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信息 / 专项规划
  • 索引号
  • 115001020086700333/2022-00868
  • 主题分类
  • 体育
  • 体裁分类
  • 规划
  • 发布机构
  • 涪陵区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2-06-27
  • 发布日期
  • 2022-07-06
  • 标题
  •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涪陵区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 发文字号
  • 涪陵府办发〔2022〕70号
  • 有 效 性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涪陵区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日期:2022-07-06 来源:涪陵区政府办公室
字 号:

涪陵高新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涪陵区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6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涪陵区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为深入实施“一城三区两带”发展战略,全面建成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文化兴的现代化涪陵,根据《重庆市“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重庆市建设体育强市实施方案》《重庆市涪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十四五”时期我区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十三五”时期涪陵体育发展基础

第一节 “十三五”取得的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涪陵体育事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是补短板、增亮点、强基础、上台阶的五年,是发展水平和质量大幅提高、人民群众受优惠更多的五年。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涪陵体育事业在重庆市体育局正确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围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体育需求,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的总目标,统筹推进群众体育扩面、竞技体育抓点、体育产业增效,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国民体质普遍提高。深入落实国家《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和《重庆市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贯彻实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升行动计划,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得到不断完善。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入选首批全国社会足球场地重点推进城市,建成涪陵奥体中心,率先在全市实现拥有两个大型公益性场馆群。持续推进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推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乡镇、行政村实现公共体育健身设施100%全覆盖,全区共有各类体育设施3929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5平方米。成功举办涪陵区第五届运动会和第五届老年人运动会,各级体育组织因地制宜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赛事200项(次)/年。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7名,全民健身组织和活动呈多元化发展态势,智慧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群众健身意识持续走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比例达50.6%,市民体质抽样合格率达到93%。

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屡创佳绩为区争光。加快健全竞技体育发展机制,贯彻实施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备战、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增设竞技体育项目,构建科学训练体系,优化备战投入和激励机制,夯实体育后备人才基础。跆拳道、柔道、举重、拳击等4个项目被命名为“重庆市重点体育后备人才单项训练基地”,国际象棋被命名为“重庆市体育后备人才单项训练基地”,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周美玲、刘言、雷挺婕等世界冠军,向市优秀运动队输送了120名运动员,获世界比赛金牌7枚、全国比赛金牌13枚、市级比赛金牌309枚。成功承办“一带一路”田径邀请赛暨全国接力精英赛、全国国际象棋棋协大师赛、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跆拳道预选赛、全国男子篮球联赛(NBL)、全国室内五人制足球甲级联赛、全国田径大奖赛(重庆站)等国内外重大竞技赛事9项,成功承办重庆市第五届运动会,获评重庆市竞技体育赛事“优秀承办单位”。

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体育消费稳步增长。贯彻实施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体育产业加快发展行动计划,体育产业呈多元化加速发展态势。深入推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市场主体活力不断释放,登山、攀岩、定向、游泳、漂流、钓鱼、拓展训练等运动产业得到大力发展,场馆服务、体育培训和营销、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等企业数量激增,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产业持续发力,体育消费粘性进一步增强,体育市场日常监管不断加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家,体育产业法人单位近100个,体育产业年增加值超过3亿元。入选全国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涪陵体育产业公司、涪陵奥体中心管理公司被评为重庆市体育产业示范单位,体育彩票业不断壮大,年销售额由1.1亿元增加至2.4亿元,增长率为118%。

第二节 主要问题

涪陵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和体育强区建设的目标要求,我区体育发展依然存在一些长期性、根本性、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特别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尽管我区体育事业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与市体育局和区委、区政府打造运动之城、健康之城和建设体育强区的目标仍有差距。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体育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仍然长期存在,一些制约体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仍需解决。一是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体育基础设施重建设、轻服务,重数量、轻质量,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处于全市中等水平,在打造精品体育赛事、体育品牌上还差规模、缺特色,广大农村地区发展体育事业仍有缺项,体育公共服务形式比较单一,难以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需求。二是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不多,整体实力偏弱。田径、游泳等基础大项和“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球类项目实力不足,设置项目不多,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体教融合程度不深,学训赛矛盾仍较突出。三是体育产业规模较小,质量效益有待提高。需求旺盛、高附加值的体育服务业占比偏低、种类较少,市场主体存在“小、散、弱”情况,结构不优、质量不高,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强。四是体育发展的观念与模式需要进一步转变,理论建设、政策研究、队伍素质等有待加强,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水平有待提高。

第三节 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时期。区委区政府对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区级各部门对体育工作的大力支持,为体育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全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为体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形势下,体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融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旅游、教育、卫生等领域,体育的多元价值不断拓展和凸现,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发展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体育产业也完全有条件、有潜力成为未来我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体育发展提供新机遇。竞技体育巨大的社会功能和综合效应受到高度重视,其丰富的精神价值愈发成为全社会的宝贵财富。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的交织并进等,将为体育发展激发新活力。我区体育发展基础良好,特别是后疫情时期人民体育健身需求持续提升,为体育发展提供内在持久的强大引擎。综合研判当前形势,我区体育发展进入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以更加坚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努力开创涪陵体育发展新局面。

第二章 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 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的重要指示要求,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契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重庆市政府建设体育强市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赋予涪陵“三个重要、一个支点”定位 ,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依法治体、协同联动,持续提升涪陵体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大力实施体育“1+5”行动计划 ,着力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高质量发展主线,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化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落实“161字”规划目标,努力将体育事业发展成为我区全面发展的标志性事业,为建设成为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文化兴的现代化涪陵提供强大支撑。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对体育工作的领导,贯彻全面从严治党、依法治体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和加强体育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和素质能力建设,为全区体育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坚持人民至上。牢固树立以惠及民生、服务百姓为根本,以保障和服务城乡居民身心健康、生活幸福为落脚点,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增强人民群众体育文化生活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坚持多元融合。一体化谋划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突出体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体旅、体教、体文、体产、体商、体育与环境”等多维度融合发展,将体育发展统一到把涪陵建成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文化兴的现代化城市的大局上来,充分发挥体育多元化价值和多功能作用。

坚持改革创新。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解困境、促发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持国家办与社会办、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坚持因地制宜。充分依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规划,紧密结合我区自然地理和人文遗产资源,以及现有体育基础和城乡居民体育需求,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全国全民健身模范区、全国体育消费示范区和国际知名户外运动胜地。

坚持与时俱进。始终坚持时代性、发展性、创新性,既立足当前又着眼未来,坚持以规划为引领,有的放矢,统筹推进涪陵区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发展路径

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解决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补强薄弱环节、创新发展模式,不断开创体育发展新局面。

聚焦“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开创体育发展新局面。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充分发挥体育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的主体,强化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深入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充分调动人民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体育发展为了人民,体育发展依靠人民,体育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终实现“人人运动、人人快乐、人人健康、人人幸福” 的目标。

