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其他公文
  • 索引号
  • 115001020086700333/2024-00023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建设规划
  • 体裁分类
  • 其他公文
  • 发布机构
  • 涪陵区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4-03-11
  • 发布日期
  • 2024-03-14
  • 标题
  •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重庆市涪陵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规划(2023—2028年)的通知
  • 发文字号
  • 涪陵府办发〔2024〕10号
  • 有 效 性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重庆市涪陵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规划(2023—2028年)的通知
日期:2024-03-14 来源:涪陵区政府办公室
字 号:

涪陵高新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涪陵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规划(2023—2028年)》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3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涪陵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规划(2023—2028年)


前   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释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指明了实现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协同共生的新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随后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以下简称“两山”基地)建设,已成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探索“两山”转化制度实践和行动实践,统筹高水平保护、高效能治理、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举措和重要体现。

涪陵地处重庆市中部,位于三峡库区腹心,长江、乌江交汇于此,素以“世界榨菜之乡”、水下碑林“白鹤梁”和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而闻名。近年来,涪陵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建设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优势产业,积极推动“两山”价值转化,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稳中向好,绿色低碳发展稳步迈进,先后囊获“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中国最美旅游名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绿色已成为涪陵发展的鲜明底色和最终成色,一幅秀美的生态文明长卷正在涪陵大地徐徐展开。2022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6天,位列主城都市区第四,长江、乌江涪陵段水质稳定为优,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7.61%,地区生产总值超1500亿元,居全市第五、主城新区第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3.47万元、居全市第三,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9.5%,“涪陵榨菜”成为中国农特产品中一张金招牌,“涪陵页岩气”创造了页岩气领域低成本、规模化、绿色施工的“中国样本”,依托长江古水文站建设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鲜活样板。

为加快推进“两山”基地建设,探索形成独具特色的“两山”转化模式,打造涪陵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金名片,助力高水平建设美丽涪陵,依据《关于印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试行)〉的通知》(环生态〔2019〕76号)、《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管理规程及建设指标〉等三项制度的通知》(渝环办〔2020〕8号),特制定《涪陵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规划(2023—2028年)》。本规划是涪陵区推进“两山”基地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指导涪陵区各部门、乡镇(街道)开展“两山”基地建设的重要依据。




重庆市涪陵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

创新基地建设规划(2023—2028年)


第一章 “两山”基地建设基础

第一节  规划区域概况

一、地理区位

地理位置。涪陵区位于重庆市中部、三峡库区腹地,是重庆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性中心城市、重庆主城都市区重要战略支点城市。地处北纬29º21′至30º01′、东经106º56′至107º3′之间,东邻丰都县,南接南川区、武隆区,西连巴南区,北靠长寿区、垫江县。全区辖27个乡镇街道,幅员面积2942.37平方公里。

交通条件。涪陵区位于重庆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的联结点,“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与南向新通道的交汇点,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主通道(渝怀铁路)重要节点,重庆“一区”联结“两群”Y字形节点,自古有“依托两江、承接东西、联动干支”的交通地位。全区已建成“五高三铁两江”对外大通道网络,水运体系发达,境内通航里程达110公里,拥有全市三大枢纽港之一的铁公水多式联运港口龙头港,多项水运指标全国、全市领先。

二、自然状况

地形地貌。涪陵区地处四川盆地东部的“盆东平行岭谷区”与“巫山大娄山中山区”过渡地带,地理特征多元,条岭状背斜低山与宽缓的向斜谷地相间有序排列。区内海拔最高2033米,最低138米,多在200—800米之间,西北部地势较低,多为河谷丘陵、低山;东南部较高,多为丘陵山地。

气候特征。涪陵区地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季风突出。气候四季特点为:春早,常有“倒春寒”;夏长,炎热,旱涝交错,伏旱频繁;秋短,凉爽而多秋雨;冬迟,无严寒,雨水少,常有冬干。多年平均气温18.2℃,极端最低气温-1.3℃,最高气温43.5℃。年均降雨量为1097.8mm,年均风速0.9米/秒,年均相对湿度78.3%,年均日照时数1095.7小时。

河流水系。涪陵区水网密布,境内长江横贯东西77公里,乌江纵卧南北33公里。除长江、乌江外,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9条,分别是黎香溪、同乐河、油江河、岔河、羊石溪、清溪沟、袁家溪、上桥河、珍溪河、碧溪河、渠溪河、白水河、盐石溪、后溪河、龙塘河、大溪河、小溪河、麻溪河、枧溪河,河道岸线总长1294.961公里,自然岸线保有率93.82%。

三、资源禀赋

土地资源。涪陵区耕地面积805.89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珍溪镇、蔺市街道、马武镇、龙潭镇和百胜镇等乡镇,其中旱地430.84平方公里,占比53.46%,水田375.05平方公里,占比46.54%。全区稳定耕地717.18平方千米,稳定耕地占比88.99%。全区耕地质量整体不高,等别以9-11等为主,占比88.01%,平均质量等别为9.6等。

水资源。涪陵区水资源主要来自于降水、过境江河取水、中小型水库蓄水。2022年,全区有小型水库154座、中型水库7座、塘坝12415口。水资源总量19.296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1581亿立方米,平均产水系数0.53,产水模数65.50万立方米/平方千米。

土壤资源。涪陵区土壤有水稻土、紫色土、冲积土、山地黄壤4个大类,6个亚类,18个土属,64个土种。其中,水稻土占耕地面积的51.6%,紫色土占耕地面积的35.4%,冲积土占耕地面积的0.4%,山地黄壤占耕地面积的12.6%。土质较肥沃,土层内富含多种微量元素,pH微酸性,为青菜头的生长提供了优良的物质基础。

矿产资源。涪陵区矿产均为沉积矿产,集中分布于菁口背斜、黄草峡背斜、苟家场背斜、梓里背斜、弹子山背斜和大耳山背斜一带,多浅埋或出露于地表。目前,共发现矿产资源11种,包括煤、页岩气(含天然气)、地热、硫铁矿、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砂岩、水泥配料用泥岩、建筑用砂岩、建筑用页岩和铁,其中,开发利用的矿产8种(不含煤、硫铁矿和铁)。涪陵页岩气田资源量近2万亿立方米气当量,累计提交探明储量8975.24亿立方米,占全国页岩气探明储量的34%,是国内最早实现商业化开发、累产气量最高的页岩气田,也是全球除北美外最大的页岩气田。

生物资源。涪陵区动植物种类丰富,是三峡库区重要的生物资源库,其中珍贵稀有树种有南方红豆杉、桫椤、香果树、七叶一枝花等;动物种类丰富,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小灵猫、穿山甲等,二级保护的动物有画眉、猕猴、红腹锦鸡、橙翅噪鹛等。

