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浩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涪陵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建议》(政协重庆市涪陵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30号提案)已收悉。经与区府办、区教委、区财政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涪陵国际合作与交流、开放发展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在《关于推进涪陵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建议》提案中提出的5条建议切合全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实际,我们将一一采纳。
一、关于“加强学习、转变观念”的建议
区委、区政府每年都要召开全区外事工作、全区商务工作大会,对习近平外交思想、国家和全市对外开放工作进行了传达学习和工作安排,目前,全区正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关于“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各单位在组织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中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含习近平外交、对外开放发展思想)进行了常态化集中学习,同时通过学习强国、各种官方网站和新闻媒体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学习和领会。各有关单位结合本单位对外交流合作职能职责,参加了国家、市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相关对外开放合作的业务知识培训、交流合作及对接会议等;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和厉行勤俭节约的原则,有序安排了相关人员出境考察、学习与交流。总之,通过以上途径,既加强了领导干部对对外开放工作的认识,也开拓领导干部的国际化视野。
二、关于“打造一支专业的外事队伍”的建议
目前,区委、区政府已在区政府办公室设立了区委外办、区政府外办,牵头负责开展全区的外事工作。同时,各涉外单位设有专职或兼职外事专员,如长江师范学院就有自己的外事专员,具体推动所属行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
三、关于“制定国际合作与交流激励政策”的建议
目前,国家、市级相关部委(部门)出台了相关国际合作与交流政策和措施,引导相关单位和开放市场主体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但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推动机关事业单位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按公职人员因公出国出境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和报销费用。
四、关于“加强宣传引导”的建议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先后印发了《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重要支点实施方案》《涪陵区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重要支点“十四五”专项规划》《重庆市涪陵区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重庆市涪陵区贯彻落实重庆市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涪陵区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对标对表国际营商环境指标,涪陵区深入推进涉外“放管服”改革,加快提升了开放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居环境水平,有效营造了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同时,每年举办了白鹤梁旅游文化节、榨菜产业博览会等活动,组织企业参加了广交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国内知名展会和境外展会及其市级举办的投资贸易对接洽谈会等,大力支持企业做强货物贸易、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和有实力的企业有序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对外经济合作,全力吸引外商投资企业来涪投资兴业。2023年,全区有货物贸易进出口实绩的企业共有78户,实现货物贸易173.5亿元,总额居全市6位;有服务贸易进出口实绩的企业30户,实现服务贸易总额11014.5万美元、增长35.4%;有外商投资企业122户,实际使用外资2024万美元、同比增长16.8%,总额居全市和主城都市区第7位,增速居全市9位(主城都市区第7位)且比全市平均增速高60.14个百分点;有对外经济合作企业13户,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实现了5335万美元、同比增长579.6%,总额居全市3位;已形成了1+5+6+N(即形成了龙头港1个开放口岸,涪陵综保区、榨菜类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船舶海工类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涪陵产业园5个国家级开放发展平台,涪陵高新区、白涛新材料科技城、重庆自贸区涪陵联动创新区、重庆市加工贸易示范区、重庆市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区、重庆市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基地6个市级开放发展平台,200余户常年有开放发展实绩的市场主体)开放发展体系,有效推动了全区商贸、文化、旅游、科技、教育等对外交流合作。
五、关于“加强与区内高校的合作”的建议
近年来,区教委高度重视教育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问题,认真落实《重庆市建设内陆教育开放高地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的通知》(渝教外发〔2024〕3号)精神,积极支持区内高职院校服务国际产能合作,支持区内高职院校参加建设“鲁班工坊”“熊猫学院”等特色境外办学项目和“巴渝文化+职业技能”国际交流品牌,为“走出去”企业培养培训本土人才,推出一批纳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国民教育体系或国家职业资格框架的专业、课程及岗位标准,如你校2023年新增国外友好合作院校6个,引进外国专家9名,派出教师出国访学4人,学生赴国(境)外学习54人,派出因公访问团组2批次7人,接待国外来访团组4个17人次,全年培养留学生204人,创建1个中外人文交流基地,牵头开展50余次中外人文交流活动。积极申报创建中外人文交流创新区,统筹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引导中小学实施一批人文交流特色平台,实施一批人文交流品牌项目,形成一批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和窗口学校,新增一批国际友好学校和港澳台姊妹学校,培养一支具有深厚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多措并举开创具有重庆辨识度的中小学国际教育,不断提升服务地方教育、外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下一步,我区将围绕助力全市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工作,进一步畅通开放通道、提能开放平台、升级开放产业、优化开放环境等方面,加快培育全区开放市场主体国际竞争力,推动全区商贸、文化、旅游、科技、教育等市场主体扩大对外交流合作。
此复函已经秦芝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与我们联系,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商务委员会
2024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