聚焦“体育强区”,着力提升全区体育发展能级。体育强区建设是我区在新时代对体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体育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要把加快“体育强区”建设作为新时期全区体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与任务,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体育+”“+体育”,不断满足体育消费需求;加快推进体育改革创新步伐,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选拔、激励保障机制,为全区体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让建设体育强区成为全区人民的意愿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聚焦“协同发展”,合力共建成渝地区体育高地。牢固一体化发展理念,积极推动与周边友好区县体育协同发展,在共建市级乃至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立体育公共服务融合发展合作平台、推动体育赛事活动融合发展、推动体育设施融合发展、共同推进体育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多形式、多层面的合作交流,不断深化丰富合作内涵,促进体育事业和产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成渝两地人民,共同绘制与周边友好区县体育的美好蓝图,促使与成渝地区部分城市体育融合发展全面提速、走实走深,携手打造具有全市乃至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第四节 “十四五”发展目标

到2025年,体育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竞技体育水平进一步提升,体育产业体系进一步优化,居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基本形成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创建全国体育消费示范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初步建成重庆市的体育强区和重庆市体育赛事副中心。

构建更加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体育发展体制机制更加顺畅,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高。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经常参加锻炼人数比例达到53%,《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达到93.3%,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4名,自创区级以上群体赛事活动品牌数达到2个。

锻造更高水平的竞技体育实力。重大赛事功能显著增强,人才梯队和竞技体育保障体系全面完善,重大综合性赛事承办和体育文化交流能力明显增强,构建起强队、强项、强人体制机制。国内外重大赛事获得金牌数超过25枚。年承办国内外重大竞技赛事超过8场次。

发展更加均衡全面的青少年体育。基本建成完善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青少年体育活动广泛普及深入,学生普遍掌握健康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青少年身体素质明显提升。基本建成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主体多元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体教融合更加深入,市级体育后备人才单项训练基地达到8个,常年在训青少年人数达到1000名,人才基础更加雄厚坚实。

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体育产业。体育管理活动、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场馆服务、体育中介服务、体育培训与教育、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其他与体育相关服务、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贸易代理与出租、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各门类全面发展,产业组织形态和集聚模式更加丰富,体育产品和服务层次更加多样优质,形成消费引领、科技驱动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45亿元,人均体育消费支出处于重庆前列。

建设更加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编制形成全区体育基础设施实施规划。策划和建设一批重大体育基础设施项目,完善和建成一批具备承办国内单项体育比赛的标准化体育场馆。全民健身设施显著完善,人均场地面积显著提升,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3平方米。

建设更加多元融合的智慧体育。全区体育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进一步深度融合,基本形成数字体育总体框架和基础设施骨架,推动建设涪陵体育运动数据中心,初步构建起管理高效协同、服务普惠便捷、技术互联共享的智慧体育服务体系,体育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实现“体育智治”。

形成特色鲜明的体育文化。体育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涪陵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更加彰显,全区优势传统体育文化得到良好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培育一批本土体育文化品牌,基本建立起高效协同的现代体育传播体系,塑造开放、进取的涪陵体育整体形象,对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体育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进一步弘扬。

第五节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到2035年,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规范有序、市场充满活力、人民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公共服务完善、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人民群众体育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建成我国西部体育强区和全国运动健康城市。全民健身更亲民、更便利、更普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6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 平方米,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93.9% ,市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居于全市前列。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身体素养显著提升,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竞技体育整体水平进入全市前列,在市运会、青运会中创造佳绩,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体育产业规模和效益明显提升,体育产业总规达到100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体育彩票销售年增速居全市前列。依托长江、乌江“两江四岸”自然资源,以武陵山、816工程为核心空间地标,打造成集水、山、洞元素为一体的全国知名户外运动目的地。建成城区“两江四岸”智慧健身长廊,全区智慧健身点10个以上、智慧健身公园3个以上,体育氛围浓厚,体育文化建设在城市文化中具有显著特色。体育成为涪陵建设成为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文化兴的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事业。到2035年建成全国知名户外运动目的地、重庆市体育强区和重庆市体育赛事副中心。

第三章 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全民健身条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抓好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建设,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全区有品牌、街道有亮点、乡镇有特色、村社有典型、人人有参与”的全民健身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优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部门协同、权责明确、统筹推进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紧紧围绕便民惠民,抓好全民健身“六边工程”建设。积极开展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乡镇、街道联创活动,逐步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在城乡、行业和人群间均等化。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重点扶助农村地区的全民健身事业。设置运动健身科学指导站和公共体育服务岗位,为公众提供公益性体育培训、健身指导等公共体育服务。

健全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整合各类体育社会组织资源,推进体育总会和单项体育协会建设,建立覆盖全区、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民间健身组织”的全民组织网络。大力培育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社区体育健身团队等形式的体育健身组织。重视发挥网络体育健身组织、草根体育健身组织和健身骨干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引导、服务、规范全民健身活动健康发展。鼓励有市场潜力的健身项目积极发展为项目联盟。

激发社会体育组织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向自生力强、行业影响大的独立法人组织转变。对体育总会和单项体育协会进行结构性、功能性改革和创新,完善内部组织机构,提升体育社会组织的管理服务能力,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带动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积极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专业指导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完善体育社会组织管理激励机制,通过委托、公助民办、购买服务等方式,提高体育社会组织服务会员、服务社会的效率和效果。健全注册招募、服务记录、管理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广泛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激发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活力。

积极开展“好体育人”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务,构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将“好体育人”志愿服务纳入全区志愿服务体系,积极招募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体育教育和科研工作者、优秀运动员和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志愿服务下基层制度,依托全民健身站点,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的“五进”活动,促进“好体育人”志愿者服务常态化。开展“好体育人”志愿服务评比活动。

第二节 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构建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网络。合理布局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实现城区、镇街和村居三级健身场地全覆盖,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科学规划,统筹利用绿化空间、废旧工场、学校体育设施,聚焦“三大球”和户外运动场地设施,重点新建一批便民利民的市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公园、中小型体育场馆、市民多功能运动场、健身广场、健身步道等全民健身设施。新建改建一批益智健身点、市民健身房。在城区建设一批体育运动休闲设施,在长江、乌江的两江四岸新建一批智慧健身长廊,加快两江四山步道建设。

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结合市民体育需求和人口分布,大力实施公共体育设施补短板工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低空运动、水上运动、山地户外、冰雪运动、汽车自驾营地等健身设施建设。落实好体育彩票公益金支持全民健身设施项目,重点支持相对落后地区及公共健身设施未达标乡镇、街道建设小型室外健身设施。开展体育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加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维修改造和提档升级,努力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

加快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均等化。落实国家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结合本地群众需求、财政能力、人口规模和体育特色,制定实施与全区全民健身发展阶段相契合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推动城乡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均衡发展。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实现全区公共体育设施协调发展。