文化旅游资源。涪陵区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人文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极具魅力。孕育了巴文化、白鹤梁题刻文化、理文化和榨菜文化等本源文化,“水下碑林”白鹤梁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文站,巴人遗址小田溪出土了我国第一套战国时代的错金编钟,北岩“点易洞”是宋代程朱理学的发祥地。有国家A级景区12个,其中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武陵山大裂谷、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木花谷•林下花园、816工程为4A级景区,形成了“一带两区”的旅游发展格局,铸造了“神奇巴国故都•魅力休闲涪陵”的旅游形象,打响“两江福地•神奇涪陵”文旅品牌。2022年全区接待游客2832.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8%。

四、社会经济状况

人口与经济。2022年,涪陵区常住人口111.5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1.81万人,农村人口29.71万人,城镇化率73.36%。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4.3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47万元,分别比上年可比增长2.6%、2.8%,GDP总量居全市第五、主城新区第一,人均GDP居全市第三。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0亿元,居全市第4位,增长2.6%;其中税收48.1亿元,税收总量在全市居第2位。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0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0.7%。

产业发展情况。涪陵是工业强区、农业大区,拥有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等多块金字招牌,形成了以涪陵高新区、临港经济区、白涛新材料科技城为承载的工业发展格局,构建了“1+2+8+N”[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体系,培育了材料、清洁能源、消费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六大支柱产业,现有6户百亿级企业、48户10亿级企业、137户亿元以上企业,在沪深上市企业5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2户,各类国市级研发机构111个,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数量居全市区县第一。农业产业发展特色鲜明,构建形成了以榨菜为主导、中药材和生态畜牧为支撑的“1+2+X”[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成全球最智能的榨菜生产线和重庆市第一家中药材智能工厂,打造“种养加销”全产业链,榨菜、中药材、畜牧全产业链产值分别突破130亿元、60亿元、38亿元。2022年,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92.4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69.9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41.9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1︰57.8︰36.1,规上工业产值2295亿元,居重庆市区县前列。


第二节 践行“两山”理念工作进展

近年来,涪陵区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作为“最具显示度的闪亮标识、最具竞争力的宝贵财富、最富创造力的发展环境”,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加快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转型,拓宽“两山”价值转化路径,为生态版图扩面、为绿色发展扩容,推动“静躺”的资源转化为“涌动”的财富,让“绿水青山”有“颜”更有“值”。

(一)顶层设计擘画蓝图,“生态立区”绿色之路越走越宽。

持续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拧紧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链条,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制度,出台《重庆市涪陵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区级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将生态环境保护绩效纳入领导干部综合考核体系。出台《重庆市涪陵区乡镇街道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协调工作机制》等文件,形成乡镇街道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重点审计方法,建立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审计主要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落实河长制,率先实施“河库警长制”,建立的“智慧河长”系统获公安部全国推广。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构建党政同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林长制长效机制。出台“收榨菜原料必须收集榨菜腌制废水”制度,实施榨菜行业精细化环境管理专项行动,严格落实榨菜腌制废水产生、转运、处置台账清单制度,督促榨菜企业、榨菜合作社及榨菜加工户落实环保主体责任。

不断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推动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全面落实城镇污水费、生活垃圾费、环保税,协同建立用水权、用能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制度。建立纵横向结合的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2020—2022年累计获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偿金7881万元,获得流域横向生态补偿金800万元。探索建立榨菜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创新“企业+合作社+农户”股份合作模式,建立“一个保护价、两份保证金、一条利益链”利益平衡机制,吸纳2万余户农户入股合作,带动16余万农户增收致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试点推行榨菜农业产业链金融链长制,围绕榨菜选种育种、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建立双向反馈机制、优化特色金融服务、促进财政金融联动,初步构建起“全链条、全产品、全客户”的金融服务体系,在重庆创办首家“榨菜专营支行”,推出“渝快乡村贷(涪陵榨菜贷)”特色金融产品,创设“见贷即担”“批量授信”等模式,《人行涪陵分行:重点农业产业链金融链长制试点》入选“2022十大重庆经济改革创新案例。

(二)全面守护武陵山水,“绿水青山”生态本底持续擦亮。

系统保护武陵山绿色生态屏障。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77.08平方公里,优化调整7个自然保护地,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涉自然保护地问题整改完成率达到100%。大力开展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扎实推进“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全区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7.61%,成功跻身国家森林城市。统筹推进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持续实施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关闭生态敏感区非煤矿山18家,完成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生态修复267公顷、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392.2公顷,创新打造全市首个“全生命周期安全绿色智慧矿山”。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建成武陵山生物多样性司法协同保护基地,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工作获农业农村部长江办表彰。

努力绘就天蓝水清地净美丽画卷。始终把保护好长江母亲河和三峡库区摆在首要位置,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等标志性战役,全区环境质量实现稳中向好。守护一江碧水,统筹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管理,累计建成投用各类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53座,实现榨菜生产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国考、市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连续5年为100%,长江涪陵段水样在北京“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展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模式入选全国示范案例(全市唯一)。呵护一片蓝天,综合施策改善空气质量,持续实施“1+6”大气污染防治保障措施,严控交通、扬尘、生活、工业等污染,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4年达320天以上,“净空碧透、白云悠悠”成为涪陵靓丽名片。爱护一方净土,坚决守住“地洁”底线,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制度,深化无废城市建设,成功创建“无废城市细胞”36个。

统筹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彰显责任担当。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力推动“中字头”“部字头”“市字头”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明查暗访交办问题整改,将督察整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重大发展任务、重大民生工程,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制度、最有力的措施推进解决各类突出环境问题。全面完成两轮次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四年度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整改任务,中化涪陵化工污染整治推动企业绿色转型督察整改成效获得生态环境部肯定,多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市级以上媒体报道作为正面典型案例报道;涪陵黄旗港码头污水垃圾收运设施整改成效被纳入2021年国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成效部分播放。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突出问题,2022年群众环保投诉同比下降23.5%,社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提升至95%以上。

