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 索引号
  • 11500102756202892Y/2025-00042
  • 主题分类
  • 地质
  • 体裁分类
  • 其他公文
  • 发布机构
  • 涪陵区珍溪镇
  • 成文日期
  • 2025-02-07
  • 标题
  • 重庆市涪陵区珍溪镇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
  • 发文字号
  • 涪陵珍溪府发〔2025〕5号
  • 有 效 性

重庆市涪陵区珍溪镇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
字 号:

各村(社区),镇属(辖)各有关部门:

为切实做好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按照市、区地灾防治工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现就地灾防治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全镇地质灾害隐患基本情况

我镇地处三峡库区,有25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幅员面积为181.45平方公里,属易发地质灾害地区之一。据调查,全镇已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13处,其中库区5个,山地8个,分布在7个村11个农业社,涉及68户250人、房屋面积18137平方米。全镇地质灾害点多面广,主要体现为滑坡、危岩等,有的地方隐患性非常大,防治任务十分繁重。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进一步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本着“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措施,落实相关单位和领导的责任。

   (一)成立地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强化责任落实。

建立健全镇村社三级地灾应急防范网络。镇上建立镇长刘彩虹为组长,分管领导杨华为副组长,党政办、规划自然资源所、财政办、民生服务办公室、武装部、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派出所、卫生院、公巡大队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地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规划自然资源所,具体负责日常地灾防治工作;各单位相应建立地灾应急防治领导小组。做到日常工作有人抓,紧急事件有人管。

   (二)加强地灾知识培训宣传,提升群测群防能力。 

对全镇地灾隐患点监测人员,定期开展地灾知识培训,掌握监测方法,采用设桩、贴片和固定标尺等对地面裂缝相对位移监测的方法进行监测,做好监测记录;各单位要利用各种会议宣传地质灾害的基本常识,要求地灾隐患点的群众树立地质灾害“惹不起,躲得起”的思想,提高广大群众防治意识,增强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干部群众的防灾、避灾、减灾能力,从而提高我镇地质灾害整体防范能力;对于新开工建设项目,禁止在地灾危险区内进行爆破、开挖以及其他工程建设,对因人为因素造成地质灾害的要依法查处。 

   (三)加大地灾排查力度,建立地灾隐患点档案,落实监测人员,全力抓好地灾预防工作。

    各单位对本辖区内进行拉网式地灾排查,将有隐患的地灾点及时上报,同时落实地灾隐患监测人员,建立地质灾害隐患点档案,对已排查出的地灾隐患点群众及时填写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制定防灾预案,设立警示牌,做到隐患点群众知晓地灾隐患点基本情况,掌握地灾监测知识,做到群测群防;一旦发生重大地灾险情,隐患点群众知道如何避险;同时,积极动员受威胁地灾隐患户及时搬迁避让,彻底远离危险地带。

   (四)认真执行地灾值班制度和巡查制度、险情上报制度。

坚持24小时地质灾害值班制度,各单位落实好值班人员,落实好险情上报制度,相关单位主汛期内每日坚持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重大灾情应在5分钟内上报镇政府;相关单位要定期安排专人对交通沿线、学校周边、工程建设周边、居民集中居住区周边、农村房前屋后、长江干支流库岸沿线,以及发生过变形、垮塌、掉块或出现过灾险情的区域为重点,着重排查边坡(斜坡)坡体上的危石孤石、截排水沟、临崖临水临边临沟变形情况等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的巡查工作,发现险情和灾情,及时上报和处理,并指导群众组织做好隐患点的监测预警和撤离避让工作。

   (五)积极落实地灾防治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对发现的地灾隐患点,要积极落实监测人员,加强监测,完善地灾“两卡一案”,对隐患点采取宜治理就治理,宜搬迁就搬迁的方式,逐步消除安全隐患。各单位要本着安全工作无小事,加强地灾隐患点排查,切实做好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重庆市涪陵区珍溪镇人民政府

                                                                    2025年1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