第三节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普及推广全民健身项目。积极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分层分类引导运动项目发展,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发展足球运动和户外运动,推进校园足球、社会足球联动发展。大力发展篮球、路跑、健身走、登山、自行车、网球、游泳、跆拳道、定向越野、极限运动、房车露营、电子竞技、智力运动、马拉松等具有前沿、时尚、消费引领特征的运动项目,支持、培育和传承武术、健身气功、龙舟、龙狮运动等具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特色的体育健身项目。

支持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加大经费投入,搭建覆盖广泛、层级清晰、便于参与的赛事活动平台,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常态化、规模化、社会化。依托山水城市特点和四季气候特征,用好全民健身运动会、业余联赛等群众体育赛事平台,重点培育户外运动项目赛事,因地制宜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赛事。运用现代科技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举办线上和智能体育赛事活动,推动网络赛事活动形成新业态。持续开展新年登高、“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冬季运动”推广普及等主题活动,丰富节假日群众体育生活。鼓励乡镇街道、社区定期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会,实施全民健身特色品牌创建工程。每年组织开展全区性全民健身示范活动不低于20次。

推进重点人群参与体育健身。提高体育设施适老化程度,改善老年人健康场地设施条件,增强老年人健身意识,鼓励推广符合老年人运动特点的门球、太极拳、健身气功、气排球等运动项目,开发针对不同疾病和体质状况老年人的专门健身项目,组织开展老年人体育健身比赛。加强对妇女、儿童健身活动指导,举办广场舞、柔力球等赛事活动。加强残疾人健身与康复的分类指导,完善残疾人体育设施,推进社区残疾人健身点建设,为残疾人健身提供便利。积极开展毽球、陀螺、武术、健身气功、龙舟、龙狮等传统体育项目,打造1—2个民族体育传承基地。

第四节 加强科学健身服务指导

加强全民健身供给侧改革。优化全民健身服务供给,提高全民健身供给质量,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需要,促进全民健身持续健康发展。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同时鼓励社会资金进入,重视和加强群众身边场馆(地)建设和低成本、免费开放率,为群众提供便利共享的体育健身与康养资源。与教育、医疗、旅游、休闲、养老等深度融合,通过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激发和满足不同人群对体育健康的需求。加强全民健身专业指导和行动引导,加快健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加强趣味性强、群众参与性强的体育与康养项目的创新设计,积极营造全民健身氛围。加强全民健身智慧化建设,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科学开展。

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调查,推广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探索形成国民体质监测、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和锻炼标准达标监测活动常态化模式。充分发挥体育、医疗领域专家的权威效应以及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健身达人的明星引领效应,做好科学健身方式方法的科普工作,提升全民科学健身素养。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体育协会、体育社团组织作用,开展健身项目培训、讲座和咨询等,促进市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普及推广科学健身知识,定期发布《全民健身指南》。

引导全民加强居家锻炼。推广针对不同身体状况、不同体质健康状态、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居家运动健身方法,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所形成的简便易行、科学有效的居家健身方法。依托网站、公众号、小程序等开辟健身服务平台,邀请网红教练、健身达人等直播指导科学健身,推广“云健身”活动,倡导居家锻炼的健康生活方式。

强化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深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扩大社会指导员队伍,探索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指导作用,创新技术等级制等社会指导员激励和保障机制,强化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与管理,不断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技能、服务水平。加强准入类项目的职业鉴定工作,非准入类项目逐步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探索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与体育教练员职称的贯通机制,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各类赛事活动。

第四章 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优化竞技体育项目,提升科学训练水平,力争在市运会、青运会等赛事中创造佳绩,在国际国内重大赛事中取得较大突破。巩固和扩大优势项目,强化重点发展项目,着力突破落后项目。办好体校以及每个学校的训练基地,注册运动员人数常年保持在700人以上。形成适应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现代竞技体育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全面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形成“科学备战、稳中有升、重点突破、奥运有我”的发展局面。

第一节 构建竞技体育发展新格局

优化项目布局。立足市运会、青运会、全运会,设立重点项目、发展项目和普及项目。着重打造柔道、跆拳道、举重、国际象棋、拳击、网球、散手等优势项目,使之成为重庆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单项训练基地。发展击剑、空手道等项目,使之成为新的竞技水平增长点。普及篮球、足球、游泳、乒乓球、羽毛球、棋类、体育舞蹈等,确保竞技水平稳中有升。对照市运会、青运会、全运会项目设置,立足我区竞技体育发展实际进行项目论证,通过主抓体校、高校联办、社会参与等方式筹建备战队伍,力争为重庆市参加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输送更多人才,每年向市优秀代表队输送集训运动员20人次,逐年提高国家队贡献率。依托武陵山高地,谋划冬季项目发展,探索具有南方特色的冰雪运动项目,加快冰雪运动项目训练场地设施建设,推动冬季项目的跨越式发展。

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以创建“全国国际象棋青少年高水平训练基地”、“全国足球青少年高水平训练基地”和“重庆市跆拳道项目后备人才培训基地”为契机,积极与市优秀运动队合作,以输送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材培养体系,建立后备人才库和输送奖励机制,做实“输送清单”。构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三级网络”,加强体校建设,做优“塔尖”;提高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会培训机构训练质量,做强“塔身”;夯实学校体育,加强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做实“塔基”。 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教练员队伍建设,完善教练员岗位培训和注册管理制度,鼓励和支持教练员学习进修。积极引进高水平教练员,进一步优化教练队伍结构。建立健全教练员绩效分配、竞争上岗等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教练员教学训练水平。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赛事体系,积极承接全国性青少年赛事,健全青少年运动员参赛资格制度,反对和杜绝“兴奋剂”,做到“纯洁”体育。完善区青少年竞赛赛制,整合社会体育资源,培育多元化赛事举办主体,构建后备人才培养社会支持体系,激活用好社会资源。进一步以政策支持、奖励扶持、技术指导等方式,鼓励协会、俱乐部、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举办各类比赛,为全区培养和输送竞技体育人才。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企业、社会培训机构、俱乐部共建竞技体育运动队,发展壮大后备人才培养规模。积极参加跨项选材,充分挖掘潜力运动员。改革和完善裁判员管理体制,发挥单项运动协会作用,加大裁判员培训和监管力度,建立高水平、高素质的裁判员队伍。

健全多元化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开放办体育,充分发挥体育协会和企业等社会力量,形成开放、多元、可持续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体校后备人才培养职能,稳步推进单项体育协会改革,激发协会参与后备人才培养的活力。构建高校、中小学梯队人才培育绿色通道,创新培养制度,畅通优秀后备人才上升渠道,助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大中小学校一体化发展。研究出台多元化备战体系建设方案,制定社会力量建队、办赛的激励政策和管理办法,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大力推进科学备战。扎实做好市运会、青运会重点运动员的综合协调保障工作。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备战理论与方法研究、形势研判、战略战术制定等相关工作。持续推进备战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完善运动员选拔、教练员选聘、训练基地建设管理、运动员教练员交流管理等具体政策。修订实施《涪陵区运动员教练员参加比赛及输送奖励实施办法》,进一步调动广大运动员、教练员、团队人员的备战积极性。 