(三)聚力发展生态产业,“金山银山”转化效益更加凸显。

“涪陵榨菜”一粒小种子育出百亿产业金字招牌。涪陵因榨菜闻名,榨菜以涪陵著称。近年来,涪陵聚焦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未来榨菜产业科创基地”目标,抓实绿色基地、绿色技术、绿色加工、绿色品牌、绿色理念“五举措”,构建了“大生产+精加工+高科技+深融合+强服务”全产业链格局,创造了“青菜头种植面积最大”“榨菜产销规模最大”“榨菜品牌知名度最高”及“榨菜产业链条最完整”的4个“全国之最”,形成了“涪陵青菜头、全形榨菜、方便榨菜、出口榨菜”四大系列200多个品牌,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涪陵因榨菜先后荣获“中国榨菜之乡”“国际榨菜美食之乡”“全国农产品深加工十强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基地”“全国榨菜加工示范基地”“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涪陵青菜头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榨菜)”“长江上游榨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几十项国家级荣誉称号,获得国际、国内奖项100余次,“涪陵榨菜”享誉世界,连续7年居全国农产品区域共用品牌价值首位。2022年,青菜头种植面积73万亩、总产量约180万吨,产销成品榨菜55万吨,产业总产值132.9亿元,涪陵榨菜成为支撑当地经济发展尤其是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中国涪气”一井独秀到百亿产能实现低碳惠民。涪陵页岩气田是国内最早实现商业化开发、累产气量最高的页岩气田,也是全球除北美外最大的页岩气田。涪陵区始终坚持“在保护环境中开发气田、在开发气田中保护环境”,在抓好页岩气源头防控、过程保护和循环利用的生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环境友好、绿色示范”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先后获得“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工厂”等国家级荣誉称号,涪陵页岩气田被自然资源部评价为创造了中国页岩气开发的“绿色典范”。主产区焦石镇在服务页岩气开发建设过程中,着力推进地企共建共治共享,探索建立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与群众共建共享利益关联机制,实现环境改善和经济增长双丰收,GDP从2013年6.86亿元增长到2022年20.6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15万元。十余年来,涪陵页岩气田推动增储上产,从“一井独秀”到“众井成林”、从“一张白纸”到“中国示范”、从“一亿产能”到“圆梦百亿”,培育形成300亿级清洁能源产业,页岩气产量居全国第一,源源不断为长江经济带沿线6省70多个城市送去绿色清洁能源,成为“气化长江经济带”行动重要资源,产值620亿元,成为涪陵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睦和新兴”诗意栖居生态田园绘就和美乡村。涪陵区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兴绿色之业、富生态之民,努力打造有颜值、有内涵、有实力的美丽乡村,催生了以南沱镇睦和村、大顺镇新兴村为典型代表的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三美融合”高地,探索出一条以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新路。睦和村通过创新激活“果林经济”,把优质生态产品的综合效益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力,一个个“富民果”,敲开村民的“致富门”,装满果农的“钱袋子”,迈上了“土里栽树子,四季卖果子,家里开馆子,就地进厂子,外出挣票子,青山变金子”的“六子”致富之路,原本贫穷落后的移民村变成了“库区明珠”。新兴村通过探索集体资产运营模式,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让闲置资源进入“产业链”,形成了集体、资本、村民三方共赢的良性循环,走出了“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原本落后的贫困村变成了乡村振兴“明星村”。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生态本底需进一步夯实,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压力大。大气环境持续改善遭遇瓶颈期,全区以PM2.5、NO2以及O3为主要代表性污染物的复合型污染特征逐渐凸显,NO2和VOCs等O3前体物的浓度上升趋势尚未有效遏制。水环境质量有待全面提升,境内干流水质普遍优良,支流水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但家溪、上桥河等一级支流入江断面水质不能稳定达标。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任务重,农村地区环境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农业种植、水产养殖等污染控制难度大。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治理与管控基础较为薄弱。

生态产业发展形势趋紧,优质生态资源转化不够充分。丘陵地形制约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量参差不齐,农业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小农户难以实现产业融合价值链中对产品标准、质量、品控的要求。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偏慢,科创能级还不够高,全区以技术、技能、知识等为主的质量竞争型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较低,高质量发展水平和效益有待提升。生态旅游品牌和规模还待提升,白鹤梁水文文化、榨菜文化和三线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入,活化利用不足、宣传推广不够,文旅新产品、新业态创新发展不足。

“两山”转化机制不完善,保障体系有待健全。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还处于起步阶段,生态产品市场化机制在“两山”转化中运用还较少,社会资本参与、公众参与“两山”基地建设的机制体制不健全,有利于推进“两山”转化的系列政策设计和制度供给不够,实现生态富民的任务依然艰巨。现有“两山”转化典型模式宣传推广不够,在全市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足,公众对“两山”理论的认知还不清晰,主动参与“两山”建设积极性不高。

第四节 面临的重要机遇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重庆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涪陵是重庆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肩负着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时代重任。近年来,涪陵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相比,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效益,还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两山”基地建设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涪陵区将以巩固提升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抓手,按下“两山”基地建设快进键,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健全“两山”转化体制机制,全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奋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提升,力争通过3—5年时间将涪陵打造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价值转化示范样板。

第二章 规划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所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和美丽重庆建设大会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涪陵新篇章”为统领,锚定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提升的目标要求,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探索实践“两山”理念转化模式和路径,努力把生态优势变为发展胜势,把自然财富变为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全面助推进“三高地三示范区”和美丽涪陵建设,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市域范例涪陵样板,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中贡献“涪陵智慧”。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厚植基础,生态优先。一以贯之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区域发展的重要位置,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生态修复方式,厚植绿水青山,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引领,绿色发展。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促进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持续转化。

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立足良好的山水资源本底,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因势利导,打造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文化、生态旅游的“生态+”多元复合产业转化格局,打响有特色、高品位、原生态的生态发展金名片。

生态惠民,共建共享。坚持生态为民、生态富民、生态利民、生态惠民,强化“两山”建设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大力发展富民产业,着力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共建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第三节 规划范围和时限

本规划实施范围为涪陵区全域,包括包括李渡街道、敦仁街道、崇义街道、荔枝街道、江东街道、江北街道、龙桥街道、白涛街道、马鞍街道、蔺市街道、义和街道11个街道,百胜镇、珍溪镇、清溪镇、南沱镇、石沱镇、新妙镇、焦石镇、马武镇、青羊镇、龙潭镇、罗云镇、同乐镇、大顺镇、增福镇14个镇,大木乡、武陵山乡2个乡,总面积2942.37平方公里。

本规划以2022年为基准年,实施年限为2023—2028年,分两个时期。

近期(2023—2025年):完成规划和实施方案编制,规划经区政府审议通过后颁布实施;2024年组织申报,力争2025年获得重庆市、国家“两山”基地命名。

远期(2026—2028年):重庆市、国家“两山”基地建设成效持续巩固。

第四节 规划编制依据

一、国家层面相关依据

(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发〔2015〕25号);

(二)《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2021.4);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3);

(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4);

(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2021.11);

(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2021.10);

(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2.2);

(八)《关于印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管理规程〉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试行)〉的通知》(环生态〔2019〕76号);

(九)《关于开展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遴选工作的通知》(环办生态函〔2021〕353号);

(十)《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9〕42号)。

二、市级层面相关依据

(一)《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渝委发〔2014〕19号);

(二)《重庆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渝环办〔2020〕8号);

(三)《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渝府发〔2021〕6号);

(四)《重庆市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十四五”规划》(渝府发〔2021〕24号);

(五)《重庆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渝委发〔2022〕17号);

(六)《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渝府发〔2022〕11号)。

(七)《重庆市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攻坚战行动方案(2023—2027年)》(渝府办发〔2023〕79号)。

三、涪陵区相关依据

(一)《重庆市涪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涪陵府发〔2021〕12号);

(二)《涪陵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6年)》(涪陵府发〔2022〕46号);

(三)《涪陵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涪陵府发〔2021〕38号);

