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抓好《重庆市涪陵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规划(2023-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贯彻执行,方便社会各界了解方案内容,积极参与、配合、支持创建工作,现做如下解读:
一、出台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区生态环境局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以涪陵区全域为创建主体,总结凝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成效、典型案例,突出区域优势和特色亮点,持续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高效转化,编制形成《重庆市涪陵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规划》,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建设目标、任务、重点工程及保障措施。
二、编制依据
编制的主要依据为《关于印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试行)〉的通知》(环生态〔2019〕76号),《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管理规程及建设指标〉等三项制度的通知》(渝环办〔2020〕8号)。
三、目的意义
“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融入川渝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打造涪陵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金名片,是高水平建设美丽重庆涪陵样板的重要举措。
四、主要内容
(一)加强生态系统管护,保值绿水青山“含绿量”。
一是严格管控自然生态空间,包括优化国土空间布局、锚固生态安全格局、强化生态保护与自然保护地监管等。二是统筹保护重要生态系统,包括促进林地资源保护利用、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三是治理修复生态退化区域,包括持续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及综合利用、大力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强长江岸线保护修复等。
(二)深化环境污染治理,提升生态产品“含金量”。
一是营造人水和谐环境,包括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深化工业和城镇生活污染防治、推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二是提升清新空气供给,包括加强工业废气防治、严格控制交通污染、综合治理扬尘污染、有效控制生活污染、开展重污染天气防范等。三是守护土壤环境安全,包括深入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强化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协同防控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等。四是巩固“无废城市”建设,包括加强页岩气油基钻屑综合利用、推进榨菜盐水及皮渣资源化利用、推进磷石膏资源化利用、推动“无废细胞”创建等。五是建设巴渝和美乡村,包括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统筹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全面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等。
(三)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跑出转型升级“加速度”。
一是持续推动产业结构绿色化,包括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培育壮大绿色低碳新兴产业、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等。二是推进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包括开展青菜头绿色标准化种植、打造绿色生产加工基地、培育壮大榨菜产业集群、大力开展技术创新等。三是推动页岩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包括强化页岩气绿色开发示范、加强页岩气开采环境风险防控、实施页岩气开采区生态治理修复、提升页岩气综合利用水平、推进页岩气产业链优化升级等。四是持续做强生态旅游产业,包括打造武陵山片区生态康养胜地、推动乡村成为休闲农业旅游目的地、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共振等。
(四)传承“两山”文化,引领理念富民“新风尚”。
一是增强“两山”文化供给能力,包括依托绿水青山挖掘生态文化根脉、传承培育生态文化发展价值等。二是打造“两山”文化实践品牌,包括夯实涪陵榨菜文化品牌、做精白鹤梁题刻文化品牌、做靓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品牌等。三是提升“两山”全民理念意识,包括倡导全民绿色生活方式、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培训、搭建“两山”经验宣传推广平台等。
(五)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打造山水生金“护航舰”。
一是建立健全绿水青山保护机制,包括全面深化河长制和林长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建立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持续深化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等。二是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包括探索绿水青山量化评估机制、建立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体系、深化农村资源要素盘活机制等。三是深化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机制,包括优化榨菜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完善榨菜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创新榨菜产业绿色金融政策机制等。四是有效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包括探索打造水文旅融合新路径、探索构建水农融合新业态、探索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等。
五、适用范围
本规划实施范围为涪陵区全域,包括李渡街道、敦仁街道、崇义街道、荔枝街道、江东街道、江北街道、龙桥街道、白涛街道、马鞍街道、蔺市街道、义和街道11个街道,百胜镇、珍溪镇、清溪镇、南沱镇、石沱镇、新妙镇、焦石镇、马武镇、青羊镇、龙潭镇、罗云镇、同乐镇、大顺镇、增福镇14个镇,大木乡、武陵山乡2个乡,总面积2942.37平方公里。
六、实施日期
本规划自公布之日起施行。