第二节 提升后备人才队伍训练成效

建立科学有效的训练体系。加强后备人才复合型团队建设,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坚决落实“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要求,系统引进国内外前沿训练理论和训练方法,深化对项目训练竞赛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提高训练效益与质量。完善训练、科研、医疗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保障体系,搭建好科研攻关、伤病防治、营养恢复的科技服务保障平台,推动现代科技在训练场馆设施、方案制定、效果评估等的全过程应用,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进行系统科学的心理诊断与训练。优化训练基地布局,打造一批集“训科医保”及信息化于一体的市内一流水平的训练基地,积极创建市级乃至国家级体育训练基地、单项体育训练基地。充分利用场馆优势、自然地理优势等加快建设市队冬训、夏训转训基地,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共建,提高综合服务保障水平。

强化运动队管理。实施《涪陵区运动员注册管理办法》,转变体育发展方式,推动管理创新,推进组织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提高运动队管理质量和效益。组建备战督导专家组开展常态化督导工作,及时发现备战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提升训练的有效性。加强运动员文化和思想道德教育,开展运动队军训活动,定期组织革命传统教育,增强运动员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打造能征善战、拼搏奉献、作风优良的运动队。

建立反兴奋剂长效治理机制。构建责权明晰的反兴奋剂组织体系,实现运动队、体校从注册、入队到训练、参赛等各环节全链条管理,实现专门机构、专业人员、专项经费开展反兴奋剂工作。建立兴奋剂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运动队肉食品、药品和营养品安全使用检测监控。构建公正、专业、权威的兴奋剂查处体系,加大检查力度,扩大检查覆盖面。坚持“零出现”“零容忍”,构建运动员及辅助人员反兴奋剂诚信体系,加大处罚和责任追究力度。

完善运动队保障制度。健全和完善以运动员为中心,教练员为首要的人才竞争机制,加强裁判员、管理人员、科医教辅人员等竞技体育人才保障、评价、激励、交流的标准化建设。落实教练员聘用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障、行业保障、职业辅导等各项政策。支持使用体彩公益金资助建成的体育设施所在单位,安排一定比例岗位用于聘用退役运动员。加强与区人才交流中心对接,搭建退役运动员就业平台,协助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的服务与管理工作。探索设立涪陵区体育基金会,对运动员的重大伤残、特殊困难和高等教育资助等方面给予资助。畅通教练员晋升渠道,促进教练员进一步提高科学训练意识和能力,提高执教水平。

第三节 推动职业体育创新发展

营造职业体育发展环境,创新职业体育发展机制,鼓励有条件的社会体育组织成立职业体育俱乐部,协助、支持俱乐部参加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国际象棋、跆拳道等高水平职业联赛。完善职业体育俱乐部管理制度,健全俱乐部评估、奖励、激励、保障机制。充分挖掘不同项目的职业化发展潜力,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的职业联赛体系,完善职业联赛的协调制度。

第四节 高质量筹备重大体育赛事

构建现代化竞赛体系。结合全区竞技体育重点项目布局,加快构建结构合理、规模适度、衔接紧密的竞赛体系,完善竞赛分级分类管理标准,健全竞赛组织与管理办法。充分调动体育协会和社会力量办赛的积极性,利用社会市场资源,扩大专业赛事举办和参赛的灵活性、开放性和自主性。

积极筹备高水平赛事。按照市运会目标计划,认真筹备、精心组织,全力完成好重庆市第七届运动会的备战参赛任务,争取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支持体育协会和企业等社会力量举办和承办高水平职业体育赛事活动,积极引入和承办好国际国内及市级大型单项赛事,为国内外运动员搭建良好的竞技平台。积极引进和培育足球、篮球、国际象棋等具有社会基础的体育赛事,促进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游泳、武术、橄榄球、跆拳道等具有广阔前景的体育赛事发展。统筹全区体育设施资源,建成、完善一批具备承办世界综合性体育赛事的场馆设施,逐步形成能承办世界级单项赛事水平,满足广大居民观赏高水平赛事需要。

打造区域赛事交流平台。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引领作用,联合打造区域体育赛事中心城市,积极申办跨省级全国性和“成渝体育圈”赛事,推动与成渝友好区县体育领域规划衔接、政策联动、项目共推,通过赛事联办、产业协同、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和示范作用的高水平合作成果。力争每年承办一批全国性重大比赛和户外运动精品赛事活动,建成国际国内大型赛事承接点和重庆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赛事“副中心”。

第五章 加快发展青少年体育

以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为根本目标,深入推进体教融合,构建体教融合长效发展机制,统筹推动体校、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社会力量“四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阵地建设,建立完善丰富多元的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体系,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夯实青少年体育发展基础。强化协调共进工作机制,形成更加清晰和完善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发展格局,帮助青少年“天天有运动、周周有训练、月月有小赛、年年有大赛”。

第一节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积极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把身心健康作为青少年个人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大力培养青少年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精神,增强规则意识、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积极营造以参与体育运动和拥有强健体魄为荣的个人发展理念和社会舆论氛围,倡导科学健康的体育健身和生活理念,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强化青少年运动技能普及。紧贴儿童友好城市国家23部委要求,加强不同年龄段儿童运动场所建设。遵循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规律,注重运动技能的学习,科学安排运动负荷,提高青少年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技能,培养青少年掌握1—2项受益终身的运动技能。联合教育部门,抓好国际象棋、跆拳道等重点项目推广,加强对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球类项目的推广,引导、支持社会机构组织开展项目技能普及工作。鼓励各乡镇街道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推广田径、体操、游泳等基础项目和乒乓球、羽毛球等参与率高的项目,大力推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冰雪项目,积极开展本区域和跨区域的赛事活动。

第二节 深化体校改革

拓展办学功能。推进体校改革,在突出体校专业特色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任务的同时,推动建立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配备复合型教练员保障团队,以适当形式与当地中小学校合作,为其提供场地设施、教学服务、师资力量等。

加强办学保障。贯彻落实《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精神,加强各项保障措施,逐年增加体校办学经费。开展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单项训练基地申报与建设工作,引进、聘请高水平教练员2—4人,保障训练经费、场地设施、教练员等。体校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按照我区普通中小学校或中等职业学校设置。建立以向市优秀运动队输送为核心指标的教练员绩效评价体系,确保体校教练员在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相应享受不低于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同等待遇。支持体校教练员参与大中小学校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制定体校教练员为大中小学校和体育社会组织提供运动技能培训服务补助标准,按规定领取报酬。