(四)《涪陵区“十四五”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规划(2021—2025年)》(涪陵府办发〔2022〕159号);

(五)《涪陵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涪陵府发〔2021〕40号);

(六)《重庆市涪陵区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涪陵府办发〔2022〕142号);

(七)《涪陵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涪陵府发〔2021〕43号);

(八)《涪陵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涪陵府办发〔2022〕32号);

(九)《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涪陵府发〔2022〕5号);

(十)《涪陵区“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1—2025年)》(涪环发〔2022〕91号);

(十一)《重庆市涪陵区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涪环发〔2022〕98号)

(十二)其他相关资料。


第五节 总体目标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为契机,持续守护长江涪陵段一江碧水,区域治理效能有效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建设人、水、城相依相伴、和谐共生的美丽山水生态环境样板区;聚焦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文旅等模式,培育壮大涪陵榨菜、涪陵页岩气、乡村旅游等特色生态产业,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样板区;深度挖掘榨菜文化、白鹤梁题刻文化,打造涪陵特色的“两山”文化品牌,建设生态文化传承发展样板区;持续推进绿色发展模式、政策、机制创新,建设长治高效的“两山”转化制度样板区。

——打造美丽山水生态环境样板区。持续巩固天蓝、水清、山绿、地净的良好生态环境,厚植“绿水青山”自然资本。到2025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长江、乌江干流涪陵段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减少,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整体性、稳定性明显增强。

——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样板区。持续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不断增强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做大“金山银山”生态价值。到202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达到市级下达目标要求,建成以页岩气和LNG液化天然气为主的现代清洁能源基地,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以上,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全社会广泛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打造生态文化传承发展样板区。深度挖掘榨菜文化、白鹤梁题刻文化、枳巴文化、易理文化,全面打造具有涪陵特色的“两山”文化品牌,促进生态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推动全民共享共建。到2025年,“两山”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公众对“两山”建设的参与度更高,“两山”建设成效公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两山”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打造长治高效转化制度样板区。健全“两山”转化长效保障机制,绿水青山长效保护修复、生态产品价值稳定实现、生态资源优势持续转化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到2025年,生态补偿类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生态环保投入占GDP比重实现稳定提高。


第六节 建设指标

按照生态环境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要求,构筑绿水青山、推动“两山”转化、建立长效机制3个方面,涉及环境质量、生态状况、民生福祉、生态经济、生态补偿、社会效益、制度创新、资金保障共8大类20个指标的“两山”基地建设指标体系,详见表3-1所示。

第三章 加强生态系统管护,保值绿水青山“含绿量”

第一节 严格管控自然生态空间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依托区域武陵山、长江、乌江、梨香溪、龙潭河、珍溪河及各类自然保护地等山水资源本底,人口经济分布和城镇化阶段等特征,以长江和三峡库区生态保护为核心,优化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空间格局,统筹协调农业、生态、城镇功能空间。划定并严守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空间管控要求。

锚固生态安全格局。依托区域黄草山、勾家场—梓里场山脉、武陵山、长江和乌江、黎香溪、龙潭河、珍溪河及各类自然保护地等山水资源本底,以长江和三峡库区生态保护为核心,构建“两带三屏多廊多点”生态安全格局。“两带”指长江和乌江组成的水源涵养生态带,“三屏”指北部黄草山、中部勾家场—梓里场山脉、南部武陵山组成的“工字形”生态屏障,“多廊”指梨香溪、龙潭河、珍溪河等河流组成的生态廊道,“多点”指大木山自然保护区、武陵山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组成的生态斑块,共同发挥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

强化生态保护与自然保护地监管。发挥生态保护红线对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以及国土空间开发的底线作用,严格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内的开发建设活动。推进各类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矢量数据入库上图和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及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开展自然保护地大检查大整治、“绿盾”行动,推进违法违规行为立查立改。健全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管理站点和人员队伍,建立自然保护地管理制度体系,完善资源管理、环境监测、自然教育、应急防灾、日常巡护等智能化基础设施,提升自然保护地管理现代化水平。

第二节 统筹保护重要生态系统

促进林地资源保护利用。深入实施“林长制”,科学划分林地保护等级,实行分级保护管理制度。严格林地利用管理,落实林地用途管制、林地使用审核审批和使用林地定额制度。持续开展国土绿化提升行动,突出抓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大工程,高质量建设流域生态廊道、自然山体生态屏障和高速公路、铁路等生态通道,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经济效益。健全森林资源监督、森林资源破坏案件发现和执法机制,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

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定期开展湿地资源调查评估,摸清湿地资源性质、分布、数量、利用等本底,建立湿地资源数据档案和湿地名录。加强湿地用途管控,建立区、乡两级湿地保护责任体系,完善宣教设施,利用“国际湿地日”“重庆市湿地保护周”开展湿地保护利用主题宣传,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积极培育湿地生态产业,推动湿地综合利用、湿地生态旅游建设。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全区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摸清国家重点保护陆生动物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群数量和分布,完善生物多样性基础数据库。加大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力度,坚决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开展红豆杉、银杏、桫椤、红腹锦鸡等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行动。推动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和观测样区建设,建设生物多样性监测、预警和信息网络平台,建立外来入侵数据库和信息系统。

第三节 治理修复生态退化区域

持续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加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重要生态功能区、重要水源地以及重要河流两岸的水土流失防治。开展北部珍溪河、南部沙溪河、西部黎香溪等3个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综合整治,增强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强化生产建设项目和生产建设活动的水土保持监管,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规范约束各类生产建设行为,最大限度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到2028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0平方公里。

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及综合利用。以荔枝街道、白涛街道、武陵山乡为重点,持续开展废弃露天矿山、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和土地复垦,完成破损山地生态复绿。科学推进绿色矿山和绿色矿业发展,推广应用全生命周期绿色生态安全智慧矿山治理成果,探索关闭矿山综合利用模式,提高矿山修复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贡献率。到2027年,完成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生态修复面积110公顷。

大力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分流域推进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通过人工造乔木林、人工造灌木林、退化林修复、封山育林等营造林措施有效增加林草植被覆盖。推动岩溶地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建设,探索发展“石漠化治理+特色产业”“石漠化治理+乡村旅游”等多种综合治理模式,兼顾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栽植花椒、柏树、杉木、香樟、厚朴、楠木、枫香、栾树、水杉、银杏等树种。

加强长江岸线保护修复。严格落实长江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强化分区管理与用途管制。持续开展“清四乱”整治行动,重点解决非法建设、非法围河围库、非法采砂以及非法种植等问题。开展长江消落带综合治理,实施乌江、临港经济区岸线生态修复工程,提升滨江岸线生态功能、防洪功能、亲水用水功能及景观功能。

第四章 深化环境污染治理,提升生态产品“含金量”

