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重庆市涪陵区商务委员会关于政协重庆市涪陵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01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4-07-05
字 号:

周丽、黄鲁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涪陵区融入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建设的建议》(第101号)收悉。经与区文化旅游委、区农业农村委、区经济信息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交通局、区文化旅游委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你们对涪陵加快融入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建设的关心支持!在《关于加快涪陵区融入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建设的建议》提案中你们提出“突出国际范,着力提升涪陵消费话语权”“突出引领范,着力提升国际消费吸睛率”“突出国潮范,着力建设国际文旅目的地”“突出改革范,着力营造一流营商好环境” 4条建议非常中肯,我们将一一采纳。

2023年底,经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意,涪陵区开展区域消费中心城市试点培育建设。涪陵通过培育一批标志性优质供给、打造一批高质量消费平台、创新一批融合型消费业态等,在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消费舒适度等关键指标方面水平显著提升,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消费环境优良,区域消费集聚辐射能力不断增强。2024年一季度,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3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高于全国、全市2.2、1.4个百分点

一、关于“突出国际范,着力提升涪陵消费话语权 ”的建议

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大运量、低成本优势,助力重庆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联动沿江港口、产业园区和物流基地,开展大宗商品和进出口商品国际物流。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辅枢纽支撑作用,组建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分中心,建立集装箱共享调拨体系,力争建立涪陵港集装箱专用堆场。完善龙头港枢纽港口功能,发挥“铁公水”联运优势,重点发展辐射长江中上游、渝东南、黔北地区的大宗商品、冷链物流等专业物流联运业务。扩大涪陵至钦州港铁海班列示范效应,探索开行至东盟国家的国际货运班列。做好涪陵时尚新锐品牌、老字号等本土品牌出海宣传。打造重点外宣产品,加大全球营销推广力度,促进海内外用户共建、共享、共同传播涪陵城市形象,讲述涪陵故事,增强涪陵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的国际影响力。

二、关于“突出引领范,着力提升国际消费吸睛率 ”的建议

牢牢抓住商贸经济和商业形态两个着力点,大力发展核心商圈、重点产业、特色街区、品牌首店,着力打造“两核三重六街七店”的“2367”商贸发展体系(“2”:迭代升级江南、新区两大百亿级商圈;“3”:发展大宗商品交易、总部经济、生活消费品三个商贸重点产业;“6”:大力打造两江商业步行街、便民生活服务街区、夜经济集聚区、临港电子商务集聚区、“涪陵百味”美食街、特色商贸小镇六类特色商业街区;“7”:大力招引或打造品牌首店、旗舰店、知名品牌、涪陵甄品店、老字号名店、网红店、黑珍珠餐厅)。坚持整合集聚、错位发展、辐射周边,全区商业布局日趋完善,基本形成“124456”现代商业主体格局,建成1个国家级商业社区、2大核心商圈、4个商业综合体、4个大型商场、5条特色商业街以及6个大型特色专业市场。坚持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商业体系完善升级,长涪汇、五桂堂文化街区、涪陵欢乐汇商业街区投入运营,四大商业综合体提档升级,新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52家、品牌首店3家。

下一步,将以江南、新区两大核心商圈迭代升级为引领,着力推动商圈品质提升。加快提质以“高笋塘—南门山”为核心,万达广场、中慧西街—澳洲城、宝龙广场为两翼的江南城区百亿级商圈,推动重庆五桂堂历史文化商业街区、金科美邻广场、易家坝、体育场等城市泛商圈的产业融合发展,发挥核心商圈的辐射功能。加快拓展以“涪陵北站—新区CBD”为核心的高新区百亿级商圈,围绕不同消费群体,打造不同特色主题的消费体验中心。