推进科学选材。成立青少年选材工作团队,建立青少年科学选材机构,建立健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完善青少年选材育才专家和服务团队,组织开展好本地区的选材育才工作。支持体校配置专兼职人员负责青少年选材工作,建立人才库,定期开展测试评估和科学追踪,对重点运动员进行跟踪监测,为青少年运动员选材和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节 强化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

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完善“校家社政”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活动网络,鼓励开展主体多元、组织形式多样的青少年体育活动。深化活动品牌创建,积极推动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青少年活动品牌创建,创新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内容、方式和载体,增强活动趣味性和吸引力,不断丰富和完善青少年体育活动体系。持续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青少年开放。推动社会化、网络化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活动平台建设,完善与市场、社会共办的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活动体系,健全标准化建设和绩效评价体系。

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整合体育、教育部门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逐步建立相互衔接的大中小学校体育赛事体系,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校内比赛、校际比赛,假期组织跨区(县)比赛。进一步完善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制度,健全运动成绩奖励机制。全面加强青少年反兴奋剂教育和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合理布局青少年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支持建立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和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

大力培育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加快构建面向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的扶持、管理、服务、监督和奖励评价体系,引导体育社会组织规范健康运营。鼓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建立完善青少年社会体育俱乐部竞赛、训练和培训体系,加大对示范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财政扶持。支持体育社会组织为学校体育活动提供指导,普及体育运动技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缺少体育师资的中小学校提供体育教学和教练服务。

第四节 全面深化体教融合

构建体教融合长效发展机制。推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全面落实。认真落实重庆市、涪陵区有关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并充分发挥青少年体育工作联席会议等制度作用,形成一体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新格局。加快完善政策体系,探索制定优秀退役运动员进校园担任体育教师制度,支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

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根据《重庆市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认定办法》,开展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培育、申报与建设工作。建立健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训练、竞赛和师资培训等制度。创新开展后备人才培养基地进学校,支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立后备人才运动队,积极推荐高水平教练员和优秀退役运动员进校园支持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训工作,打造3—5支高水平学校运动队。完善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幼儿园兴趣化,小学多样化,初中、高中专业化的运动员成长路径。修订我区优秀运动员升学管理办法,切实解决体育后备人才升学断档问题。支持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打造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网球等高水平代表队。

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继续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将体校义务教育适龄学生的文化教育全部纳入区国民教育体系。鼓励体校与中小学校加强合作,为青少年运动员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做好就近就读,保证文化学习和训练备战两不误。

第六章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强供给、扩需求、惠民生、促发展、锻长板、补短板、调结构、增后劲、抓特色、建拳头、促规模、上水平”,加快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产品丰富”的体育产业体系,形成“公平、开放、有序、透明”的体育产业市场秩序和环境,推动体育产业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不断完善体育全产业链条,促进体育产业专业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创新驱动力和贡献力,推动体育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初步建成全国体育消费示范区和国内知名的体育旅游目的地,形成“处处有商机、人人有消费、月月有增值、年年有突破”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

第一节 优化体育产业布局

大力发展竞赛表演业。依托涪陵体育场、涪陵体育馆、奥体中心,以及城区各类健身广场、全民健身中心等,大力发展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体育用品商贸等产业,形成独具特色的竞赛表演市场体系。

加强体育实体经济发展。加强体育产品设计与制造,提升体育产品制造力,建设涪陵营养保健食品药品生产基地,积极开展技术和营销创新,培育功能饮料产业集群。引进培育一批户外运动装备、冰雪运动装备、船艇运动装备、钓鱼运动器材、运动车辆装备和国际知名运动服装、鞋帽生产企业,促进体育用品制造聚集发展,建设现代体育制造产业园区,积极发展体育产品实体经济。加强与国内外体育组织合作,推动高端专业运动训练和培训产业加快发展,大力支持足球、国际象棋、跆拳道等培训企业做大做强,支持跃动体育公司创建国家先进足球中心,努力建成西部地区独具特色的体育运动训练中心。培育壮大新兴体育传媒产业,打造体育创意文化园区,促进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提质发展。依托社会力量和各单项体育协会,扎实推进城乡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健步走、健身气功、太极拳、广场操舞、篮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自行车、游泳、象棋等全民健身运动,形成全民体育消费态势。

打造户外运动休闲旅游服务带。围绕建成全国知名的体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推广、发展山地运动产业、水上运动产业和低空运动产业。依托武陵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梨香溪生态旅游度假区、816工程以及其他旅游度假休闲地优良的生态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户外运动资源,重点发展山地户外旅游,建设面向大众游客的快捷时尚的山地户外运动聚集区。打造山地、户外、极限运动全产业链,引导更多人参与户外运动消费,突出度假区体育产业发展方向,建成一批中高端户外运动项目。依托长江、乌江“两江四岸”人文景观、自然资源打造全域体育旅游,在宽阔水域开展水上运动项目,促进体育消费。依托乡土特色资源,深度打造龙舟、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文化资源,形成具有乡土特色的体育旅游产业态。

第二节 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

加快发展体育服务业。突出发展重点、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形成以健身休闲、竞赛表演等为引领的产业体系。围绕建成全国知名的体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推广登山、攀岩、定向等山地运动产业,发展游泳、漂流、钓鱼等水上运动产业,培育野营露宿、拓展训练、丛林穿越等林地运动产业,推广武术、龙舟、舞龙等传统体育项目产业。实施品牌赛事战略,加快与国际赛事接轨,鼓励社会力量投资组建体育赛事公司,建设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国内大型赛事承接点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赛事“副中心”,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品牌赛事。深度开发从幼儿到老年各个阶段的生活性体育服务,满足大众新需求,适应消费结构升级新需要。积极开发新的体育服务市场,进一步拓展“互联网+体育”服务领域,促进新兴生活性体育服务业成长,持续提高生活性体育服务业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水平。加快提升生产性体育服务业专业化水平,重点推进体育中介服务、体育信息服务、体育产品研发设计等重要行业发展。

加快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接居家健身人群的消费需求,鼓励体育制造企业加强家庭化、智能化、便利化运动装备器材的研发与制造。打造“智能健身器材+运动健康服务”“体育器材制造+场馆数字管理”等面向定制化应用场景的“产品+服务”模式。加快引进和培育科技含量高、综合附加值高的智能体育器材装备、运动功能饮料等上中下游制造企业,打造体育产业园区,壮大体育制造业集群。吸引国际国内知名体育企业总部、区域总部、专业分支机构落户涪陵,支持创新型体育产品以及新业态、新模式先行先试。支持体育制造优势企业“走出去”,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三节  推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实施“体育+”工程。重点推进体教融合、体医养融合、体旅融合,促进体育与文化、科技、养老、会展、传媒、金融等复合经营。大力发展青少年体育培训业,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进市场化体育培训机构为学校体育课外训练和竞赛提供指导。

加快体医养融合发展。积极推广“体医融合门诊+运动健康促进中心”新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运动处方开具、运动康复诊疗、体质监测评估、健康科普教育等一站式服务。