第一节 营造人水和谐环境

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要求,开展排查溯源,建立动态管理台账。按照“依法取缔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规范整治一批”要求,制定长乌江(涪陵段)入河排污口整治方案,以截污治污为重点,实施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工程。到2025年,完成长江、乌江及主要支流入河排污口整治。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快推进水源地排查及整治,核准保护区范围,依法清理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加快推进江东街道等30个镇街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完善隔离防护网,增设界桩、界碑等。定期开展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完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到2025年,城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稳定保持100%。

深化工业污染防治。推进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实施白涛潘家坝污水处理厂总磷、总氮达标改造工程,推进龙桥Ⅱ类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场二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工业园区和榨菜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强化页岩气开采中的水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

强化城镇生活污染防治。补齐污水收集管网短板,推进城区雨污管网缺陷修复和混接改造,循序推进雨污分流改造,暂不具备雨污分流条件的应采取截流、调蓄和治理等措施,提高污水收集效能。全面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加快推进大耍坝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强化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运行监管,积极推进“厂网河”一体化改革。

推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严格落实长江流域重要水域“十年禁渔”政策,开展长江(涪陵段)、乌江(涪陵段)、清溪河、碧溪河、麻溪河、黎香溪水生态健康调查,摸清境内主要河流水生生物多样性、水生生境情况、富营养化情况,完善区域内水生态基础数据。统筹推进长江左岸一级支流水生态修复、黎香溪流域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恢复重要河流自然缓冲带。大力推动坪西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实施岸线生态修复、鸟类生境修复、小微湿地建设等重点工程。

第二节 提升清新空气供给

加强工业废气防治。严格执行国家产能置换规定,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大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提升重点行业氮氧化物去除效率,实施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一企一策”。加快燃煤锅炉淘汰或清洁能源改造,推动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推进水泥等企业超低排放改造,鼓励水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积极谋划汽修行业钣喷中心建设,推动荔枝街道等区域的汽修企业入驻钣喷中心。强化涉气企业大气污染监管,重点污染企业安装污染监控设备,加强企业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监管。

严格控制交通污染。调整运输结构,提高铁路货运量占比,增加水路货运量,持续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持续淘汰、替换老旧车辆,严格实施黄标车、货车限行措施,控制城区货车通行总量。深化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全面淘汰国三及以下柴油和燃气货车(含场内作业车辆),加快淘汰国四柴油货车。加大柴油货车路检、抽检力度,加强机动车注册登记环保查验、排放定期检验及路检路查。加强油品质量监管,严厉查处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合格油品的行为。有序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推进公用、专业充电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城市公共交通、公务用车电动化。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港口码头、船舶等移动源污染防治,加快船舶受电装置改造和港口码头岸电设施建设。

综合治理扬尘污染。深化施工场地扬尘控制“十项规定”和“红黄绿”标志分级管控制度,加强渣土车运输整治和道路深度保洁,持续建设(巩固)扬尘控制示范工地和道路。加强渣土密闭运输联合执法,严格落实“定车辆、定线路、定渣场”要求,强化施工扬尘封闭、遮挡、喷淋、抑尘、洗车、视频监控等监管,坚决杜绝无任何扬尘控制措施的施工。常态化实施道路精细化保洁,制定国控点周边重点路段扬尘控制方案,加大清扫、冲水力度,保持城市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不低于90%。加强沿岸港口码头堆场、工业企业堆场、页岩气钻井平台、混凝土搅拌站、露天矿山以及城市裸地等监督管理。

有效控制生活污染。严格管控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选址,有序推进重点管控区域生活油烟治理,依法查处排放污染物不达标、油烟净化设施闲置等违法行为。科学有序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巩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成果。强化烟花爆竹燃放管理,加强烟花爆竹禁燃区监管。严控露天焚烧行为,严禁在非指定区域露天焚烧、烧烤等。强化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中转站等监管,防止恶臭废气排放。

开展重污染天气防范。修订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健全污染过程预警应急分级响应机制,细化应急减排清单,完善企业分级评定。加强大气污染物源解析及精准防控,推进重点区域、重点季节、重点时段大气污染监测,提升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警预报能力。加大冬春季和秋冬季工业企业生产调控力度,鼓励水泥、烧结砖瓦等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强化区域协同治理,与周边区县监测站签订共同应对环境污染及突发事件框架协议,提升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警预报能力。

第三节 守护土壤环境安全

深入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以粮食生产区域为重点,动态调整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严格管控类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加大优先保护类耕地保护力度,开展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划区定界,加强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确保优先保护类耕地面积和质量保持稳定。加强安全利用类耕地管理,开展重点区域农产品质量检测,制定完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台账和方案,建设一批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示范区(片)。加强严格管控类耕地管理,制定严格管控类农用地管控方案,开展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与评价,科学划定特定农产品严格管控区。

强化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扎实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严格落实污染地块再开发管控要求,坚持污染土壤转运联单制度,防止转运污染土壤非法处置。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中地块为重点,分类型、分阶段开展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一块、开发一块。开展三爱海陵原厂址污染场地土壤污染调查及风险评估,探索“环境修复+开发建设”模式,力求将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活动与供地、再开发活动同步。

协同防控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加强地下水重点污染源源头预防和监督管理,严格防控工矿企业、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染,督促重点排污单位采取防渗措施。开展“一企一库”“两场两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衔接污染源普查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等成果,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布局规划,识别地下水环境风险与管控重点。加强土壤和地下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区域和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划定地下水污染保护区、防控区和治理区,明确分区防治措施和污染源分类监管。加强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水质监测,强化不达标水源地治理。

第四节 深化“无废城市”建设

加强页岩气油基钻屑综合利用。加快清洁生产技术和页岩气油基钻屑处理环保技术研发,加强页岩气开采行业固体废物管理。积极拓展油基钻屑资源化利用途径,探索除水泥窑协同处置、热脱附工艺以外的处置方式,最大程度实现油基钻屑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严厉查处非法转运、倾倒含油废物等违法行为。建设页岩气“无废城市”示范基地。

推进榨菜盐水及皮渣资源化利用。加强榨菜皮渣在生产饲料、有机肥、植物生态培养基原料、生物颗粒燃料等方面的综合应用,推广“废弃榨菜皮—脱水—添加辅精—生物颗粒燃料或饲料添加剂”技术模式,有效减少废弃榨菜皮菜渣填埋量。大力推广蒸发浓缩技术处理榨菜废水,形成的饱和盐溶液、结晶盐用于腌制榨菜或制作榨菜酱油等,促进榨菜废水变废为宝。

推进磷石膏资源化利用。开展磷石膏综合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研究,研发和推广少产生磷石膏、促进磷石膏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推动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成果市场化应用。提升磷石膏综合利用能力,推进磷石膏规模化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建设,推动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做大做强、聚集发展。拓宽磷石膏综合利用途径,推动磷石膏在建材领域的综合利用,推广利用磷石膏生产高强石膏粉、建筑石膏粉以及石膏板、石膏砌块、石膏模盒、石膏基干混砂浆等建材产品。鼓励现有水泥生产企业优化产品结构、优化喂料系统,提高磷石膏水泥缓凝剂的使用比例。