三、关于“突出国潮范,着力建设国际文旅目的地”的建议

一是着力打造文旅拳头产品。涵养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气质,培育形成“长江眼、家乡味、理学源、三线魂、巴人根、乌江韵、武陵奇、庄园梦”涪陵新八景,建成投用涪陵榨菜历史记忆馆、周煌故居、荔圃春风、乌江行舟记、陈万宝石龙井庄园等一批文旅新地标,近三年招商引资文旅项目达15个,协议资金66.7亿元,完成投资41亿元,其中政府投资6亿元。今年以来,武陵山大裂谷、美心红酒小镇相继获评国家5A级、4A级旅游景区。2023年,据市文旅委监测,全区A级景区接待游客589.64万人次、同比增长836%。二是系统提升文旅品牌价值。大力提升文化旅游传播力影响力,获评“中国最美旅游名区”称号,北宋元符三年黄庭坚题刻等7件题刻入选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白鹤梁题刻、龟陵城遗址、涪陵荔枝古道等3个项目纳入国家世界遗产预备名录,数量居全市第一,3条线路上榜国家级旅游线路,816小镇上榜全国最美乡村文化空间名录,武陵山乡角帮寨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三是积极培育新业态新场景。新增“江边小筑”等一批消费新场景,招引“鹤鸣书院”等一批新业态品牌入驻长涪汇。长涪汇、欢乐汇商业街区、五桂堂历史文化街区等项目开街运营,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也更加提升了夜间消费的集聚度,更加丰富了夜间消费形式。2023年涪陵区上榜重庆夜经济影响力20强区县,成为具有“重庆味、现代范”的“不夜城”。四是大力发展展会经济,持续举办中国重庆·涪陵榨菜产业国际博览会,和美乡村旅游文化节、梨花节等乡村品牌节会有序开展,涪陵榨菜惊艳亮相第十四届泡菜博览会特设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品展区。持续做强农产品电商,2024爱尚重庆·网上年货节销售我区榨菜等食品及加工农产品842.54万元、同比增长78.11%,第三届电商直播大赛销售各类产品22.4万元、同比增长86.7%。一季度,全区农产品实现网络零售额1.88亿元,同比增长20.5%。

下一步,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构建沿江立体综合交通运输走廊、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对外货运通道。加强铁路主通道建设,逐步构建“两枢纽九干线”,加快推进渝万高铁建设,加快推进渝宜高铁、涪武高铁前期工作,推进城轨快线C7线。努力建设“井”字型“二环十四射”网格式高速公路网,加快构建与主城中心城区“半小时通勤圈”,建设市域铁路和主城中心城区快速干道。加快建设长江中上游重要国际港口枢纽,积极拓展川东、黔北、渝东南等重要腹地,加快推进铁水、江海多式零距离枢纽布局体系,实现客运枢纽“零换乘”、货运枢纽“零换装”。同时,持续打造长涪汇·巴国故都文化长廊,统筹优化升级南门山片区、五桂堂历史文化街区等两江商业文化景观带,打造具有涪陵特色的两江商业步行街,形成消费新地标。加快推进以万达广场、贵博东方明珠为重点的美食游乐特色街,以江南城区滨江大道沿线为重点的美食娱乐特色街,以稻香路—中慧西街—澳洲城沿线为重点的美食特色街。重点建设蔺市美心红酒小镇、816小镇、爻里小镇等三座特色文商旅融合小镇。

四、关于“突出改革范,着力营造一流营商好环境”的建议

制定实施支持文旅市场发展18条政策措施,每年财政专项划拨200万元用于支持培育“过夜游”“三峡游”市场,2023年三峡游轮经停涪陵突破100趟次,住宿行业接待过夜游客205.9万人次、同比增长42.5%。鼓励开展政企文旅惠民消费补贴合作,2023年发放各类惠民消费券5.5万张、消费券总金额达200.25万元,其中政府补贴15万元,直接拉动消费2855万元。加快培育文旅消费载体,建成投用长涪汇、五桂堂、爻里小镇三个历史文化体验街区,创新推出涪陵沉浸式实景演出《洞见816》,“涪宝”等一批文创产品焕新上市。

下一步,持续深化涪陵与周边城市的联动,联动川东、黔北、渝东南、渝东北、鄂西、湘西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发挥区域消费示范引领作用,在商贸、教育、医疗等重要消费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着力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重要商贸流通节点和重庆重要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区域教育消费高地和区域医疗健康服务中心,促进优质消费资源联动共享。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持续叫响做亮“(涪)服到位、(陵)零距离”营商环境品牌。严格执行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加大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力度,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知识产权和合法权益,营造安心放心诚信消费环境。

五、下一步打算

区商务委牵头编制了《重庆市涪陵区培育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在征求区级部门意见建议,我们将根据《重庆市涪陵区培育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充分发挥涪陵战略支点优势、区位交通优势、资源禀赋优势、特色产业优势,提升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凸显政策引领度。聚焦核心优势,强化三类商贸消费供给;推进消费引领,拓展四大流量消费场景;加快精品培育,打造特色优质消费品牌;优化消费载体,提升城市消费空间品质;促进交流合作,构建联动开放消费格局;完善政策配套,营造区域一流消费环境。聚力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商贸物流中心、交通枢纽中心、新材料制造中心”,努力把涪陵建设成为立足重庆、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特色度、美誉度的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此复函已经我委秦芝明主任审签。如果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与我们联系,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商务委员会

2024年6月7日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