促进体旅融合发展。积极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打造一批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体育旅游精品赛事、体育旅游综合体。探索发展乡村健身休闲和运动休闲产业,推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打造集文化、旅游、康养、养老为一体的综合特色小镇。培育发展电子竞技、体育动漫、体育游戏等新兴产业,形成一批体育文化融合发展企业。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切实做好新时代农民体育工作,助推乡村振兴。

第四节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搭建体育产业发展平台。积极参与智慧体育大会、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重庆体育产业博览会、重庆体育产业发展论坛即“三会一论坛”,提升体育产业智能化水平,加速体育融合发展,拓展体育产业渠道,推动全区体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快体育产业服务平台建设,持续完善体育产业信息平台、资源交易平台和金融支持平台,鼓励将赛事活动承办权、场馆运营权等通过产权交易平台公开交易,促进优质体育资源公开自由流转。建立体育赛事“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办赛主体提供便利化、智慧化、精细化政府服务,优化赛事发展环境。

培育体育市场主体。着力扶持、培育一批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较强的重点体育企业。引导有实力的体育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上市。鼓励体育小微企业特色化发展、专业化运营、精细化管理,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协助、支持成立各类体育产业孵化平台,构建一批体育众创空间。积极组建体育产业协会联盟。建立完善区级体育产业基地、单位、项目动态管理机制,培育一批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重点企业。

完善体育市场监管体制。与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形成合力,将体育执法纳入文化或市场监管等综合执法范畴。细化监管举措,不断完善体育赛事活动、户外运动等体育市场重点领域的监管制度体系。进一步落实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监管,探索新兴运动项目监管,推动新兴体育项目有序、健康发展,保障消费者安全。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作用,推进体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信用约束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第五节 扩大体育消费

深化体育消费试点。积极培育全国体育消费示范区,推动全区体育消费规模持续增长。积极导入品牌赛事活动,引导产业资金倾斜,统筹推进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推动建立消费试点城市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学习交流机制,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体育消费促进模式。

激发大众体育消费需求。加快打造线上与线下比赛相结合、全社会参与、多项目覆盖、多层级联动的群体活动,调动全民参与体育的积极性。打造体育服务在线对接、运动体验即时分享、体育社交互联互通等云上新体验。建设一批体育特色小镇、体育主题公园、体育产业集聚区等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体育消费新场景。支持优秀运动员创设个人体育用品品牌,推动少数民族体育品牌创新升级,加速体育用品高端细分品牌发展,为市民提供更多品质化、专业化、个性化的体育产品。大力推动夜间体育、假日体育、房车露营、专业体育健身器械交易、体育用品租赁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拓展体育健身、体育培训、体育旅游等消费新内容。

完善体育消费政策。创新体育消费引导机制,采取发放体育消费券、举办“体育旅游季”等方式促进体育消费。加强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创新体育消费支付产品,推动体育消费数字化。积极培育体育保险市场,引导保险公司完善场地责任保险、运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险产品。

第六节 推动体育彩票健康持续发展

增强共享发展意识,把体育彩票的市场培育作为全域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上下联动,整合资源,更好发挥体彩对全区体育发展的“助推器”作用。夯实体彩发展基础,持续完善体彩工作管理机制,不断强化管理服务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体彩网点质量建设,优化产品结构和品种,创新扩大公益品牌和产品品牌影响力,坚持稳中求进,促进全区体彩销量持续增长和体彩公益金筹集能力不断增强。推动责任彩票建设,坚持依法治彩、以法管彩,更加注重安全体系建设,更加体现公益属性,更加强化行风建设,不断巩固发展体彩公益公信成果。到2025年,销售网点达150个,年销售额达2.5亿元;到2035年,销售网点达200个,年销售额达4亿元。

第七章 夯实体育基础设施

推动体育设施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增强重大综合性赛事承办能力,改善竞技体育训练条件,扩大全民健身场地供给,提升体育设施建设管理水平,有效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设施需求,形成“门类齐全、功能完备、先进实用、惠及全民”的良好局面。

第一节 完善体育设施空间规划

坚持“规划在前、建设在后”的工作思路,充分考虑体育发展的前瞻性,加强我区公共体育设施统筹规划。根据《重庆体育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规划》,编制并实施《涪陵区体育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规划》,做强全民健身设施,做优竞技体育训练设施,做大体育产业设施。以满足国际和国内综合赛事或单项赛事举办为主要目标,做好赛事用地预留,规划建设一批具备承办国际和国内综合性体育赛事或单项赛事能力的场馆设施,逐步形成为国际国内大型赛事承接点和重庆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赛事“副中心”。聚焦体育民生补短板,对全区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及配套体育设施进行统筹规划,提出规划配置标准和导向。同时,加强体育场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功能设计。

第二节 加快体育设施建设

推进重大赛事场馆设施建设。按照满足承办赛事和平战结合的要求建设完善涪陵奥体中心、涪陵体育馆、涪陵体育场所需的热身场馆,改造场馆的灯光、热身副场、显示和音响系统等配套设施,实现全区大型体育场馆的升级改造。新建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综合运动馆和后备人才培训中心,提升涪陵承接国际国内大型赛事的硬件能力。

推进竞技体育训练设施建设。补齐现有后备人才训练场地设施短板,完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和保障服务体系设施建设,加快完善体校训练生活设施,支持体校与优秀运动队、重庆市运动技术学院、地方高校等共建各类业余训练基地,创建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与地方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合作,建立健全体育科研服务长效机制,完善体能训练、疲劳恢复、伤病治疗与康复训练等科研保障设施。

加快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建设。按照每个区县至少建设一处综合性全民健身中心的目标,加快升级改造涪陵体育场、涪陵奥体中心等一批具有示范效益的集中性全民健身综合体,并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标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共同编制的《“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并结合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在各街镇、社区、行政村和居住小区因地制宜建设体育公园、社区健身场地、社会足球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场地设施,安装健身器材。提升老年人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建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帮助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第三节 加大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程度

持续实施大型场馆低收费或免费开放,方便市民开展体育活动,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开展体质测定、健身指导、能力评定、宣讲知识和技能培训等服务项目,不断提高大型体育场馆设施使用率和服务质量。协助推进教育系统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根据重庆市颁布实施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试点推行学校体育设施分时段委托社会组织开放管理,通过政策保障、服务购买、经济补偿、部门合作等多种方式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程度。

第四节 提升体育设施管理水平

坚持公益属性,发挥公共体育场馆的服务功能,通过“改造功能、改革机制,建智慧场馆”,打造体育场馆综合体。鼓励大型体育场馆加强闲置空间综合利用,拓展服务领域和经营范围,开展健身、竞赛、培训、旅游、停车等复合经营服务,提高综合效益。支持鼓励现有体育场馆智能化改造。探索体育场馆所有制改革(混改)和薪酬体制改革等多种改革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体育场馆“两改一建”,不断盘活体育场馆存量资源。推行体育场馆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支持场馆运营管理实体通过品牌输出、管理输出、资本输出等形式实现规模化、专业化运营。