推动“无废细胞”创建。充分发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带头作用,以“无废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为基础,推进“无废机关”“无废学校”“无废医院”“无废小区”“无废公园”“无废景区”“无废商场”“无废饭店”“无废工厂”“无废井场”等创建。全面提升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水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强化源头减量,严格环境准入,聚焦重点产业,促进园区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关键技术利用,培育一批固体废物自行利用处置骨干企业。

第五节 加快建设巴渝和美乡村

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与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梯次推进农村污水治理与配套管网建设,持续深化农村治水“涪陵模式”,指导和推动分散农户生活污水资源利用,实施一批分散处置设施建设试点示范工程。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常态化运行机制和投入保障机制,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乡镇、示范村建设。着力提升村容村貌,深入开展“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成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示范。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完善配方肥落地机制,做好长江、乌江等重点河流沿线化肥农药减量示范建设。继续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加强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梯次推进全区30亩以上池塘尾水治理,鼓励30亩以下水产养殖场采取种养结合的方式,促进废弃物等就近就地消纳利用。

统筹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全面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建立清单台账。以纳入市级管理的3条农村黑臭水体为重点,以河流为脉络、村庄为节点,综合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基流调控”等措施,集中连片推进,水域岸线并治,结合村庄建设和产业发展,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建设水美乡村。

全面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积极推动“千万工程”涪陵实践,以道路交通、人畜饮水、农田水利、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为重点,持续实施“千村宜居”计划,深入开展传统村落保护,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和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构建“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景、一镇一品牌”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打造“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沿江美丽乡村示范带。

第五章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跑出转型升级“加速度”

第一节 持续推动产业结构绿色化

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强化项目准入,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促进制造业能源消费低碳化,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加快生产方式变革,引导企业采用行业先进生产技术降低能耗。聚焦化工、有色金属、页岩气、建材等重点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行动,大力推动清洁化生产。推进能效“领跑者”、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等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行绿色设计、绿色产品,打造全生命周期绿色供应链。

培育壮大绿色低碳新兴产业。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型电子产品、先进材料、节能环保装备、清洁能源和储能、绿色技术软件等领域,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统筹发展生物医药、特色消费品、绿色建造、绿色物流、绿色服务、绿色农业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提升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等领域科技研发服务能力,发展壮大专业型节能环保服务业。

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加快涪陵高新区、临港经济区和白涛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鼓励涪陵高新区探索低碳、零碳园区建设模式,合理配套能源循环供应方式,实现园区综合能源高效利用。完善循环产业链条,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在园区转化。推进绿色园区建设和企业绿色化改造,积极打造绿色园区,积极创建国家级、市级绿色工厂。

第二节 推进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开展青菜头绿色标准化种植。开展规范化、标准化亲本繁殖和种子繁育,发掘创新优良种质资源。编制《重庆榨菜种子质量标准》,规范种子品牌、标识和营销平台。制定《涪陵区青菜头绿色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创新开发青菜头轻简化和机械化栽培技术,力争5年内全区标准化生产种植技术覆盖率70%以上。深入开展“化肥农药双减”行动,强化青菜头种植经营主体用化肥农药等投入品使用监管,力争5年减少20%以上。

打造绿色生产加工基地。高起点规划实施涪陵榨菜优质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合理布局鲜销基地30万亩、加工基地45万亩。加快推进西南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打造建设绿色智能现代化的中国酸菜、榨菜和预制菜超级工厂、灯塔工厂生产示范基地。加快推进“中国榨菜城”建设,打造全球绿色智能化酱腌菜高端生产基地。

培育壮大榨菜产业集群。实施企业引领行动,推进涪陵榨菜双百亿双轮驱动战略,积极创建国家级绿色供应链企业。引导鼓励企业全面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和设备,参与组建产业绿色发展联盟,带动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绿色升级。严格执行产品质量、生产安全、环境卫生和环保治理标准,大力推进榨菜企业淘汰整合,培育形成一批产销规模大、品牌知名度高、经济效益好、企业实力强的亿级、十亿级以上榨菜企业集群,到2028年,培育亿级榨菜企业4个。

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围绕提高青菜头单产、增强品种生态适应性与抗病性,加快推进青菜头良种选育和病虫害控防技术研究工作力度。研发早中晚熟青菜头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加大青菜头播期弹性,延长青菜头收获季节。组织开展轻简适用的青菜头种收机械化研究并投入应用,解决劳动力缺乏制约青菜头种植规模扩大的现状。在轻盐榨菜加工工艺技术创新、菜皮处理、榨菜废水治理工艺、附产物开发利用等方面持续创新,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

第三节 推动页岩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强化页岩气绿色开发示范。统筹优化页岩气开采地区水资源利用方案及钻井废水、压裂返排液回用方案,加大页岩气开采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力度,实施一批页岩气绿色开采技术工程项目。充分发挥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作用,推动页岩气开采智能化、低碳化技术攻关,融入零碳(低碳)开采等绿色低碳前沿新技术。完善“井工厂”作业模式,加强边缘低效油气井开采,推进油基钻井液中的基础油、水回收利用,建立页岩气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新典范。

加强页岩气开采环境风险防控。把安全管理、环境管理纳入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妥善处理好集气站、脱水站运营期污染排放物。强化页岩气开采中的水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井眼轨迹设计尽量避开表层溶洞及暗河。强化页岩气油基钻屑贮存、转运、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推动油基钻屑处理站进园区,实施规范化管理。加强油基钻屑脱油灰渣存量和油水混合废水储存管理,做好防雨、防渗漏、防流失等措施。加强页岩气开采、运输等环节环境监管,防控钻井过程漏失或井喷引发的次生环境污染,严防集输过程中管道泄漏引起的环境风险。

实施页岩气开采区生态治理修复。持续推进页岩气矿区修复,在场平及管线工程时,尽可能使用原地土壤进行复垦;施工完毕后,及时对场地进行绿化;竣工后及时拆除工棚、砂石料加工系统等临时设施,并进行迹地恢复。大力推进页岩气开采区石漠化农耕地生态恢复,适度开展石漠化旱地坡改梯整治,实现耕地蓄水保土。

提升页岩气综合利用水平。加快推进页岩气综合利用,力争在钻采平台、生产平台、工程运输和存储设施设备制造等领域取得突破,提高资源本地转化利用率,初步形成页岩气采、储、运和成套装备制造能力。提升页岩气深度利用水平,扩大页岩气制乙二醇、乙炔能力,保障聚酯、聚氨酯等高分子合成材料原料供给,加快页岩气制氢项目落地。完善页岩气利益共享机制,优化页岩气优惠气量留存消纳机制。

