高品质民宿。面向都市客群打响“成渝后花园”形象品牌。加快工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活化利用工业遗产,发展工业旅游,培育一批工业旅游目的地、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工业遗产旅游基地和工业旅游市场主体。加快文商旅融合发展,大力开展消费试点城市建设,重点培育一批地方特色餐饮菜品,大力提升住宿接待能力,推动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加快教育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积极发展以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户外拓展、农耕劳动和工业观光等为主题的研学旅行产品。加快康养旅游融合发展,以大木、武陵山等后山区域和青羊、同乐等坪上区域为重点,开发文化度假庄园、森林避暑山乡、有机田园民宿、医护康养别院等主题度假养老产品。

    (四)加快建设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加快旅游交通设施建设,依托涪陵火车北站和高山湾汽车枢纽站建设全域旅游集散中心,依托乌江旅游,建设三峡游、乌江游集散中心,提升对外旅游交通能力。建设对内旅游交通环线、景区直达通道和周边区县衔接通道,完善旅游交通毛细血管,确保旅游交通通达、便捷、安全。加快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加快旅游住宿设施建设,引进一批国际知名酒店品牌,力争接待床位达到3万张。加快旅游餐饮设施建设,打造涪陵油醪糟等美食品牌,建设特色美食街区,推出吃遍涪陵美食地图,力争游客就餐位达到15万位。加快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旅游标志系统,为游客出行提供导航服务。及时修改完善旅游全景导览图、旅游交通指引系统、旅游区导览标识系统、旅游服务设施标识系统。加快旅游厕所的建设和规范管理,确保数量充足、干净无味、经济适用、管理有效。加快旅游智慧系统建设,加快旅游智慧系统指挥中心建设,搭建旅游监管平台、旅游服务平台、旅游营销平台和旅游体验平台,完善电子商务、智慧景区、智慧旅行社、智慧酒店、智慧乡村、智慧旅游咨询服务体验中心等智慧旅游体系。加快旅游便民设施建设,在旅游集散中心和景区游客中心建设一批便民设施,实现信息咨询、邮政通信、手机充电、银行自助、医疗急救、无障碍设施等便民设施体系的全覆盖。

此复函已经夏强伟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领衔代表或委员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4622日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