第八章 大力发展智慧体育

加快体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导向,构建覆盖全区的智慧体育服务体系,优化提升体育管理效能,创新公共体育服务模式,提高竞技运动训练科技含量,夯实体育产业支撑基础,全面提升体育管理服务能力达到智慧化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形成“覆盖全域、内容丰富、便捷高效、时尚先进”的智慧体育系统。

第一节 提升全区体育智慧化程度

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推进全民健身智能化发展,推进智能化健身路径、健身步道和体育公园建设。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全面提升全民健身信息服务能级,提供场馆预定、场馆地图、健身指导、体质监测、信息咨询、赛事观赏、网上互动等多种信息服务。重点打造“ 涪陵区微体育”等“互联网+全民健身”平台。鼓励发展健身信息聚合、健身APP、智能健身硬件、健身在线培训教育等。整合体育热线、体育网络、公共微信等平台资源,拓宽手机APP服务人群的覆盖面。

推动竞技运动训练智慧化。以训练需求为导向,探索打造智能化科学训练基地。利用跨学科、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的科研资源,支撑科学选材、训练、竞赛、管理等体育全过程数字化升级。整合现有训练、人才、竞赛、服务保障等信息系统,拓展运动训练管理服务功能,挖掘分析竞技体育相关数据,打造数据驱动的精准训练模式,科学指导竞技体育备战工作,促进训练理念、技战术等的提升,辅助备战指挥决策,全面提升竞赛组织管理、运动选材、情报信息、选育培养等方面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创新数字化监管与服务手段。

实施体育产业数字化战略。推进5G、超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体育产业相关业态中的深度应用,推进体育产业“上云用数赋智”,促进扩大各相关业态规模。依托智能信息设备和数字化技术,推行以参赛流程线上管理、参赛数据及时反馈、竞赛体验云上共享为特征的数字化办赛模式。加快体育传媒业数字化升级,支持互联网传媒企业打造体育数字精品内容创作和新兴数字体育资源传播平台,支持直播、短视频、游戏等在线体育产品创作与生产,打造数字体育经济生态。

推进体育政务管理智慧化。提升体育政务类网站和政务新媒体运营能力,推进体育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做好政策解读,及时响应社会关切,加强政民互动,不断提升政府服务对象满意度。完善体育政务服务平台建设,集约整合体育服务资源,促进一体化服务建设。优化体育行政事项网上审批、规范在线办事服务,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同步分发、并联审批、协同办理。推进移动办公、政务新媒体建设,逐步实现体育治理与移动互联网深度融合。

第二节 建设涪陵体育大数据中心

加快建设涪陵区体育大数据中心,服务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赋能体育产业发展,拓展智慧体育产业新经济,传承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步建成全区群众体育数据库、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后备人才数据库、各项目运动训练数据库、国内外体育比赛数据库、全区体育场馆数据库、体育产业统计名录库和重点产业领域监测数据,实现向上与智慧重庆数据中心无缝对接,向下与各乡镇、街道体育公共服务部门、体育协会等信息系统互通互联,横向实现与重庆各区县乃至四川友好区县部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以数据资源为基础建设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系统,提升信息数据的分析、运用和决策支持能力。

第三节 增强体育数据支撑能力

加强体育基础数据统计系统建设,动态掌握场地设施、体育组织、体育活动、体质测试、等级评定等大数据资源。将数据纳入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之列,实现各项体育基础数据及重要体育业务数据的采集和统计数据的统一数据归口,切实发挥统计数据的价值。加强各类体育大数据的整合集成,形成并完善全区体育数据池、数据仓库、数据集市。根据相关体育数据资源共享机制及管理办法,严格要求与执行体育数据资源的采集、管理、发布与共享。

第四节 实施全区场馆智慧化改造

加强体育场馆智能化技术、机器代人等技术应用,推广新一代体育场馆物联网解决方案,全面推进体育场馆的数字化运营能力,提升运营成效。构建实时的数据采集场景,实时掌握公共服务开放数据(低开免开效果)、公共场所安全状况,夯实体育场馆提供竞赛、娱乐、商业、康养、旅游等综合服务的能力支撑,推动消费升级和城市转型升级。结合《体育场馆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技术规范》《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数据接口规范》等标准,特别是重庆的智能场馆标准,推进全区智能场馆的覆盖面。

第五节 完善体育信息化基础环境

在全区现有体育信息化设施基础上,开展数字体育新基建建设,优化完善区体育系统电子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和互联网网络体系。强化网络安全保障,加强体育领域重要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全面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快安全可控软硬件产品的应用,建设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系统,提高全方位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场地设施、训练备战、体质监测、体育彩票等全区体育数据和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管理与防护,提升体育数据溯源能力,有效防范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

第九章 促进体育文化健康繁荣发展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体育文化建设,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梳理涪陵体育历史、讲好涪陵体育故事、挖掘涪陵体育精神、丰富涪陵体育内涵、构建涪陵体育文化,形成“以体育人、以体兴人、以体兴业、以体兴城”的体育文化局面,厚植体育强区建设文化基础。

第一节 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弘扬新时代中华体育精神。进一步加强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的普及和教育,重视和利用重大赛事开闭幕式、奖牌元素等传播中华体育文化。充分挖掘体育的多元价值,精心培育体育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文化,持续开展“好体育人”志愿服务。开展体育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全民体育文化素养,倡导文明观赛等体育文明礼仪。

深入挖掘提炼运动项目文化。完善体育荣誉奖励制度,鼓励社会组织和单项体育协会打造褒奖运动精神的各类荣誉奖励。讲好以运动员为主体的运动项目文化故事,实施“体育明星形象塑造工程”,培育和塑造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体育明星。以各类赛事为平台,举办以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活动、文化展示。传承、巩固、发扬运动项目文化精神,推动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形成一批重点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示范工程。

第二节 传承巴渝传统体育文化

积极开展体育文化科学研究。强化体育文化科研工作,积极研究具有巴渝地方特色的体育运动文化,给予体育文化科研工作积极的经费支持。积极参加和承办重庆体育历史文化和体育旅游博览会,建设涪陵体育博物馆,推动线上博物馆建设。加大对优秀民族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的整理研究、推广传承和创新。实施优秀体育文化传承工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

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推进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文化等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积极发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开发独具民俗特色的体育器材。推动武术、龙舟、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进社区、进广场,扶持板鞋竞速、高脚竞速、射弩、蹴球、毽球等项目参加重庆市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第三节 丰富体育文化产品

充分运用体育比赛、城市雕塑、体育艺术节、各类会展等平台促进体育艺术创新,打造2-3个区级乃至市级体育文化精品工程与体育文化品牌活动。搭建体育文化展示平台,组织评选推介活动、体育作品征集等活动方式,推动优秀体育作品走出去。加强体育文学从业者的培训,建立体育文艺优秀作品和体育文艺工作者数据库,搭建专业网络平台推介作品。