推进页岩气产业链优化升级。筹建国家页岩油气和新能源科创产业园、国家页岩气技术创新中心,开展页岩油气产业链中的重点科研技术攻关和科研孵化,延伸壮大页岩气深度利用产业链。发挥页岩气资源优势,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为核心,做大做强页岩气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碳捕捉、碳利用产业,形成绿色环保装备制造基地。探索页岩气制合成气、合成气制甲醇、甲醇制烯烃(芳烃)等产业链消纳路径。

第四节 持续做强生态旅游产业

打造武陵山片区生态康养胜地。加快构建生态体验、休闲度假、温泉水疗、森林氧吧、高山避暑、湖泊养生等生态度假旅游业态,打造休闲农庄、养生度假区、温泉度假区、生态民宿等产品。推动武陵山片区高品质生态康养业发展,大力发展健康咨询、健康旅游、健康体育等多种形式的康养服务,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培育山地避暑、田园养生度假、养生养老基地三大康养主题产品。

推动乡村成为休闲农业旅游目的地。持续深化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快形成“一带、双核、四区”乡村休闲旅游空间格局,积极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文化”“+创意”“+教育”“+健康”“+体育”“+养老”“+互联网”等融合新业态。持续举办赏花、采果等农业节会活动,大力开发生态型、景区景点依托型、特色产业支撑型、高山避暑纳凉型、科普体验观光型、民俗风情型等特色乡村旅游。加强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完善乡村旅游公共配套,进一步提档升级乡村休闲旅游示范项目。

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共振。创新发展研学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夜间旅游、科技旅游、自驾营地游,培育文化和旅游融合新业态。推进文商旅城深度融合和城市更新,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涪陵“母城”。依托涪陵白茶、方坪茶等特色产业打造江南茶旅融合板块,依托江东御泉河、雨台山、插旗山等打造山水休闲板块,依托江北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农旅融合板块。依托区内工业企业基地,打造一批特色工业旅游项目。加快推进大顺镇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实现医疗养生保健与旅游深度融合。

第六章 传承“两山”文化,引领理念富民“新风尚”

第一节 增强“两山”文化供给能力

依托绿水青山挖掘生态文化根脉。充分发挥“重庆市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保护传承研究会”作用,挖掘、整理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建立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的保护传承学术体系,为保护传承工作提供智力支撑。进一步加强对白鹤梁题刻文化的研究、保护和利用,扩大水与遗产保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将白鹤梁原址保护作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最具特色的展示节点之一,持续讲好白鹤梁水文遗址保护故事。

传承培育生态文化发展价值。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开展川渝非遗文化交流互动和集群营销,组织涪陵生态文化项目参加市级层面主题外宣活动,推动与周边区县开展生态文化联合保护行动。创新和丰富榨菜文化节会活动内容,举办榨菜文化节、榨菜博览会、榨菜美食节等大型节会活动,全方位宣传展示榨菜文化魅力。依托白鹤梁旅游文化节,围绕白鹤梁•水与遗产学术研讨、中埃联合申遗国际学术研讨、成渝文旅项目及旅游产品推介等开展主题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激发水文遗产活力。

第二节 打造“两山”文化实践品牌

倡导全民绿色生活方式。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细胞创建。建立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引导居民自觉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构建绿色交通体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体系,完善自行车、步行通道设施,鼓励引导居民绿色出行。加大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乡居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向生态化转型。

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培训。全方位、全覆盖推进“两山”理念宣传教育工作,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理念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体系,组织编写环境保护读本。推进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等“十进”活动。在“六五”环境日等重大节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主题宣传活动,鼓励排污企业设立开放日、建设教育体验场所,向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开放企业环保设施。

搭建“两山”经验宣传推广平台。适应“微时代”新形势,打造以“两山”宣传为重点的微信公众号,带动各乡镇、各部门建设特色鲜明的宣传微平台。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构建集广播电视、新闻网站、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等一体化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与国家、重庆市主流媒体合作,以全方位、多层面、长期性媒体合作机制,全面推广“两山”建设历程,营造全民参与“两山”建设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对“两山”基地建设的参与度。

第七章 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打造山水生金“护航舰”

第一节 建立健全绿水青山保护机制

全面深化河长制、林长制。完善“区、乡镇、村”三级河(库)长制度,充分发挥“河长+警长”“河长+检察长”作用,拓展“河长+”体系。强化“智慧河长”应用,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化等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水环境管治水平。建立健全林长制责任体系,完善山林资源保护发展、山林资源损害问题发现与整治机制,建立山林资源保护发展指标量化、考核公开、评价客观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严格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深化排查、交办、核查、约谈、督办、考核等工作机制。坚持“谁污染、谁付费”政策导向,探索“污染者付费+第三方治理”“政府付费+专业化治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企业生态环境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程序、联合奖惩等相关措施,依据评价结果实施分级分类监管。落实《重庆市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方案》,探索“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科学修复、市场运作”的生态保护修复模式,进一步增强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活力。

建立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持续开展全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明确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权利和保护范围。在确权登记基础上推动建立统一的、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登记体系,完善自然资源信息管理基础平台,促进自然资源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和严格监管。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有序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

持续深化区域联防联控机制。联合四川省泸州市、眉山市,协同推动国家“上云用数赋智”行动落地落实。建立健全川渝两地六区法院环境资源司法协作机制,完善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协同共治体系。加强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联防联控,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制度。完善与南川、长寿、垫江、丰都等周边区县重大项目会商、大气污染预警应急与联合执法、信息共享与交互等机制。深入落实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持续深化跨乡镇河流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推动毗邻地区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应急预案对接、应急资源共享、应急处置协作。

第二节 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探索绿水青山量化评估机制。全面调查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的实物量,界定清楚范围、权属、位置、面积等情况,量化生态价值的底数。结合全区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积极推进调查2005年2月和2013年1月以来营造的人工林和全部竹林资源,摸清全区造林碳汇和经营性碳汇底数。积极推行绿色GEP核算,探索建立GDP与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机制,构建不同时期地区生态资源价格和社会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体系。扩容升级碳市场,落实碳排放权、生态地票等交易机制,稳步拓展用能权、用水权交易。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逐步拓展排污权交易的污染物种类。探索开展碳远期、碳回购、碳资产管理等碳金融创新业务,让资源环境权益使用者支付费用。依托中西部首家林权交易所(重庆涪陵林权交易所),盘活涪陵及周边地区林业资源,建立健全自然资源和农村产权流转机制,促进林交所成为区域重要的生态资源权益和涉农要素交易平台。

深化农村资源要素盘活机制。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和股权管理,探索集体经济组织人力资源培育和开发利用机制,完善集体经济组织治理结构。丰富和拓展农村“三变”改革方法路径,引导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特色种养、物业经济、农村产业融合项目,探索“三变+特色产业”“三变+集体经济”“三变+乡村旅游”等实现形式,建立健全固定分红、保底分红、效益分红、实物分红等分配方式,带动更多农户持续增收。

