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政策解读 | 关于《重庆市涪陵区培育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2024—2027年)》的解读
日期:2025-01-24
字 号:

一、出台背景

2021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2022年,重庆市赓续在区县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区、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城市试点培育建设。2023年12月,涪陵区获批开展区域消费中心城市试点培育建设。根据《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重庆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的通知》(渝国际消费发﹝2024﹞1号)文件精神和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区商务委围绕培育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总体目标,在深入调研、反复研究、充分征求意见基础上编制形成《重庆市涪陵区培育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二、政策依据

主要依据商务部等14个部门《关于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的通知》(商消费函﹝2021﹞344号)、《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总体方案〉的通知》(商消费函﹝2021﹞395号)、《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重庆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的通知》(渝国际消费发﹝2024﹞1号)等文件编制。

三、目的意义

《实施方案》是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市委、市政府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深入实践,围绕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政策引领度显著提升培育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任务和目标,是推动建设富有涪陵特色、引领时尚潮流、辐射带动两群、面向成渝地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指引。

四、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突出“六类工作”,健全完善工作体系。细化制定六大提升行动、共24条具体措施。

一是综合交通能级提升行动。主要包括加快区域性交通枢纽建设、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市域辅枢纽建设、加快重庆重要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等3条措施,重点推进“一小时主城都市区、两小时重庆市域、三小时毗邻省会”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促进交通与商圈、商业街区、标志性景点的便捷互联,放大综合交通枢纽区位优势。

二是消费载体能级提升行动。主要包括以江南、高新区两大核心商圈迭代升级为引领提升商圈能级,创新“科技+消费”“工业+消费”“文化+消费”“艺术+消费”等消费场景,做强特色街镇,繁荣社区商业等4条措施,突出涪陵特色,提升涪陵特色消费载体能级。

三是消费品牌形象提升行动。主要包括擦亮“不夜涪陵”品牌、做优“涪陵百味”品牌、唱响“涪陵甄品”品牌、做强“节会赛事”品牌、打造“康养涪陵”品牌、壮大“涪陵制造”品牌等6条措施,注重产业支撑、科技赋能,促进涪陵特色消费品牌打造。

四是文旅融合水平提升行动。主要包括提升文旅品牌形象、培育多元文旅业态、增加文体服务供给等3条措施,突出“山城”“江城”“三峡”“三线”“乌江”等品牌特色,丰富研学旅、乡村游、过境游、亲子游等业态,通过主客共享提升文体服务供给水平。

五是区域辐射功能提升行动。推动重点产业协同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强化基础教育支撑、推动医疗服务提升等4条措施,着力突出辐射带动功能。

六是消费环境指数提升行动。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培育壮大数字消费、创新对外宣传推介等4条措施,叫响“(涪)服到位、(陵)零距离”营商环境品牌,提升城市管理质效,增强国际影响力。

五、适用对象

适用于全区各部门、乡镇街道、企业等相关单位。

六、时限

时限为2024—2027年。


分享文章到:
图文解读
政策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