第四节 加强体育宣传与舆论引导

做好体育文化宣传工作。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各类媒体开展全民健身经常性报道宣传,营造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氛围。推动设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节目,传播健身文化。加强体育文化队伍建设,培养高层次的体育文化管理人才。加大对外体育文化交流力度,着力推进与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等周边城市的合作互动,提升涪陵体育影响力。

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升舆论引导和舆情应对工作水平,拓宽思想舆论传播途径,积极宣传党中央、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在体育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向市民解读体育政策。加快建立舆情反应处置机制,严格落实突发事件舆情应对工作机制,时刻关注重点事项、重点项目、重点人员、重要节点,提高舆情风险防控意识,做好舆情监测、研判与处置。


第十章 提升体育对外开放水平

积极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一带一路”体育交流与合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加强与港澳台地区体育交流与合作,着力构建新时代 “合作共赢、交流共享、美美与共、开放兴体”的体育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深化成渝两地体育融合发展

建立通气交流协作机制,用活用好各项优惠政策,推动与四川友好区县开展体育交流和共建,着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发展名片。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赛事活动融合发展,推进结对或片区式、多主体参与的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举办模式。

第二节 加强区域体育协同发展

充分利用涪陵坐拥长江、乌江“两江”黄金水道,承接渝东南、渝东北,通达鄂西、黔北、湘西等地理优势,依托大通道、大口岸,提升体育赛事、体育旅游跨城和跨区合作能级,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促进区域体育协同发展。

第三节 深化对外体育交流与合作

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制定实施共建对外体育赛事交流计划,加强与港澳台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体育赛事交流,形成涪陵特色体育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引导、支持和鼓励体育类社会组织、体育明星、大众媒体、体育企业、海外华侨等在体育对外交往活动中发挥作用,推动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在体育旅游方面深度合作,依托自然资源、人文景观打造精品体育旅游线路,举办和承办高水平体育文化交流论坛活动,带动体育文化交流互鉴。

第四节 加强体育人才交流

充分利用“两点”、“两地”定位优势,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依据涪陵区人才引进办法,坚持取长补短、优中选优、合作共赢的原则,全方位引进竞技、产业、管理等人才。抓紧推进我区竞技体育重点项目教练员、科研人员等紧缺人才引进工作,补齐专业人才领域发展的“短板”。邀请业内知名专家来涪授课,帮助专技人员开阔眼界、提高综合业务知识。加强退役运动员的学习深造,积极促进再就业,减少体育人才后顾之忧。

第五节 加强足球发展和交流

加强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建设。落实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力争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达到0.9块。积极承办中国足协高水平赛事。推动校园足球、社会足球发展,扶持全区市级、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做大做强,引进高水平代表队落户涪陵。2025年,全区青少年足球水平处于全市前列,2035年建成全国西部足球强区。

第十一章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坚持党的领导,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各要素保障,加强各环节监管,推进我区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形成“制度完善、机制健全、部门联动、务实高效”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依法治体,为实现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建立规划实施责任制、目标任务分解考核和动态调整机制,区级各部门密切配合,确保体育强区建设目标如期完成。政府将体育强区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创建全国体育消费示范区。强化“十四五”规划与体育年度计划的有效衔接,在人员配备、经费支持、资源配置等方面精心组织,全面保障实施重大体育工程项目,将“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政策、举措落到实处,构建涪陵区体育事业发展“组织健全、机制灵活、执行有序、务实高效”的良好局面。

第二节 创新体制机制

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体育领域“放管服”改革,不断提高行政效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强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动态管理,积极打造权责清单制度体系。加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减少审批事项,放宽市场准入,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构建管办分离、内外联动、各司其职、灵活高效的体育发展新模式,实现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创新投融资方式。促进体育投融资体制改革,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公私合营模式(PPP)、体育基金等多种模式推动公益性体育事业发展。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和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体育项目建设,建立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

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机制。构建体育产业分工、市场竞争、要素聚集、制度供给协同发展机制,共同打造合作平台,促进区域在体育资源共享、要素互补、赛事举办、体育产业发展、体育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的良性互动。

第三节 强化法治建设

完善制度保障体系。根据实际需要,抓紧制定亟需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现有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消除与上位冲突以及与体育改革发展不相适应的规定。

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完善执法程序,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加强体育执法队伍建设,吸收法律专业人才进入体育执法队伍。大力培育、扶持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指导体育社会组织依法开展自治。

推进体育法治宣传教育。引导体育法律服务工作者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履行社会责任。对运动员、教练员以及体育社会组织、体育企业加强体育法治宣传教育,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和体育市场有序发展。支持教学科研机构独立开展体育法治建设评估,促进体育法治水平持续提升。

第四节 落实要素保障

强化用地保障。将体育场地设施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考虑场地设施、体育用地需求,新建居住区和社区按相关标准规范配套群众健身相关设施,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老城区与已建成居住区无群众健身设施的,或现有设施没有达到规划建设指标要求的,通过添置、改造等多种方式予以完善。充分利用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及城市空置场所建设群众体育设施。研究完善建设用地标准,在国家土地政策允许范围内,保障重要公益性体育设施和体育产业设施、项目必要用地,并依法依规办理用地手续。

加强资金保障。统筹预算安排公共财政和体育彩票金用于体育强区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积极支持群众健身消费,鼓励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优化财政资金结构,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支持品牌体育赛事、体育场馆公益性开放、非营利性体育社会组织等进行改革。制定促进全区体育发展的政策,支持全区体育发展。

加快人才引育。加快竞技、产业、管理等优秀体育人才引进,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完善体育人才培养、使用政策和办法,编制完善全区体育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落实本区后备人才培养输送计划和训练单位培养引进高水平教练员、科研人员、体能康复训练人员计划,推进我区竞技体育重点项目教练员、科研人员等紧缺人才引进工作。探索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培训机构和体育企业建立体育产业教学、科研和培训基地。健全培训制度,强化体育人才队伍间的业务交流,全面提高体育人才队伍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加强体育人才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建立人才数据库。

第五节 深化督查落实

强化项目管理。科学策划、布局体育发展重点项目,建立区级体育项目库管理系统,及时更新维护,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入库项目的统计分析与跟踪指导,形成“策划一批、推进一批、实施一批、建成一批”的梯次持续发展格局。

完善综合评估机制。实施体育项目绩效评价。制定体育工作绩效评估体系,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方面对政府体育工作进行绩效考评。每年实施对各乡镇(街道)体育工作进行综合评价考核,综合评估体系各项内容实行分解量化,职责履行采取数据与评定相结合,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强化监督落实。建立目标任务考核制度,分解落实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实施本规划年度监督、中期评估和终期检查制度,实施重点任务和各乡镇(街道)体育工作督查制度。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跟踪分析规划实施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本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