第三节 深化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机制

优化榨菜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以“大生产+精加工+高科技+深融合+强服务”机制为核心,构建榨菜产业“科工农一体化”的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参与”深度融合机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股份合作社。健全“企业+合作社”带动机制,推动企业与榨菜股份专业合作社全面签订初加工订单生产协议,实行订单式生产。健全“园区+基地”辐射机制,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榨菜产业示范基地,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化“科技+创新”服务机制,建好“川渝共建中国酱腌菜科技创新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完善榨菜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持续推广合同契约、“订单农业”为主的“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强企业、加工户、农户合同意识宣传教育,实施价格保护,坚持优质优价,规范榨菜原料收购。推动“企业+股份合作社+农户”的紧密连接,丰富发展“一个保护价、两份保证金、一条利益链”的利益平衡机制,引导榨菜企业、农业合作组织、村社集体组织、种植农户利用各自的资金、技术、土地等资源,建立合股联营或参股经营模式,提高股份合作社、菜农加工种植效益。到2027年,实现农村居民人均榨菜纯收入3500元以上。

创新榨菜产业绿色金融政策机制。依托全市首家“榨菜专营支行”,着力打造央行再贷款示范基地,创建“1+5+N”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港湾,充分运用央行再贷款低成本资金,创新“渝快乡村贷(涪陵榨菜贷)”特色贷款产品,创设“见贷即担”“批量授信”等模式。深入推进榨菜产业链金融链长制试点工作,建立完善“行政主管部门+金融机构+企业”良性对接闭环,健全融资需求清单双向反馈机制,拓展“三融贷”“榨菜贷”“一二三产业融合贷”等金融产品,创新乡村振兴特色“贷款品种”,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第四节 有效拓宽“两山”转化路径

探索打造水文旅融合新路径。以水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利用为基础,把加强水文化建设同新阶段水网建设结合起来,将区域的“绿水青山”解构为“水域资源、水生态资源、水文化资源、水利工程资源”四大资源载体,通过开发滨水空间、激活亲水空间、活化水文化价值、盘活水利工程新功能,将自然的山水资源和工程文化资源转化成为可观、可游、可购、可体验、可度假的旅游要素,打造亲水活力大乐园、滨水文化研学天地等新地标,实现涉水资源变现生态经济的能力。

探索构建水农融合新业态。依托水网建设中城乡供水一体化、高效节水、水土保持、水环境治理、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等一系列项目,打造集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观光、采摘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休闲观光示范园、田园综合体、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等,为水生态产品的生产和价值实现提供基本的水网物质基础和空间保障,向公众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与服务,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探索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探索建立生态旅游发展监督管理体系,将环境保护评价融入生态旅游项目的准入、建设、验收、运营等全过程管理中,实现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统一,推进生态旅游市场规范化。充分利用武陵山片区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发登山徒步、科考探险、江河溯源、野生动物观赏等自然生态旅游以及体验当地居民传统生活等民俗文化旅游,增加生态资产收益,创造就业机会,拓宽当地居民增收渠道,实现在生态旅游供给中对环境资源的修复和保护,在生态旅游消费中加强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传播和引导,在生态旅游再生产中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资金,从而形成生产—消费—再生产的良性循环。

第八章  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全面落实规划任务

第一节 明确投资估算

根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目标、主要任务,结合涪陵实际,针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初步确定涪陵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基地建设重点工程五大类41项,工程总投资约48.91亿元。

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涉及7个项目,主要包括“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国家储备林建设、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矿山生态修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工程投资约4.54亿元。

环境质量提升工程。涉及18个项目,主要包括大气工业污染控制、餐饮油烟污染治理、空气质量精细化管理、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重点流域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土壤重点污染源防范和治理修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工程投资约16.61亿元。

生态产业发展工程。涉及10个项目,主要包括榨菜产业绿色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化、特色高效农业、生态旅游及生态康养、页岩气绿色开采等方面,工程投资约10.49亿元。

“两山”文化品牌打造工程。涉及5个项目,主要包括建设中

国水文博物馆、中国榨菜城展览馆、涪陵页岩气工业科技旅游暨科普基地,推动“两山”文化宣传教育等方面,工程投资约17.25亿元。

“两山”转化制度保障工程。涉及1个项目,即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评估,工程投资约0.02亿元。

第二节 加强项目管理

强化项目库动态管理。持续完善涪陵区“两山”基地工程项

目储备,建立健全工程项目库动态管理机制,及时根据“两山”基地建设实际变化情况,不断充实完善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可行性研究,推进项目库建设与资金支持安排挂钩,统筹谋划中央和市级重大项目对接,鼓励社会资金投资“两山”基地建设。

推动重点项目实施监管。建立重点工程项目定期调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度,确保各项规划任务和措施落实到位。加强对工程的项目设计、招标、施工、监理、验收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建立部门联动协同机制,促进统一规划、定期会商、协同推进,确保工程项目高质量、高效率实施。

第九章 统筹完善保障体系,强力推进规划实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区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并统筹指挥创建工作,负责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决策部署。落实“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目标责任制,健全任务分解机制,各单位按照统一部署,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将重点建设项目、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相关责任单位要持续跟进“两山”基地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及时协调解决涉及“两山”基地建设工作的重点问题和具体困难,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实施。

第二节 健全考核机制

建立“两山”评价考核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由区级有关部门、各镇(街道)细化具体措施。对“两山”创建目标指标、重点任务和工程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分析,定期检查、评估、监督创建过程中实施的效果和问题,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建立奖惩并施、责任追究制度,对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同时对重点工程推进不力、履职缺位造成未完成目标任务的部门和街镇,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三节 强化资金保障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健全社会资本投入回报补贴机制与风险补偿机制,积极筹措建设资金。积极争取国家各部委和市级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支持,调整优化原有各类相关专项资金的支出结构,将“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经费纳入公共财政支出予以重点保障,确保资金落实到位。建立有效的建设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制度,将建设资金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严格执行投资问效、追踪管理。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加大节约资源技术开发、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引导企业生产重视绿色环保产业。

第四节 深化科技支撑

加强“两山”人才引进与培育,坚定不移汇聚优秀人才。打基础、利长远、重应用、强集聚,着力强化“两山”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涪陵优秀人才回引行动,推动人才工作开创“两山”创建新局面。创新人才政策机制,促进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一体化布局、全链条衔接、贯穿式融合。常态化举办生态文明建设和“两山”理念学习培训活动,着力提升“两山”建设人才综合素质水平。加快引进优质科创资源,深入开展校企地合作、产学研融合,与周边科研机构开展科技研发,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应用中心和环保智库等科技创新平台,打造绿色产业发展创新队伍,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保障。

第五节 强化宣传引导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建设理念,加大对“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工作的宣传,做好“两山”创建政策、制度、机制解读。充分运用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科普宣传、公益广告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和教育,发掘“两山”创建过程中重要成效、创新举措、典型案例,讲好“两山”故事,提高群众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公开《规划》文本及重点任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群众参与“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工作的主观能动性,齐心协力将“两山”创建抓紧抓实抓细。


附件:重点工程项目储备表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